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如何学会玩好公棚

时间:2011-11-13 15:43:03    来源:信鸽365    发表者: 星辉        阅读次数:
如何学会玩好公棚

如何学会玩好公棚之一


----学会认识公棚,学会认识自己



要认识公棚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公棚,公棚赛鸽是随着改革开放后信鸽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90年代初,首先在上海、北京等信鸽发达地区,出现了以市场经济管理形式为主导的,大家平等竞争的信鸽竟翔平台,公棚即公共的竟翔鸽棚。它一经问世就受到了30万鸽友的推崇和拥戴,人人都以能够参加公棚赛为一大幸事。公棚为广大鸽友的种鸽交流、鸽子质量验证提供了理想的场所,为我国赛鸽事业发展壮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山南海北的鸽友同场竞技,无论是普通工薪族还是名家高手,都能一比高下,赢得理直气壮,输的心服口服,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棚已占信鸽产业的1/3,地方赛、品评赛、公棚赛三足鼎立,形成了中国信鸽事业全面发展平台。

公棚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如此迅速,就是它的公共性。相同的饲养条件,同棚训放比赛,完全在同一地理、气候、季风等条件下比赛,真正赛出的是优秀个体,这是鸽友们最需要验证的。鸽友们之间的比拼去掉了许多人为因素,真正比拼的是鸽子的质量、育种手法、种鸽品质。也就是说,公棚经营者搭建了信鸽竞争的平台,让五湖四海的鸽友都能同场竞技。

我们要学会了解公棚,了解个体公棚的详细信息,才有可能在公棚的竟翔中获胜。一个公棚所处的地理环境、公棚自身建造的质量、建造的好坏就是看是否适宜信鸽的居住。大家都知道鸽子不怕冷、不怕热,就是怕潮,无论东西的跨经度飞,还是南北的跨纬度飞,无论飞越高山还是平原,总有一些鸽子适应于某一赛线、某一公棚的自然条件。一种天气飞一种鸽子,这是公棚的最明显特征,因此,要想认识公棚,第一要认识公棚诚信。诚信是公棚办棚的基础和前提,唯有诚信才能让所有的赛鸽在同等条件下竞争、竞技;第二,要认识公棚经营者对鸽子的认识程度是否是真正的懂鸽人,只有懂鸽人才能因时、因地采取适时的训放、调整、选择最佳比赛时机,减少人为损失;第三,要认识赛鸽所要飞翔的地域、地貌、风向;第四,要认真分析公棚获奖鸽的特点,了解获奖鸽的血系情况。

比认识公棚更重要的是认识自己,这里面有三个层面的问题需要说明:第一,要反省自己的养鸽理念,是否始终有求新求进步的观念和想法,能否用超越自我的手段来求胜;第二,要认识自己的种鸽适宜于飞行哪一类的公棚,这一地域经常在什么样季风控制之内;第三,要认识自己的实力,这里不只是经济的承受能力,更有心理承受能力,要赢得起更要输得起。

赛鸽运动就是一个不断追求更高、更好的过程,我是被哈密飞上海信鸽的故事所吸引,走进信鸽行业的。从上海、江苏引进的不死必归的信鸽始终是我心底里永远抹不去的信鸽情节,但这种求远不求快的养鸽理念已被快速归巢、求快不求远的时代大潮所淘汰,家中主力信鸽也从李鸟、吴松鸽转变为詹森、穆利门、乔斯·托内、盖比等,从追求比赛入围到追求前百前十;从追求小会入赏、小棚入赏到追求大会大棚入赏,这是一个不断追求最佳的过程,我想这些该是每一个养鸽人都应该拥有的理念和想法。

我们长春的赛鸽无论是春季比赛还是秋季竟翔,始终飞行在西南季风控制的区域内,顺风归巢成为赛鸽飞行的主流,手中的多数优胜鸽更适合飞行顺风区域的平原地带,长期的择优培育使我们能够在处于平原地域的公棚中才有获胜的机会和可能。

