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育种漫谈运用眼底镜观察栉膜指导配对

时间:2011-03-04 22:06:49    来源:    发表者: 飞翔鸽舍       阅读次数:
育种漫谈运用眼底镜观察栉膜指导配对

本人在国内信  鸽杂志上曾介绍育种心得,主要以永胜鸽舍传世佳作为例:“永胜花公子”ד永胜皇后”,其子代及后裔在上海及内地的鸽友手中飞出近20羽冠军鸽,取得极其满意的育种效果。这是永胜鸽舍继大铭鸽“324”(超级种鸽)后,在育种道路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今天,我就如何运用眼底镜,观察栉膜并在配对方面的运用,谈些个人的经验和看法:


 


    现在鸽界运用的所谓眼底镜,是一种医学检验仪器。这种仪器是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冯·黑姆霍兹在1851年发明的。在此以前,医生只能借助放大镜检查患者的眼睛,而发明了眼底镜后,医生借助眼底镜 ,就能透过人类的瞳孔看清眼球后面视网膜上的血管及视神经构造。








 

    其实,喜爱研究鸽子眼睛的人,运用眼底镜观察鸽眼栉膜的形状、构造、色泽(栉板呈现的颜色),这是随着信鸽科研日益深化,信鸽竞翔日趋激烈应运而生的。他们坚信:这种视神经构造显然是“眼睛和大脑之间传递信息”的奥秘所在。据说,日本鸽友是运用眼底镜研究鸽眼内在结构的先导者,而中国鸽友也不甘落后,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中国鸽友使用眼底镜观察与探索鸽子的视团了。据我所知,在1987年左右,南京姓王的鸽友已经在运用眼底镜方面先行一步,颇有造诣了。同时,杨林彪、孙为国、顾景薪等人也成为上海鸽坛使用眼底镜的先驱者。


 


    眼底镜观察的是信鸽栉膜,而信鸽栉膜又称为信鸽的神经视团(见图示)。信鸽栉膜由“栉头、栉脉、栉朵、栉板、栉尾”所组成;反过来表示即“栉头、栉脉 、栉朵、栉板、栉尾”组成了栉膜这一整体形象。现在,我从栉膜的表现来陈述各赛程快速鸽的特征:1.铁灰色(短程快速鸽):此种栉膜色泽的鸽子表现为“太阳鸟”,即好天速度快。栉膜要狭长,栉朵应偏小偏尖、均匀呈现并朵上挂霜;栉脉当中应是一根又粗又长的亮线。


 


    2.铁青色(短程快速鸽):这种栉膜色泽的鸽子表现在阴、雨、雾天速度快。栉膜要狭长,栉朵应偏小偏尖、均匀呈现并朵上挂霜;栉脉应像一把宝剑,中间有一条隐隐约约的白线。


 


    3.棕黄色(中程快速鸽):此栉膜色泽的鸽子具有中距离快速的特征。栉朵不要太大,又要有一定的高度,排列均匀但还要有立体感;从栉头到栉尾的栉脉中,有一条隐隐约约的白线;棕黄色泽表现得较饱和,这样不仅能吃苦耐劳,而且阴、雨、雾天都能适应;栉膜前宽后窄。


 


    4.棕红色(远程与超远程快速鸽):此栉膜色泽的鸽子具有远程或超远程快速鸽的优势。栉朵又大又宽,排列均匀,有立体感;在栉膜中,从栉头至栉尾有一条黑沟;棕红色泽表现得较饱和,这样不仅能克服恶劣气候的干扰,而且能翻山越岭、吃苦耐功;栉膜前宽后窄。


 


    一般而言,近程快速鸽的栉头圆,栉膜要窄,呈细长型,栉尾要尖并向上翘;中远程快速鸽的栉头圆,栉膜要宽,呈前宽后窄型,但栉尾稍钝。当然,其中尚有意犹未尽和值得探讨的诸多地方。


 


    可见,科学地并在综合条件的基础上,运用栉模认知,就能淘汰劣质鸽、鉴定优质鸽并在比赛中把握不同的“天候、距离、赛线”的要求,从而提升竞翔水平。


 


    经本人20多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现简要地介绍运用栉膜理论并兼顾其它条件配对类型:


 


    1.近程鸽配对:铁青色配铁青色和铁青色配铁灰色,亮线配白线和白线配白线。本人喜欢用砂面细、底板厚或薄配眼砂透气度好的种鸽;同时种鸽的眼睛表现为眼皮包得紧,眼皮不要厚,像“老鼠眼”的鸽子;羽毛千万不能厚。副羽要短,主羽稍长,羽条尖窄;面砂要细,要有透气度;瞳孔要小,会收缩,眼球应翻动;龙骨要粗,呈船型,耻骨要紧;羽条拉开要有弹力的鸽子做种。


 


    2.中远程鸽配对:栉板色泽棕黄色配棕黄色,栉脉黑沟配隐线。本人倾向面砂中细砂型的种鸽,而面砂不要过多,底砂要厚;有前荡角的阿尔砂或全圈型阿尔砂;手感后腰要有肉,呈滚桶型;有一定厚度的眼皮,眼球表现灵活,瞳孔要收缩,但瞳孔不能太小;龙骨中等,肌肉柔软,拉羽条时有一定的弹力的鸽子做种。


 


    3.超远程鸽配对:栉板色泽棕红色配棕红色,栉脉黑沟配黑沟。本人还有意选择面砂与底砂厚度较好的鸽子,俗话称“盆型砂”,如果配面砂不厚的鸽子,也是可以的,但底砂要厚,注意用粗砂配中粗砂的种鸽,但色彩应偏深,眼皮要厚,瞳孔不要太小,鸽眼颤动,反应也不需太快;阿尔砂要求发达,羽毛不要太薄,龙骨不能偏高,手感后腰要有肉;拉条时弹力不足,肌肉应柔软,羽条中宽,千万不能细窄,副羽要大,主羽较长的鸽子做种。在这三种配式中 ,“鸭蛋”形瞳孔的信鸽多飞得更快、适应性也更强。


 


    如果从鸽眼栉膜的机制来分析的话,每当光线包括阳光透过鸽眼瞳孔时,即进入眼底,那么栉膜必然受自身组织光感特性的制约,加上在受光时而产生不同的色泽。这就从信鸽栉膜的生理上反映出其本身的光敏特性。这种光敏特性是客观存在的,更是鸽友把优秀赛鸽或黄金种鸽的栉膜反复多次研究后的概括性总结,也是一种科学归纳与提炼,再通过广大鸽友观察运用与实践比赛,从而进一步加深对鸽眼栉膜的理性认知。许多研究表明:栉膜是信鸽用来感知外界事物和协助飞行定向的重要器官,从而也体现了信鸽在何种天候、何种赛程(包括赛线)的适应能力和飞翔能力。当然,作为一位鸽友想取得优秀赛绩的话,除了上述研究与实践外,也要十分关注信鸽的血统(赛绩与遗传基因的组合)和训养的水平。


 


    本人运用栉膜配对的反复实践,曾在养鸽生涯中多次荣获500公里经典大赛中(30000-50000多羽角逐)的总冠军,也曾在兰州、张掖、西宁超远程比赛中高位入赏,就2009年春赛而言,本人的赛鸽在300公里-600公里中就获取5项冠军、7项亚军、4项季军、7项殿军(不重复),这也是在新探索中进行优势选配的必然结果。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