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论产生优秀公棚的“生态环境”

时间:2011-11-13 15:45:40    来源:信鸽365    发表者: itsme       阅读次数:
论产生优秀公棚的“生态环境”

中国有许多类似这样的俗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的都是个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问题。以公棚为例,当一个公棚处于一种缺乏监督管理,各种“不规矩”的行为泛滥成灾的大环境下,虽然也有极少数公棚能够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但绝大多数公棚失去“上进”的动力,它们不是向上攀比,而是向下看齐,看谁“做”得巧妙,看谁更能殚精竭虑让损害鸽友利益的“幺蛾子”层出不穷。

  在一个好的和比较好的环境里,公棚之间的竞争虽也很激烈,但互相之间攀比的是谁更公正、透明,谁养得更好,存棚更多,归巢更理想。因为他们明白,在正气占上风的环境里,谁搞歪的斜的,谁让鸽友不满意,谁将被无情地淘汰出局。我所说的这个正气占上风的环境,可能是一个省,也可能是一个市,这种相互向上攀比,你好,我要比你做得更好的良性竞争环境,使这个环境里的所有公棚都受益,有钱大家赚,而且谁也不为鸽源发愁。在赛鸽公棚普遍受到鸽友非议的大环境下,依然存在让鸽友相对比较满意的公棚群落,存在产生优秀公棚的局部“生态环境”,这个问题值得关注,值得探讨,值得各地学习与借鉴。那么这个产生优秀公棚的“生态环境”是如何产生的呢?是自然天成的吗?是依靠公棚“自律”形成的吗?我看都不是。“自律”的作用微乎其微,这已被社会生活中的大量贪腐的案件所证实,“自律”仅对特别高尚的个人和单位有效,一个法制社会,必须依靠法律、法规等带有强制性的手段才能约束公民个人和社会团体的行为。一个公棚或是一个地区的一批公棚能够做得比较好,能够使鸽友基本上满意,除了公棚本身有良好的向上奋进的愿望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当地信鸽协会能够依法对公棚进行严格的、行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种管理指的是对赛事的全程管理,而不是指公棚作为企业而具有的“经营”那一部分业务。赛鸽公棚必须把自己开展的赛事全过程置于信鸽协会的监督和管理之下。而信鸽协会也必须不负国家体育行政部门的重托,严格地按中国信鸽协会颁布的《信鸽运动管理办法》和《中国信鸽公棚竞赛管理暂行规定》,承担起对赛鸽公棚监赛的责任。

  张家口市和包头市具有较好的“公棚生态环境”

  笔者置身于公棚赛事之中,又服务于鸽界传媒事业,从收集到的信息和耳濡目染的亲身感受得到的初步印象是,这种利于赛鸽公棚良性发展的局部环境是存在的,如河北省的张家口市、内蒙古的包头市,不仅笔者对这两个地方的赛鸽公棚有较好的评价,信鸽界舆论也大体相仿。

  评价一个公棚的好与坏,不能以个人在这个公棚的输赢作标准。赛鸽运动是一个“知已不知彼”的运动,你只知你投入比赛的是好鸽子,但你不知其它参赛者投入的是什么鸽子,也许比你的更好,俗话说:“知已知彼百战百胜”,而只知己不知彼的赛事是没有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的。我在包头市和张家口市的公棚赛中有输有赢,但并不影响我对这两个地方公棚的总体评价,也不影响我对这两个城市信鸽协会对公棚监赛工作的较好印象。我与内蒙古信鸽协会和包头市信鸽协会负责公棚事务的同志接触较多,我的鸽子在包头市的秋棚和春棚都有参赛,我感觉到包头市所有公棚的赛事都在公棚委员会的监督下进行,裁判长和裁判员由自治区信鸽协会统一调派,大多数是不同城市异地执裁,包头市公棚委员会领导逢赛必到现场,从集鸽开始,直到比赛结束。内蒙古的公棚近几年在赛事中“出事”的概率极低,与他们比较完善、比较严格的监赛有关。公棚是企业,公棚赛是商业比赛,信鸽协会只有依法对其进行“赛事监督”,才能杜绝或减少公棚弊案的发生,只有堵死公棚舞弊之路才能迫使公棚走“三公”之路,没有监赛,任由公棚自导、自演是绝对不行的。这就犹如我们的航天工业,如果没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的零件和部件任由工人随意加工,加工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无所谓,那么我们的“神舟”飞船还能上天吗?我看“神马”也飞不上去了。任何部门、任何行业,制度都是必需的,而且要带有强制性。在我们的航天企业里,也有“质量免检个人”,那只是极个别技术高超、质量意识极强、自觉性超强的工人才能享有的荣誉。绝大部分工人加工的产品都必须经由“自检、互检、专检”三道检验合格,才能进入下道工序。公棚也是如此,无需监赛也能恪守“三公”的,仅是极个别的。绝大多数公棚的赛事必须有裁判参与全程监督才能把发生弊案的可能性降下来。

  近日从网络上得知,陕西省公棚正在酝酿成立“公棚商会”。这是一件好事,商会属行业自治组织,如果运转的好,可以协调公棚之间的经营行为,避免恶性竞争,争取“众赢”的效果。企业是不怕“扎堆儿”的,“扎堆儿”所形成的“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往往胜过企业的单打独斗。如:北京隆福寺夜市的小吃一条街,每当夜幕降临,小吃一条街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家家生意火爆,日进斗金。

  像包头市和张家口市的公棚群,将来很可能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赛鸽公棚经济圈”,不仅使公棚家家赚钱,也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也可以为一方的社会风气、人文环境增光添彩。当然,这一切都源于“地方公棚群”的整体形象和口碑,源于当地体总和信鸽协会在“监督公棚赛事”方面的真抓实干。只有这样,才能开拓和营造出适合优秀公棚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