无论什么样的公棚,10%的入赏标准已经是不争的定律,作为个体参赛者,只有超越20%的公棚入赏信心,才能参与公棚竟翔。无论比赛结果如何,都是鸽友之间信鸽质量的拼争,拥有实力才能代表一切。诚然,公棚比赛中运气的影响起了很大作用,但没有实力,运气也不会光顾你,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公棚一场比赛的赛鸽成绩如何,是由公棚管理水平、赛鸽自身质量及比赛当天气象条件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这里面,赛鸽参与者能左右的事情只有“赛鸽自身质量”这一因素。为此,我们只有建立好自己的赛鸽梯队,选择出参加特定公棚的优秀赛鸽,才能获得成功。



如何学会玩好公棚之二


----建立自己的种鸽梯队



寻找适合于公棚飞翔的种鸽,使自己的种鸽能够成为适宜于不同地域飞翔的优秀种鸽是鸽友们不断追求的目标,拥有不断作育出优秀赛鸽、优秀种鸽的种鸽梯队是养鸽人的荣幸。

公棚鸽与地方赛鸽的区别:相同地域的飞翔差别在于养功,太吃养功的鸽子不能送交公棚,只有生存能力强、自身调整能力强的鸽子才能送公棚。------在这个意义上说,健康比鸽种还重要。

“一手育尖子,一手拿刀子”的育鸽理念更实用于公棚赛鸽的种鸽队伍的培养。无论你有多少鸽子,最好的鸽子只有一羽,同样你永远都缺少一羽更好的鸽子。学会淘汰是公棚参与者必备的素质,不断引进、淘汰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无论你有多少种鸽,都要把它们排一排队,如果你有10羽鸽子,1—10名的排序,在你心目中一定要知道。每一年赛季下来都要进行新一轮的排队,连续排在后三名者要淘汰,新引入的优秀个体水平必须在你前三名之上才有价值。

根据北京市公棚鸽来源的统计表明,400—800元收费标准的鸽棚中60%以上的鸽子来自于北京本地,北京现有41家公棚400—800元收鸽的公棚占大多数,为什么北京市的鸽友会有这样大的积极性来参与北京市的赛鸽呢?最主要的是北京公棚所飞翔的路线正是北京地区地方赛鸽飞行的路线,北京的鸽子经过多年择优培育,适宜于飞行北京的赛鸽路线,与其它地区的鸽友相比,北京鸽友参与本地公棚占了优势。

经常有想引进种鸽的鸽友打来电话询问想引进鸽子,我问其引进鸽子的目的,许多鸽友回答说是因为缺雄鸽或缺雌鸽才想引进雄或雌鸽。我会不客气的告诉他:“把你多的那羽雄或雌鸽杀了就不多了。”因为你引入的鸽子只因为缺雄或雌引入的话,就变的没有意义,说明你养鸽子还很不成熟。

信鸽事业发展到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信鸽的最大买入国,每一个鸽友手中都有好鸽子,哪怕是只养“天落鸟”的鸽舍中也不乏精英、干将。先把你手中的鸽子用出来,再去引进种鸽,不要盲目,无论你有多大的经济实力,都要先用实战的方法把你手中的鸽子玩出来,再去引进。引进要有目标,要知道你的鸽子缺什么?要根据你自己鸽子的不足去引进,更要知道你的鸽子的优点是什么?要让你鸽子的优点发挥的更高更强,种鸽引入,种鸽配对一定是锦上添花,决不能是雪中送炭!强强联合才可能作育出好鸽子,强鸽子!不良鸽一旦融入你的种鸽梯队,你想清除的时候就难了。

学会玩好公棚并不难,如果你有经济实力,你又锁定了你要玩的公棚,那就一次性的把这个公棚的前十名拿下,特别是鸽王必须拿下,第二年就用这些鸽子作育的幼鸽去参加公棚赛。只要你在种鸽的调整、幼鸽的饲养上不出大的问题,你想不赢都难。

如果你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就把你最好的鸽子组合到一起,出鸽后去实验。无论黑猫白猫,飞赢了就是好鸽子。

养鸽子最忌讳的就是空谈,“天上见”是检验好鸽子的唯一标准,飞不出来说什么都没有用。有了好鸽子,就要考验我们的智力水平了。田忌赛马的故事是我们大家上小学的课文内容,但在今日,赛鸽运动中孙膑的妙计也要改一下,用你的一类鸽去比别人的二类鸽,你自己的二类鸽、三类鸽全部杀掉就可以了。要牢记的就是你自己已经确认的二类以下的鸽子就不要再去参赛,在它们身上没有运气可言,更不可能是“鸡窝中飞出金凤凰”,当今的赛鸽已经不是十年前、五年前的水平了,应该说是飞速发展,专业化、职业化的赛鸽高手层出不穷,各类名牌鸽、血统鸽、多关、多类的冠军鸽比比皆是。

