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罗斌的脑袋与骨架论”探讨(江门翔鸽研究所 尹涤生)

时间:2011-06-15 15:49:04    来源:    发表者: 飞翔鸽舍       阅读次数:
罗斌的脑袋与骨架论”探讨(江门翔鸽研究所 尹涤生)

 ——与罗斌先生一席谈有感而发
□ 江门市翔鸽禽类运动保健品研究所 尹涤生
2004年大年初二,广州市体育局罗斌先生应江门市康华赛鸽公棚负责人的邀请,来江门市考察康华赛鸽公棚的准备情况。罗斌先生到达江门市后,本人与罗斌先生共同探讨了赛鸽“脑袋与骨架论”的有关观点。经过近十小时的共同探讨,使我进一步认识到罗斌先生不但具有赛鸽竞翔运动的实践经验,同时还具备非常扎实的运动科学理论基础。本文将这次共同探讨的结果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供赛鸽运动爱好者学习和参考。
一、脑袋与骨架论的定义
“赛鸽脑袋与骨架论”是罗斌先生在“岭南雄狮赛鸽网”公开发表的一篇讲座性文章,罗先生在该文中具体提出了“脑袋聪不聪明”和“骨架好不好”的观点。我们在共同探讨这两个名词的内涵过程中,根据赛鸽运动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特点,就赛鸽脑袋与骨架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首先是对赛鸽脑袋聪不聪明的定义,从赛鸽竞翔运动特点来看,任何竞翔运动都是将赛鸽运送到几百公里或者是上千公里以外放出,然后赛鸽必须凭借自身的定向导航能力确定正确的归巢方向和路线。赛鸽在竞翔返巢过程中,由于竞翔距离远近不同,归巢途中可能遇到复杂的地形和不同的天气条件,因此赛鸽在返巢过程中必须经常校正正确的归巢航向和路线。因此认定,赛鸽脑袋聪明与否,与它们竞翔过程中的定向导航能力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赛鸽在竞翔过程中,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天气条件直接影响赛鸽的归巢速度和归巢率,而那些十分优秀的竞翔赛鸽在复杂地形条件下游刃有余,遇到高温或者暴雨、顶风的天气条件时,能够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水平。而那些意志水平不高的赛鸽在遇到恶劣的天气条件时,可能中途停歇,寻找躲避的栖息环境,继而直接影响返巢的速度。由此认定,赛鸽在竞翔过程中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定向导航能力,还必须具备勇敢顽强的意志水平。
赛鸽由竞翔地放出后,由于受赛鸽群势的影响,在陌生的环境条件下赛鸽会紧紧地拥挤在一起。而那些十分优秀的赛鸽能够迅速地从集群飞翔的鸽群中脱离出来。我们经过在竞翔地放飞的观察了解到,赛鸽群在那些准确定向的个体带领下,迅速朝着返巢的方向飞去。这说明,优秀的竞翔赛鸽具备与竞翔运动特点相适应的性格特征。赛鸽的性格是表现在竞翔返巢活动中的归巢性及竞翔距离远近、返巢速度快慢、适应不同天气条件和地形条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赛鸽在竞翔返巢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应该具备以下特点:一是主动探究环境变化的性格特征。罗斌先生在“赛鸽脑袋与骨架论”一文中提出,“有的鸽子在笼子里就定好了向,一出笼飞得很低就奔老巢去了”。这就是赛鸽主动探究环境变化的具体表现。二是不依赖群体的性格特征。从赛鸽竞翔返巢的报到情况来看,有的冠军鸽比第二名早几分钟也说明赛鸽独自归巢的真实性。甚至有的鸽主在报了第一名时,能再次见到第二名、第三名回归的现象,这都足以证明赛鸽脱离群体回归的性格特征。三是激发情绪的性格特征,赛鸽性格的情绪特征是在竞翔返巢活动中表现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的特征。赛鸽运动科学的研究证明,赛鸽竞翔运动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与赛鸽激发运动潜能的水平密切相关,没有激情的赛鸽也不可能在竞翔运动过程中表现出快速返巢的运动能力,没有激情的作用,赛鸽也不可能激发出运动潜能。四是感情性功能的性格特征。