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怎样挑选理想幼鸽

时间:2012-01-21 14:51:32    来源:信鸽365    发表者: 正荣鸽舍       阅读次数:
怎样挑选理想幼鸽

 如果说过硬的血统、科学的饲养、合理的训翔和适宜的选配四大环节是保证今后获得成功的因素组合的话,那么预先从庞大的鸽群里面将极少部分优等苗子选拔出来进行及早重点精心培养这一环节则是搭成腾飞的高台。因而,提早发现和选拔优等幼鸽不可谓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在血统、品种、饲养等诸多条件趋于同等的情况,甚至包括在同一对父母鸽作育的数羽兄弟姐妹鸽中,你若能够将其中“凤毛麟角”一样稀有的一、二羽精品选拔出来的话,那将显示出你的鉴鸽水准达到了一种常人不可及的境界!鸽坛有这么一句话:“从好鸽群里面找出孬鸽容易,但从好鸽群里面找出更好的鸽却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今的鸽友们谁都养着优良品种鸽,谁都喂着优质饲料,谁都下得功夫进行高强度训飞,可到时候比赛结果一出榜仍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景象,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城市,每届比赛总是那么几个人站在领奖台上欢笑,由此就说明了咱们在选鸽方面确实技不如人。
  言归正传,从大的方面来说,选手鸽在幼鸽时期可以说是可塑性最好的阶段。实际上,各个方面的情况都具有与众不同的良好表现的幼鸽,待长成之后大部分都不会差到哪里去的。记住了,是大部分差不到哪里去,而不是每一羽都差不到哪里去。即便如此,但在个体与个体之间总会存在一点差异,尽管这种差异很细微,细微到我们在选拔过程当中如果不达到苛刻的地步就发现不了的境地,所以我们才要做选拔工作,为的就是消除日后失手的隐患。既然选拔,当然就意味着不是每一羽幼鸽都具有值得重视的可塑性!比如说一羽在体质方面严重存在先天不足,骨骼发育不良,骨架结构与生俱来的缺陷等等。其实,在实际养鸽过程当中,上述这种“胎里带”的缺陷咱们经常发现,别说是父母鸽本身就存在某种缺陷而作出的后代同样存在相同的缺陷了,就连一对各个方面的条件都很完美的父母鸽所作育出来的诸多兄弟姐妹当中照样也有从外观到内在条件参差不齐的问题存在,这就是咱们说的“一母生九子,九子不一样”的道理所在。



