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鸽闻快讯

简析鸽子的眼睛结构

时间:2012-06-08 11:02:15    来源:信鸽365    发表者: 轩翼鸽舍       阅读次数:
简析鸽子的眼睛结构

内容简介:赛赛鸽的眼睛睛是赛鸽视物器官,在赛鸽觅食寻路等方面有其他器官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故鸽友“一鸽在手,首观其眼”已是不争的事实。

    赛信鸽的眼睛睛是信鸽视物器官,在信鸽觅食寻路等方面有其他器官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故鸽友“一鸽在手,首观其眼”已是不争的事实。信鸽的眼睛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攻破这一理论难题,其深奥之处让人难以捉摸。现就多年对信鸽的眼睛结构的观察,简单分析一下其大体结构,皮毛拙见,如有不妥还望同仁指教。

    信鸽的眼睛结构,从直观上看大体可分为七个方面,从内往外看,一是瞳孔(又称瞳仁),二是内线口(又称磁圈、内圈或品性圈),三是眼志(又称眼脐),四是底砂(又称内虹彩),五是面砂(又称外虹彩),六是眼缘线,七是外封砂。

    一、瞳孔

    瞳孔是信鸽的眼睛最内的一个黑色物体,是用于视物及调节光线进入眼球内部的一个重要关口,瞳孔太大及呆板者,说明这只信鸽比一般信鸽需要更多光线进入瞳孔,才华看清外界景物,一方面给人其呆板木讷不聪明的感觉,另一方面这种瞳孔因进入的光线过强,简单产生疲劳,这种瞳孔的信鸽,参加竞翔,往往是“泥牛入海”,偶有归巢者也是“拖拉机”。好的瞳孔要求收放灵活,在强光下收缩约达0.8毫米即可。信鸽的眼睛瞳孔可分为两色、三型。

    (一)信鸽的眼睛两色瞳孔

    到目前为止,已见到的信鸽的眼睛瞳孔色彩有二种:一种为红色,另一种为黑色。红色瞳孔大多出现在白色羽毛及瓦灰白色羽毛信鸽身上。由于出现红色瞳孔信鸽的几率较小,对其功能作用少有研究,不去赘述。

    黑色瞳孔是常见的一种。在绝大部分信鸽的眼中显现,也是鸽友们常去研究的一种,下面所谈及的信鸽瞳孔,都是在黑色瞳孔基础上的叙述,不涉及红色瞳孔。

    (二)信鸽瞳孔的三种形态

    信鸽瞳孔分为三种形态:一种是正圆型,二种是椭圆型,三种是不规则型。

    1、正圆型瞳孔。正圆型瞳孔在赛信鸽的眼睛中属于比较普通的一种,只要是收得细小,收放灵活,就算合格。

    2、椭圆型瞳孔。椭圆型瞳孔是竞翔鸽种比较理想的一种,其形态似鸽蛋样,通常以45度左右角倾斜在信鸽的眼睛中,略偏于咀角方那就更加理想。瞳孔如果是椭圆型,那收放灵活、细小就不成问题。获奖及归巢鸽中大多属于椭圆型瞳孔,故人们又称其为竞翔型瞳孔。椭圆瞳孔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曾风靡欧洲鸽坛一时,因当时人们发现远距离获奖及归巢鸽瞳孔绝大部分为椭圆型。

    3、不规则型瞳孔。不规则型瞳孔有两类,一类为斜角型或三角型,这一类型的瞳孔,只是偶然有出现,故未放在竞翔及育种中去细究,不加妄议。另一类是八菱型及多边型,这类型的瞳孔较为常见,一般多产生在三岁以上老信鸽的眼睛中,究其成因,多系不规则大皱纹型及八菱型内线口向外突出挤压眼志圈而形成。故不规则型瞳孔育种价值较高,人们将其称之为优良种鸽型。无论何种瞳孔,均应能快速收放为佳。