信鸽是一个边缘门类的新兴产业,它要综合学科知识的支持。

赛鸽是强者的游戏,是人综合素质的检测,赛鸽到一定程度比拼的不是鸽子而是养鸽者的智慧、能力和素质。

养鸽首先要知道营养学,才能养好鸽子;每一个养鸽者都是畜牧师,防病防疫是必修课;配对繁育必须要在孟德尔的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伴索遗传的指导下进行;送鸽参赛一定要在了解“天文地理”的基础上参加,“一种天气飞一种鸽子”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能够识别好鸽,那是多年经验的积淀,能够识别好的幼鸽就需要更高的水准了。公棚赛比拼的是当年幼鸽,不要说你的鸽子能飞千公里,那是成鸽后的成绩,你的幼鸽什么时候能够成熟,养鸽人应心中有数。120的雌幼鸽能否正常产蛋,150天的幼鸽能不能在500公里之外顺利归巢,都应了然于心。

不要说你的种鸽飞过什么成绩,也不要说你曾经飞过什么成绩,只有不断创造新成绩的种鸽才是好的种鸽,只有祖孙三代、四代都能飞的鸽子才是好的鸽子,才有资格在你种鸽团队中生存!

不能作育出好鸽子的种鸽—无用!

世界上的信鸽育种专家们已经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艰苦努力,为我们培育出了最具有相同特质、稳定性状的不同信鸽品系。通过赛鸽家们实践,已给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只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与“鸽缘”拿来用就可以了。这里面所说的建立自己的种鸽梯队,就是用一羽或几羽最优秀的血统鸽、公棚赛绩鸽作为基础种鸽,采取沾血繁育的方法,经过严格的淘汰选择,逐渐形成两路具有不同特点的种鸽队伍。其一:晴天快速、长短兼备的鸽子:其二:吃苦耐劳,特别是能够在艰苦比赛中有所发挥的鸽子。这样,在选送公棚鸽时可以长短兼备、顺逆结合。一般情况下公棚从自身利益和会员利益角度考虑,都会选择好天气组织比赛,多送晴天快速鸽赢的可能性大,但是我们也要防备天有不测风云.,选送吃苦耐劳的鸽子,一旦遇到艰苦比赛的天气,我们也有鸽子可以一比高下,保证最低标准的不赔钱玩公棚。

如何学会玩好公棚之三
----如何调整种鸽

玩好公棚“种”的理念更需要清晰:

第一:要寻找适合幼鸽公棚竞翔的“种”。引好种、配好对、出好苗是广大鸽友的共同愿望,但具体到特定公棚、特定赛线、特定赛距的种鸽选育上,鸽友们仍需要苦苦追寻,努力探索。建议鸽友,一是要选择好适应赛线的优良种鸽;二是要选择该项目距离的赛鸽品种;三是对赛鸽要做到准确定位分组,及早确定其主攻公棚;四是要避免多头出击,以专攻一个地区公棚赛为最佳选择。

第二:要选择好快速归反的优秀遗传基因。赛鸽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快速归巢以期获得优异成绩,这是公棚组织者的初衷,也是广大鸽友的心愿。归根到底,选择好种鸽、繁育出快速归巢基因的优秀种系至关重要。在这里,选择稳定快速的基因是比赛获胜的基础,众多冠军和高手都产生于实战鸽系。

第三:要重视家族遗传的特性。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鸽友们重赛更重引种,选择有优秀遗传能力的种鸽家族是鸽友们的目标和追求。引进更重视使用,使用的诀窍在于细节,保持健康是前提,调理成最佳才能真正有所发挥,引入还需在用好上下工夫。

“你要拥有一个好孩子,必须从你做孩子时做起。”人鸽同理,你要想让你的优秀种鸽再作育出优秀的赛鸽来,必须让种鸽常年都保持在一个高位运行的健康状态之中。保持健康说来容易,但真要做到也需要养鸽者付出持之以恒的劳动与毅力。

