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从台湾赛鸽经验剖析

时间:2011-04-25 20:14:18    来源:美华鸽社    发表者: 美华鸽社       阅读次数:
从台湾赛鸽经验剖析

  不知是要以种鸽为主或是以赛鸽为主,事实证明,好赛鸽不一定能成好种鸽,反之,一只平淡无奇、有着优良血缘的无记录鸽,却很可能成为名育种鸽。
因此,我仅能在初落笔之际,向各位看官事先声明,我以一般性的眼光去评论选择好鸽、无法细分种鸽或赛鸽的细妙之处,以免初学者钻牛角尖,影响以往评鸽的正确性。
台湾的赛制因巨额的彩金而非常严谨,故对赛鸽的考验也非常严格,几近不仁道。每季的比赛可对未满半周岁的赛鸽,均须做40至60趟的投放训练,距离从50到300公里内反复训练,在训练期的两个月内,赛鸽在棚内过夜的机会不多,即今天飞返、晚餐后再送出交运,以求得最稳定、最快速、体质最佳的赛鸽选手,下注大彩金。
因此,台湾的入赏鸽,若非各种条件皆佳再加上饲主技术好、运用得当,真的很难获奖。
由于台湾是采用多关赛,累计总分速计排名,又采用限时淘汰赛,故每关均须在时间内归返才能晋级下一关的比赛,稳定又快速的鸽子才能通过最多的考验,夺得名次。
所以台湾的鸽子并非只有鸽子本身比赛,而是饲鸽者在选种、配对、育雏皆已开始比赛,若没有十足把握的种鸽,绝不敢轻易套上它的后代参赛,而这些种鸽的条件是如何挑选出来的?兹将本人的看法,依项说明于后:
(一)颈部——头大的鸽子平均要比头小的好些,但头的大小必须依身体的比例衡量,而非两只不同大小身材的颈部互比。而且必须注重后脑部是否往后延长且饱满,头顶愈宽愈好,有的鸽系成稍平状,倒不必在意。前脑要丰满畅顺,以不遮住视线为原则。有些鸽系的头型成略方型,如赫斯肯、冯莱尔系、公鸽头成方形、母鸽头却很小。
(二)鼻——很多人没注重这里,其实此处不可忽视。旧品系的鸽子常看见有大鼻瘤、新品的鸽子改良成小鼻瘤。以科学的论点,小鼻比大鼻飞速快些,主要因视线清楚,勇往直前,而小鼻较不会因尘垢堆积而易染呼吸道毛病。不管大鼻小鼻,均须注意鼻孔的开缝,太大了在高速飞行时中气容易散尽、太小了在激烈竟翔时肺部吸气不足而易张口呼吸影响耐力。开缝的角度太往前仰,雨天容易灌水影响速度。因此鼻孔应以平滑顺畅、宽而不开为宜。
(三)脖子——脖子粗大的鸽子平均肺活量大些较好,但许多鸽友却不知脖粗又长的鸽子若配合有好腰部长体形必在翻山时力劲十足。
(四)眼睛——这个问题是最难谈论的,也是最深最没办法确认的。我在台湾翻遍所有有关鸽眼的书籍,包括所有欧美的翻译书籍,也从实际的赛事上去寻求证实,均没有绝对的答案。而大陆的鸽友人手一镜,躬往鸽眼里照,照上照下,照里照外,最后成绩还是另一回事。我想,鸽眼也只是鸽体的一部分,不必太钻牛角尖,没有绝对的眼砂可飞出绝对的成绩,因为没有哪一种是全天候型的鸽眼,我们应该从赛制、比赛气候、距离,去选择较适合的选手鸽眼,比较符合科学,分类来说:
眼砂——砂粒必须浓密紧靠,排列有组织、分布平均。看起来必须油亮清澈。若彩虹体的宽度正好是黑眼珠至眼框距离的二分之一,则代表稳定,适合多关赛。彩虹宽度窄或成踞齿状、单关爆发力强却很不稳定。宽度宽到几乎连黑眼珠,则耐力佳、长距离好,浅色的彩虹体在大好天气飞行较有利,反之深色的砂体在雨雾阴暗天较能发挥所长。当然眼砂一定要配合黑眼珠(瞳孔)才能定论。
瞳孔——瞳孔小,伸缩自如的比较能适应各种气候的变化,强光与弱光均能运用自如,而且在大太阳之下飞速特别快。反之,瞳孔较大者,对阴暗天的适应力强,亦能摸黑归巢。太死板不动的瞳孔、天气一变化,不归巢的,保证有它。小鸽子在哺育期眼色尚未较亮、察其瞳孔,可发现深浅二色黑环、内环愈黑亮紧密者,代表聪慧。双环均暗淡无光,则可淘汰之。
鸽子在成熟后,观其瞳孔内若看到黄点或绿点或线状、成单一粒或组群,均叫做“点眼丛”或称“丛眼”,是万中难寻之物,会遗传、如果其他条件均可,一定要将其留下来育种,是目前所发现最高级的育种特征。
若瞳孔与眼砂有引动关系,所谓引动即看来似有牵扯,好似眼砂向瞳孔流动,则代表此鸽眼力强健,不易疲劳。
