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選手鴿體型結構的方程式

时间:2011-06-28 19:30:06    来源:鞍山冠篮    发表者: 鞍山冠篮       阅读次数:
選手鴿體型結構的方程式

    我們都聽過,欲讓跑車在高速中行駛暢快,其車身流線型的設計、造型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可以減少高速行駛中的風阻,使速度提升到最大的極限。以此而論,我們也應當明白競翔於強風侵襲中的賽鴿,為其減少風阻,以利提升速度,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問題是,我們不可能像打造跑車一樣的為它量身設計、打造,賽鴿是活體,唯一可行的,便是基於減少風阻的需求,逐步改良牠的體型,使之漸合我們的需要。




    因此,前寬後窄的流線型體型是絕對適合於海量。所以我們可以發現一上競翔的,尤其體型利於個已經既定的現象,即是中等偏小,不利於大體型鴿友參賽,其選手鴿已經競翔,以輕盈的體重,既都朝此一體型發展,已少利於快飛,也利於逆風中有體型大的選手鴿參賽。

    平衡感好的選手鴿,於直線飛行時可保持重心的穩定,而減少風阻並利於加速。一羽重心不穩,平衡感欠佳的賽鴿,於海象經常不穩定的海翔賽中競翔,勢必因前、後傾,左右晃而耗盡體力,更遑論想加速競飛了。

    既知海翔賽多半海象不佳,則骨架必當要求強壯硬實,以支撐奮飛中的鴿軀。然不能據此便認為肌肉也應堅硬成塊,這是錯誤的認知,為使長時間競飛中不易疲勞,其肌肉還是應保持彈性,過胖過瘦都不適宜。

    賽鴿競飛得拍翅達萬次以上,這一件苦差事得有強壯硬實的橈骨才辦得到,所以我們要求橈骨一定要厚實,那麼賽鴿才有繼續揮拍的本錢。肱骨也是翼骨的一部分,位於最靠近鴿體的部位,是拍翅中能起槓桿作用的骨骼,是以宜短不宜長,自能發揮應有作用。

    胸骨應具弧度,太高太低都不適宜,用手觸摸,會有前突後收的感覺,如果不是這樣,那就差得遠了。同時胸骨為利於胸肌牽引翅膀扇動、揮拍,其厚度與強度都應具備,如果只是橈骨厚實,但胸肌無力,那麼拍翅的力道和動作仍是會受到限制。只有兩相厚實、有力,才能相輔相成的完成長時間拍翅的動作,競翔入賞。

    鴿體背部看似平順,然只要伸手觸摸,相信不難發現微躬的現象,或許這才是利於長途競翔的骨骼體型。不管如何,脊樑骨一樣得要求堅硬強壯,才符合一體性的骨骼硬度。

    腳骨猶如飛機降落時的雙輪,肩負著落地後的平穩、安全,所以在要求上,一樣要粗壯有力,才不易造成損傷、骨折。而在起飛後,飛機的雙輪必定收起,以利於飛行,也減少風阻;鴿腳也是如此,起飛後雙腳緊收腹部而不下垂,才能減少飛行中的風阻和分心。

    羽翼是飛行的工具,正如引擎是跑車奔馳的心臟一樣,一羽賽鴿的羽質一旦不佳,勢必影響其飛行的品質,論速度、論風阻、論浮力都將大打折扣,於競翔中慘遭淘汰。因此,羽質綿絨度要好,這以手感觸摸即可知曉,覆貼於皮肉之上,柔順又帶有粉質羽毛之間稍有空隙,可以增加飛行時的浮力,也達到減少阻力的效果。

    當我們將賽鴿羽翼伸展開時,它應該是具有弧度而呈鍋蓋形的,絕非呈現一個瀉的平面。這時候我們應該不會放過鑑賞「將軍條」的機會,所謂「將軍條」指的其實就是末三根主羽,競翔絕對少不了它。基本上相等長度,間隔有較大的空隙,飛行時不但可以平均受力,翅膀上揚時也利於破風。

    這些其實都不只是經驗之談,若非經由專家學者的研究、發現,又如何能確知這些理論基礎,據此而達鑑賞的目的。若僅憑經驗摸索而論斷,則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見解,莫衷一是,到頭來誰是誰非亦無從斷定,結果提出來的經驗之談也只能是妄論,少了那幾分可靠的根據。

    當然經驗之談也不全是無的放矢、空談瞎掰,真正經驗獨到的鴿友前輩不是沒有,單靠自己潛心摸索學來的也不乏其人,放眼國內外就有那麼幾位在鴿壇大放異彩,他們全沒有顯赫的學經歷、背景,有的只是肯學、肯付出而已。

    羽翮強韌是飛行必備的條件,副羽的羽翮雖不若主羽來得粗硬、強韌,但也已符合了副羽較不若主羽長度的形狀需要,倒不見得是為了防止折斷而長得不符比例,小有小用,大有大處,其理皆然。至於羽翮兩邊的羽片最好是內狹外闊,這些都是利於飛行的羽毛組織形狀,也當然不能靠人工的修剪而成,那是行不通的。

    營養的供給和健康狀況會影響羽毛的生長速度和長、寬度,這從賽後成鴿一年一度的換羽中即可明確的發現,原來賽績不錯的賽鴿主羽長、寬度都在理想的標準,後來因為感染疾病導致健康下降,或因不再出賽而忽略了營養供給的比例,致使賽鴿在換羽後,新長出的主羽長、寬度都不若前一年,也間接影響了飛行時的升浮力與速度。這在沒有賽事的情況下還沒有什麼大問題,但如果出賽前的幼鴿換羽期出現這樣的情況,那麼比賽也不用再繼續了。因此上述經驗告訴我們,當幼鴿換羽期時,其健康及營養的供給是十分重要的。

    羽毛沒有羽蝨是最基本的要求,這類體外寄生蟲是可以驅除的。然而我們仍然可以發現,通常當展開賽鴿羽翼時,可以發現羽蝨的存在,即使羽翼沒有牠的蹤跡,也將在尾羽上發現。

    驅蟲後可以沒有這個狀況。然當尾羽仍是髒的,就得注意是什麼原因所引起的,是疥癬?抑或腹瀉?了解之後儘速醫治,以保選手鴿健康無虞。

    「舌乎喉深」是掰開鴿嘴後應該見到的情形,舌尖平順的貼著下顎,氣管口深埋在咽喉裡,上顎只見小孔,不見裂縫。鞍山冠篮.转载.发布。

    捉鴿在手,或許鴿友希望牠是乖巧、溫馴、善解人意的,但換個角度來看,如果牠掙扎、反抗,表現出一副不肯就範的反應時,也不用擔心,這表示牠是一羽活力十足的好鴿。以此而論,一羽好鴿也應有一副凶相,雙眼炯炯有神,不受欺凌,棲架、巢箱佔盡高位,捍衛之姿十足,不容入侵者越雷池一步。

    由這些小小的動作上,也可觀察出一羽幼鴿的聰明度和自我防衛能力,這可以表現出牠的早熟性向,不因鴿齡尚小而得顯手足無措,懦弱膽小。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