赛鸽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让赛鸽快速归巢,要达到这一目标,特别是让你公棚赛鸽能快速归巢,实在是有许多工作要作,决不是花钱送鸽子那么简单。前面我们已经谈了两讲的内容,相对来说这两讲还是比较宏观的,接下来的三讲就比较具体,需要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要认真对待,如有失误就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赛鸽快速归巢。

我这里所说的种鸽调整不只是清理一下体内虫、定期清理毛滴虫、球虫、呼吸道,更主要的要知道鸽子这几种问题的成因,如果只是在种鸽配对前做这几件事,就显得太简单了,无论哪一种品牌鸽药在制定广告定位时都有一个系列用药的说明,我们按照产品说明去做就可以了,但是事实不是我们想象那么简单,不知道病理的照葫芦画瓢只能是瓢。深奥的信鸽文化,越深化越不能忽视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下面我将总结的经验奉献给大家,让我们共同探究种鸽的调整问题。

1、 明白病因,适时施药。鸽子体内虫是由鸽子排出的成虫卵再度感染产生的,保持鸽舍卫生是减少鸽子体内虫的最好方式,每年清除一次即可。毛滴虫可以在鸽子体内反复感染,这种病症的感染周期大约在40天左右反复感染一次,所以要定期的使用治疗厌氧菌的药物进行清理。球虫的发病多在气温15℃以上,湿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鸽群中发生,毛滴虫病和球虫病是鸽子感染其他病症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十分重视毛滴虫和球虫病的防治工作。种鸽呼吸道的调整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工作,我这里只想提示大家,冬季种鸽尽力要减少家飞对种鸽呼吸道的影响,减肥远远比清理呼吸道更容易。

2、 及时排毒呵护爱鸽。平时我们给鸽子用药及容易超过标准,许多鸽友还停留在用人用药来给鸽子治病防病,这里面有一个误区,一羽鸽子的体重只有一公斤左右,一个成人的体重却有60公斤,也就是说用人用药给鸽子进行防病治病只能使用成人用药量的1/60鸽子才能承受的了,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给鸽子造成了重大的毒副作用,所以要十分重视为你的爱鸽使用水溶性多维电解质进行排毒。

3、 坚持计划生育,巧用益生素维护种鸽的最佳状态。种鸽来之不益,好种鸽更应慎重使用,每年的产出数量要有计划,不宜过多过频,以保证育出幼鸽的质量。我们手头的种鸽大多数为死棚鸽,无论我们给于怎样的呵护都不如鸽子原生状态采食来的更全面,所以我们要尽力增加益生素类的补给,减少鸽子消化不良。

4、 有条件的鸽友还是亲自参加地方鸽会的比赛活动,可以通过自己亲手调整的赛鸽参赛来检验自己赛鸽调整能力的高低。检验成功后我们就可以像调整赛鸽那样调整自己的种鸽,做到心中有数。

5、 关于配对的时间问题。我们要从公棚的比赛时间来计算种鸽的配对时间,方法是选择赛鸽在公棚决赛表现最佳的日龄,推算出幼鸽的出壳时间加上18天的孵蛋时间,再加上10天就是你的种鸽应配对成功的时间。我们可以采取提前配对再雌雄分开的办法,掌握好种鸽的配对时间。

6、 增加光照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大自然的一年四季是由光照时间的长短来决定的,所以要让鸽子感觉到春天来了,在我们北方及时增加光照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7、 如何检验种鸽调整的好坏就是看种鸽能否快速配对,能够快速配对说明状态良好,也只有快速配对的种鸽才能作育出活力强的下一代,如果活力不佳即使勉强配上了也做不出活力很强的子代鸽。方法是利用半天的时间,只要为鸽子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小空间,不需要太专业的配对笼,可以给鸽子准备一些剪短的稻草,鸽子配对的好坏从鸽子的拾草量上就可以看出来,草越多越好,但要对拾草过多者进行人为调整防止鸽蛋外落。

如何学会玩好公棚之四

--如何作育强壮的幼鸽



做为公棚的参与者,能够发挥自己对赛鸽影响的时间只有从种鸽配对、生蛋→抱孵→出壳→雏鸽成长→调整教乖→独立活动→到选送公棚这80天(18天+20天+40天),这是非常关键的阶段,决定了一年玩公棚的成败!所以,十分有必要把这些问题理顺清楚,做到有备无患。