眼志——很多书籍将眼志分类,却没统一的编法,最常见渗出1/4及半圆形的眼志、这个和配对法有关,在这里不再详述。但我发现,愈长距离的鸽子,须要用到眼志的也更多。这是一个有趣的观察与统计,长距离鸽的眼志通常圆形的较多,渗出的面积是又黑又亮又宽,反之这种眼睛在短距离完全不是弱眼志的对手。长距离鸽子的眼志总离不开黄眼志、绿眼志、圆形眼志和锯齿状眼志的范围。因此我建议鸽友们,在一般好天气500公里内抢奖时,你们可送出眼睛清亮者,砂粒平均者。长距离时或预测天气较坏不好飞时,则以长途鸽眼上阵,我想机会可大大提高。


至于哪些种类的鸽眼好呢?如果该鸽其他条件是一致的,我的选择顺序将是(1)有点眼丛的鸽子(2)眼砂内有各种形态的色素杂陈,如黑色、黄色、铜色、银白灰等成多层体(3)紫罗兰眼(隐性紫罗兰眼适合作种、显性紫罗兰眼适合赛飞)(4)黄眼志(5)又宽又厚黑的渗透体。
眼睛是占鸽头比例最大的器官,足见鸽眼的重要,光是鸽眼部分,就该以专题来探讨,以上仅能以重点性的提出恕我无法在此做详细说明,不过,我在台湾参赛越海竞翔,每赛皆捷,我悟出一个秘密,今将这个秘密公诸于中国鸽界,就算是中国大陆开创事业、送给鸽友的见面礼——如何判定鸽子的定向能力?当你左手抓鸽右手摸头看鸽眼时,请将右手食指放在鸽头上,经由鸽眼的抖动,会传出微微的振波、振波越强越有规律者或振波振动次数越多者、其定向能力越好。我放飞海上的入赏鸽均有此种特性,我相信放长距离的鸽子也必须有这种特长,你们愿意试吗。
(五)鸽喉——鸽喉部分可分上呼吸道的裂缝及下气管的开口两部分。
裂缝敞开者,在两三百公里左右短距离赛飞,由于进气量大,非常有爆发力,但由于进气大,故亦无法防止出气量大,在长距离时,显得中气不足而丧失耐力。反之裂缝紧闭者,各种距离均能以平均的速度到达,较稳定些。裂缝是会遗传的有的终生开启,有的成年后即闭合,最好的是闭合后,它的接缝看起来像是拉链拉上一样,成锯齿纹、质厚、且余留的开口成三角形。
下气管开口指的是打开鸽嘴往下看,气管口部分。我们常发现每只鸽子的位置及形状皆有不同。原则上不可挑选开口位置过高与太大者,我发现有此种特征的鸽子极易张口呼吸、耐不住劳累,这原因与中气也有关。也不可挑选开口振动频率不规则者或不振动者,因为该振动即是该鸽的心脏跳动数,好的运动员心跳应该慢而有力且规律,有这种特征的鸽子在长途耐力特别好。
鸽喉可看出该鸽的心肺功能与耐力,台湾采多关赛,需要稳定的鸽子,较偏重上述者,若在单关赛抢奖时,鸽友们可依气候距离挑出,最有利者,因为理论是死的,如何活用得当才是有智慧的养鸽者,才不会对理论丧失信心。
(六)嘴和舌——嘴壳硬者、骨架也会硬、嘴软骨软。舌以淡粉红色为宜,但有些鸽子会有黑舌尖的情形。一种是遗传、遗传黑舌尖的鸽子嘴内边缘常有黑色斑点。若非如此,忽然有只鸽子黑舌尖,请查验它是否双脚冰冷、若是,则表示它身体有某方面疾病与虚弱,应多给予休息,不宜再参赛。
(七)肌肉——我想这个问题我必须多谈些。因为在大陆我参观的鸽友中,鸽子肌肉条件普遍不佳,难怪乎飞速不快,伸手一摸,即知他舍内那几羽是外血鸽。
原因何在?欧美在饲料的配方改良上少说也有百年的历史,肌肉与体型经淘汰后,存留下来的均是有利于速度的型态。而中国原品系的鸽子,至今仍有许多鸽友在喂食单一饮料,观念不肯突破是其一,经济不允许是其二,没有专业优良谷物的销售者是其三。这些因素阻碍鸽子肌肉的进步与改良,殊为可惜。
如何选择好肌肉的鸽子?它必须是丰满有弹性。或许如此说有些抽象,举个例吧,将自行车的内胎打足气、用手按它,有一股很强的力道将手指反弹回来的感觉,紧绷的感觉到,就是一流的。如果按起来像样泄气的内胎太软了,必是提不起不善飞行或飞速慢之鸽。如果按起来太硬,像快撑破的内胎、短距离速度快、长距离会因肌肉摩擦过多易引起疲劳,前快后慢、不能从一而终。
肌肉依附在龙骨的两侧,如果它的高度常比龙骨还高,表示是一只易胖鸽、飞不动。太瘦了,龙骨两旁的肌肉常下陷,没有冲刺力,也不行,应与龙骨齐平为最标准。
以上说明的仅限于外观,而肌肉内部的组织与功能如何呢?
