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赛前饲料的调整与变化

时间:2011-04-03 18:37:33    来源:清顺鸽业    发表者: 清顺鸽业       阅读次数:
赛前饲料的调整与变化

赛前饲料的调整与变化

许多赛鸽新手同赛鸽高手之间的饲喂方法,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现象。这种区别在于两者之间对饲料营养成分的了解深度。鸽子是一种杂食且耐粗饲料的飞鸟,它们早已形成耐恶劣生存环境的遗传基因。在西方曾有赛鸽高手对参赛的赛鸽平时经常填喂一小块腌肉干以增强参赛鸽的体质,而目前国内外最普遍的是每星期给鸽子饲喂碎青菜叶和胡萝卜以增加鸽子对天然微量营养元素的补充。由此可见鸽子的杂食现象。现在的赛鸽主要是在家养的情况下,使一些饲养者几乎忘记了它们的血液中依然保留着饮食上的杂食遗传性。比如在多种饲料组成的配方中,鸽子往往有挑食的情况下专挑某一种饲料而将其它的饲料抛出食槽。基于这种现象,一些饲养者采用了不同的饲喂方法,如先喂某一种饲料,然后再喂其它饲料。甚至还有人采用饥饿方法:你不是不吃吗?那好,就饿上你一两天。迫使鸽子没有选择,不得不就范。另外一种饲喂方法:就是全年不分季候,不分种鸽、幼鸽、赛鸽的不同生理期。如:作育期、幼鸽期、换羽期、训放期、比赛期,一律饲喂同一种配方饲料。

上述饲喂方法细分析可分为两种类别,第一种是由于鸽子挑食造成饲养者的被动饲喂行为。另种是始终如一在不同阶段饲喂同一种配方饲料,造成饲养者与鸽子之间形成一种消极行为。在这两种饲喂方法中,尽管被动饲喂行为中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两者都谈不上饲喂的科学*。而这里谈的科学*正是如何利用赛鸽的不同生理期、训练期在饲料供给上,对赛鸽的肌体素质提升进行有计划的科学引导,当参加重要赛事时使肌体各个部位肌腱、精力达到颠峰状态。当然对于肌体的引导也离不开寄生虫的防治,这里不再重叙。

为了彻底改变旧有的被动饲喂和习惯性单一饲喂方式,使赛鸽作育逐步实现科学*专业化,变被动为主动。使赛鸽的肌体发育通过人为的科学饲喂配方引导出现肌体上和精力上的高低起伏期状态,鸽主就必须按照科学的饲喂配方,对赛鸽不同的生理发育阶段进行有效控制。必须认清这一个理念:保持赛鸽平日的基本健康,和赛前的肌体素质引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处理环节。一个是基本保持,一个是进一步强化提升。进一步讲这两点之间的不同之处;一个是在基本健康的情况下训练赛鸽的飞翔耐力和归巢意识。而另一个是在已经形成的耐翔归巢意识下,进一步增加营养的供给量,为参加决赛积蓄更多的抗疲劳动力 营养转换物质,提高飞行速度,使赛鸽肌体更强健。这就犹如我们人类,在众多基本健康的人群中选拔出更强健的个体,而这样的个体又往往出现在运动员和长期体力劳动的人中。然后再对他们已有的强健肌体进一步增加补充强身营养物质,提升他们的抗疲劳耐力。这就同过去生活在森林中的游牧狩猎族经常和鹿血强身,饮蛇胆清目驱火是一个道理。在这里建议鸽主选用由大厂家知名企业生产的赛鸽专业配方饲料。

第一、种鸽独居饲料:
种鸽就需要多给营养饲料是一中错误的认识,特别是雌鸽过剩的营养会在体内肝脏区,和皮下堆积形成多余的脂肪,造成吸收代谢阻滞,压迫卵巢中卵泡的发育,影响受精和产卵。这同饲养老母鸡煲汤和饲养肉鸽有本质的区别。所以要保证雌鸽产下饱满健康的卵,保证雄鸽精子的健康有活力。种鸽肥胖并不一定是健康,要正确的调节它们的饲料供给,要坚持每天早、晚两次饲喂时间,雄鸽上午饲喂清除饲料,晚间饲喂种鸽饲料。对于独居的雌鸽要坚持每周前一天全天早晚喂清除饲料,然后相隔的转天早餐饲喂清除饲料,晚上饲喂种鸽饲料,交替饲喂。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和较冷地区和较冷的天气下可在上午清除饲料中添加种鸽饲料,以增加热量的供给。配对前全天种鸽饲料的供给时间要在准备由分居舍移居至配对舍前15天时开始供给,以促进种鸽*欲进入高峰状态。 字串6

第二、作育期营养饲料:
作育期是种鸽最辛劳也是幼鸽发育最快的时候,是需要高能量营养以维持亲体健康和幼子正常发育的关键饲喂时段。在幼子出壳前三天,要开始全天改喂营养饲料并添加小种子饲料。这期间要保证饲料的供给,保证幼鸽嗉囊充盈。在幼鸽8天后亲鸽开始呕喂饲料,作育者对于亲鸽每天早晨第一次呕水不要惊慌,这是大部分亲鸽为幼鸽的肠胃进行每日清理工作,这种现象有时会出现在气温高的天气,这时亲鸽也会呕给幼鸽大量的水以帮助幼鸽降温,通常很快使水排出体外。这期间如出现争食力不强而弱小的幼鸽,作育者最好尽快淘汰,或者转由其它保姆鸽代呕,绝不能手软,不然只能每天坚持人工填喂,肌体素质仍会受影响。

