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鸽子的发挥在于鸽主对鸽种个性的掌握

时间:2011-12-28 11:59:23    来源:信鸽365    发表者: 闫庆峰       阅读次数:
鸽子的发挥在于鸽主对鸽种个性的掌握

赛鸽就是这么让人琢磨不透,也是由于它个性的神秘,吸引了很多喜欢挑战的鸽友饲养赛鸽;年复一年的比赛,不厌其烦的在选种、配对、管理饲养等放面探索着成功方法,承受着一次次的失败,总结着一次次的成功经验。然而,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惑着我,那就是,为什么有些鸽种在家赛中会取得很多优秀的成绩,甚至会有很多冠军产生;当把这些鸽种的投放到公棚去参赛,却表现平平甚至一去不归。很多鸽友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并一度认为是公棚把赛鸽“偷走了”;还有鸽友经历过,在家赛中比赛平平的鸽种,在公棚的比赛却发挥的很好。后来仔细琢磨,认为公棚偷走了,那是不负责人的想法;还是从实际出发,把检验面扩大,不能哪个公棚都会偷你的鸽子吧?并且,你的鸽子就那么好吗?认为公棚偷鸽是自己对失败的托词。那些在家比赛成绩平平的鸽种,却能在公棚表现非凡,只能说明主人对它大胆的做了彻底检验,使它得到很好的发挥,从而获得了全面的掌握。所以,要想检验一个鸽种的全面性,还是让它们去参赛,那是对它们最公平的对待。但家赛成绩很好,公棚赛却成绩平平甚至丢失的现象,值得深思。



赛鸽和人一样,有不同的性格,其中,有很多鸽种具有强烈的“神经质”现象,这种“神经质”的赛鸽,在某种程度上是赛鸽的优点,但也是它致命的缺点。还有一些鸽种的性格就是“亲和性”很强的那种;这种赛鸽,为了一口吃的,可以飞到鸽主的手上、身上等讨要赏赐,这样的性格也是它的优点,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它致命的弱点。有鸽友会说,亲和性是可以训练的。的确,很多赛鸽的亲和性很好训练,但对于一些“神经质”极强的鸽种,你怎么训,它的本性也改变的不多;即使你用饥饿的方法,它也是小心翼翼的,试探着和你接触,并有随时都想逃跑的举动,甚至有个别的赛鸽,宁愿不吃饿着肚子也绝不受你食物的诱惑,即使同伴都飞到你的手上、身上,它依然和你保持一定的距离,小心的捡食着掉到地上的粮食,也绝不会和你接近。



经过几年的比赛检验,最终认为是鸽子性格的区别,造成这个现象发生的因素可能性最大。仔细观察鸽子的性格,从家赛的实践加上公棚赛的结果,以及鸽友间相互交流,找出以下不成熟的原因,供鸽友参考,并欢迎鸽友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以提高鸽友对赛鸽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利用赛鸽的个性,打好每一个比赛。



具有这两种极端性格的鸽种,就会出现家赛成绩好,公棚赛成绩平平甚至丢失的现象。



一、强烈的“神经质”鸽种 对于生活环境的选择都很挑剔



这样的鸽种,在家饲养时,可以得到精心的照顾。在公棚,这样的鸽子往往在进食的时候,只能得到一些残羹剩饭,因此,体能得不到很好的恢复。由于它“神经质”的特点,对外界以及对人的敏感程度高于其它赛鸽,在家飞过程中也绝不会偷懒,家飞结束后,进棚的速度却明显比其它鸽子慢;当它进棚时,棚内“好吃”的食物早已经被同伴们吃光,留给它的只是爱吃不吃的餐食,体能的消耗和补充达不到平衡,自然,身体素质会长时间得不到增长。还是由于它的“神经质”给它带来的紧迫和应急都大于正常的赛鸽,家飞时表现看不出对它的危害太大;在路训的环节上,抓鸽上笼的过程就会使它惊恐万状;由于它“神经质”的特点,肯定会对抓鸽上笼这个环节很敏感,但这个“抓”还是必须的,所以,难免有被抓受伤的可能;内在的受害是紧迫和应急,外在的伤害就有可能是折翅掉毛。试想,这样的个体在公棚的环境下生活,不可能有安全的意思,即使不丢失,入赏的机会也太少了。鸽子本身是群居的鸟类,依赖于群体来获得安全的意思。但鸽子还有个特点,对它不安全的生活环境,有迁徙的行为;对于这样的鸽子,别说有人的因素会造成不安全的认识,就是棚内的密度过大,它没有落脚的地方,它都会选择迁徙他处。



对于“神经质”的个体,假如是在家中比赛,这个“毛病”还可以被利用,在家赛的小环境下,主人的经常出现,它会一点点适应,主人的精心呵护,它会逐渐放松它紧张的神经,轻抓轻放的过程会让它体会所受到伤害没有它想象的严重,久而久之,它对鸽主的感情也会减轻它的紧迫;在比赛的过程中,它会把这种紧迫变成对外界的恐惧,把家中的安全感变成一种依赖,同时会把对外界的恐惧化成速度的动力;它在脱离司放车的瞬间,会以最快的速度飞往家中,希望得到家中的一切庇佑,从而体现出快速的特性。