去年,日本鸽界的科学家们发表了一篇对鸽子肌肉剖析的实验报告,表示鸽体的肌肉分为三种纤维组合,即白色肌肉、红色肌肉、以及二种合成的红白肌,各有所司。白肌多的鸽子爆发力好,宜参赛短途。红肌多的鸽子耐力十足却没速度。唯有令它红白肌的肌肉多些,才能结合两项优点。
要如何达到这个标准?只能够用训练飞行和控制饲料配方两种。鸽友们不妨翻看龙骨两侧的肌肉颜色如何,若颜色偏淡白色即白肌多、偏紫红色则红肌多,故我们应将鸽子的肌肉控制在鲜红(或者说粉红偏好些),呈透明状,则此鸽的肌肉条件应是处在高峰点,此时出赛最有利。因为大陆的鸽友大部分均活棚饲鸽、我就不介绍如何用训练飞行达成果,若以饲料控制肌肉就较易些。纤维质含量较高的谷物较偏碱性、如谷子、大麦、小麦等,清血且可淡化肌肉颜色。而豆类或油脂类谷物,含酸量较高,多吃常吃会发生“紫胸肌”现象,那时保证鸽子飞速慢。有了此种概念聪明的鸽友们,如何适时的调整,你们知道了吗?
(八)龙骨——龙骨是鸽子最重要的骨头、肌肉的依附良劣、和龙骨有极大的关系。选择龙骨、应以厚、硬为主要考虑、其次再选角度与长短。
选厚和坚硬的理由是:鸽子飞翔拍翅须靠肌肉,而肌肉依附在龙骨的两侧,厚硬的龙骨、肌肉的附着力强、韧性强、对拍翅有利。而硬龙骨的鸽子,其全身骨架亦较坚硬紧实,不致松散无力。
龙骨的角度应为尽量往前胸突出,以利胸肌面积大,稍弯后往肛门耻骨的方向缩回,并与耻骨(俗称大门骨)成一水平的接合,空隙以一根指头宽度为宜,绝不可太宽,因为鸽子在高速飞翔时内脏会往后退,若此处空隙太宽,内脏的重心将陷入此空隙,没有好支撑、不久便感到疲劳,影响飞速。
龙骨前端(前胸部分)与背骨间要厚些、表示肌肉发达、较有耐力、千万不要去选择薄胸的鸽子,不会有好成绩。因此,由侧面看鸽子应成为一个三角形的龙骨架子。
有些鸽友常问龙骨的长短孰好?我建议鸽友们不要去在意或计较长短,好鸽子的龙骨应选配合佳的就是好、而非长短。我个人最喜欢的类型是:前突、微弯、前胸厚、骨短、后收紧闭,却又身材长。听起来有些矛盾,有些不可能,而事实上此种身材是存在的,尤其在长途耐力上特别好。
(九)耻骨——指的是腰部下方、龙骨后头、肛门前面,左右各一片的骨头,大陆俗称大门骨。形态非常多,靠鸽友自己去分类。总体来说,应以硬圆微开为佳,左右厚度一致。也有许多软耻骨的好鸽,其左右耻骨成闭合状态。因此对于硬耻骨者,绝不可闭,若闭合了,在长时间飞行时两片摩擦会不舒服,成了1-1=0软耻骨要闭,1+1=2
记住这个原则,你将不会遗漏好鸽。
(十)腰背与尾的关系——
鸽子的腰可分圆腰和扁平腰二种,将二手分置两翅处将翅外翻、露出腰杆,再以两手拇指由腰部两侧压入,扁平易陷入的为下级,通常此种鸽尾很容易往上翘,没耐力,不中留。如呈圆筒状,宽厚坚实有力者,其尾部形态不是平直者就是略往下勾(垂)。平者速度快,垂者耐力好,都是好鸽,但鸽子的腰尾必须与身材体形连成一贯,没有断截之感,才能发挥其优点。
背骨一定要硬,其内支撑者内脏、与气囊,并连接着上博骨,若背骨软弱无力,可将其淘汰之。
(十一)翅膀——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他条件再好,没好翅,仍是白搭。
大体来说,鸽子翅骨可分三段,即最靠近背上的上博骨、副翅骨与主翅骨。骨架是粗壮、筋脉是强韧者佳。上博骨较短好,太长没速度。
主翅羽管必须粗大,第8、9、10根主羽的末端如呈宽椭圆形,较利长距离,长时间飞行不会翻翅变形影响速度。十支主羽平整没空隙则较利顺风飞行。若主羽间空隙大或层叠间的空隙称为“风孔”。风孔大的鸽子在逆风飞行极为有利。
