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赛鸽爆发下痢的防治

时间:2011-06-29 19:35:27    来源:王振中    发表者: 王振中       阅读次数:
赛鸽爆发下痢的防治

  赛鸽健康指南:消化系统疾病 鸽舍出现不正常的、软的或水液的粪便是很常见的问题,出现这样的鸽粪很容易被鸽主发现,也意味着鸽群健康上的一种警示。正常的粪便常被描述成棕/绿色,似大理石纹,其上头含有一种由肾排出的白色尿酸盐结晶形成的帽状物,而且粪便上常黏着软毛,以上皆被视为健康良好。
出现不正常的粪便,起源于肠系统或泌尿系统、剧渴,或上述原因的综合;极度的软便或水便,不拘哪一种形式,于本章节皆被认定为下痢。下痢症,鸽主常形容为湿性排出物、水性排出物、喷液、条状便、绿色便、白痢便等等。随着国内外比赛、展示的交流有渐次增加的趋势,更由于各鸽会间奖金的加大,导致鸽主对赛鸽过度溺爱,各类药品、补助品被过量的给与,进而伤害到泌尿系统(肾本身的疾病),而所导致水样下痢(多尿、剧渴、渐次性的食欲减退)的情形也比国外发生的频率更高。一般鸽主皆宁愿相信下痢症只是单独的疾病,而非是疾病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
比赛鸽爆发下痢,很显然有许多潜在的因子。另外,个别的鸽子或许也会出现多样化的稀便,其原因诸如神经质、新生物、在消化道上的外来物、糖尿病等等。
本章节着重在群体性的下痢症,详述如下。
巴拉米哥感染症Paramyxovirus-1(PMV-1)
病原:副黏液病毒感染症,鸽主习称巴拉米哥症(音译),其正确分类如下:
副黏液病毒科(ParamyxoviridalFamily),分3属:
1.Paramyxovirus(PMV)计分9群,其中2群对鸟类有病原性。
Parainfluenza-1,分为4株:
NewcastleVirus(NDV新城病毒):禽类、鸽子、鸟、人类。
PMV-1(巴拉米哥):鸽子(常见)、小鸡。
Sendai.
HA2:对鸟类没有影响。
Parainfluenza-7,分为2株:
Tenn/USA/4/75:鸠。
Otaru/Japan/76:岩鸽。
Morbillivirus(M)
Pneumovirus(P)
会影响鸽子的病毒株为NDV和PMV-1,两者之间有极强的交叉免疫抗原性。
近几年来,由于鸽友的交流,集鸽数量庞大,以及免疫计划的未被落实,是因PMV-1之感染而引起鸽子的下痢症变得最为常见。爆发本病的典型病例为突然开始出现口渴和下痢,病鸽呈多变的神经症状,包括颤抖、斜颈、翅膀下垂、脚部虚弱以及没有能力去正常摄食,平衡感失落,会做圆圈运动和侧面横卧,各年龄阶段的鸽子皆可能被感染,视其免疫状态而定。本病为一种法定传染病,没有特殊疗法,应以防疫来控制。
腺病毒包含体肝炎AdenovirusInclusionBodyHepatitis
腺病毒感染症于1976年起,只是偶发的病例,但是自1980年后却成为鸽子下痢症的一种重要疾病,本病亦被称为鸽子的支气管炎。发生于禽类的腺病毒,计有12种血清型,而发生于鸽子的腺病毒为Adenovirusserotype8.
