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赛鸽的应激反应

时间:2011-06-15 15:46:32    来源:    发表者: 飞翔鸽舍       阅读次数:
赛鸽的应激反应

赛鸽的应激反应
  现在的赛鸽比赛比起前几年可谓日新月异,不论是在比赛强度上还是飞行分速上都在不断地提高。为了追求赛鸽在比赛中有更出色的表现,鸽友对赛鸽的管理也就日益精细,训练的次数和强度也日益增加,使用的保健药物也种类繁多,赛鸽的饲养和管理也向着大规模集约化、工厂化饲养方式转变。利用更多的现代化手段刺激赛鸽的身体、心理,使赛鸽更加强壮、飞得更快、归巢欲更强烈。不可否认,这种改变可以使赛鸽的比赛成绩有所提高,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应激反应就是其中的一种。


  

  应激反应在鸽友们听来,远远比新城疫、沙门氏菌来的生疏,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Stress在英文中是紧张、紧迫、压力的意思,这一理论是由加拿大学者HansSelye最早于1935年提出的,简而言之应激反应(stress)是赛鸽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其机体为了应对这种刺激而产生的一种生理反应。Stress这个词直接揭示了导致应激反应的原因——凡是能够使赛鸽紧张的因素都可以引起应激反应的发生,如:幼鸽离巢、免疫接种、装笼训放、高密度、运输、伤痛、寒冷、饥饿、干渴、等。
  赛鸽机体为什么要产生应激反应?对赛鸽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要想全面了解应激反应,还要从赛鸽的祖先——野生的原鸽或岩鸽的生活讲起,赛鸽的祖先生活在地球上广大的地域中,小群生活在丘陵和低山地区,是一种不迁徙的留鸟,采食植物种子和嫩芽为食。这就决定了他们生活在生态金字塔的底部,他们上面有各种各样以他们为食的肉食动物。为了生存,他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一旦出现危险就要随时做出反应。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揭示野生鸽子应激反应的形成。一只野鸽在看到有猛禽出现在它上空时,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神经系统就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还导致血液中一系列激素含量的变化,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迅速上升,这种变化使心跳加快血液输出量上升、呼吸变深变快使血液的含氧量上升、血糖和血压升高为心脏、脑、肌肉等组织器官提供充足的能量物质和血液供应,此时的野鸽身体已经做好了逃跑的准备,随时可以在几秒钟的时间从静止状态进入到高速飞行状态。



  应激反应最初的作用使野鸽能够迅速应对不良刺激,从而远离了可能丧失生命的危险境地。但是如果应激反应持续的时间过长、强度过大就会给机体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现在的赛鸽依然承袭了其祖先作为被捕食者的一些特点,虽然被人类驯养了一千多年,但诸如胆小、神经质、紧张的情绪可以互相感染等特点依然如故,加上人为管理的刺激数量远远超过了其野生的祖先,造成赛鸽更加容易出现应激反应。
  现在我们从生理和生化角度来分析一下应激反应给赛鸽带来的不良影响。从生理角度看,上面提到过赛鸽在应激反应的时候,身体通过神经和激素调节使体内大部分的血液流动到要应对刺激的相关组织和器官,而消化系统等暂时“用不到的器官”就会出现供血不足的状况。供血不足可以导致消化道水肿、粘膜上皮坏死缺损,再严重可以发展到溃疡,这时的消化道抵抗力降低、粘膜缺损、吸收营养的能力下降、细菌病毒可以通过粘膜损伤感染消化道。从生化角度来看,赛鸽产生应激反应后,血液中含量升高的激素都有提升血糖的作用,由于赛鸽体内的葡萄糖储备是有限的,如果应激反应时间过久,体内的葡萄糖严重消耗,为了维持高血糖,机体就要动用储存的糖原和分解蛋白质,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机体出现酸中毒、新陈代谢紊乱、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抵抗力下降等不良反应。



