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当前鸽病的特点和解决之道

时间:2011-05-25 11:58:49    来源:河北蕴翔    发表者: 河北蕴翔       阅读次数:
当前鸽病的特点和解决之道

  从4月下旬开始,笔者接到多家公棚、职业鸽舍和鸽友的电话,咨询鸽病的治疗方案。根据疾病流行特点分析,该病最早从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爆发,随后波及吉林、辽宁,并一路南下,到5月中旬开始出现在北京、山东、安徽等地,现连同内蒙古等地也有出现。所到之处,引起幼鸽、成鸽的严重拉稀、水便,绿色稀便、黄色稀便等,并有出现少数鸽扭头歪脖等神经症状、嗉囊水胀、单眼伤风或双眼肿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有些公棚出现赛鸽持续发病、赛鸽关节肿胀、头颈伸直,继而抽搐、消瘦死亡等情况。

笔者根据临床症状、病例剖检、实验室化验,确诊为赛鸽巴拉米哥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这和鸽界普遍认为的沙门氏菌感染有较大不同。

当前,鸽界对赛鸽巴拉米哥感染症(鸽瘟/新城疫)讳莫如深,认为赛鸽不怕瘟病,唯有沙门氏菌难以防控,即使看到赛鸽出现严重歪头、扭颈,也愿意把它和沙门氏菌联系在一起解释。在鸽友心目中,总是认为鸽瘟不会降临到自己鸽舍的心理,或为了带来较差的负面影响,鸽友大多也不愿意公开自己鸽舍有鸽瘟的发病情况,诸多因素下,唯有把沙门氏菌作为唯一都认可的“替罪羊”公之于众。但从医学实际去深究,沙门氏菌和巴拉米哥是存在本质区别的。

鸽巴拉米哥感染症的爆发,和人类的流感病毒一样,它的爆发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类的流感病毒平均每十年大流行一次,而鸽的巴拉米哥感染症也是如此,甚至每5年就可能爆发一次。再从实际出发,鸽瘟爆发也是迟早的事情。因为当前鸽界所谓鸽瘟疫苗充斥其中,部分不良商家为谋取短期暴利,在农业部尚未规范和出台鸽用生物制品(疫苗)之前,疯狂制售不合格或假冒伪劣疫苗,导致赛鸽接种疫苗后无法产生抗体、或抗体滴度严重不足,甚至出现疫苗被污染后再行接种导致赛鸽出现接种部位肉芽肿、接种后暴毙的情况。应该说,鸽瘟的爆发,疫苗生产、销售厂家是始作俑者。另外,由于鸽友防疫意识淡薄,认为只要是公棚拿回来的鸽子,是不用再行接种的,因为公棚已经接种了。也有认为鸽子一生只要接种一次疫苗即可的误区,这也导致了我们目前所饲养的赛鸽总体对赛鸽巴拉米哥(I型副黏病毒)无有效抗体的情况进一步扩大。

鸽沙门氏菌是由沙门氏菌杆菌引起。在赛鸽上,能引起赛鸽发病的有白痢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和亚利桑那氏沙门氏菌。由此3种沙门氏菌引起的临床症状更多达十余种,因此该病也最为广大鸽友头疼。但该病作为条件性致病菌,与饲养、管理有着密切的关联。人和动物机体肠道内本身就存在有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该菌群在动物机体内处于相对静止和平衡的状态,有时甚至是有利的。但在外在条件突变、自身抵抗力下降时,会引起肠道菌群的失衡和致病性沙门氏菌数量的增加,从而导致该病的爆发。