发生本病其典型的症状,一开始为突然地出现水样性下痢,接着体重急速流失,某些时候发生嗉囊空虚或呕吐,或两者同时发生。急性感染之病例,病鸽可能于24小时内死亡。本症的特征为感染于一岁龄以内的年轻鸽子,好发于5-8月份之间。
剖检时经常没有发现任何变化,顶多只有中度肝肿大和针点状的肝坏死点,在食道嗉囊和前胃的黏膜区域变得较为粗糙。
本病时常并发嗉囊念珠菌症、披衣菌症、鸽痘、鞭毛虫症、毛滴虫症、球虫症,以及败血性大肠杆菌症等。
在肝组织病理学的基础诊断,可见广布的变性肝细胞,以及别具意义的细胞核内包涵体,包涵体大多数是嗜硷性,其填塞物几乎占满整个细胞核;也许还能见到嗜酸性细胞核内包涵体,呈乳晕状而与核染色质的边缘区隔。有确实需要的话,也可尝试由肝、肠内容物或粪便去做病毒分离。
本病没有特殊疗法,但是应针对并发性感染的确认和治疗,以及妥善的照顾和支持疗法,只要不引起脱水的症候群,大部分病鸽皆可耐过。
呕吐综合症候群VomitingSymdrome
1993年8月第19期的《鸽运》(PigeonSport)曾报导过:“一种新的病毒性感染症主要以年轻鸽只为感染对象,十分高比率的传染已经席卷所有国家的鸽子。”鸽群的衰竭为其特性,包括独特的嗉囊空虚、呕吐、极度地喝水和排出绿色下痢便;被感染的鸽只通常在12月龄以下,而且时常是正在比赛中的鸽子或强训期的鸽子;大部分病鸽在4-6天之间恢复。
处理上,首先应禁食24-36个小时,随后给予轻食之谷类如大麦2-4天,另外补充电解质和氨基酸等类补助品以帮助病鸽的恢复速度。
呕吐综合症,它似乎是非复杂性的腺病毒感染症,因强训或比赛期的紧迫而突然引起。
疹毒包涵体肝炎HerpesvirusInclusionBodyHepatitis
鸽子的疹病毒感染会伤害到上呼吸管、上消化管和肝脏。其症状包括眼鼻分泌物、口腔、咽头、食道和嗉囊可见黄色膜或干酪物,进而引起呼吸困难、呕吐;严重感染的鸟将渐进而停止进食或只吃一些小种仁或谷类,体重流失,且排泄物变成绿色水便;死亡期多在48小时左右。
肝的组织病理学可见嗜酸性与嗜硷性细胞核内包涵体。在肠道疾病的判定上,当有呈现口腔病变且引起下痢时,本病亦应被考虑在内。
轮状病毒Rotavirus
轮状病毒是年轻鸽群发生下痢症时,可能被诊断出来的一种病因。本病除下痢外,其他症状包括倦怠和食欲减退,病鸟最终可望完全恢复。
本病毒归类于禽轮状病毒A群,曾有报告指出鸽子于血清抗体检测时,有68%的鸽子被检出本病原的抗体。
治疗时,以支持疗法为主(各种辅助剂包括维生素、电解质和必需氨基酸),其他没有特殊药剂可供选择治疗。
环状病毒Circovirus
近来,于2-3月龄之幼鸽曾被描述感染本病,病鸽呈现下痢和能力的减退。
组织病理学的变化,包括淋巴球的萎缩和组织细胞增多症,以及在脾脏和法伯瑞可斯(Fabricius)滑液囊出现嗜硷性细胞核内及细胞质内包涵体。病态的大体检查方面,在消化管内没有出现绿色的内容物。
本病在流行病学,没有被很明确地记录过。
沙门氏杆菌症之副伤寒SaimonellaTyphimurium-ParatyPhoid
感染S.Taphimurium(通常为抗菌素type2或99)一般皆被称为副伤寒症。在所有鸽病当中,本病最令鸽主感到困扰,其理由有三:1、本病会令许多鸽只死亡或必须淘汰。2、本病会时常地、再次地、突然地爆发。3、本病可垂直感染下一代鸽子。
一个典型的被感染的鸽舍,其内所有年龄的鸽只也许皆有下痢的病程,断乳前的雏鸽死亡率最高,某些鸽只也许会显现出神经症状,诸如斜颈和失去平衡感,左腿部以及羽翅关节的热感和肿胀,体重急速流失,明显呕吐。0因为会胎死蛋中,所以孵出率偏低也是本病之一大特征。
