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浏览信鸽网站看到一则新闻报道了这样一个事情,某公棚的所有鸽子都可以参加协会组织的比赛,也就是说公棚鸽子可以套协会发售的特比环,同时可以参加协会的特比环大奖赛。
此出发点也许是让公棚鸽子多一次打协会特比环大奖赛的机会,但是,忽视了公棚赛鸽与协会赛鸽不是一码子的事情。
首先,公棚赛鸽是相同鸽棚、相同饲养、相同训放、相同调整、相同比赛,没有人为地对某一羽鸽子进行个别的赛前调整,因此,对于公棚鸽子整体状况来说是平等的,是具有一致性的,比赛结果是公正的,胜负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
协会的信鸽比赛与公棚赛鸽相反,赛鸽分布在不同的鸽棚、不同的饲养环境、不同训放次数与地点、不同的调整手法、不同人的参与比赛,可以人为地对某一羽鸽子进行个别的赛前调整,达到不同的比赛结果。
其实,协会比赛获胜的鸽子除鸽质优秀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最佳的竞技状态调整,把参赛鸽调整到最健康的体能、最活跃的循环和消化功能、最丰富的营养能量储备、最具活力的神经传导系统、最亢奋的精神心理状态、最强烈的恋偶和归巢欲望、最理想的生理、心理因素的竞技状态。
若一羽选手鸽未进入竞技状态,无论它出自哪个名门、铭血、铭种,无论它有多优秀的体型结构,要想在激烈的竞翔中产生最快飞行速度,获得好比赛的成绩,皆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赛鸽的最佳竞技状态是决胜的关键所在。
现在,大家一致认为赛鸽的最佳竞技状态是人为地使用药物调理、饲料调理、情欲调理、强训调理等等技巧调整出来的。在西安鸽界特别明显,有的鸽舍为完成赛鸽调理,经费预算已经达到每羽一千元,这还不算教练员的工资。
一位优秀教练员告诉我,去年他集中饲养了四家鸽棚的特比环鸽子,赛前为了使鸽子产生并保持理想的巅峰状态,强化家飞每天2次,每次不少于l小时。这样做是辛苦了一点,但为以后短训不产主紧迫感,消化系统不会出现紊乱,减少肠胃炎、嗉囊炎和腺病毒之类的疾病,增强鸽子比赛时耐力和爆发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进入短训阶段,10公里至100公里的赛线中连续不间断地训放。开始时这种短距离训放每周三次,以后每天一次,高潮时达到一天两次,早上天蒙蒙亮一次,下午傍晚前再加一次。这个阶段,家飞基本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强训。强训的目的是增强赛鸽体质,熟悉环境,增强定向能力,使赛鸽体内形成快速强壮的调节机能,为鸽子参赛做好铺垫。
通过短训可以发现鸽子的体质、体形、羽翼、灵敏性、眼砂亮度、砂粒结构等变化,对于次次飞得快,到得早的“黑马”鸽子,加以特别关注,同时也会发现另一些比较笨拙,低能的鸽子,并且给予尽早地淘汰,然后选择一批优秀赛鸽去参赛,去夺取最终的胜利。
由于信鸽比赛取得成功与他的付出是成正比的,所以,对于那些无法付出和没有条件付出的鸽友来说,打特比环大奖赛无疑是去“陪太子读书”,毫无意义。
前两天,西安一位赛鸽高手打了退堂鼓,因为又有人送他特比环,他说那人是想害他,犹如诱他去炒股票一般,明摆着赔钱、赔人嘛。现在,他每年出鸽子就是打公棚赛,省事、省人、省钱,赢的把握更大。还有一位赛鸽高手干脆到公棚当教练去了,那样效益更好。
以上的事实说明,公棚赛与协会赛不能混为一谈,有一点共识是:“公棚赛鸽70%靠鸽质,协会赛鸽70%靠调整”。一个70%对30%的比赛,基础就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