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鴿子, 牠們住在都市的生活與人類的健康牽扯

时间:2011-05-11 21:20:07    来源:王军鸽舍    发表者: 王军鸽舍       阅读次数:
鴿子, 牠們住在都市的生活與人類的健康牽扯

翻譯: 翰典公司 邱淑芬 0956276150
部落格: tw.myblog.yahoo.com/fitpigeon

    “譯者前言:隱球菌時常被人與鴿子畫上等號也不時地被電視或報紙報導, 使得非鴿友的大眾或許正是你、我的鄰居一直認為鴿糞有毒而且毒性高。這種錯誤的觀念就連我們身為鴿友的人都難以正確解釋扭轉一般人的看法。2006我特別請教鴿病病理學專家恰默士獸醫隱球菌屬、鴿子和人類的三角關係。很快地他回答最近已經完成的野鴿子與人類健康牽扯的兩篇文有提到隱球菌屬這件事已經傳到我的信箱中。終於我們可以有個專業的解釋。”

    野鴿子是在大自然中生長的與飼養的原鴿(不是土生土長自由生活的鴿子)之後代已經對都市的生活適應良好。在大自然中生長的原鴿在育出牠們的峭壁四周的農耕地搜尋食物及食入農耕的和野生的種子但是也食蛞蝓、蝸牛等攝取動物蛋白質。在某些城市的野鴿子於某種程度保留牠們野生的原始祖先搜尋食物的行為繼續地飛至鄰近農區飽食。在其他的城市牠們變得適應撿食掉落的食物或被人類餵食。有些研究員闡釋野鴿子2種主要的搜尋食物的行為: 1)在牠們居住區域的街上和公園搜尋食物, 2)在農耕地區搜尋。中間的策略是利用碼頭、鐵路路線、港口和工業區。

    在有些研究, 大多數的野鴿子飛到在附近的農耕區搜尋食物, 另一方面在其他的研究鴿子沒有利用這樣的地區就待在都市內搜尋食物。這些不同的發現顯示野鴿子搜尋食物的習慣在不同的城市之間, 在都市內外食物的不同來源可以有很大的改變。

    來自Basel大學Eva Rose艾娃羅氏教授領軍的瑞士團隊使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研究在Basel城市這些鴿子的住家範圍;廣義地說這研究可以用作其他的大都市野鴿子搜尋食物的活動舉例。在這研究, 來自3個地區的80羽鴿子安裝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接收器的複製品4至9天讓鴿子習慣它。然後換裝上真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接收器, 在30小時之中每3秒監聽這些鴿子的活動。結果顯示在Basel城市的野鴿子覓食行為與其他研究報告相似:利用街道、公園等, 農耕地、碼頭和鐵路路線。

     以下是這研究一些更多的結果簡短的摘要。任何鴿子飛行最大的距離大約是5.30公里, 而在另一方面超過32%的鴿子留在棲息地大約320公尺之內。只有6羽鴿子的活動範圍從棲息地超出2.5公里。也引人發生興趣的是母鴿明顯飛行的距離比公鴿遠而且帶回較大量的和可預知的來源食物。可能的原因是:比較弱勢的母鴿可能在食物來源不足的地區與公鴿競爭困難因為母鴿有更多的精力犧牲用於生殖。生蛋期間牠們比公鴿消耗15~85%更多的能量。蛋的生產對卡路里(熱量)的不足特別敏感而且在完全飢餓期間的48小時內或更少的時間停止排卵。因為母鴿比公鴿更依賴可靠的食物來源所以會飛行到更遠以取得這樣的來源。從棲息地飛至遠處的形式, 這些結果與那些在其他城市可比較的研究相似,除了有些調查來自英國、義大利、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和南非等這些的飛行距離範圍從4.8公里至24公里。

     所有這些研究呈現野鴿子關於搜尋食物策略和最長距離飛行不只是有多樣性的行為而是這些活動的動作調整改變很大。在城市尋食的野鴿子非常經常地把牠們的活動配合人類。在一天的某時間掉落的食物可能更有用,譬如午餐之後。相反地在工業區人們的活動可能阻止鴿子吃食因為牠們能夠得到食物供應之前牠們必須等待人們的例行的休息。因此在許多城市,人類的影響更比大自然的律動影響這些鴿子的活動的動作調整。