治疗上,旧的报告在注射剂一般会推荐氯霉素(chloramphenicol)或庆大霉素(Gentamycin),而口服治疗剂则推荐痢特灵(Furazolidone)、磺胺奎林(Sulfaquinoxaline)、达美磺胺(Sulfadimethoxine)和新霉素(Neomycin)。但依笔者临床之经验,以上药物使用于鸽子,总合其缺点有:1、肾毒性作用;2、抗菌株的问题;3、造血机能的伤害。因此,笔者于沙门氏菌之处理一般皆建议,以奎宁类(Fluoroguinlone)制剂如抑万菌(Mequmelinco)来治疗,并配合以下之预防控制措施:
新引入的鸽子隔离观察;
喂食容器和环境的卫生管理;
粪便勤于清除;
野鸟、啮齿类、蟑螂、苍蝇等的阻绝;
良好适宜的营养、运动和日光;
病鸽暂停繁殖,阻断介蛋传染;
受污染的鸽舍以酸性硫酸钠(Sodiumacidsulfate)来酸化鸽子的生活环境。
其他的细菌性和酵母菌之感染症
白色含珠菌(Candidaalbicans)也许引起呕吐,无下痢症,主要描述于《赛鸽运动》杂志2001年4月号第38期第237页及第238页之表二。
细菌包括假性结核菌(YersiniaPseudotuberculosis)、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gaecalis)、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SPP)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也许皆会牵涉到某些下痢症的爆发,但通常皆为二次性的感染;而分枝杆菌(禽)(Mycobacteriumavium)和链球菌(牛)(Streptococcubovis)引起鸽子的下痢较为罕见。
六鞭毛虫Hexamitacolumbae
近年来,因六鞭毛虫引起鸽子的下痢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这种具鞭毛的原虫类寄生虫寄生在鸽子的十二指肠和小肠内,而且可排出进入粪便,当鸽子偶然地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饮水时,即被感染,本虫体于鸽子体内行二元性的分裂生殖。
六鞭毛虫在成鸽虽呈无症状的带原者,但在一岁龄以内的年轻鸽子,则为一种重要的肠道病原,被感染的鸽子释出泡沫的、水样的下痢便,其他全身性症状则包括脱水、体重流失、虚弱、羽毛蓬乱和死亡。随着体重的下降,某些鸽子会有呕吐和嗉囊内容物出清延迟。
剖检的鸽子,其尸体显示脱水状态,十二指肠和小肠壁增厚,且当切开肠管时也许是外翻的现象;肠管内膜失去原有色泽,并可见小肠内有一层“外围为透明的水状黏液而其核为被胆汁污染的半固体状物质”。
六鞭毛虫可从极新鲜的粪便或极新鲜的剖检后之肠内容物检测出来,检体以250倍镜检,可见到柠檬状的原虫于镜下急促地移动;对照毛滴虫(Trichomonasgallinae)于镜下,则呈现较大而且更圆形,其运动性较不急促且呈螺旋形的游动。如果濒死的病鸟或收集的粪便延缓太长的时间才去做检体镜检,则很难检出鞭毛虫或毛滴虫;因为当检体冷却后,这两种原虫皆会停止移动或死亡。
治疗:巴提诺瑞(Butynorate)、氯四环素(CTC)、痢特灵(Furazolidone)、佛喃他酮(Furaltadone)皆曾被建议使用过。但笔者建议平时使用罗尼唑(Ronidazole)做为预防剂,而以硝基甲嘧唑乙醇(Metronidazole)来做为治疗剂。注意,并非每一种毛滴虫治疗剂皆可适用来治疗鞭毛虫症,可参考赛鸽运动杂志2001年4月号第236页。