  实际上,任何一对出类拔萃的老种鸽绝对不可能只生英雄而不生狗熊,作出的儿女中既有日后成大器的,也有连一点儿小出息都没有的庸才。当然,造成这种差距的因素也是各个方面的,因此,从小选拔优良幼鸽就成了咱们的一项基本但必须的工作。说到选拔幼鸽的“工程项目”,笔者想起了这样一句话:“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说白了,对各方面身体结构生长发育尚未成形和生理结构仍在继续形成过程当中的幼鸽进行选拔确实是一个对鸽主鉴鸽水平的不小的考验,是一种对鉴鸽经验的严格验查,既便是一些功底深厚的名家高手也难免会发生慧眼漏珠的失误,所不同的则是一般的普通鸽友与名家高手之间“会考”仅存在一个偏差大小,准确性高低的问题罢了。
  有道是:幼鸽选不准,长大蚀老本。在鸽苗幼小时凭经验及早淘汰各方面条件不合乎要求的个体跟长大后送到赛场上去进行自然淘汰属于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从基础赛起,后者是从运气赛起,从基础赛起当然是智者行为,而从运气赛起无疑属于“中庸”之人的赛鸽之道。前者先一步清除掉不良的那一部分,先是省事、省时、省心、省钱财、省鸽棚空间,再下来就是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充分用来呵护选拔出来的这一部分“达标”幼鸽,力争使它们优上加优。
  那么,选拔优秀幼鸽又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呢?笔者认为从大的范围来讲主要对骨骼的生长发育状况,骨架的结构状况,肌肉组织的形态状况及形体的面貌状况来把关。
  A:骨骼生长发育状况:信鸽的生命内涵应该完全被一个“翔”字所浓缩,所以作为一种飞翔动物,它的躯体结构几乎就是由诸多粗粗细细长长短短的骨骼组织而成的“骨骼网络”。骨骼除了担当着鸽体的“支撑架”之外,也起着内脏器官“保护罩”的重要作用。因此,对骨骼的质量要求必须是强壮而富有良好的韧性!合格的骨骼检测手法即为:当你用手捧起鸽体的时候,它的整个躯体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平衡度很好,也就是说抓在手中的鸽子尾羽绝对不允许散开并伴有上翘的现象,而应该呈一束状并往下勾。骨骼生长发育优良的幼鸽在接受任何一个部位测试当中都会给你用手指施加的负荷反馈一种程度不同的抗压反应,抗压反应越明显就说明其骨骼生长发育的质量越高,如果反应不是特别明显的话,其骨骼生长发育状况则相对偏差,最多也只能称得上是“一般般”的标准。
  B:骨架结构状况:虽然说骨架结构状况与骨骼生长发育状况有着直接的紧密关系,但又绝对不是同一个性质的概念!骨架结构状况属于骨骼与骨骼相结合的“框架”问题,因此二者不能形同一个认知。就像修房一样,既便是材质再好,但墙与墙的结合不“压茬”,形不成茬与茬<也就是对口与对口>相扣的格局,结构就不可能坚固。很多鸽友往往都习惯于将这两个方面的事说成一个认识,这样是不太严谨的。多年的实际赛鸽经历给了我这样的一个经验总结:大凡骨架结构状况很好的个体,其骨骼生长发育状况一般不会差,但骨骼生长发育状况很好的个体,却未必每一羽骨架结构状况都合格!优良的骨架结构状况是支撑鸽子延续飞翔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理想的骨架结构状况指鸽子全身整体骨骼对接密实、紧凑,呈对触状态,其中的重中之重当属龙骨、耻骨和肩骨,大概要求是:耻骨短而粗、厚而壮及闭合紧密,龙骨要粗壮端直,至于长短方面应以主打什么样的赛距而分别讲究,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龙骨的末端与蛋骨的距离越短越是上品,而肩骨则是鸽子飞翔运动中的力量集中地,也就是飞速的牵扯点,应该越厚实、越发达、越粗短越佳。
  C:肌肉组织形态状况:肌肉是鸽子飞翔动力的囤积库,也是飞翔动力产生的源泉。特别是参加长距离比赛的选手鸽在少食或者无食物及时补充能量的特殊困难下就全靠消耗肌肉来坚持飞翔,因而我们从赛鸽高手那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求“肌肉发达”,其中更多的则是应以前胸肌肉发达丰满并富有弹性!当然,至于说是应该前胸肌肉发达还是应该后腰粗壮为佳,这要因赛程长短而异,一般情况下前者多为三、五百公里左右的实力鸽,而后者却在一千公里以上的赛距上有优势,二者不能“一刀切”。其他部位的肌肉组织形态不能说可研究可不研究,这里面关系到一个协调不协调的关键问题。仅从幼鸽的角度来讲,皆因为它们方方面面的机能系统和器官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定形,比方说肌肉方面还存在水份较重,略显质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弹性欠佳或者是说“虚胖”,这也大可不必气馁,如果在哺乳期内及能够独立觅食这段时期内一直处在健康发育的状态,待正式家飞锻练一些日子后自然就会出现一个很大的改善,尤其是到了五至六个月龄时,肌肉组织形态状况就可以下定论了。怕就怕幼鸽肌肉干瘪,自然就无法与丰满发达相提并论,属于最先淘汰出局之列。而仅凭笔者所上手把玩过的不少肌肉丰满发达却没有弹性的个体身上总结这一个经验,此类鸽一上手给人一种如同捧着一块石头似的沉重,用地方白话说“长了一身死肉”,还是早早清理出棚为妙!
  D:体形面貌状况:体形是鸽体的形状结构体,发挥着支持飞翔的重要动能。由于在鸽子体形方面存在着一个远距离品系鸽形状和中短距离品系鸽形状的差异问题、所以对鸽体的形状结构不能统一成一个标准,因此就有了流线体,大三角体之分别。但是,有一个两厢皆宜的“关键词”值得特别记住——协调,就是指鸽子身形的均衡度。当然,无论在优秀的种鸽当中还是在优秀的赛绩鸽里面也有身体结构并不协调的特例,但仅限于极少数而已。总体上来讲,幼鸽在出巢单翔之前,个头略微肥大一些较好,抓在手里面就如同抓鳝鱼似的有往前滑脱的感觉!从整体上看呈大三角形<前胸宽大开阔,后尾窄小紧状>的多为爆发力强劲的中、短程快速鸽体形,而前胸浑圆、后腰强壮者即为长距离耐力鸽体形。因而,在选择鸽子体形的时候应该注意因赛距而定夺。
  以上仅仅是大的原则,如果要一一详细介绍的话,细枝末节可就非三言两语所能说清了,像还有羽质、眼道、喉、舌等等的方面都未在这里逐一探讨。怎么说呢?凡事总该有个“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的基本原则,就以鸽子来说,倘若你的鸽子缺失了“返巢”这个主宰其全部生命内涵的条件,那么骨骼、肌肉、骨架、体形……之类的外形框架结构再怎么完美精致也是无用的。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