赛鸽在竞翔过程中的返巢行为说明它们对巢或巢地的感情因素有关,赛鸽是一种对鸽舍、配偶、雏鸽、饲主等有感情的动物,并且这种感情功能促进牢固记忆的发展,最近的研究证明,赛鸽的感情功能是激发赛鸽返巢的“动机力量”。也是促进赛鸽在竞翔返巢过程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发展的动力,使赛鸽的行为动机始终指向快速归巢的目标上。由此不难看出,赛鸽脑袋的聪明与否的定义包括了定向导航的能力,勇敢顽强的意志水平和与竞翔运动(包括竞翔不同距离、适应不同地形和天气条件等)相适应的性格特征。这为我们更加深入细致、全面综合地阐述脑袋的聪明与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其次是对“骨架论”的定义。我们曾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诸方面结合探讨骨骼组织,并且达成共识,首先从骨架结构的生物力学的研究角度来看,骨是躯体的支架,鸽的骨骼洗净干燥之后仅为体重的1/25,为全部羽毛重量的1/2。骨骼刚洗净尚未干燥之时,其重量约为体重的1/16,与此相比,鸡的骨骼重约为体重的1/10,鹅的约为1/7。赛鸽的骨骼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其中胸骨是一块宽阔的骨板,胸骨腹面突起一块大而高的龙骨,胸大肌起始于龙骨的全长以及锁骨,其收缩使翅膀下压而推动鸽子前飞。翼骨包括肱骨、尺骨和桡骨,2块腕骨,掌骨和若干块指骨。胸大肌的一根腱穿过肌肉到达肩部和肱骨相连。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如果赛鸽的骨骼系统的生长发育不良,导致骨质变软,那么赛鸽在飞行活动中的肌肉牵拉骨骼运动时,必将损失相当一部分力。因此,从事赛鸽竞翔运动的高手们,凭借几十年如一日的经验总结发现,骨骼系统较发达的赛鸽,肌肉系统的水平也不低,并且赛鸽在起飞、降落或者在飞行运动中的双翅运动时,能清楚地听见双翅振动时发出的呼呼声。赛鸽具备了强壮的骨骼能减少飞行运动过程中力的损失,能有效提高飞行速度。这就是“骨架论”的运动生物力学的依据。除此之外,赛鸽在竞翔返巢运动过程中,大脑神经系统的兴奋活动和肌肉收缩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无机盐”。无机盐是一切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份,具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第一是构成赛鸽骨骼组织。赛鸽骨组织主要含无机盐,其中阳离子主要为钙,其次为镁、钠等;阴离子主要为磷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第二是维持组织与体液间的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无机盐如K+、Na+、Cl-、HPO2-4等的适当含量对维持组织与体液间的渗透压平衡有调节作用。有些无机盐如: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等本身就是缓冲剂,因而有调节和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的作用。赛鸽在竞翔活动中肌肉收缩运动时的能量代谢强度很容易导致代谢产物“乳酸”的堆积,继而产生运动性疲劳症状。赛鸽本身的缓冲剂水平较高时,能有效缓解“乳酸”的堆积,从而延缓疲劳的发生。第三是维持神经和肌肉正常的应激性。赛鸽在竞翔活动中,大脑神经系统的兴奋传导需要钙离子,而肌肉保持长时间的收缩运动也需要钙离子。第四是维持或影响酶的活性。如磷酸化酶和各种磷酸激酶需要镁离子,碳酸酐酶需要锌,细胞色素氧化酶需要铁和铜离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赛鸽在竞翔运动过程中,为了保持长时间定向导航和肌肉收缩运动对能量物质的需要,肾上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量明显增加,以促进脂肪和蛋白质分解成能量物质供给长时间运动的需要。而机体在合成肾上腺激素的过程中,需要镁离子参与合成。第五是构成体内有特殊功能的化合物。有研究证明,“鸽子靠耳中的磁传感器导航”。日本广岛大学前校长、名誉教授原田康夫先生在这篇论文中指出,赛鸽内耳的“壶囊器官”中的“耳石”结构是由碳酸钙构成,“耳石”中有铁的成分,耳石还有其它微量元素。