前三讲中,我们已经将种鸽准备完毕,只要按时间配对就可以了,但在为种鸽准备好一切作育幼鸽的条件中,我们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准备好“保姆鸽”。

“保姆鸽”也不是什么鸽子都能拿来用的!第一,保姆鸽必须健康。有过病史、经常状态不佳者不能用,最好是我们在调整种鸽的同时,也要对保姆鸽进行同样的调整;第二,保姆鸽要尽可能的年轻些。年龄太大的哺乳能力弱,这对作出强壮幼鸽不利,甚至会导致雏鸽中途患病或死亡;第三,保姆鸽的配对时间要与你准备对应的种鸽配对时间相一致;第四,保姆鸽要有育雏鸽的历史,哪怕一次也行,这样更把握一些。要知道,凡是要使用保姆鸽的雏鸽每一羽都是精品,都是鸽主的心肝宝贝,损失了太误事。

我觉得无论是种鸽还是保姆鸽,完全集中进行配对最好,这样成批量的生蛋、抱孵、出雏,一旦有些临时出现的问题就有了周旋的余地。

再需要准备的就是鸽主的时间、精力和兴趣,用欣赏的心态对待你亲自培养的每一羽信鸽和千挑万选引入的优秀种鸽,应充分信任、充满希望,要尽量为它们创造安全、自由、舒适的生活环境,并能够从它们的肢体语言中感受到它们的快乐。

在综合性营养配方饲料的准备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经验,但也不能忘记每天为种鸽准备好新鲜充足的保健砂,两套更换使用的水塔与清洁的饮用水。

玩好公棚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是要作育出强壮的幼鸽,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精品之作的成长,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用古玩鉴定家的心态去寻找不足、不行、不是,即:学会淘汰。

有经验的种鸽生下第一枚蛋时,它们一般是采取“假孵”的方式等待第二枚蛋的降临,如果我们确认种鸽抱孵的第一枚蛋不是“假孵”,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取出来,等到第二枚蛋生下来后一起孵,否则不一天出壳,雏鸽一大一小,较小的往往发育不好。同时我们还需要剔除异型蛋,及早淘汰先天不足的鸽蛋。

孵蛋到第四天的时候,我们要对鸽蛋是否受精进行检查,对着阳光或灯光滚动的查看一下有没有血丝,如果没有就是未受精,赶紧把蛋拿开,让鸽子再下蛋,如果等到该出壳时才发现就太误事了。

在孵蛋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经常检查,有的抱巢鸽喜欢往巢盆里叼一些铁钉、钥匙等硬质杂物,不及时清理就有扎破鸽蛋的危险。雏鸽即将出壳前还要清洁一下巢盆,卫生对刚出壳的雏鸽健康至关重要,要防止刚出壳的雏鸽脐带感染,也可以等到雏鸽完全脱离蛋壳后立即用碘酒对雏鸽的脐带进行消毒,防止毛滴虫和其他病菌由脐带侵入雏鸽。

套环前的7天是雏鸽生长的关键期,可以在种鸽的饮食中添加一些益生素类的消化用药,保证种鸽和雏鸽都有一个旺盛的肠胃。鸽初乳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它可以传递给雏鸽很强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对重点雏鸽可以采取“交换哺乳”和“接力哺乳”的方法,增加重点雏鸽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这对保证重点雏鸽的健康非常有益,可以少生病或不患病。套环之时要对雏鸽的生长状况、体质活力进行检查,发现体质弱小需及时淘汰。

在第10天左右,要对雏鸽接种疫苗。同时,每天上午为每羽雏鸽添喂“素补十四”,连续使用5天,保证雏鸽不缺乏维生素。从第16天开始对雏鸽进行一次毛滴虫的清理,要把鸽粮与保健砂、益生素、酵母混合在一起饲喂。这个阶段雏鸽生长迅速,长势明显,发育非常旺盛,每日需增加一次喂食,要让种鸽喂完雏鸽后还能吃到粮食,以保证种鸽的健康。雏鸽发育到20天后就要准备将雏鸽成批量的移至幼鸽棚中,给与幼鸽同等待遇,每天饲喂三次用保健砂、益生素与酵母混合好的幼鸽饲料,给与充足的清水(最初加入适量的电解质),不要去管他们,两天内幼鸽互相影响,全部学会了自己吃喝,三天后幼鸽各个开始抢着吃食。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现不会饮水的幼鸽,可以将幼鸽的头放在饮水器中,幼鸽马上就会明白这里可以饮到水,会饮水的幼鸽接着就能学会啄食料了。这时要用心观察每一羽幼鸽,寻找最先能够飞落在息架上的那一羽,它一定是骨架结构最好、最硬朗的幼鸽,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很有可能它就是你今年公棚的赢家。