    二、内线口

    内线口是生于信鸽的眼睛瞳孔内紧靠眼志边沿的一个锅锈色圈。用5至10倍放大镜在强光下观察信鸽的眼睛瞳孔,这个圈便清晰可见。虽然这个圈是长在瞳孔内,但其色与瞳孔有着截然的区别,瞳孔看上去是黑色,而内线口则是锅锈色,若只是显现瞳孔的黑色,而看不见其他色圈时,说明这只信鸽属无内线口鸽。通过对内线口观察,其形态约分为七种:即,1、细线型;2、粗绳型;3、链条型;4、瓶盖型;5、八菱型;6、锯齿型;7、荷叶边型。有的还把内线口分为三种,将1、2型称为平滑型,将3型和6型中的前角锯齿状称为小皱纹型,将4、5、6和7型中的全圈锯齿状称为大皱纹型。

    (一)细线型。用5至10倍放大镜观察时,内线口在信鸽的眼睛瞳孔内似一根细线围绕瞳孔一周,这一形态的内线口在中、短程获奖和归巢鸽种略有显现,但用于育种与无线口鸽一样价值不大。

    (二)粗绳型。用5至10倍放大镜观察,内线口在信鸽的眼睛瞳孔内质地显厚,似一根粗线围绕瞳孔一周。在远距离、超远距离获奖和归巢鸽,以及其父辈母辈一方眼中多有显现,竞翔育种价值较大。

    (三)链条型(又称链珠型),用5至10倍放大镜观察,内线口在信鸽的眼睛瞳孔内似一根链珠围绕瞳孔一周,在远距离、超远距离获奖和归巢鸽种有显现,有一定的竞翔价值。

    (四)瓶盖型。用5至10倍放大镜观察,内线口在信鸽的眼睛瞳孔内似铁皮酒瓶盖一样围绕瞳孔一周,在远距离超远距离获奖和归巢鸽,以及其父辈母辈一方眼中多有显现,竞翔育种价值较大。

    (五)八菱型。用5至10倍放大镜观察,内线口在信鸽的眼睛瞳孔内质地显厚,似八角螺帽围绕瞳孔一周,在远距离、超远距离获奖和归巢鸽,以及其父辈母辈一方眼中多有显现,竞翔育种价值较大。

    (六)锯齿型。锯齿型分为两种,一种属于全圈锯齿型,另一种属前角锯齿型,用5至10倍放大镜观察,内线口在信鸽的眼睛瞳孔中似锯齿状围绕瞳孔一周,故称为全圈型锯齿型,这一类型在获奖和归巢鸽的父辈母辈一方眼中多有显现,属高级育种型;观察时内线口在信鸽的眼睛瞳孔中,只是前角区有锯齿状显现,这一类型多出现在获奖和归巢信鸽的眼睛中,多属于竞翔型。

    (七)大荷叶边型。用5至10倍放大镜观察,内线口在信鸽的眼睛瞳孔中似荷叶状围绕瞳孔一周,这一类型一方面要在二岁以上老信鸽的眼睛中方见显现,另一方面多出现在远距离、超远距离父母鸽一方的眼中,属高级育种型。

    在内线口育种方面,为了预防终止遗传,及充分发挥杂交优势,实践中多以细线型和粗绳型交配瓶盖型、全圈锯齿型和大荷叶边型,大荷叶边型交配链条型,八菱型交配前角锯齿型等。上述内线口交配育种,仅属个人多年观察应用拙见,鸽友不必拘泥,可另辟内线口交配蹊径,但切忌同型相配。

    内线口在竞翔育种使用方面,各界亦褒贬不一,有说作用大者,有说不中用的。国外养鸽大师修斯肯认为内线口在竞翔育种方面比眼志更为重要。上海市、南京等进行远距离、超远距离竞翔地方的鸽友也认为,内线口对远距离、超远距离鸽有很大帮助,常用内线口择鸽育种竞翔。而对内线口持否定态度者也大有人在,说内线口对信鸽的育种竞翔毫无用处……何去何从,任凭鸽友于实践中考量。