强烈“神经质”的赛鸽,表现出对人的反应有两种



1、当人进入鸽舍的一瞬间,它就会有明显的反应,甚至听到人的脚步声或开门声,它都会有所警觉。一旦有人进入鸽舍,它会惊恐万状的乱飞乱撞。这样的赛鸽最容易受到伤害,你很难抓到它,即使抓到也会费很大力气,甚至有时会伤害到它,特别是鸽棚大的鸽舍。



2、当人进入鸽舍后,它没有乱飞乱撞的表现,却会用机警的眼睛看着你的一举一动;当你的眼光落到它身上,它会更加警惕,一旦你有抓它的举动,它会很敏捷的在你的手下逃脱,这样性格的个体很可能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在幼鸽时期,这样性格的个体就很容易被发现;在刚离巢的时候,当你想接近它们时,它们不象其它幼鸽那样,缩着脖子唧唧叫的等着你抓,而是早早的就离你很远,假如它认为你要抓它,它会很敏捷的在地上跑,速度很快并不唧唧乱叫。



二、亲和性极强的个体 不是傻乎乎的表现



一些品种鸽,天性喜欢和主人亲和,还生长一付好胃口,一天就知道吃完了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长肉,慢慢的会养成懒惰的性格。在家打比赛,接受的是强化训练,吃食也能得到相对的控制。在公棚,家飞结束后添加上食物,谁先进棚谁先吃,先进来的吃的是“大鱼大肉”,长的是“膘肥体胖”。在公棚家飞训练的初始,再没有强迫的过程,使得这些个体“好吃懒做”的行为随意发展。临近路训的环节时,它们只能接受到短期的强化训练,在短距离的训练过程中,训放记录上偶尔的“好”成绩,会让你误会它是一羽很有发展的个体。因为,在公棚的短距离训放中,会出现成百上千的赛鸽同时归返的壮观现象,就在这成百上千的赛鸽中,由于它平时的“好吃懒做”,造成它在短短飞行距离上会首先感觉疲劳和饥渴,进棚的“口令”会刺激它“开饭啦!”,因此,它会在这个环节表现的特别突出;所以,在短距离的成绩名单上,你首先看到的就是它的出现;这些短距离首先出现在成绩单上的个体,随着路训距离的增加,有些会渐渐消失,这也是没到比赛就找不到它们身影的原因。



那么,这样的鸽子为什么会在家赛中有所发挥呢?一是在家赛中,你没有给它懒惰的机会,当它有懒惰的行为时,你会“关照”它,及时的纠正了它的坏毛病;二是这样的个体,对食物的要求很高,天生的一副好胃口,促使它的饥饿感很强,在鸽主的精心呵护和严格的训练后,它的身体素质会很好,体现出对食物的利用率,很容易成为“超恢复”的个体。在比赛的过程中,这个饥饿感会使它对家中的美食产生强烈的欲望,从而达到快速的目的。



强烈亲和性个体的赛鸽,表现出对人的依赖性很强。在离巢后的幼鸽期,表现出对人提供食物的渴望。只要你细心,就会发现,在幼鸽离巢期,刚学会吃食的幼鸽,一些个体接受口令很快,只要听到熟悉的口令声,它们就会表现出异常的兴奋,有的甚至着急的飞到你身边等待着你给它食物。你要是用手喂它,它也不拒绝,久而久之,你一进棚它就会用眼睛盯着你的手,时刻准备着你抬起手它就会飞上来。



这样的个体很讨人喜欢,但也是它比赛生涯的弊病;当它饥饿的时候,它绝没有一点警惕的思想,对饥饿的忍耐程度也差,一旦有艰难的训放,在饥渴难耐的时候,它会选择有鸽子飞翔的地方,很容易在沿途中,随着家飞的鸽子进入他舍,也很容易见到有鸽子居住的地方主动进取寻找食物,从而失去了蓝天飞翔的自由。这就是它们在公棚很难进入决赛环节的因素。




鸽子的本性和特性以及个性都是可以遗传的,它们赖以生存的遗传本性,不知道哪个“性”对人来说是它们的优点,哪个“性”是缺点;我们对它的本性、特性、个性的掌握和利用,以及定向的培育,是我们饲养赛鸽成功和失败的一个因素,利用的好坏和培育的成败在于掌握的程度。这也是用成绩鸽做种和用“天落鸟”做种成功与否的区别。

无论是公棚赛还是家赛,只要是能获得优异成绩的鸽种就是好鸽种。掌握鸽子的个性是为了充分的发挥它们,充分利用它们的个性,会为比赛获得胜利奠定良好的基础。掌握不好,不但胜利无望,很多优秀个体还会被戴上“废物”罪名的帽子,被主人淘汰甚至被无情的扼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掌握之中用途不同。

赛鸽个性掌握在人,掌握准确为我所用。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