整个鸽翅在伸展时必须轻松灵活自如,不可太紧,因为竞翔中的鸽子必须伸缩数万次和能归巢、太紧了,容易肌肉拉伤,酸了累了,只好落地。
整个鸽翅包括主副翅须连结成一优美的面,且稍向下曲,绝不可成主副两个面,这样的扇风前进的效率才会好。
很多鸽友很不注意副翅(内翅),其实副翅才是影响归巢的成绩、综观巴塞隆纳、世界各级鸽王冠军鸽,哪一只没有漂亮的副翅。因副翅除引导主翅的气流通过外,它还掌控着浮力的大小,是耐力的延续。因此没有好的副翅的鸽子,在小奖赛近距离或可出头,中长距离不可能得好奖。
优良副翅,必须宽长适中,太长了没速度,太宽了扇不动。副翅的内羽一定要能紧密的盖住鸽背不在飞行时泄气,影响效率,它的宽度从头至尾均须保持一定的宽度,不能在靠近鸽背处变窄了,它的下缘线与主翅十羽的下缘线必须连成一线或大些,绝不可小些。
副翅的每一根羽毛重叠要依主翅的要求一样平整,不可凹凹凸凸空隙太大,这样长途飞行的鸽子才不致用力过猛、气流冲裂羽毛而泄气。
有了以上的概念,对翅膀的要求就可以灵活运用:1有短距离时,宜选择短翅或窄翅、身材紧束即可。2在顺风飞行时可选择主羽密些、翅膀宽大些。3在逆风时,风孔应开些,翅形以窄长最佳。4较艰难的长距离须适应各种气候,则选择主羽后四支(7-10)撑开大缝,翅膀宽大,副翅长些为佳。
赛鸽艺术存乎于心,唯有细心钻研,得到肯定,成果会令你会心一笑的。
(十二)手感——为什么我要写手感这个别人极少写,却时时谈论的话题?什么是手感,手感好的鸽子真的重要吗?
很多赛鸽界的朋友都说我告别注重手感,因为我认为,赛鸽的各种入赏条件都是由统计而来的,由科学得到印证,虽然手感好的鸽子不一定会入赏,手感差的鸽子也不定被淘汰,但是一点值得肯定,就是手感好的鸽子入赏率绝对高些。这是机率问题,也是观念问题、你从手感差的鸽子中要挑出好鸽,绝对比在手感好的鸽群中挑好鸽要困难些,因为手感——就是科学。
身材体形方面:应为胸大腰束,背圆身圆长身,束尾的感觉。长身较有耐力,短身较有速度。抓在手中,好像极易滑出的感觉。此种身材就像跑车、风阻系数小,没阻力,飞得轻松又快些。
骨架方面:握在手中感到坚硬有力,松质,不能感到有任何一片骨子会摇晃,会陷入,好似一体成型的感觉,分不出哪块骨头是主、哪块是副,亦没前后。不知从何处击破入。
重量方面:有了上两项的特征,还必须强调“丰满质轻”。这表示这只鸽子骨硬却骨细,体能轻盈,丰满却不累赘笨重,才能符合各种距离的赛事,可称为好体型。
因此,我常会注意又有硬骨头,又有一双小脚的鸽子,这类鸽在长途常常令人满意。要找好鸽子、就像找老婆,十全十美的还没出生,99分的,你我都买(娶)不起。即使运气好得手,也不保证好用(我指的是入赏)。只要好好了解它、照顾它、运用它、早晚会让你龙子龙孙满堂。
但是,我在此必须慎重地提出来一个观念,你在依照各方式选项鸽时,首先必须了解鸽系的飞翔记录,也就是它的优良血缘,上下同辈的体形是否一致,特征是否遗传等,绝不能按图索骥、东施效颦。
另外你必须考虑你棚内缺的是什么,引进后对素质提升有无实际作用,有益或有害。
总之,养鸽艺术是一门极深的学问,一辈子都学不尽,本人利用在大陆过年的闲遐,信笔随来,没打稿子即寄出出发表,若有专研错误之处,尚请各界前辈批评指教,将本人导入正轨,以求更精进,不胜感激。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