    三、眼志

    眼志(又称爱尔赛和眼脐),是生于内线口外围、底砂和面砂内围,黑色或有色的一个圈。黄眼类赛信鸽的眼睛志,一般呈黄色、绿色、黑色;砂眼类赛信鸽的眼睛志一般呈白色、紫蓝色、黑色、瓦灰色;血眼类赛信鸽的眼睛志一般呈蓝色、栗色。从眼志形态看,可分为圆型、锯齿型、宽型、窄型、整圈型、半圈型;从眼志色彩看,一般分为单一色彩(白色、黄色、黑色)及组合色彩(眼志前角区为黑色,后半圈为黄色、白色等);从眼志生长砂型看,可分为粒状型、绒状型、块状型、井状型(纵线和横线并存看上去似井字);从眼志生长线条看,可分为速度线和距离线两种,速度线一般为黑色,长在眼志前角区,较粗;距离线一般与志面色彩一样,长在眼志后半部分。速度线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呈放射状纵向生长在眼志表层,这种速度线多显现在中距离以上冠军信鸽的眼睛中。

    眼志是信鸽的眼睛非常重要的一环,国外养鸽先驱称其为适应圈。笔者之父生前曾强调,看信鸽的眼睛好坏关键是瞳孔边上、眼砂脚下的一圈(父辈看鸽从不消鸽镜,所说的这一圈是指眼志,而非内线口)。要求眼志砂要干、要粗糙、要有光泽感,看上去似很多瓦砾撒落在眼志面上,如果是绒状就要显得肥厚似猪板油样盖在眼志上;眼志要宽,要能随瞳孔快速有度收放,总的说,长距离以上信鸽的眼志显像为肥、厚、宽、糙、灵五字,中短距离赛信鸽的眼睛志要求没有那么严格,稀薄窄眼志的信鸽同样获奖及归巢;眼志除前角区外,其余部分要与信鸽的眼睛底砂(二层砂)紧贴,不宜离起,眼志外边沿应形成不规则锯齿型为佳,特别是前角区部分更不能排列整齐成为圆型。眼志在育种方面,若要出竞翔鸽,多以异型不同色相配为佳,若要出种用鸽,以同型同色相配为妙。

    赛信鸽的眼睛志从上世纪20年代到现在,无论是国内外养鸽先驱还是现代养鸽大师,绝大部分都赞同眼志是观察信鸽能否竞翔及育种关键的观点,认为其在竞翔及育种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从而引起了人们对眼志理论的广泛兴趣及深究,这方面的理论文章已数以千计。但赛信鸽的眼睛志理论又是一门高深学科,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赛信鸽的眼睛志研究,可能仅涉皮毛。将有很长的研究之路,待后期鸽友继续采撷揣摩。

    四、底砂(又称二层砂)

    底砂是生于面砂底下,与眼志外边沿相连接的砂层。黄眼鸽的底砂一般为黄色、黑色、绿黄色;砂眼鸽的底砂一般体现为白色、黑色、蓝白色;血眼鸽的底砂一般体现为蓝色、栗色。底砂常见有两种,一种为绒状底砂,绒状底砂要求紧密厚实;另一种为粒状底砂,粒状底砂要求颗粒粗壮。无论黄色、白色、黑色、蓝色、绿色、栗色,绒状或粒状底砂都要给人以光亮感、似金属物体发出光芒,无光亮感的底砂为劣质,竞翔育种体现欠佳,品种再好也只能割爱舍弃。在远距离、超远距离赛信鸽的眼睛中,底砂一般只在眼志外边沿与面砂连接的缝隙处显现出丝尖或点粒而光芒四射,以及从面砂的裂缝中挤出其点粒本色。在中短程赛信鸽的眼睛中,底砂一般露出较多,可以明显看到大面积底砂显现,其形态呈凹面连接眼志。需要强调的是,水白砂眼和谷黄眼不在此例,因水白砂眼和谷黄眼在远距离以上竞翔获奖及归巢鸽中均有出现。底砂是“力量的象征”,经多年观察竞翔获奖或归巢鸽的底砂均好,底砂色素还有对各种气候调节接收和反映的差异,竞翔中哪种底砂色素对气候接收能力强,反应快,拥有这种底砂色素的信鸽飞行速度就快,归巢率就高。故,有鸽友说:有好眼志的同时,注意看好底砂,便知放翔之鸽能在多远距离回归。

