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鸽闻快讯

岩鸽杂交能成功吗?

时间:2013-11-30 09:21:41    来源:    发表者: 《信鸽365》杂志       阅读次数:
岩鸽杂交能成功吗?

注:本文刊登在《信鸽365》杂志 2013年第五期,转载请注明!

明珠鸽苑

关于使用野生岩鸽与家养信鸽杂交从而改良现代信鸽各方面性能的构想在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出过,也有很多人尝试过通过上述提到的这个育种方法达到培育出一系与众不同的另类新“双优”品种鸽的目的(耐翔性能优于家养信鸽,而定向导航性能优于野生岩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都失败了。记得以前也曾经看过一篇讨论岩鸽与家鸽杂交培育“双优”鸽的文章,文中作者全面否定了这种可能性。
但是笔者却有不同的看法。育种失败,并不能证明这种育种方向没有可行性,仅仅只能说明育种所使用的办法不正确,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去一味的否定,而是去实验验证,成功从来都不易,如果有志于此的鸽友,可以引用但丁的名言作为座右铭——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何为岩鸽
岩鸽俗名野鸽子、横纹尾石鸽、山石鸽。国内东自黑龙江、西抵新疆、青海、四川、西藏、云南等地均有分布,主要栖息于山区多岩石和峭壁的地方,喜食玉米、高粱、小麦等。
常结小群到山谷和平原地带农田地上觅食杂草种子、高粱等谷类为食。繁殖期成对活动,用枯枝叶、杂草、羽毛等物筑巢,巢极简陋,大多营于山上岩隙间,每窝有卵2枚,雌雄轮流孵卵,约经18天,幼雏可出壳,幼雏以亲鸟口腔内的“鸽乳”为食。
体型特征
岩鸽为中型鸟类,灰色,雄鸟体长可达32~35厘米,雌鸟较小,大概在 23~34厘米。头和颈呈灰蓝色,肩和上胸、颈基以及喉、胸等部分都带有铜绿色的金属光泽,形成显著颈环。上背和两翅石板青色,内侧大覆羽和三级飞羽贯以黑斑,形成两道横斑;下背白色;腰和尾上覆羽为石板灰色,腰部和近尾端处有1白色横斑;下体蓝灰色,至腹部渐为白色;眼橙黄色;虹膜浅褐色;嘴黑色;脚珊瑚红色。尾上有宽阔的偏白色次端带,灰色的尾基、浅色的背部及尾上的此带成明显对比。
基因多样
来自美国犹他大学(The University of Utah)、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BGI)以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多种家鸽品种和野鸽品种的基因组序列,由此再分子层面揭示了家鸽的起源历史,并发现基因“EphB2”是鸽子羽冠形成提供了遗传依据。
在该研究中,科研人员完成了岩鸽的一种参考基因组序列,并对另外36种家鸽品种以及2只野鸽(恢复野生习性的家鸽)进行了重测序。通过基因组序列比对,研究人员发现了部分家鸽起源于中东地区,而另一些品种可能起源于印度,此外还发现野鸽和赛鸽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还在其中发现了一种称为EphB2的基因,并指出这一基因鸽子的羽冠发育中起着开关基因的作用。EphB2属于生促红素人肝细胞(Erythropoiet in-producing hepatoma cell line, Eph)受体家族,与其配体Ephrin-B之间的信号传递介导了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在胚胎形成,神经元的迁移定向,轴突路径导引,血管形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科研人员的研究中,岩鸽和赛鸽直接是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而这种亲缘关系,则是杂交的基础,我想如果不存在亲缘关系,袁隆平教授估计也不能平空弄出杂交水稻吧!
生物进化的核心在于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以此反推之,岩鸽之所以能在越来越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则必有其过人之处,用生物学上的话来说,岩鸽必然是进化出了某种或某几种优秀基因,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迁。而也正是这种优秀基因的存在,为杂交出“双优鸽”提供了可能性。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杂交,其实应该称之为杂交优势,其目的在于糅合物种基因的优势性状,从而使杂交后代所表现出的各种性状均优于杂交双亲。比如说a有一种优良显性性状,b有另一种优良显性性状,把它们两个一杂交,杂交后代就具有这两种优良显性性状。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就要说了,你把他们好的东西都保留下来了,那不好的东西,都凭空消失了吗?
凭空消失当然不可能,你可以这么理解,获得杂交优势的物种其优良显性性状占据主导权,劣质性状要么在杂交的过程中被抛弃,要么就是转为隐形因子潜伏下来了。这就好比两个国家打仗,一方战败,某些性格刚烈的臣子宁死不降;某些臣子却明面臣服实则暗地里准备反戈一击;还有一些则是彻彻底底的融合进了新政权。
嘴炮说的再多,也只是一家之见,意义不大。之前鸽友,认定岩鸽杂交不可取,关键还是在于无人取得成功。让我惊喜的是,前段时间在信鸽365网站却报道出了杂交成功的案例,这不得不说是信鸽育种界的一件大事,如果董海贺鸽友和他的团队能将配种经验整理成册,再辅以科学理论,使这种杂志优势成为一种常态,也许真的能开创出鸽界的一片新天地。
董海贺1972年出生,自幼爱鸽,研究岩鸽繁育多年,虽屡受挫折,却从未放弃。拥有自己的研究团队,成员有:董海贺,王影斌,韩振全,大个。
通过多年的经验和学习,真正的掌握了岩鸽的生活习性和驯养技术,于2009年成功培育出子一代18羽,纯种2羽。
2012年秋赛500公里放一羽3代岩鸽飞出了6名的好成绩。
2013年秋赛再接再厉,500公里只放一羽4代岩鸽,获得了15名。
繁育经历
    2006董海贺捕到纯种岩鸽后,与好友王颖宾、韩振全、陈廷军,开始了岩鸽杂交信鸽的育种工作。
2009年成功培育出子一代18羽,纯种2羽,后被别人偷走。
第4年又出第一代鸽。
第5年出二代。
第6年(即2012年)出三代鸽后放飞参赛。
第三代杂交鸽2012-08-164238,参加2012年秋季大兴安岭信鸽协会200公里(160羽)获第5名,分速1179.8990米/分;300公里(145羽)第9名;500公里(110羽)第6名,用时8小时。
2013年秋赛4代岩鸽,500公里获得了15名。
他们四人的意愿是:培育中国人自己的快速鸽种,和洋鸽PK!

值得钦佩的团队!再次衷心祝愿他们早日完成梦想!也希望更多的有理想、有抱负的鸽友能更多的投入到枯燥乏味的信鸽育种工作中,为中国信鸽运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不是如现在般的空中楼阁!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吴清壮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