     野鴿群和牠們的活動及甚至那些飼養的鴿子有時使居住在城市不是鴿友的人擔心而施壓市議會”對牠們要有所處理。”為了回應這些壓力當地管轄權可能針對賽鴿和觀賞鴿制定籠統的法令代替嚴格處理野鴿子,甚至嚴格的特別法規對所有守法的鴿友有所傷害。除了鴿友和他們的鄰居之間的爭論, 鴿友可能不是無辜的就是有罪的,一個常見爭論點被市民和市議會提出的是野鴿子和家鴿對人類社區的健康關係。因此問題開始出現:野鴿子生活怎樣地與人類如此親密並且使公共的和私人的建築物、雕像及公園雜亂與髒污, 關心公共衛生的遠景?今年(2006)夏天我的同鴿會會友與家人遊歐洲看到許多野鴿子在大城市內,他注意到這些鴿子許多是不乾淨還有粗糙的羽毛, 外觀不像是掉失的信鴿,當地的居民通常不喜歡鴿子。

    Daniel Haag-Wackernagel丹尼爾海瓦克納吉教授與他的同事也是任教瑞士Basel大學, 從1998到現在多少年來在幾個出版品努力答覆這些問題的一些觀點。我認為在這些出版品內的資訊可能啟迪賽鴿友和其他的鴿友,尤其當他們自己管理得當的鴿子可能因為來自個人的埋怨或大眾的誤會受市府官員的詳細審查。

    丹尼爾的團隊搜尋這論題的科學文獻資料。團隊從60個城市和世界許多地方發現在77個透徹調查的野鴿子的鴿口發現可能的人類疾病~製造的有機體在野鴿子身上。有5種病毒、9種細菌、45種酵母菌/黴和一種極微小的寄生蟲已知道是毒漿體屬種。儘管有這麼多發現其中只有5種是日常地傳染給人類。

    對鴿友的重要是這發現只有一種副傷寒是從野鴿子傳染給人類。發生在35個人的衣菌屬感染爆發是透過接觸野鴿子~餵食、處理生病的或死亡的鴿子或經由環境的暴露。這結果不是完全的驚人發現因為這有機體有平均遍及全世界的抗體在45.8%的野鴿子身上。此外,野鴿子的所有研究顯示這些鴿子曾經暴露於衣菌屬指出這有機體通常與鴿口結合。縱使如此, 沒有證據顯示在鴿子身上普遍的高比例會必然地結合人類碰到鴿子就有高可能性的感染。

    這研究再建立野鴿子在酵母菌和黴對人類的感染容易辨認的腳色。有一有機體物稱作隱球菌屬種造成尋常的酵母菌感染之ㄧ, 事實上調查的18羽野鴿子中17羽對隱球菌屬呈現陽性反應。在現今的研究發現從野鴿子的棲息地可傳染給人類最普遍的是隱球菌屬和衣菌屬感染。值得注意的是愛滋病患者,因為受損的免疫系統, 比起有正常免疫系統的人傾向對隱球菌的感染有千倍的更高危險。

    鴿子與牠們本身於隱球菌感染不是問題。代之是牠們的堆積的糞便結合這酵母菌的生長提供了理想的媒介。在城市裏當人們打掃老式的棲木和巢窩的地方時吸入在粉塵中的有機體能夠發展肺炎(譯者解釋:俗稱鴿肺炎,只有對此敏感的人會有感染之虞, 大多數的大眾沒有影響,我已經翻譯刊出的恰默士獸醫談論過)。當然這情況不是接觸傳染, 它不會人傳人。比起他們接觸這些鴿子, 似乎來自隱球菌屬和結合野鴿子的人類疾病的危險主要是牽涉到人類的免疫狀態。

    野鴿子的有些體外寄生蟲可能對人類的健康有危險。雖然已經知道臭蟲、紅蛛、北部鳥恙蟲和鴿壁蝨會騷擾人類但是最主要的罪犯是紅蛛和歐洲的鴿壁蝨、禽壁蝨屬。
紅蛛是在野鴿子身上最常見的恙蟲, 通常在夜間攻擊人類。恙蟲迅速地攻擊並且可以在一秒內叮咬但是通常後來在人類受害者身上找不到它。叮咬通常都在軀幹和四肢的位置。來自醫院的一份野鴿子感染報告發生於10位病人被在窗台、冷氣機上等築巢的恙蟲騷擾。在另個案例是恙蟲經由通風設備通口進入病人的房間攻擊12位病人,一位病人被叮咬了約500處。