现今所知的沙门氏菌多达一百多种血清型,所以该病对抗生素有极强的耐药性。鸽友日常清理肠道多喜欢使用最拿手的抗生素,这也恰恰导致了该病菌在日常已经产生了足够的对抗抗生素的耐药性,沙门氏菌一旦爆发,再投入原先预防的药物已经不再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沙门氏菌的流行特点在于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即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横向传播指可以在1-2天内将全棚赛鸽全部传染发病,纵向传播指可以通过鸽蛋传播给子代鸽,子代鸽可以再传播给孙代鸽。因此,当务之急在于选择新进入厂家的疗效确切的新鸽药进行预防和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赛鸽一旦感染巴拉米哥,全身免疫系统将面临崩溃的可能,而作为幼鸽,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建立和健全,更易导致死亡,从幼鸽法氏囊的水肿、肿大出血等情况可以看出,公棚饲养密度较大、疾病较为多发,交叉感染的几率进一步增大,赛鸽一旦感染巴拉米哥,在赛鸽免疫力低下,全身免疫系统崩溃的时候,并发感染致病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就显而易见了。而一旦感染此种混合感染症,若不能有效治愈,即使残留下来的赛鸽,也极易导致免疫抑制病,终身出现免疫抑制。而这也是我们赛鸽运动中最不愿意看到的。

根据上述情况,笔者认为,从短期和长期来进行科学防控,应当建立如下几点方案。

1、短期治疗。选择可靠的厂家生产的抗病毒药物(首选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同时配以光谱抗生素西药混合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为避免已经产生耐药性,应首选正规鸽药厂家疗效确切的药物,次选日常使用的预防和清理药物。中药以水剂口服液为佳,更有利于鸽体吸收。治疗疗程应一中疗程至大疗程为宜,即5-7天,疗程结束后再使用3天肝精解毒调理。饲料以清除为主,禁止加入豌豆等豆类饲料,以免高蛋白增加肠道负担,严重者可使用胶囊剂进行口服治疗。整个治疗疗程内赛鸽不宜强光刺激,但应以通风、干燥、明亮条件为主。

2、长期防控。制定科学的保健方案,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防控,定期监测鸽子的抗体滴度,减少人用药物的滥用,禁止随意加大药物的使用剂量,选择多个鸽药厂家的产品进行交叉清理,日常保健应多选择中药制剂和天然活菌,减少抗生素的任意使用。有条件的多和职业兽医师沟通,听取兽医师的意见和建议。

3、走更科学化的道路。公棚和职业鸽舍应进一步重视鸽界兽医的重要性,把兽医师科学防控鸽病摆在公棚和鸽舍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条件的公棚应聘请职业兽医作为公棚日常健康顾问,定期蹲点公棚和化验工作有效结合,没有条件的公棚也要努力创造条件,多和职业赛鸽兽医进行有效沟通,把赛鸽的健康放在公棚的首要位置,走更科学化的道路。

当前公棚很多都存在较大的侥幸心理,认为只要收到鸽子,该怎么搞都由教练说了算,教练也认为只要定期投药,大病应该是不会爆发的,其实这都是错误的。普通鸽友也都知道,鸽子不同于普通家禽,感染疾病初期是很难用肉眼观察出的,当真正到公棚爆发疾病时,什么药物和医师都无法挽回损失。而最终为巨额损失买单的还是公棚自己。而所谓赛鸽兽医,并非指有多年养鸽经验、当地比赛成绩较好的人,而是专指接受过专门动物医学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对赛鸽机体、生理结构、药理知识、用药方法、疾病诊断等均有极强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因为他们拥有其他人所没有的职业道德和水准,对赛鸽疾病诊治有自己独到的防制经验,而这也是公棚所缺乏的。

前段时间我看到北京的任普老师应邀给北方几家公棚教练进行专业培训,这为职业兽医对公棚的定向服务迈开了坚实的一步,这对中国鸽界的科学健康保健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而笔者今年和江苏云外水庄赛鸽中心、江苏爱翔赛鸽中心、辽宁忠盛赛鸽公棚的教练建立了极强的沟通管道,在双方的通力合作下,目前几个棚均未出现问题。而江苏兴化板桥赛鸽公棚也已和笔者接洽,拟为其明年春棚做好健康保健。笔者将在即将到来的公棚黑色三个月,做好更严密的跟踪服务措施,为公棚健康竭尽全力。

为顺应日趋发展的中国鸽界对职业赛鸽医师的需求,笔者编写的《赛鸽疾病诊疗全书》已交付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预计不久的将来即可和广大鸽友见面,该书全面论述了赛鸽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方案,相信必将对整个赛鸽运动中健康理念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笔者呼吁更多的职业兽医师行动起来,组成中国鸽界赛鸽兽医师联盟(协会),由资深专家出任负责人,一起为中国鸽界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