由此可见,骨架论的含义包括骨骼系统正常生长发育水平,和骨骼中无机盐的储备量有关。其中赛鸽的定向导航能力与碳酸钙和铁成份构成的“耳石”有关,由此判断赛鸽骨骼的生长发育水平和骨骼中无机盐的储备量,也能够反映出赛鸽“壶囊器官”的水平。赛鸽在竞翔返巢运动中,除了消耗大量储存的糖元、脂肪、蛋白质外,骨骼中储备的钙等无机盐类也被消耗。由于赛鸽竞翔运动表现出由近到远、反复多次竞翔的特点,被消耗的能量物质和骨骼中的无机盐类相比较,磷酸肌酸恢复最快,糖元(包括肌糖元和肝糖元)次之,在人或动物体能超量恢复的实验中证明,被消耗的脂肪出现超量恢复的时间比蛋白质的恢复快,而蛋白质出现超量恢复的时间又比骨骼钙等无机盐的快。由此看出,赛鸽经过一次长时间剧烈运动之后,被消耗的骨钙等无机盐的超量恢复时间最慢。这为我们探讨罗斌先生提出的“骨架论”注入了新的内容。
二、聪明脑袋如何来
在前面论述脑袋的定义过程中,首先确定了赛鸽竞翔定向导航能力,其二是必须具备勇敢顽强的意志水平,其三是与竞翔运动相适应的性格特征。
赛鸽遗传学的研究证明,具有优秀竞翔性能的赛鸽往往能够成为优秀的种鸽。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已经被绝大多数赛鸽运动爱好者所接受。目前,随着我国赛鸽竞翔运动不断发展、引进国内外优秀种鸽已经成为推动当地赛鸽运动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许许多多的爱好者对于引进种鸽的认识模糊,特别是在引进一些种鸽到当地之后,繁育出来的子代鸽并没获得与期望值相适应的竞翔成绩,由此责怪提供种鸽的人未能出售真品。我们经过研究,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是主要原因。其一,根据赛鸽运动科学的研究表明,赛鸽在竞翔返巢过程中建立的定向条件反射活动,是暂时的神经联系。如果经多代定向培育和结合神经活动类型的选配,若干代之后的赛鸽能够从父母代获得“定向遗传特性”。由于地球磁场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特点,赛鸽在获得定向遗传特性的同时,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特点。因此,赛鸽运动爱好者在引种的过程中,应认真分析被引进种鸽父母代及其本身的竞翔路线的方向性特点。其二是神经活动类型的选配。有研究证明,赛鸽不同的神经活动类型是不同性格特征的生理基础。如有研究发现,有的赛鸽在竞翔五百公里返巢过程中,分速普遍超过一千五百米以上,但就是没有说明是在何种地形条件和天气条件下回归的。如果是在逆风条件下回归的,说明赛鸽具备非常顽强的意志水平,如果是在几级风力的顺风条件下归巢的,那么性格品质就另当别论了。由此说明,种鸽的选种与选配是一门很高的学问,有待人们在实践当中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其三是种鸽本身的机能状况。我们经过近二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检验,进一步认识到种鸽的机能状态对胚胎发育和生长发育的影响。赛鸽属于卵生动物,鸽蛋在雌鸽体内胚胎发育的质量与种鸽的机能状态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种鸽的机能状态受体内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因此在种鸽交配产蛋之前,应提供含蛋白质丰富的饲料,同时还应补充象钙、锰和锌以及铁等微量元素的饲料。即能有效提高种鸽的机能状态,也能提高种蛋的质量。鸽蛋是在母体内形成的,其中的营养成份的含量直接关系到雏鸽的胚胎发育。有研究表明,雏鸽出壳后,脊髓已经基本发育从而确保了呼吸和正常的生理活动。事实上蛋在孵化过程中,雏鸽出壳时的器官和系统都已经形成,其中也包括与定向导航功能有关的“壶囊”结构。蛋在形成过程中的营养成份,也关系到壶囊器官中“耳石”结构的发育。由此说明,种鸽的机能状态与它们获得的营养成份有关,也直接影响鸽蛋胚胎发育的水平。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鸽蛋胚胎发育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幼鸽的生长发育。换言之,如果种鸽的胚胎发育水平不高,直接制约了幼鸽的生长发育,即使采取后天营养的补充也无法达到与竞翔运动相适应的水平。因此可以说种鸽在产下鸽蛋的同时就能决定赛鸽的竞翔价值。