    五、面砂(又称虹彩)

    面砂生于信鸽的眼睛底砂之上,其形状有粒状砂,苔状砂、绒状砂、竹根砂,盐碱状砂几种,是人们最简单辨认的砂型,也是人们最不重视研究的砂型,经长期观察,面砂对信鸽的育种竞翔和信鸽的眼睛的其他部分一样,依然有着其重要作用,只是人们只注重研究信鸽的眼睛其他部分作用,而忽略其功能作用罢了。只要你注意观察,一羽具有竞翔或育种功能的信鸽在手,其眼栩栩如生,给人很有灵气的感觉,当用五至十倍放大镜观察信鸽的眼睛面砂时,会看到不论什么形状的面纱均有松透活的感觉。已故的信鸽的眼睛理论大师姜晨光先生曾留下这样铭言:“观察信鸽的眼睛的面砂,便知该鸽能否远距离回归。”故研究信鸽的眼睛面砂结构,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一)粒砂,又称堆管砂。直接“乱堆”在玻璃体上,属砂型中最普通的一种。要求在稀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粗,有立体感,能从缝隙中见到底砂,出现粘连浮薄松垮便属于劣质。这种砂型在超远距离鸽中时有出现,也是优良种鸽。安徽省马鞍山朱洪昌鸽友的飞轮改良系冠军鸽就是很好的例证。

    (二)苔砂,又称海绵砂。型如苔藓或海绵状,属于一种较好砂型。在信鸽的眼睛中多为满砂分布及颗粒细密显现,在放大镜下给人一种泡沫海绵形象感,如果是黄眼上面有许多金黄色点,砂眼有许多白色点闪闪发光,如同时伴有底砂出现,便是竞翔和育种佳鸽,江苏省鸽友易祥林三千公里冠军瓦灰鸽的面砂就属该类。出现僵硬、板结无彩色闪光点的便属劣质。

    (三)绒砂,又称裂缝砂。型如毛衣上撤下的绒线,呈曲折长条状,是一种很好砂型。在放大镜下,砂梗上附有很细的绒毛,亦有黄色或白色光点闪亮,鉴于结构因素,常伴有脚砂起毛或起皮。如能见到粒状底砂更属上品,生有这种砂型的多为远距离以上快速鸽,也是较好的育种鸽。

    (四)网砂,又称竹根砂。型如竹根,呈不规则网络状。在放大镜下给人以丝瓜瓤似感觉。这类砂型有三种:一种是面砂、底砂交织呈网状,砂梗较粗,像渔网一样铺在玻璃体上,参差不齐的边沿露出眼志。这一类型的面砂在远距离以上快速信鸽的眼睛中时有显现。二种是面砂单纯呈网状,底砂显厚,放大镜下给人感觉是面砂像一些红丝虫状或索状缠绕在底砂之上。这一类型的面砂多出现在短、中程信鸽的眼睛中,远距离信鸽的眼睛偶有显现。三种是靠近眼志边沿为网状,往后隆起呈细粒状,这一类型的面砂在短、中、远距离信鸽的眼睛中均有显现。

    (五)块砂,又称盐碱砂或粉层砂。型如盐碱块状,多与粒状底砂共存,在放大镜下,难以分出面砂底砂,看上去虽觉色淡质薄,但细密严紧。此种面砂的信鸽短、中程距离定向较准、速度快,异地简单开家,是育种改良砂型(粗配细)不可缺少的珍品。一般只有双亲含有此种基因时,才华在后代中偶有显现。

