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1200公里以上,超长距离的信鸽比赛, 实际上是对信鸽的摧残和伤害,在西方鸽界早已成为共识,随着现代赛鸽浪潮的兴起,已无立锥之地。在中国大陆自新中国以后,以“国血”代表的赛鸽飞行2000公里的神话比赛,实际上是由一种思潮的演变,一种潜在的诱惑,曾经配合中国历次臭名昭著的,上海等南方城市组织的信鸽1500-2000公里比赛,造成信鸽飞行速度的大倒退,很快形成了中国快速赛鸽资源枯竭。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鸽界的有识之士开始对中国信鸽比赛距离,是否科学进行检讨和批驳。但是,由于国情的原因,批驳之路很不顺畅,遭到了一些既得利益信鸽协会,和超长距离派人士的攻击和曲解,故要彻底截止信鸽超长距离(1200公里以上)比赛的流毒可谓任重道远。
中国赛鸽领域的初步正常化,开启源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大陆鸽友开始大量引进比利时、荷兰飞翔速度快的鸽种,中国的信鸽体育运动,也因中国举办的国际公棚赛,地方市县举办的特比环赛,而逐渐地走上正轨,其实比赛比的就是个速度。原中鸽协公冶民主席曾经指出:“赛鸽是一项大有前途的体育运动,要把赛鸽像奥林匹克的运动员一样比个速度出来、比个高水平出来;我们在推向社会的同时,要加强信鸽比赛赛制的研究,不断发展,挖掘速度潜力,就一定能赶超世界赛鸽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