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鸽闻快讯

“国血”论还是品系论?

时间:2011-04-01 15:10:22    来源:飞天鸽舍    发表者: 飞天鸽舍       阅读次数:
“国血”论还是品系论?

   摘要:不少鸽友习惯将我国信鸽称为国血。对此,不应苛求、指责。但作为信鸽科研用语,在专栏文章中用肯定语气使用“国血”用语(在中鸽协文件中也从未见使用这一用语),显然是不当的。比如,国外友人问:我国在国际大赛上夺奖之鸽是什么品系?(比如问汪新春先生,在法国获世界冠军之鸽)总不能说“国血”吧!
   所谓外血国血本身就违反国际鸽坛的品系观!毫无科学依据。是某些国人习惯不科学的叫法。也违反生物分类学!国血外血的叫法是反科学、伪科学!王伟克先生早就断言:国血产生不了!

     “国血”论还是品系论?
       在我国鸽界专栏文章中,有两种对立观点:“国血”论与品系论。一种观点认为,将我国信鸽称为“国血”是习惯用语,无可非议。另一种观点认为,今后似应用品系取代“国血”较当。有人认为:这两种观点实无争论的必要。笔者认为:这不是有无争论必要、而是符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之争。 
        一、“国血”论说法种种。
      “国血”论有以下不同说法:
      1、在中国出生的鸽子就是国血;吃中国粮食喝中国水再经中国人的手一调理那就应该是中国鸟!中国人多年的心血繁殖的鸽,称国血。 ———如果买一对外藉鸽肓出的叫国血?
        “我觉得外血子一代立即算国血速度太快了一点,甚至有点脸皮太厚。比如湖北汪新春先生的外血种鸽下的子一代“国血”鸽,到法国拿了一个世界冠军。足环是中国的,升国旗当然也要升中国的,捧杯照相的也是中国人,国血之大胜欤!扬眉吐气啊!汪新春先生捧杯直言:冠军的作出模式是原环的詹森与林波尔互配。捧杯之后照“国例”请人喝两盅以示庆贺时,要不要请老詹森和林波尔先生居上座呢?”(王伟克:《“国血”缘何不叫座?——兼议国内鸽坛“一世而斩”》)
       2、“国血”的提法主要还是为了纪念李梅龄汪顺兴等人在育鸽上的成就。国血是经老一辈养鸽家培养出的一批如李种等超长距离的赛鸽。——短、中、长程鸽本国观赏鸽肉鸽叫外血?
      3、国血是老一辈养鸽前辈培育的远程鸽。“国血其实是指早年经李梅龄,汪顺兴等老一辈养鸽前辈所培育的能吃苦耐劳的远程鸽。”(陈英杰:《品种VS品系》)———中、短程,本国观赏鸽肉鸽叫外血?
      4、棚里鸽子下了蛋自己孵出来你给戴上环,这个过程就说是育出,可以的,勉强了一些。(自己育出的是国血) ———一对外藉鸽肓出的叫国血?
      5、真正的国血是太少了,现在到处叫的都不能算是国血(意即中国鸽子不能都算是国血)
       6、外血鸽在中国连续繁殖两代以上,就应该认同为国血鸽了。“我的意见,外血鸽在中国连续繁殖两代以上,就应该认同为国血鸽了。因为子二代鸽的父母已经戴有中国足环,本身出生在中国,重要的是,选种搭配作出这一系列操作环节都是由国人完成的,检验的是国人鉴鸽配对繁殖的实际功力,这样产生的子鸽称国血比较妥当。”  ——(代数论)
       但我自己很快就否定了私下里乐观的联想臆测····“国血生不了,或者说国血产生很难很渺茫。因为外血到中国来只能繁殖到第一代,经检验效果好的多活几年,卖来倒去,是个物件,供收藏,同时证明了外环“老血”性能还行,再到那家去接着买,并没有产生奇货可居想法,将子一代鸽买回来做种鸽,繁衍下一代继续检验;子一代表现不好的,本身性命难保,就更别寻思什么子二代了。不再往下“走”的原因好象已经事先明了了,没有奇迹发生也不会有奇迹发生,要好就是子一代,二代根本没有戏。······‘国血’产生不了。”(王伟克:《“国血”缘何不叫座? ——兼议国内鸽坛“一世而斩”》)
     ——实是否定“国血”说。
     7、以“国内鸽”区别于“国外鸽”(“外血”)的一种说法。是“引进外藉鸽而区别于外藉鸽的说法。”国血是因近代引进的外血而言。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赛制和理念下,过去和现今所翔鸽子特性不同产生的区别性叫法。国血和外血是泛指而不是特指。——国内鸽子叫“国血”!(那就有美国血、日本血、比利时血······美国、日本、比利时等世界各国鸽,也均是本国“国血”?)
       8、本土化就是国血。有人还说:“国血就是本土化,本土化就是国血”。——按此理念,比、荷、美、日也有国血!他们之鸽也是本国“国血”?!