所有的幼鸽30天时都学会了抢食、饮水、自动飞落息架,这时我们要在饲料中添加大粒的玉米和豌豆,给与单独的保健砂,目的是“撑”它们的嗉囊,食量大才能体质壮。还要让幼鸽学会洗澡,通过这一系列的饲养过程,幼鸽是否强壮已经表现的非常充分了,我们需要坚决淘汰幼鸽群中的弱者。

做为信鸽的饲养者要将信鸽的这一复杂的育雏过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每年必做的工作,成为自己育雏过程的自觉行为。同时还要做好详细的育雏记录,以保证幼鸽的血系清晰准确。

30天后的幼鸽就要等待教乖后准备选送公棚了。



如何学会玩好公棚之五

--如何选送公棚鸽



送公棚之前的20天(幼鸽30天—50天)是你欣赏和仔细观察挑选公棚鸽的最佳阶段,用自己的经验去读懂幼鸽的肢体语言,用你的管理教会幼鸽每日的生活。教会幼鸽迅速吃好每一餐,改一日多餐长食为一日限时两餐,每次喂食时间半小时到最后的二十分钟,无论是否吃饱都要将食槽拿开,让幼鸽在公棚里也能保持这种快速饮食的习性。

每五天为幼鸽洗一次澡,洗澡水中要添加醋或高锰酸钾,以及清除信鸽体外虫的药物。还要教会幼鸽有规律的起居习惯,经常晒太阳。

在这里我想把自己鉴鸽能力成长的经历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那是1998年在天津天体引进种鸽时,王群力和纪丽娟两位老总给与了极大的照顾,让我们鉴赏了天体的许多名血名鸽,以及优秀个体,那种抓握金环幼鸽的感受永远在我心中铭记,那种强有力的向外胀手的感觉是把握这批金环幼鸽之前没有感受过的,同样的幼鸽由于品质的不同龙骨、耻骨以及全身的骨架结构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后来只要是自己家中的优秀种鸽和他们的子代、孙代鸽中作出这样的骨架感觉幼鸽时我都给与了他们充分的信任,他们也不负我的希望,无论是在家飞地方赛还是选送公棚比赛,都有不错的表现,这件事对我鉴定幼鸽影响很大。

在传统的送交公棚的方法中,30天以后的鸽子就完全可以送交公棚了,可通过本人的实际体验,30天送交公棚还是太早了,还有许多可以教授给幼鸽的东西,幼鸽还没有学会,还需要用二十多天的时间来教会他们。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教乖的时间过程去发现幼鸽的区别,自然的知道哪些能送公棚哪些不能送。

认真仔细挑选出健康、聪明、活泼、强壮的幼鸽。我们必须明白,不是什么鸽子都可到公棚比赛的,决不是在家飞的好的鸽子在公棚就一定能飞的好,必须明白这是两个差异很大的赛事和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公棚百分之百玩的是鸽子,公棚不可能一个个的调整、修正,所有的行动都是统一和同等的。

教乖最直接的表现每年或者是每个公棚的比赛过程中都可以见到,决赛时看到有的鸽子硬是把别人的鸽子挤到一边抢进棚中获得好名次的事是经常发生的,这只是“运气”吗?不是!只要你用心想一下就知道,这种鸽子完全是一种习惯,它总是在训放和比赛中有好的表现。也就是说,鸽子是有个性的,而且这种个性是可以遗传的。

按照公棚的标准,凡是靠人为加工、以技巧取胜的鸽子都是“假”本事,这样的鸽子送公棚,输的可能性很大。反过来,公棚赛获奖的鸽子,如果用到地方赛中,你只要是稍一加工,轻轻松松就可以获奖。