  在了解了应激反应的发生机理后,我们就可以有预见性地检查在赛鸽管理训练比赛过程中,有哪些环节突然的变化,就值得我们注意,下面我总结了一些在临床上见到的、容易出现应激反应的环节。
  1.幼鸽刚开始独立生活的时候,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饲料、同伴,甚至其他赛鸽的攻击,使幼鸽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
  2.在给赛鸽注射疫苗的时候,特别是全群捕捉注射时,紧张情绪可以在鸽群中蔓延,加上注射的疼痛,常使鸽群出现应激反应。
  3.第一次装笼训放时,常使幼鸽十分紧张不安,要加以关注。在训放和比赛的运输过程中,尤其是运输笼中闷热拥挤的环境,对赛鸽的不良影响更大。
  4.天气冷热突变时,也能使赛鸽出现应激反应。
  5.突然大比例地更换饲料、饮水里突然添加有异味或颜色的药物、更换管理人员时,赛鸽一时不愿接受,也可以造成精神压力。
  6.鸽棚中个体密度高,使赛鸽个体间的距离很近,容易引起不必要的争斗。更换巢箱、添加电子踏板等改变赛鸽熟悉环境也能造成赛鸽的压力。
  7.劳累也是导致赛鸽出现应激反应的诱因。
  8.过度的惊吓,用鞭炮强制飞行;猫狗的攻击,也可以导致应激反应的发生。
  9.突然改变赛鸽进食飞行休息的时间规律也是原因之一。
  赛鸽应激反应在临床上实践中因轻重程度不一样,其具体表现也不尽相同,症状的表现还与赛鸽品种、刺激的形式、时间长短等因素有关。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在受到刺激后毫无症状地急性猝死,而且常发生于强壮的赛鸽,但是慢性的应激反应通常不易被赛鸽的主人察觉或者与其诱发的其他疾病的症状相互掺杂不易分辨,有时则需要进行血液或实验室检查。



  针对应激反应的发生,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其主要原则是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如果一定要进行装笼、训放等必须的操作,应该采取循序渐进地训练,例如:幼鸽在装笼训练的时候,第一次将幼鸽装在运输笼中,但笼子并不拿出鸽棚,使幼鸽虽然置身于笼中,却依然能够听到熟悉的声音、透过笼子的缝隙看到熟悉的环境,而且装笼的时间也就10-20分钟。在以后的装笼训练中,观察幼鸽的反应,逐渐将时间延长并把笼子移出鸽棚外,甚至在笼中过夜。遇到环境,气候突然变化时注意尽量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对赛鸽的影响。
  在饲养管理注意一些细节管理,被证明对于防止应激反应的出现是有很大帮助的。以下是一些鸽棚的好经验,我总结后推荐给鸽友们。
  ——鸽棚要减少饲养的密度,减少赛鸽为了争抢巢箱、栖架而打斗。
  ——鸽棚要做到能通风能控温,通风可以使赛鸽的呼吸道免于尘埃、氨气的刺激。控制温度可以使赛鸽不会受到寒冷和酷暑的影响。
  ——管理要规范,管理员的服装、放飞时间、喂食的时间、饲料的构成、食物饮水的位置都要减少变化,如要必须变更,也应该逐渐变化。
  ——在捕捉赛鸽的时候,应该做到轻、快、准。避免使整群的赛鸽受惊乱飞。注射完疫苗后,应让赛鸽在安静、黑暗的环境中充分休息。
  ——夏天要提供洁净而充足的饮水,冬天不能让饮水冻结成冰。
  ——在可能出现应激反应时或者赛鸽受到刺激后,可以采取饮水中添加全价维生素、电解质、葡萄糖,可以有效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
  ——防止猫、狗等有害动物进入鸽棚。
  ——运输赛鸽尽量选择在夜间进行,但冬季时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上述措施只是一部分,具体的预防工作还要依靠鸽友们根据自已鸽棚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想象力,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鸽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