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抓住幼鸽路训的关键

时间:2011-05-07 10:40:33    来源:清顺鸽业    发表者: 清顺鸽业       阅读次数:
抓住幼鸽路训的关键

抓住幼鸽路训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要想使鸽子在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种是基础,养是条件,训是关键;再好的品种,养不好体现不出种好的价值,养不好完不成训练的任务,训练不好实验不出配对接结果,达不到比赛的目的,考核不出种鸽实力。所以,家飞训练的好坏决定路训的效果。路训的成功决定了成绩的好坏。绝对不允许把一群没有做好家飞训练准备的幼鸽,直接投入路训,那样,很容易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   路训,到底在以后的比赛中起什么作用,不路训就不能取得好成绩吗?在这点上没有绝对的可以和不可以,因为不路训也有获得好成绩的时候。但我们知道了训练的目的,路训会为这个目的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很好的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还需要在路训上下一番工夫呢。   路训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   1:识途训练(意识训练)   第一次的短距离司放训练,就是意识训练;短距离的频繁训练就是识途训练。鸽子平日的家飞,第一次被装上笼子会很不适应,它们会很紧张,不断的撞击笼子企图逃离这个可怕的牢笼。当你第一次带它们到10公里的地方放飞时,即使平时家飞都可能到的地方,它们也会在天上盘旋很长时间。恐惧带来的紧迫,需要训练才可以缓解和适应,虽然能飞回家,但这第一次上笼带来的应激,比疲劳还容易伤害鸽子,要细心观察第一次上笼训放归巢后,幼鸽的身体变化。短距离训放几次后鸽子就适应了上笼的状况,应激虽然减轻了,但是,由于距离短,鸽子所用的飞行时间不长,飞回后的幼鸽很容易不进棚,养成习惯了会给以后的比赛带来麻烦。所以,建议30公里以内的路训,最好在早上家飞结束后,不给食水装鸽上笼,拉出去训练;这样,鸽子返回后会立刻进棚,迎接它们的,是你为它们事先准备好的食物;不过这个食物只是一些小的谷物,而且还没有多少,目的是满足鸽子归巢后的欲望。等你开着司放车回来的时候再正式的给鸽子食水不迟。   经过几次的识途训练后,幼鸽可以进入更远的距离,距离的远近可以循序渐进,渐渐的让鸽子适应肌肉的承受能力;虽然鸽子在家飞的时候,一口气也能飞上1、2个小时,但路训的1、2个小时飞行时间和家飞的结果不一样,家飞的鸽子是环舍飞翔,气流的变化鸽子可以躲避,或者绕之而飞;路训就不一样了,不管什么样的气流,鸽子都得朝着家的方向飞行;经过路训的鸽子,特别是有气流变化的天气路训,鸽子可以学会如何利用气流,省力的飞翔。   频繁的短距离识途训练,会在幼鸽的脑海里形成一个认知地图;在完成比赛全程飞行的后期,当飞到临近到家的时候,它会看到它所熟悉的环境,马上意识到家已距之不远,同时会增强兴奋,克服疲劳,快速飞行。接受过勇敢训练的幼鸽,还会冲出群体,完成最后的冲刺。   2:勇敢训练(定向训练)   鸽子是群居的鸟类,一般正常的情况都是群体飞行,群体居住,鸽子的胆子很小,对它们的天敌--鹰的反映特别敏感;出生的幼鸽没有见过鹰,但如果在鸽棚的上空,有一只鹰在盘旋,你没看见,鸽子早早就会发现,并发出“呜呜”的报警声,它们天生就知道鹰是它们的天敌。所以,单独飞行是鸽子最不愿意做的事。它们知道单独遇到鹰的后果。要想使鸽子具有单独飞行的勇敢,我们需要对其实行勇敢训练,那就是单独放飞。在100公里训练达到顺利归返,时间上达到预计的结果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单独训练了。受过单独训练的幼鸽,还可以获得独立定向的应变反应。在比赛时,司放车门打开后,所有鸽子蜂拥而出,盘旋在空中的时候,它们会很快脱离主群,迅速的朝着家的方向飞行。如果你看见或听说谁家的鸽子在某站的比赛中,同归的数羽多成绩是连续的,说明,这个鸽主的训练方法一定有值得学习的东西。   实际,鸽子在放鸽车内就已经定好了家的方向,短距离比赛,出笼后,大群鸽子还在盘旋的时候,能很快脱离群体,飞行在第一梯队里的鸽子,才有希望获得冠军。所以,只有强烈的归巢欲望加上受过勇敢训练的个体,才能很快的脱离大群,以小梯队的形式,朝着家的方向急速的飞行。即使是在第一梯队,如果身体素质不好或疾病在身,加上个体自身的条件,最后也会被那些强者的个体甩在后面,形成个体的差别。即使是各方面都强,但就是没有接受过个体的勇敢训练,没有在第一时间脱离大群,以第二或第三梯队的形式出现,那么,这种鸽子也只能是冠军到家后的跟随者了。由于鸽子归巢的轨迹不是完全一致的,或许所在的梯队受自身因素(打头鸽所领的路线出现偏差)和外来因素(气流和鹰鹫的冲击)的干扰,侥幸第二梯队的鸽子没有遇到上诉情况,那么,第二梯队的鸽子就有可能率先归返在鸽棚上空。   这种情况在观摩公棚比赛时表现的特别明显。公棚比赛群体的目标是一致的,有时你会看到,第一梯队的鸽子在司放地的方向归返,而紧接着的第二梯队的鸽子是从司放地的反方向或偏离正道的方向归返的。这就是可能出现的,第二梯队到家的鸽子,中途由于某种原因偏离了正常的归巢路线,纠正后所花费的时间和飞行的轨迹都超出了正常的归巢时间和路程。虽然是第一时间脱离的群体,但归巢的时间却排到了第二。 在我们自己私训时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一地点开笼,前后相差十分种,后开笼的鸽子反而先到家。这就是飞行轨迹不同带来的结果。还遇到过第一笼鸽子,开笼后正在盘旋时遇到天空中鹰的干扰,落后于后开笼的鸽子归返的现象。这种情况若是在比赛中出现,那就是运气成分了。   由此可见,运动轨迹也是决定成绩的因素;受过勇敢训练的幼鸽,在运动轨迹发生偏差时,会很快重新定向,勇敢的脱离错误路线的鸽子群体,独自往家飞行。   3:简单提示(其他环节)   疾病和体力不支,也能使第一时间脱离主群的鸽子掉队。由于自身的疾病没有被彻底的预防和治疗,长时间飞行体能的迅速下降,慢慢的就会掉队; 还有训练过程的体能恢复和能量的储蓄;这些工作做的不到位,也会使第一时间脱离主群的鸽子掉队。如果在一个赛季里,你有过好成绩的出现,而越放成绩越不如前站,那就更需要检讨自己,哪个环节没有操作到位。所以,细心观察鸽子的状态变化,作好赛鸽归巢后的疾病预防,掌握比赛前的能量储蓄,你就会在比赛中获得你理想的成绩。   三分种气七分养。记住,付出就有回报。鸽子飞不好,回头看看自己为鸽子做了多少。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