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小区对面的老罗打来电话,告之他原先老棚的小区要平改坡,所以老棚就要拆了,问俺是否需要一些棚中的器材,可以去自由拆取。想想俺的棚估计在不远的将来可能要扩张一下,老罗的老棚以前去看过,鸽棚背面的通风片让俺记忆犹新,于是乎俺求之不得。昨晚老罗把老棚的钥匙交到了俺的手中。江湖常言:宁拆十座庙,不拆一座棚,但这次却是不一样,俺这也算是顺应了当前提倡节约,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了吧!
今早起来得晚了点,本想趁着早上天气凉快去干这一票,没想到俺刚刚把鸽棚里的事料理完就有工作上的事儿来相烦。毕竟养鸽不是俺的主业,还是以工作为重,等处理完事情已近中午,无奈腹中空空再加之骄阳似火,不得已回到家。等用完午餐后就准备成行,老婆讲,这么大热的天别为了点材料晒中暑了,倒麻烦大了,等下午四五点天阴凉一点再去也成。可俺的心中老想等四五点钟去万一拆取不顺不是要整到天黑,俺不是拖拉的性格,有事就要先办了再说,于是还是出发了。
一个人去搞这事儿恐怕不太好操作,于是邀了一位帮手台湾鸽友辉哥一同前行。辉哥倒也爽快,加之正好有空,于是近一点接上辉哥就直接朝老罗的老棚而去。老罗的老棚在位于市中心偏点的旧小区内,进得小区看到改建小区的工棚已搭好了,且最要命的是老罗那幢楼的通道不许车辆经过了,于是只得把车停在了离老罗家三百来米的地方。
与辉哥上得楼来,打开楼顶的门,一座历经十年的鸽棚展现在俺们的眼前。老罗的老棚坐北朝南,一字排开,大大小小共五间,中间是等鸽室,左边三间是种鸽棚,右边两间是赛鸽棚。虽说十来年的风雨把鸽棚搞得有些斑驳,但从整体设计和布局来看就是现在这座棚也不算过时。
台湾的鸽友很注重鸽舍的细节,就连一向对鸽事上比较挑剔的辉哥也对十年前建造的这座棚高度认同,从一扇小小的透气窗,从晒棚中可隔可通的设计栅,从种鸽配对的自制巢箱,从黄梅的可增加干度的钨丝调节灯,可看出十年前老罗对此棚设计和建造所下的功夫及心思。
看着觉得拆掉可惜,但俺不拆,别人也要拆掉,要是一些可用的部件被当废品处理掉倒真是很可惜了,于是与辉哥开始拆取可用的材料。这不拆不知道,一拆才吓一跳,俺本想拆下一个大眺望笼来,结果一比较楼洞的进出口才发觉笼大口小,看着全不锈钢架制作的这个超大跳笼,俺也只好拆下了它的一面。辉哥看看这面材料,直呼而今眼目下这种材料很难买得到了,也许只有十多年前才能有这种好质好料的货。接着就开拆我看好的透气片,这是一种类似于百叶窗功能的钢片,做法是在一整张钢板上开可防水的小长方形换气口,十年了,居然没有一丝锈蚀。等拆下来才看到内面的字体,不锈钢镀铝锌材质的,本身很厚且沉,是当年的日本进口货。这等货色现在就是花钱都买不到的,且用在以后做棚的换气部件上是相当不错的东西,老辉只呼可惜,也可看出当年老罗建棚着实是下了真功夫。
拆了一个下午,基本到下午四点钟才结束战斗,俺把需得着的部件基本都拾缀好了,于是又和辉哥一件一件地搬下楼,再抬到三百米开外的车上。等干完这些事俺俩早已是大汗淋淋,稍作休息就往家赶了。到了家再把东西一件一件地搬到楼顶,老辉虽说已劳累不已了,但还是鸽瘾难挡,在俺的棚外看了半个来小时的鸽子。
留辉哥吃饭他却不肯,于是只得顺道再把在棚内拾到的几样完好的器具先给老罗送了过去。这老罗反倒谢起了俺来,真是太客气了。老罗还把一盆带过来的栽植多年的仙人球送给了辉哥。谢过老罗,俺把辉哥也送回了家,一口气松了下来这才感觉人很累了,身上也脏得不得了,于是回家洗澡用餐。吃过晚饭,脑子里回想今天拉回来的这些材料,都不错,脑海里也在慢慢勾画以后扩棚的蓝图。在这边住了三年多了,日子够长的了,现在扩棚应该没有太大的阻力了,如果可行在今年秋赛后看看能否动工了吧!同时也觉得在常熟这块江湖中鸽友们大多是以诚相待的朋友,能在这块福地生活养鸽也是人生中的乐事。
江湖常言:棚者,鸽之大事,输赢之所在,不可不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