第三、出巢期饲料:
对于21-28天离开亲鸽的幼鸽而言,身体并没有发育完全,第一天只需保持在电解质中添加多种维生素的供给,除一次供给饲喂极少量的小种子饲料啄食外,晚间投喂保肝及乳酸片以保护肝脏肠道健康。

从第28天开始要采用早餐少投料晚间多投料让幼鸽抢食多吃,在原饲喂的营养饲料中改变配方,添加50%清除饲料(变为混合饲料)以让幼鸽逐渐习惯饲料的过渡。同时由于清除饲料易于消化容易引起幼鸽的饥饿感。便于训练抢食。 字串5

从第40天早晨开始少量饲喂完全清除饲料,如果很快吃完再增加投放量,若争抢欲不高,要立即将食槽移走,饲喂量为晚餐饲料量的50%-60%。然后晚间饲喂中再清除饲料中降低营养饲料,仅加入20%的营养饲料配成的混合饲料足量供给。一定又会出现抢食现象。对于出巢后幼鸽饲料投喂的更换,主要是加强配合训练幼鸽争抢食欲,培养后期诱激快速归巢意识的形成。如出现幼鸽换毛,就要在原有的晚餐饲料中再加入小种子饲料。晚餐三种饲料的混合比例为:7:2:1。

请注意一般出巢饲料中通常没有玉米的比例,这是因为先期幼鸽活动量相对较少,同时会使肌体发生水膘。

第四、训练饲料:
训练期是幼鸽结束家飞后的短途私训行为。这期间的饲料中就要适量的添加玉米,最多占20%同时减少豆类的比例。以增加飞行动能碳水化合物的转换,这期间家飞后早餐要改喂易于消化的清除饲料,让鸽子尽快消化产生饥饿感,晚餐足量投喂训练饲料,以始终保持鸽子抢槽行为。当大部分鸽子吃饱,飞回栖架后要立即将食槽搬走。绝不能怜悯一两只吃食缓慢的鸽子。

训练期鸽主不要担心鸽子不上膘,因为这个期间正是赛鸽生长肌腱的时间段,通常处于训练期的鸽子手感骨硬、肌肉紧实就象一根橡皮棍的感觉。

第五、比赛高峰期饲料:
当距赛还有25天左右时赛鸽早晚应换喂营养饲料。这是一个进一步引导促使肌腱发达健康的重要步骤。大家都知道,肥胖沉重的鸽子由于自身的体重会加大飞行负担,而我们需要的是一羽骨胳健壮、肌肉坚实、结构紧凑,手感肌腱饱满发飘有浮力的鸽子。脂肪的堆积会增加体重,这期间要想消耗掉多余的脂肪,除了增加私训飞行时间外,还要将玉米在饲料中的比例增加至35%。随着赛期临近当距决赛还有12天时,玉米的比例还要增加至50%-60%以加快碳水化合物的积蓄。要坚定早餐少喂晚餐足量的原则,使参赛鸽始终保持抢槽的状态。

以上五个步骤的饲喂方法,使幼鸽在出巢后的肌体最初逐渐脱去了常说的水膘。然后在训练中尽管会出现骨多肉少的手感,但骨质更强硬、精神更饱满、反应更灵活。那么在后期的营养保健和饲料的逐渐恢复补充作用下,使赛鸽的肌体出现了第二次高峰。原有的水膘变成了丰满的肌腱,使赛鸽重新生出血液充沛弹*十足的强健胸肌,强劲的羽翼关节上生长着坚硬的羽轴和轫*的肌腱及丰实的腰肌。还有一双明亮机警的眼神。柔轻紧贴的羽毛和耳毛,给人一种跃跃欲试的爆发力。

由上可以看出,科学的赛鸽饲料配方中营养比例搭配效果,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现象。而赛鸽由家训到决赛前的肌腱发育过程也恰恰正符合了饲料配方的设计初衷,这正是我要谈的焦点所在,请细细体会其中的奥妙。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这正是作育者运用赛鸽生长发育不同阶段所需营养比例,合理调空各种饲料投喂的时间和营养比例的结果。这一点不同于对参赛鸽赛前整理期对赛鸽的持续用药,最后还要临门一脚,在装笼前滴上两滴眼药水塞上一粒药丸的过程。但赛鸽的肌体引导同赛前的用药保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不过使用专业厂家生产的饲料会加大饲养成本。但作育者得到的是经过高温消毒、无尘、没有杂质洁净的优质饲料,从减少细菌污染角度讲还是值得的。当然作育者如果有一套驾轻就熟的好方法,也没有必要生搬硬套。不过在赛鸽运动逐渐专业化的大趋势下,还是要吸收有益的饲喂方法,不然虽与强者为伍,却始终不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枉废了心血和财力。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