    无论什么型状的面砂,都要求宽大、显厚。靠眼志边沿部分要疏开露出底砂,即便是远距离以上信鸽的眼睛的粗厚面砂也要露出少许明亮底砂;在靠眼缘线边沿,呈不规则大毛边型为佳,一般显现为锯齿状和放射状两种,毛边弧面越大越明显者育种较佳,毛边小的竞翔较好。面砂圆滑无毛边的多为500公里以下中短程鸽。经多年观察贵州省山区400至500公里竞翔回归信鸽的眼睛的面砂结构,大都要达到平原地方700至1000公里回归信鸽的眼睛面砂结构标准方能归巢。切忌面砂不能覆盖眼缘线,覆盖影响信鸽速度,但若离眼缘线太宽,该鸽又飞不远,故要注意选择。

    在鉴别信鸽的眼睛面砂类别时,要注意活看,切忌死搬硬套。随着信鸽的眼睛不绝杂交,有的面砂型状和结构,已不能全然分离,两种以上面砂型状混合生成的触目皆是。上述五种面砂型状主要是为了叙述方便,从而分割剖析,实践中不能机械误判。

    六、眼缘线

    眼缘线,又称第五圈。系赛信鸽的眼睛眶肌肉与眼球连接处的一个锅锈色圈。这个圈宽比窄好,明显能肉眼看得见的更佳。没有这个圈的信鸽竞翔难归。据研究,这个圈的作用,能给整个眼球供给血液,故要求明显较宽为好。湖北省沙市鸽友王纪林用眼缘线颜色深浅和形状的不同来识别信鸽竞翔速度的快慢,其曾用眼缘线理论知识,育出84年秋季沙市竞翔北京市冠、亚军鸽。实际观察400至1000公里的获奖或归巢鸽,绝大部分都有色深宽大的眼缘线。有的甚至伸到了眼眶肌肉的边上,短程鸽的眼缘线则较细小。信鸽的眼缘线只是信鸽的眼睛的一部分,观察判断时一定要与信鸽的眼睛的其他部分联系起来看,切忌单以眼缘线论信鸽的眼睛好坏。

    七、外封砂

    外封砂,又称外层砂。是信鸽的眼睛最外层的一种砂型。外封砂的生存位置,是在眼缘线外围的眼眶肌肉上,后眼角处最为集中明显。呈片状、弧线状,或片线共存在眼缘线外围。颜色有黑色、黄色、瓦灰色,也有瓦灰黄红等数色相间,如天空中彩虹似的。无论哪种型状的外封砂,均要求色泽要深,要浓,要亮。若是黑色,要黑中透亮,黄色要金光闪闪,瓦灰色要亮似白银,还有一种特殊情况称其为隐砂,就是从外表看似乎没有,但换个角度看却很明显。外封砂面积越宽越好,拨开眼皮看不到白色眼眶的更佳。经多年实际观察,没有外封砂的信鸽一般只能短距离飞行,特别是高原山区没有外封砂的信鸽很难突破400公里以上。飞越700公里以上的信鸽外封砂大多很明显,且质地优良,鸽刊中千公里以上的信鸽的眼睛彩图,均能见到明显且质地良好的外封砂显现。

    但是看信鸽的眼睛外封砂时,要结合信鸽的眼睛的其他部分一并观察选择,不能将外封砂作为单一条件择鸽。也就是说信鸽的眼睛的其他条件不具有,外封砂再好,参加竞翔也不能回归。

    总的说,上述信鸽的眼睛七个方面的结构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观察时,要全面衡量,切忌抓住一点不计其余,以偏概全。

    在全面观察信鸽的眼睛结构的同时还要注意如下几点:

    1、两种高级而特殊的眼志,即绿色型眼志与兰砂眼色型眼志。这两种眼志系鸽友们谈论最多而不易辨认把握的眼志。经多年潜心研究及实际观察,绿色型与兰砂眼色型只限于眼志色彩,绝不能与底砂混谈。绿色型在实际观察中属瓦灰暗的绿黄色(青铜色),如果底砂也带绿色,那就不属于绿色型眼志,应改称为绿眼。真正绿色型眼志的信鸽的眼睛底砂呈姜黄色。兰砂眼色型同样只是在眼志上显现出蓝的十分淡,在瓦灰蓝色中夹有白色,真正兰砂眼眼志的信鸽的眼睛底砂会发出银白色光芒,面砂似红葡萄酒色。有的兰砂眼眼志还会随着季节的变革,有时呈兰砂眼色,有时呈发亮的银白色或亮黑色出现,绿色型和兰砂眼色型眼志,大多呈整圈宽边型眼志显现。至于这两种特殊眼志的种用价值,可能是笔者水平有限,与一般黄色、白色等眼志没有多大区别,并不像国外鸽友吹的那样神乎其神。