       9、国血区别于外籍鸽,-——按此观点,外籍鸽在该国岂不成了国血?美国、日本、比利时等世界各国鸽,也均是本国“国血”!
      10······不必再列举了。
       “国血”论种种说法,说明:各唱各调。
      原中信网论坛总版主老徐有句名言:“真有‘国血’外血的话,把它们一杂交,叫成‘国外血’或者‘外国血’嘿,还是‘外血’这名字咋起呀?”
      按“国血”论理念,谢炳先生养在中国的鸽子叫“国血”,他养在泰国的就是泰国血啰!这豈不成了奇谈怪论。
       所谓外血国血本身就违反国际鸽坛的品系观!毫无科学依据。是某些国人习惯不科学的叫法。也违反生物分类学!国血外血的叫法是反科学、伪科学!王伟克先生早就断言:国血产生不了!
        现代赛鸽育种的含义就是杂交混血和近亲繁殖并存,相成相辅。事实上赛鸽作为一个人为进化的物种,很多理念都是人为加入和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这些都是现代学科中认同的科学理念。包括品系育种。有人认为是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但提出进化论的不是达尔文。而是法国自然科学家拉马克(1744——1829),观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臆断和错误的。达尔文创立了生存斗争,适者生存等自然选择正确学说,取代了用进废退的错误观点。但仍坚持获得性遗传的错误论点。米邱林(1885—1935)确立了定向培育的原理和方法。因基因学说尚未建立,不能将自然选择对变异怎样起作用讲清楚。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遗传学及其分支的建立,对生物进化才有较正确的认识。现在是用基因学说来分析物种进化。而不是按地域、国家(“外血”、“国血”)划分物种。人类认识永无止境。育种是项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非易事。基因图谱的绘制给予了希望,还尚属一种期待。真理来源于实践。实践才出真知。
        有人说:“近来有一种说法,我国鸽友长期以来称作‘国血’的鸽子其实是‘外血’。理由是既然源鸽来自外国,因此其后代不管繁衍多少代概是‘外血’,绝对不可称为‘国血’。这种论点我且称它为‘永世外血论’”。      
         请问:以科学的“品系”取代所谓“国血”主张者,何时将信鸽分为“外血”、“国血”?这是无中生有。用自已称谓“外血”“国血”强加于人!这又何其拙劣。而品系观也否定所谓“永世外血论”!       
        有人说:“赛鸽运动始于比利时,随后开展这项活动国家的鸽子概引自比利时。仅举一支鸽系为例:法国的西翁从比利时引进‘外血’维奇系,培育成‘国血’西翁系;美国的海茨曼又引进‘外血’西翁系,培育成‘国血’海茨曼西翁系;日本的岩田又引进‘外血’海茨曼西翁系,培育成‘国血’岩田系”。
       如果有国血、外血,中国、日本鸽在美国是国血还是外血?岂不成了外血?日本“岩田系”到美国又成了外血。海茨曼西翁系到法国,又成了外血!这又不成了奇谈怪论!     
        请问:法国何时称西翁系为“国血”?!(“西翁系”本身就表明是“品系”否定“国血”说)西翁本人及法国从无西翁系是法国“国血”的说法!日本又何时将“岩田系”称为“国血”(“岩田系”本身就表明是“品系”观。否定“国血”说)?何必将“国血”说强加于西翁、岩田先生!
      什么叫“国血”?请“国血论者”给“国血”下个定义?能给“国血”下个定义吗(如,“品系”:是源于共同祖先的一群个体,在遗传学上指经过若干代近交繁殖所获得的某些遗传性状相当的后代)?下个“统一定义”再讨论也不迟啊?如什么叫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遗传基因、品系。这是科学的名词、概念。是国际通用术语。      
       连“国血”概念都不能界定,?还讲什么“国血”?
       国际鸽坛何时有所谓“国血” 展销出售、品评?请问:比、荷、徳、日、美有何“国血”?