毛滴虫Trichomonasgallinae
毛滴虫症或称口溃疡,最常感染于口腔、咽喉、食道或嗉囊,而气管、脐、肝或全身性的感染则少见。视感染的程度可分为急性感染和亚急性感染。
急性感染:包括口腔、咽喉、食道或嗉囊出现溃疡,随着病程溃疡之病变连合而成黄色干酪物沉积于上消化道各处之黏膜上,并妨碍摄食及饮水。这种病变也可能发生在年轻鸽子的肝、脐等处。
亚急性感染:以咽喉处的痰液(黏脓性)为主,并出现呼吸性嘎音。不管急性或亚急性的感染,鸽只皆会呈现精神不振、羽毛绉褶和下痢。呈下痢的鸽只取小肠之内容物或新鲜之粪便,可能可以检出虫体。
治疗:有多种有效治疗剂,包括迪美唑(Dimetridazole)、卡尼唑Carnidazole)、二氨基一五硝基嘧唑(Aminonitrothiazole)、罗尼唑(Ronidazole)、硝基甲嘧唑乙醇(Metronidazole)和佛喃他酮(Furaltadone)可供选择使用,但应留意其抗菌株和毒性作用。请参考《赛鸽运动》杂志2001年4月号第236-237页。
预防:比赛鸽的预防手段将视种鸽群被本病原污染的程度而定,受污染的鸽舍每半个月应固定投与有效药剂2天,而清净的鸽舍则每个月投与1天即可。一般笔者最常建议的药剂为卡尼唑(Carnidazole)和硝基甲嘧唑乙醇(Metronidazole)。
球虫Coccidia
大部分的鸽只皆携带有少量的球虫(EimeriaLabbeana和E.Columbarum)而不会显现出临床症状,中度至高度的球虫指数的负荷对比赛的执行能力将有不利的影响。在成鸽出现非常高的球虫指数会引起粪便软化和精神不振。5个月龄以内的幼鸽如果曝露在球虫高量指数之下,则可引起严重下痢,有时并导致脱水和死亡。
鸡之球虫症曾有报告指出,低量的球虫指数维持曝露于肠管中,于4-5个月龄以后针对此种球虫株可获得免疫力。比赛鸽舍一般皆维持良好的卫生条件,是故笔者建议除非在已显现临床症状时(黄褐色带有黏液的下痢便),或在镜下检出中度以上的球虫卵囊(每克粪便3000个以上卵囊)时,绝不去投与球虫治疗剂,且历经4个季节的比赛对照,尚未曾发现爆发球虫症。
线虫和条虫NematodesandCestodes
感染鸽子的线虫有两属Capillaria(毛细线虫hairworms)和Ascaridia(圆虫roundworms)较为常见,尤其毛细线虫之感染更为常见。中度的负荷结果引起低度的行为能力,体重流失和精神不振,而严重时可引起黏液样下痢便,有时连带有呕吐现象。高量的毛细线虫感染其下痢便也许含有血液,如果第二阶段大量的圆虫之幼虫穿过肝脏时,或会突然引起鸽子的死亡,剖检时,可见肿大、易碎和出血的肝脏。
圆虫类之毛状圆虫属(Ornithostorngylusquadriradiatus)大量出现的状况较为少见,本类寄生虫寄生于十二指肠和小肠,当其吸食血液后虫体呈现红色,本虫体长为5-15毫米,重度感染可引起鸽子的出血性肠炎。
鸽子可感染许多不同种类的节虫(Tapeworm),其感染途多半是食入中间宿主,如昆虫、蜗牛等。中度感染鸽子呈现不活泼,而重度感染时则有黏液性下痢便的出现。比赛鸽在节虫类的感染比线虫类的感染少见,但野鸽的感染机率则非常大。注意:比赛鸽于训练期若常于野里觅食,其感染机率也会增加。
吸虫Trematodes
偶然的,在鸽子肠内出现吸虫类(两属:Echinostoma和EchinoParyphium)的感染是有意义的,但严重会引起出血及肠炎,病鸽食欲减退,严重迅速流失而且常引起死亡。