    2、面砂的色与彩

    信鸽的眼睛面砂的色,即指色素。一般为红色、橘黄色、栗色等。面砂色素对信鸽能否适应飞行十分重要,不论是砂眼黄眼,面砂色素要干、老、浓、沉、实,如果看来去淡湿、轻浮、瓦灰暗或娇艳异常的都不是良好竞翔鸽(种鸽除外)。特别是山区信鸽的面砂,干、老、浓、沉、实更显重要。

    彩,又称釉,是指面砂色素里具有的一种金属或玻璃样的光泽感。无论什么面砂色素的优秀竞翔鸽,眼中彩是十分明显的。无彩的信鸽的眼睛显得无光呆滞,放飞难于回归。观察信鸽的眼睛面砂色彩时,应以半岁以上鸽为准,幼鸽另当别论,切忌误判。

    另外还应注意信鸽的眼睛面砂上的重色素。重色素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黑色的一条或一点在信鸽的眼睛面砂上出现,条型的常称为破线口,一点的称为聚砂。破线口和聚砂分布并无固定地方,面砂的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出现。另一种是以较深红色出现在面砂上,其色素仍为红色,只是这一红色看上去比面砂上的大部分红色要重一些,感觉红得要突出一些,砂粒要粗大一些。形态多为大粒或团状,条状的极少,个别的像大理石条纹,一般出现破口或聚砂的信鸽,都暗示其有非凡的归巢本领。特别是远距离以上回归的信鸽,眼中时常有这些特征显现,中短程信鸽的眼睛中很难看到有破线口或聚砂出现。故,赛信鸽界对破线口或聚砂,出现了褒贬不一的说法,有说中用的,有说无用的,也有说属病态的,至于有用无用,全凭自己把握。

    3、重看信鸽的眼睛前角。信鸽的眼睛前角区各个部分结构的表征是较为关键的,有的鸽友甚至称之为智慧箱,都将前角区作为该鸽能否参加竞翔严加考量。什么样的前角区才算合格呢?根据多年观察,若是椭圆型瞳孔,小的一头应该位于前角区;内线口在前角区应呈小皱纹;眼志在前区明显出现,系锯齿型;底面砂在前角区应分离开、疏薄而成不规则锯齿状,面砂绝不能覆盖底砂,即便露出少许底砂也应光芒四射。掌握好信鸽的眼睛前角区表征,该鸽能否参加竞翔,就有了三至五成把握。

    4、优良的信鸽的眼睛

    根据多年观察,优良的赛信鸽的眼睛睛,外封砂、眼缘线、内线口明晰可见,瞳孔圆,眼志宽厚而粗糙,后部与底砂紧密连接,前角区与底砂分开,显得较深,底砂厚而有光,面砂松透,色彩鲜浓,瞳孔收放迅速,整个眼球会摆动。这种优良信鸽的眼睛,可以用来育种与竞翔。至于全能竞翔鸽与速度鸽的识别,得从如下方面把握:全能竞翔鸽瞳孔圆或椭圆,大小适中,内线口厚而清晰可见,眼志明显有界限,底砂厚而明亮,面砂松透宽大,色鲜而浓,眼缘线整圈清楚,外封砂多色清晰,这样的信鸽不仅能飞,并经得起复放。速度鸽的瞳孔稍大而圆,并快速颤抖,内线口色深,部分可见,眼志清楚,底砂多露有凹感,面砂较窄而色鲜,眼缘线和外封砂清晰可见,这样的信鸽多能在中短程快速归巢。

    综上所述,信鸽的眼睛乃灵魂窗口,谁人能够解开,谁就能择育出优质良鸽。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