       另外,从动物分类知识看就更清楚了。
        世界上各国有各国的语言,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在不同地方的同一种动物会有不同的名称,如野牛在云南被称为白袜子,黑熊在东北被叫做黑瞎子。这就给生物学家在研究它们时,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带来了麻烦,为解决这个问题,全世界的生物学家使用统一的标准来命名动物和植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学名。由于这些名称主要来源于拉丁语,所以又叫拉丁名。就像我们的名字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一样,动物的学名也由两部分组成:属名和种名。属名相当于我们的姓,告诉人们自己属于哪个家族,种名是自己的名字,可以在属内进一步对这一物种给予确认。学名是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在十八世纪建立的。 属是动、植物分类的一个单元,分类是生物学家为了更好的研究生物之间的彼此关系而建立的一个系统。类似的物种可归并成一属,类似的属可归并为一科,类似的科可归并为一目,类似的目可归并为一纲,类似的纲可归并为一门,类似的门最终归并为一界。形成界、门、纲、目、科、 属、种等单元组成的完整的分类系统。如梅花鹿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偶蹄目、鹿科、鹿属;丹顶鹤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鹤形目、鹤科、鹤属。这就像我们使用的通信地址一样,知道了国家、省、市、区和街道名,可以很方便的找到收信人,同样知道了一种动物的门、纲、目、科、属,就可以确定它的分类地位,也就能知道它和其它种动物在进化上的关系,比如常见的马、牛、驴和猪四种动物,虽然都是哺乳动物,属哺乳纲,但马、驴同属奇蹄目、马科,而牛和猪属于偶蹄目,牛属于牛科,猪属于猪科。所以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在进化上,马和驴的亲缘关系要比牛和猪的亲缘关系更近一些。
        信鸽的分类地位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鸽形目、鸠鸽科、鸽属、家鸽(物种名)。对于家鸽来讲,观赏鸽、肉鸽和信鸽是三个不同的品种。而信鸽又可分为许多品系。品系是源于共同祖先的一群个体。在遗传学上指经过若干代近交繁殖所获得的某些遗传性状相当的后代。
       动物分类不按地域、国家分!没有国血、外血分类!
       公冶民同志说,“衡量信鸽运动发展水平有两个指标:一是信鸽优秀品系的培育;二是信鸽竞赛管理的质量。”(《加快信鸽信息化管理步伐--中鸽协领导接受媒体采访>》作者:中国信鸽协会/中鸽网  )笔者认为:这一论断是中肯的。
       二、品系观认为:
       “国血”这一用语因涵盖面宽,确实不周密、不科学,还可让人产生歧义。应用品系取代“国血” 较当。
       “国血”这一用语因涵盖面宽,确实不周密、不科学,还可让人产生歧义。“国血” 是广义用语。“国血”者,中国鸽也(这是笔者给所谓“国血”的概括用语),它既包括信鸽,也包括观赏鸽(如我国的“两头乌”、“喜鹊花”)、源于本土的传统的土鸽、甚至菜鸽。(谁能说这些不是中国鸽?而且是正宗的“国产”!)。“国血”论违反生物学分类学。在动物分类系统中,一个物种的分类是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几个由大到小的分类阶元排列而成。信鸽的分类地位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鸽形目、鸠鸽科、鸽属、家鸽(物种名)。对于家鸽来讲,观赏鸽、肉鸽和信鸽是三个不同的品种,而信鸽再要往下分类,就可以分为不同的品系。品系是源于共同祖先的一群个体,在遗传学上指经过若干代近交繁殖所获得的某些遗传性状相当的后代。试问:“国血”在赛程上能分吗?能说明是何种赛程的信鸽吗?是中程?是远程?还是超远程品系?(国人一般是指远程和超远程)而“国血”的笼统提法,不能确切说明我国信鸽属某个赛程的“品系”。(“国血” 也不能称为品系)如以“国血”指我国培育的“超远程”。那么,不是将我国短程、中程、远程(千公里级)信鸽排斥在“国血”门外?还有,我国的观赏鸽和其它本土鸽能说不是“国血”?能将其视为外国鸽吗?因此,笔者以为,今后似应用品系取代“国血” 较当。
       “国血”论违反信鸽品系观。国际鸽坛也无“国血”的理论和学说!在国际鸽坛,没有这是美国血、法国血、比利时血、日本血、荷兰血、英国血、卢森堡血、德国血······中国血的说法和理论。而是以育成的品系来划分当然有比利时鸽、荷兰鸽、德国鸽之称谓。但世界鸽坛只承认公认的品系,而不泛称比利时鸽、法国鸽。仅比利时新老品系就有一百多种。如以比血概之,实难区分不同品系鸽。因之“国血”还是我国习惯不科学、独创的称谓。当然,有人要怎么称呼,那是他的自由。但得不到国际鸽坛的认可,那就由不得“国血”论者啊。这才是实质和要害所在。
       其实探讨的意义在于: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能大胆的创立自己的品牌?为什么不能命名自己的“品系”?(如盛传的永胜系是否能命名?)中国信鸽命名不能与品系接轨吗?
       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提出的新重大战略思想。他说:“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真正使促进发展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
         什么叫科学发展观?名词概念本身就体现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在信鸽界,其名词、概念(学术上称条目),不能不讲名词术语的准确性、科学性,并要与国际鸽坛公认的信鸽品种、品系说一致。当然,不少鸽友习惯将我国信鸽称为“国血”。对此,不应苛求、指责。也可以理解。但作为信鸽科研用语,在专栏文章中用肯定语气使用“国血”用语(在中鸽协文件中也从未见使用这一用语),显然是不当的。比如,国外友人问:我国在国际大赛上夺奖之鸽是什么品系?(比如问汪新春先生,在法国获世界冠军之鸽)总不能说“国血”吧!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