吸虫长3-22毫米,从肠内容物取出制成之检体,在400倍显微镜下很容易检出虫卵。吸虫的中间宿主为蜗牛、蝌蚪和小鱼类,鸽子感染吸虫最主要的途径为吃进蜗牛,尤其是为了补充钙质,而以蜗牛壳作为钙来源时。台湾鸽界较少见感染吸虫,但训练时会“打野”的鸽子则应考虑被感染的机率。稍大,厚壁状,呈椭圆形的吸虫卵可进入粪便,使用标准的食盐渗透吸出技术并不能检出虫体,必须以硫酸锌渗透析出才可能发现吸虫卵。
治疗:参考本页下方之表一。
芬班唑(Fenbemdazole):蛔虫、丝虫、毛细腺虫、条虫。换羽期、孵育期使用,阻碍羽翅成长。
依弗美丁(Ivermectin):线虫类、吸血性外寄生虫、嗉囔、气管疥癣虫。气管疥癣虫之清除,有3%-12%死亡率。
里分索(Levamisole):线虫类。空腹使用:有呕吐之报告;衰弱的鸽子禁用
甲苯嘧唑(Mebendazolie):线虫类。在鹦鹉有引起急性的毒性的肝炎之报告。
巴拉圭特(Praziquantel):条虫及吸虫。
卡班唑(Cambendazole):线虫类。
非班太(Febantel):线虫类。
四嘧唑(Tetramizole):线虫类。
驱蛔灵(Piperazine):线虫类。
披衣菌Chiamydiapsittaci
披衣菌的传染广布于全世界的鸽子,台湾地区随着引起以及区内各样的交流方式,是故更为常见。本病又称饲鸟病或鹦鹉并综合症(Ornithosis),通常与呼吸道疾病或结膜炎有关,时长于结膜上与其他的微生物共同并发。
然而,披衣菌症于鸽子也能引起绿色下痢便,尤其针对5个月龄以下的幼鸽,病鸽临床上显示精神不振,跌坐于围栏上,厌食且体重流失,幼鸽群具有高死亡率,眼和鼻的渗出液则同时发生。剖检病鸽可见肝肿大,有时有肝周炎和坏死灶,脾肿大、心包炎和气囊炎;某些病例亦可见肾成苍白色、尿石症或内脏型痛风的相关症状。
以聚合镅连锁反应(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来检查披衣菌抗原的呈现是最好的确诊依据。另外亦可以ELISA(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去直接查出肝、脾或粪便,但是如果单一的以粪便检查可能产生错的阳性反应。肝脾的压片以修饰的Ziehl-Neelsen染色可能优失败的阴性结果,另外粪便的染色检查少具价值性。
披衣菌症的治疗与控制详见《赛鸽运动》杂志2001年6月号“呼吸道疾病”之篇幅内文。
雏鸽十日痢
在加拿大和欧洲大陆包括台湾地区,一种感染于10日龄左右之雏鸽的下痢综合症候群越来越常见,本病的起源被推论为食物性及荷尔蒙的联合问题。
在泌乳激素(Prolactin)贺尔蒙之刺激下,父母鸽开始轮替着孵蛋,而这相同的贺尔蒙亦刺激双亲鸽的嗉囊上皮细胞而使嗉囊增厚,并且全浆分泌的嗉囔线体开始产出名为“鸽乳”(Cropmilk)的物质。当幼雏孵出时,充满脂质的上皮细胞乃脱落而进入嗉囊,其状极像脂肪类白色或黄色米浆,父母鸽并以此物质来喂饲幼雏。
初期,鸽乳的组成约为75%的水分和高量的蛋白质与脂肪,在幼雏孵出至10天左右之后,鸽乳的产出急速减少,父母鸽开始增加固体食物和水分的比率来喂食幼雏。
在某些原因下,父母鸽开始去饮用大量的水,并以这些水来灌食幼鸽,因而引起幼鸽于10日龄左右的下痢综合症候群,成鸽也因增加水的消耗量而致其自身发生水样下痢。