    在歐洲,提出最重大的體外寄生蟲而且甚至最重大的健康危險是野鴿子的歐洲鴿壁蝨。它是野鴿子的短暫吸血壁蝨而且發生在歐洲的許多地方、近東(靠近中東的國家)和美國。野鴿子的典型棲息地是築巢的位置,壁蝨在靠近巢的裂縫為庇護並且在夜間出來吸食鴿子的血液為食。幼蟲期埋入在幼鴿的皮膚內6~11天,幼野鴿可能因失血蒙受27%的死亡率。
睡著的人可能也成為這壁蝨的受害者。這傾向發生於當鄰近區的鴿子羽數大量減少或當牠們遷移了繁殖地點。通常被叮的反應只發生在被叮咬地方的附近~癢、腫大及發紅、更像是蚊子叮咬的。然而在敏感體質的人, 過敏的徵兆可能發生於被叮咬之後數分鐘內:眩暈、頭痛、心博數快速、冷顫和流汗。更嚴重的反應已知如偶而發生過敏性休克, 如此嚴重過敏的反應徵兆需要迅速的醫療協助。黏性的障碍物如雙面膠帶圍繞床邊和窗台上能夠除去這些壁蝨並且防止叮咬。關閉野鴿子能進入建築物的所有地方並且移走全部的鴿巢也是重要的。禽壁蝨屬的壁蝨難以完全消滅及需要以有安全長期殘餘的化學物處理。

    在另個不尋常的案例, 在瑞士一對夫婦住在有200年歷史的房子之頂樓公寓被鴿跳蚤攻擊。當男主人注意在他的屁股上有2個小水疱被紅斑圍繞時問題開始了。每個早上他發現在兩條腿上有8~10個新叮咬的痕跡。奇癢難耐在紅色地方周圍出現紅腫持續直達兩週。他的妻子經歷相同的情況但是被叮咬更多及被叮咬的反應是更大的水疱。起初夫婦倆人認為是被蚊子攻擊可是最後, 先生抓到一些小蟲子經確認是鴿跳蚤。這確認引起他們二人相當大的煩憂,由於怕被跳蚤叮咬他們無法睡覺。先生特別嚴重地煩惱。

    隨後的調查確定一對野鴿子住在公寓上的頂閣樓多年。未封的暖氣管從頂閣樓進入公寓加上水泥砌工的裂縫被認為是跳蚤進入公寓的導管。整修屋頂之後與移走鴿子和巢,噴灑殺蟲劑等,太太的皮膚轉變就完全地解決。然而先生持續抱怨先前被叮咬的皮膚問題而且更要緊的是他有嚴重的威脅生活的感覺。他被勸告尋求心理輔導應付他的擔心。

    跳蚤當它們的特定宿主缺席時典型地經常攻擊人類。在這個案, 鴿子仍然出現在環境但是由於在頂閣樓有利的暖和情況,跳蚤可能正中下懷地增殖, 這對野鴿子無法給它們的活動提供足夠的血液大餐所以攻擊人類。

    食物產生的疾病結合著野鴿子或飼養的鴿子是不尋常的。唯一發表過的個案在1993的科學文獻內 20位荷蘭軍人感染副傷寒有機體與鴿子有關因為他們吃入的布丁是由飼養的鴿子所生的蛋製作的。在現今的研究, 採樣在Basel市5000~8000羽的野鴿子並找到製造人類疾病的細菌和黴。不過醫院的紀錄顯示在1997~2003從野鴿子傳染人的情況沒有直接的疾病傳染。這資訊與1993的發現是意外的因為人與野鴿子之間是普遍的接觸。

    一般言在這研究發現從野鴿子製造疾病的病毒與細菌給人類有明顯的傳染力不夠。

   這資訊對經常清掃、消毒、接種抗疾病的疫苗及必需時給予適當的治療等有非常好的關養與管理的許多鴿友來說應該是好消息。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