由于阴差阳错,本人玩公棚的时间比较早,许多经验也是逐渐摸索出来的。开始大家都没有什么好种鸽,都是用自己家中的鸽子去打比赛,适当把自己家中的鸽子进行分类,看哪些鸽子的能力适合于飞哪种比赛,然后就出鸽子去试飞,不行或者不理想再去调整。特别是05年以后,由于自己的身体原因,只玩公棚赛,也就从公棚和公棚赢家手中引进鸽子再去比赛,每年送交公棚的鸽子,无论是赢还是输,都要拿回来认真研究与分析,赢在什么地方,输又输在哪里,反复的继续玩下来,经验也就越来越多了。听人说不如自己做来的更直接、更能让自己信服。

玩公棚“赢”是硬道理!所以玩公棚需要有很强的方向性和选择性,要先考虑准备参加哪家公棚赛,一定的赛线、天气、正常飞时需要多长时间都要心中有数,回过头来再去看自己的种鸽,哪个适合飞这样的公棚赛,不行的决不能勉强!

北京的公棚都是向南放,赛距一般是480—520公里,虽然地形是一马平川,可秋天比赛时常刮西北或者偏北风,风力至少4—5级,特别是放飞地秋季里无定向飞,那里既是海洋风进入陆地后第一次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又是西北季风带的交汇地,所以鸽子起飞后的风向不确定的时间多一些,鸽子飞出后马上就是顶风飞行,比较吃力,至少要比长春500公里多飞行1—2个小时。使用长春的快速鸽去北京飞鸽只能在400公里以下的比赛中获得好成绩,而且还要在晴天、不顶风的时候比赛。所以,无论赢还是输都要认真分析,只要你还想玩公棚就不能盲目。

50天以后的幼鸽完全可以鉴定出差别来,不行的千万不可以勉强送交公棚,如果你还是不能下决心淘汰的话,你可以先把要送交公棚的鸽子做一下鉴定,做好记录,然后在全部送交公棚。等到年末公棚比赛结束后,再把它们的成绩与你的记录相对照,坚持两年以后你的鉴定幼鸽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你再淘汰幼鸽时就不会再心软了。

公棚决赛10%的入赏率是不争的事实,怎样提高自己的鉴鸽水平,提高自己对公棚幼鸽的把握水平?如果谁能非常准确的从自己和他人的幼鸽中选出那10%的入赏鸽,谁就是鉴鸽大师,谁就能发大财,成为让人仰慕的人!明知道这根本做不到的鉴鸽能力,但却总能听到“事后诸葛亮”们洪亮的声音,鸽子飞好了吹一吹牛是可以理解的,保持心理健康吗,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需要。但是我想在这里说的鉴鸽能力的提高,就是需要反过来思考一下,选出10%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我们怎样去选都不会那么准确,如果多在淘汰的90%中作文章,这样是能够做到的。认可错杀也不勉强就是选送公棚的基本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经过几轮淘汰实践后,你会发现自己的鉴鸽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鉴鸽过关后,再去研究选送公棚幼鸽的血统,看它的平辈鸽曾经有过的良好表现,这些经过淘汰后选送的优秀个体,它们的遗传表现一定会高于以往它们的平辈鸽。

我认为有几种不能送公棚的幼鸽:1、难于教乖的幼鸽不能送;2、靠人为加工飞出成绩的假本事鸽不能送;3、亲鸽有打野习惯的不能送;4、血统上过于近亲的鸽子不能送;5、不耐食粗粮的不能送;6、有过病史的不能送;7、晚熟的不能送; 8、不行的绝不能勉强送。

还有几种选送公棚幼鸽的方法供大家参考:1、快速鸽多送易飞公棚,以6羽为例,可送4快2稳,对特别熟悉的易飞公棚可以6羽全部送交快速鸽;2、稳定鸽易送难飞公棚,可以送4稳2快;3、容易飞的公棚要送雄,难于飞的公棚要送雌;4、容易飞的公棚要送小(比赛时退条不超过7根),难飞的公棚要送大(比赛时完全退完条)。5不讲条件、不能讲条件、讲不了条件的公棚坚决送;能讲条件并且条件过于优厚的公棚不能送。曾几何时,由于公棚竞争的激烈我们见到许多奖金和收费方式过于优厚的公棚,从制订规程开始奖金总数就超出了他收鸽子的极限,甚至300公里以后才收取费用,导致公棚采取了少训、不训、甚至“六站到位”的公棚训赛原则,这样的公棚怎么可能正常比赛,又怎能让鸽友放心呢?自然最后的结果是不得不关门了事。我们要知道鸽友想占“便宜”,但是毕竟你的鸽子是由公棚来管理的,公棚是否训放到位、比赛到位,那是一本良心账,现在有些鸽友还在走交公棚讲条件的路,甚至要求500公里上笼交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呐!