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种鸽的机能状态越好时,种雄鸽整天在追赶雌鸽,甚至追赶到雌鸽无法正常的获取所需要的饲料营养,这就是鸽友通常所说的追蛋。种雄鸽在开家放飞过程中的追蛋行为,对雌鸽的胚胎发育有致命的影响,不论是地上走或者飞翔过程中,雄鸽都是紧紧地追逐雌鸽,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此外,雄鸽在追逐的过程中,雌鸽由于缺乏正常的饲料来源,因而直接影响到鸽蛋在母体内的胚胎发育。再从国内外养鸡业的发展来研究,为了提高鸡蛋的产量,鸡场养殖户采取限制鸡大范围活动的小笼圈养法,尽可能减少运动对体能消耗的营养争夺,以提高鸡蛋的质量和产量。正因为如此,罗斌先生采取了关养下蛋的方法 。就是作为种鸽在交配产蛋期间采取关棚不放出外飞活动,或者是由外面引进的种鸽采取关棚不放的方式,促进种鸽的胚胎发育。同时给予营养价值高、搭配合理的饲料,以提高种雄鸽精子的活力和种雌鸽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日本广岛大学名誉教授在《鸽子靠耳中的磁传感器导航》一文中说:“站在考虑使鸽子确实归巢的立场,综合上述内容我考虑到甚至连鸽子喂食也十分重要。含铁、锰和锌等微量元素的饲料有待开发。连续投喂含铁、锰等磁性微量元素的饲料,随着体内摄取增加,会增加耳石中的铁成份。人贫血时医生给补铁剂。铁作为运动员必需营养,是否鸽友会在鸽饲料中加铁呢?充分摄取铁可作翔归巢率高的鸽子”。因此种鸽在关养过程中,还必须饲喂含铁、锰和锌等微量元素的饲料,即能提高种鸽的机能水平,又能促进种鸽的胚胎发育,还能促进幼鸽的生长发育。
赛鸽的聪明脑袋表现出来的勇敢顽强的意志水平与竞翔运动相适应的性格特征,即受先天遗传的影响,又受后天环境的制约。首先是幼鸽生长发育阶段的影响,因为雏鸽出壳后的生长发育阶段,是大脑和神经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的生长发育和机能完善的过程。上述器官和系统的生长发育和功能完善,是赛鸽性格特征形成和发育的生理基础。因此应特别注重大脑和神经系统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补充。骨骼系统的生长发育也直接与赛鸽的运动能力有关,因此在幼鸽生长发育阶段应补充丰富的钙营养。运动营养科学的研究证明,有机体钙营养的消化吸收与钙在骨骼中的沉积有关,为了促进钙营养的消化吸收和骨钙的沉积,应给予幼鸽补充维生素D,这对于幼鸽骨骼系统的生长发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内耳的壶囊器官中的耳石结构是由碳酸钙构成,补充丰富的钙营养以及含铁、锰和锌等微量元素,能有效促进赛鸽定向导航器官的功能完善。
其次是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完善,能有效促进赛鸽性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赛鸽在环舍家飞训练中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定向导航能力的增强,赛鸽能够表现出持续运动时间长,飞行活动范围大的特点。赛鸽在环舍家飞训练的基础上,能有效提高放飞训练的效果,特别是赛鸽“耳石”结构的功能提高,放飞训练中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定向导航能力的增强,赛鸽能够表现出持续运动时间长,飞行活动范围大的特点。放飞训练的赛鸽能够快速形成“定向条件反射”活动、判定正确的归巢方向和回归路线,并且在飞行运动中激发运动潜能,表现出快速归巢的能力。赛鸽经过家飞训练和反复多次的放飞训练之后,能有效促进赛鸽的性格特征朝着竞翔运动的需要发展。这就是赛鸽脑袋聪明的具体表现。
三、粗壮发达的骨架如何来
我们在探讨赛鸽骨架论的过程中,了解到罗斌先生非常重视对幼鸽骨骼系统生长发育的营养学研究。幼鸽期是骨骼生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出壳四十天左右,骨骼的生长可达到成年鸽的水平,因此幼鸽期是骨细胞增殖最快的时期。幼鸽骨骼最主要的特性是骨的化学成份与成年鸽不同,骨组织中含有机物较多,含无机物较少,虽然骨组织的生长可达到成年鸽的水平,但骨密度的发育水平远不及成年鸽。因此,幼鸽骨骼正常生长和骨密度的增加,是幼鸽生长发育正常的重要标志。