因为幼鸽错误的去接受不平衡的食物和水,而且也由于它们因下痢而丧失了电解质,是故幼鸽乃停止成长并可能被淘汰。在这个阶段,如果成鸽与幼鸽除喂养的时间以外,适度地隔离,则成鸽水的消耗量将转趋正常且幼鸽的下痢也会因而停止。如果这种状况已经显现时,在成鸽的饮用水中适当地补充综合维生素和电解质,并做好适当隔离,对幼雏的成长将有良好的助益。
成鸽的嗉囊因为生产鸽乳,因而会增厚和充血,以及其黏膜上会被类似于米浆的白色或黄色物质所掩盖,此种状况应与病厚性的症状诸如念珠菌症、疹病毒的传染症有所区别。
下痢症爆发时的管理要点:
预防疾病的蔓延,包括适当的隔离与消毒措施,皆应被彻底执行。
给与对症疗法。
提供支持疗法,包括综合维生素、电解质和必需氨基酸的适当运用。
去证实或反证PMV-1(新城病和巴拉米哥传染症)。
降低未来几年里同样疾病的再爆发,包括化学剂的定期投与、疫苗的防疫以及管理的配合。
依据实验室的调查,额外的临床检查以及病历的建立,是一个鸽舍所应完成的疾病控制的基本工作,其重点如下:
一只或多只典型的被感染的鸟应被检察,收集眼、鼻、口的渗出液和口腔内侧的病变。
嗉囊抹片镜剪毛滴虫(T.gallinae),以及从新鲜的排泄物镜检鞭毛虫(H.columbae)和毛滴虫;线虫、条虫和吸虫的虫卵皆应被区别以及检查求虫的卵囊指数。
如果没有剖检的病材可供使用,则应收集一只或数只病鸽的血液以提供PMV-1的血清学诊断;剩余的血液应被冷冻贮存,以供稍后的沙门氏菌或披衣菌的检查。
被感染的病鸽应隔离置放,并铺放含油质的纸张来收集24个小时以上的排泄物;虫卵的计数、球虫卵囊的计数以及沙门氏菌的培养皆应被执行。这些收集的粪便样本也能够检查PMV-1、披衣菌和轮状病毒。
检查毛滴虫的嗉囊抹片亦能做念珠菌的培养或压片以DiffQuik染色检查。
一个完美的剖检典型的病例可增加诊断速度,因此样本的取得,宁可取自于剔除的或刚死亡的鸟。取自嗉囊、十二指肠、小肠中段和末端的湿性检体,应例性行性地检查毛滴虫、鞭毛虫、线虫、条虫和吸虫,另外内脏应针对有意义的纽菌和酵母菌(yeasts)去做培养,包刮沙门氏杆菌、念珠菌、假性结核菌和大肠杆菌。
怀疑PMV-1的感染时,应保留脑和小肠或其他的病材去完成深入检查;如果怀疑披衣菌的感染时,则应检查小肠、肝和脾并保留,并且其肠内容物应被保留至如果以上的检查皆呈阴性时,可另做病毒学的检查,例如轮状病毒。
肝应被置进正常的沙林(Saline)中,而且包含体肝炎之组织学检查切片应被完成。当初步的调查,其下痢的病因皆呈阴性或不确定时,则脑、小肠和肾的固定也许是有价值的。
从鸽舍内粪便聚集所收集的粪便,可检查虫卵、球虫卵囊和沙门氏菌。多余的粪便可贮存供后来的病毒性和披衣菌的调查。
特殊疗法和未来的控制法将视诊断而定,当调查正在进行时,支撑疗法应被执行,其明细将详述在照护与食物之篇幅。电解质水溶液的供应是有助益的,综合性维生素益有帮助,以及正逢恢复期时,使用促生素(Probitics)一个过程将可增进肠道微生物的重新建立。
注:促生素(Probitics)的定义:人何能帮助肠道减少病原菌而增强有益菌活动的物质,统称为促生素,这些物质包括:活菌、死菌、活酵母菌、死酵母菌、真菌、化学物质(例如乳酸和其他发酵产物)等。国内鸽界皆有把促生素(活菌)过度神化的现象,笔者一般仅针对以下状况才建议使用:1、化学制剂使用后,以及及病恢复期;2、各种紧迫产生之前一、二天;3、交鸽训练,可能与他舍鸽子合并时;4、困难的翔训或比赛归返后之次日。
后记
鸽病广泛又精深,很庆幸已有一些学者及前辈在共同研究学习,笔者期望在短时间内能把鸽病理学做一正规的建立,以使鸽友能脱离目前对鸽病的疑惑。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