学会了选送公棚的原则和方法,自然就知道了如何从公棚里拍鸽。

知道从公棚拍的是具有什么样优点的成绩鸽,就知道在自己的种鸽梯队中如何使用。

我们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向公棚选送鸽子,也就知道了别人是怎样向公棚选送鸽子的。所以,要想在公棚拍到你满意的鸽子,就要对公棚100公里以上的训放比赛成绩全面了解,不能只看预赛、决赛这两站成绩,要早下功夫,不能临时抱佛脚,公棚也要多为鸽友提供这样的资料,供鸽友参考,在拍鸽时,每一位鸽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自己需要的鸽子。总是有要快速鸽,有要耐力鸽的,但我们鸽友一定要自己掌握好,你要引入的鸽子一定是你需要的,它的水平一定在你的种鸽梯队中占到前三名以上,“自己家中永远拥有一羽最好的鸽子,但你永远缺少一羽更好的鸽子!”希望你拍到的最佳选择就是你需要的那一羽“更好的鸽子”。

08年我在吉林盛世公棚拍到决赛的第8名和第55名,它们是同一家鸽舍送交的两羽鸽子,表现是有所区别的。就预、决赛的综合成绩看,55名优于8名,但因为08年吉林盛世公棚预赛是一场非常艰苦的比赛,55名成绩好8名是第二天迟归,但在比赛前的训放站中,从100公里到150公里的四站成绩上,8名这羽鸽子均在前100名之内,120公里曾飞出冠军,55名是越飞越勇者。从中我们可以分析出,8名鸽是鸽主选送的快速鸽,55名是鸽主选送的到距离才有发挥的耐力鸽 ,所以我把它们拍下正符合我的需要。09年我把它们选配了自己主力鸽中的两羽父子鸽,作出8羽幼鸽,选送5羽参加公棚赛,三羽获奖,当年就收回了拍鸽成本。

所以我们在拍鸽时一定要对公棚鸽子比赛的表现进行分析,也要明白自己的需要,不能人云亦云,跟着别人的想法走,也不要被拍卖师和拍鸽现场的气氛所左右。还有一种拍鸽的普遍认识有待商榷,大家普遍认为在同一地区,难飞的公棚决赛成绩鸽可拍,利用价值大,而易飞的公棚决赛成绩鸽利用价值小,不能拍。这个话题还要回到公棚参与者送鸽的方法上,所以我认为,你如果缺少的是耐力鸽就去拍难飞公棚的决赛成绩鸽,而真正需要快速鸽的鸽友,还是去同一区域易飞的公棚中去拍鸽子,那里飞在前面的鸽子才是鸽主们送来的他鸽舍的快速鸽,你也可以询问一下你所熟悉的参赛鸽主,在这一公棚中他飞在前面的鸽子是他棚中的快速鸽还是耐力鸽。

如果你再这个问题上搞反了,你所拍回的鸽子就很难使用了,你所需要的是快速鸽你却拍回了耐力鸽,我们要知道在鸽子使用上,对鸽子的改造远远难于直接拿来你所需要的鸽子,让他们的优点继续在公棚比赛中发挥。拿来就用才是捷径,也是优秀信鸽个体的品质特性。

应鸽友的要求再说一下具体的配对方法:

玩公棚最理想的配对方法就是“快速鸽配耐力鸽”,但在实际使用上第一代的快速鸽配耐力鸽是既不快又不稳,这完全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我们必须坚持再向下玩到第二代、第三代才开始显现出理想的效果,之后我们再用理想的鸽子去配实践已证明是最棒的才会作育出更棒的鸽子,所以我在如何建立自己的种鸽梯队中强调,要用一羽或几羽血统鸽或者是公棚赛绩鸽采取沾血繁育的方法,分离出两路种鸽来,一路快速,一路耐力稳定。真正纯正、正统的品种鸽,改良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事。快速与耐力结合,最好还是找到沾血、雌雄差异小的鸽子组合在一起结合的比较快一些,效果也来的早些。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