幼鸽期骨骼的生长和骨密度的增加,直接关系到赛鸽竞翔运动潜力激发的水平。赛鸽在竞翔返巢运动中,定向导航的思维活动,肌肉快速收缩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钙元素,而钙的来源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主要依靠骨组织中钙储备的溶出,以适应竞翔运动潜能激发的能量物质的需要。此外,促进幼鸽期骨骼的生长发育和骨密度的增加,能提高骨的抗变形能力,继而有效提高赛鸽飞行的速度。正因为如此,罗斌先生从幼鸽的生长发育特点入手,除正常的饲料营养之外,额外补充幼鸽骨骼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钙营养,如葡萄糖酸钙等。为了促进钙营养的消化吸收,促进钙在骨骼中的沉积效果,提高骨组织的密度,同时补充“鱼肝油”胶丸,因为鱼肝油胶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类营养,能促进钙的消化吸收和骨骼中钙的沉积效果。
赛鸽在异地放飞训练或竞翔运动过程中,体内储备的钙被大量消耗,这说明机体储存的钙元素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我们根据运动科学理论的“超量恢复”原理认为,正是赛鸽在训练或竞翔运动过程中骨钙的消耗,为我们促进骨钙储备的“超量恢复”创造了条件。因此,在赛鸽的家飞训练,放飞训练或者竞翔运动之后,除了给予赛鸽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类饲料之外,还应特别注重钙营养的补充,以促进骨组织钙营养的超量恢复。运动科学的研究证明,在上述列举的营养物质的“超量恢复”过程中,被消耗的骨钙恢复的时间最长,这是每一位赛鸽运动爱好者必须掌握的知识。
关于罗斌先生“骨架论”的另一个话题是父母鸽“育雏”过程中对骨组织的影响。这个话题显得很不介意,但却十分重要。赛鸽育雏是它们对棚舍感情性功能培养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赛鸽在竞翔运动中激发运动机能潜力的情绪因素。但是,对于竞翔的赛鸽来说,育雏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体能消耗甚至超过一次大运动量的竞翔。有些赛鸽哺喂一对幼鸽之后,全身的肌肉少了许多,触摸龙骨时发现变得细小弯曲了。这就是体能消耗的必然结果。正是这个话题给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赛鸽在哺喂幼鸽的过程中,如何恢复体能的问题,这个问题尚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二是采取“寡居”饲养方式,减少赛鸽交配、育雏对体能的剧烈消耗,又不影响赛鸽对棚舍、配偶、主人的感情性功能的培养和发展。因此,罗斌先生在理论基础的指导下总结经验,深入探索,近几年对参赛鸽采取了“寡居”的饲养和训练方式,减少赛鸽交配、育雏对骨组织钙营养的损失,从而在实际竞翔活动中收到比较好的效果。由此说明,骨架论是建立在运动科学的基础之上,健壮的骨骼系统是促进赛鸽竞翔运动能不断提高的物质基础。
四、聪明脑袋与健壮骨骼的评价
关于如何来评价赛鸽的聪明脑袋和健壮的骨骼,对我来说的确不是内行。但是,经过与罗斌先生在猴年初二一席谈之后,我想把心理学原理与中国的中医基本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这似乎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方法,权当提出来供爱好者参考。
1、聪明脑袋的评价
赛鸽的聪明脑袋可以从它们的精神面貌表现出来,特别是赛鸽表现出来的思维活动应当是有活力、有生气。如赛鸽在环舍家飞训练中、表现出持续运动时间长、活动范围大的特点、甚至表现出集群飞得无影无踪、过了很长时间才气喘呼呼地回来了。
赛鸽注意力集中的品质是评价聪明脑袋的关键。赛鸽在竞翔返巢活动中,定向导航的思维活动,保持长时间飞行运动,对棚舍配偶的感情性功能等,都需要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使赛鸽的行为动机、思维活动始终指向归巢。赛鸽在环舍家飞活动中能够保持长时间、大范围的飞翔活动、必须具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赛鸽具有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品质还在棚舍内的休息表现出来,在没有特殊干扰的条件下,注意力水平比较高的赛鸽能在它占有的栖架或巢格内保持长时间的安静状态,而注意力品质比较差的赛鸽就很难保持安静的状态,甚至可能在棚舍内到处活动。
赛鸽聪明脑袋表现出非常独立的性格特征。赛鸽虽然喜欢群体生活的环境,但也会表现出独立的性格特征。因为赛鸽在棚舍的群居生活中彼此熟悉,而对不熟悉的群体或个别不熟悉的鸽子能很快辨出来。正是因为赛鸽具备独立的性格特征,所以它能从成百上千只的放飞群体内主动脱离出来,朝着返家的方向飞去。如果赛鸽害怕离开群体,那么在近距离的单只放飞训练过程中就会被淘汰。赛鸽独立的性格特征还表现在环舍家飞训练中,经常带着鸽群远飞的那几只鸽子充分显示出独立的性格特征。而它们回到棚舍之后,又绝少与其它鸽子长时间待在一起,甚至有些行为活动完全是独来独往。
赛鸽的聪明脑袋有赖于健康的体魄,中医学理论认为心藏神,“神”在中国中医学里指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有病时,则可表现“神不安”,即大脑皮层功能的紊乱。中国中医学理论中的“心”并不完全等于现代医学中的心脏,还在生理上代表了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一些器官的功能。中国中医理论认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心功能正常舌质淡红。心血不足(相当于贫血和神经官能症等),可见舌质较淡、眼睛无光泽;心火过盛(相当于赛鸽处于神经兴奋状态),表现为舌质红绛和烦躁不安症状;心气衰竭(相当于心脏功能不全),可见舌质变紫、气促。这些可以直接影响赛鸽脑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中国的中医理论运用到赛鸽脑袋的聪明与否还有独特的见解。通常所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们可以通过眼睛判断赛鸽的优劣,由此在所有赛鸽杂志当中,都把鸽眼的大幅照片刊出来,供赛鸽运动爱好者学习和欣赏。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肝血正常时,可使韧带、肌肉、肌腱和滑囊得到充足的营养,四肢关节活动自如。肝血足时,眼睛玻璃体光滑明亮,赛鸽眼睛色素明显加深。此外,赛鸽的脚指甲和啄甲骨坚韧而有光泽。中医理论还认为,肝主谋虑,它与精神活动和情绪有关,精神和情绪变化对肝有影响。因此肝病亦常影响到赛鸽精神和情绪的异常,赛鸽在竞翔活动中,由于长时间的耐力运动,体内脂肪代谢会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如果脂肪代谢产物不能正常地排泄出来,极有可能堆积在肝脏而形成“脂肪肝”,继而导致肝脏的病变。由此说明,维护赛鸽正常的肝脏功能是提高赛鸽聪明脑袋的生理条件。
2、健壮骨骼的评价
人们在评价赛鸽健壮骨骼的过程中,通常是靠手对龙骨和耻骨的触摸进行评价。我们运用中国中医的基本理论来评价赛鸽健壮的骨骼,似乎又增添了新的内容。中医基本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其华在发”。肾对骨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肾气足,则骨骼坚固,且能促进骨折的愈合。肾气的充足与否又可反映在“听力”和“毛发的润泽情况上”。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我们认为赛鸽健壮的骨骼评价除了我们采取用手触摸之外,应该从赛鸽的“听觉功能”和“全身羽毛的润泽综合评价。实验研究表明,采用中医药补肾的配方能有效促进赛鸽骨骼的生长发育和骨骼物质的超量恢复,同时赛鸽的听觉功能十分敏锐,赛鸽只是听见上楼梯的轻微脚步声,而没有见到人时就已经集群飞上了天空。此外,健壮的骨骼还表现在赛鸽全身羽毛的润泽上。那些骨骼健壮的赛鸽颈部羽毛闪现出浓厚的孔雀蓝光泽,羽翅上的羽毛色泽清晰、光滑油亮,并且紧紧地贴在身体上,绝不会见到羽毛蓬松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文只是根据罗斌先生提出的“脑袋与骨架论”从理论上阐述,在此感谢罗斌先生提供有关资料,也请赛鸽运动爱好者共同探讨。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