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鸽闻快讯
鸽舍图片
养鸽感悟
收藏文章
鸽友日记
获奖鸽
专题图库
各地鸽舍加盟
各地鸽舍导航
文章搜索:
鸽闻快讯
养鸽感悟
收藏文章
日记本
鸽舍图片
获奖鸽
高级搜索
在线注册各地鸽舍网站
加入各地鸽舍信息平台
管理员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收藏文章
育种
时间:2012-03-30 13:57:34 来源:
信鸽365
发表者:
铜陵向上鸽舍
阅读次数:次
育种
作者:陈国胜 来源:转载 发布者:梦幻鸽园
赛鸽
重在比赛,比赛重在育种,这是鸽界早已形成的经验之谈,也俗称比赛是银,育种是金。
育种的方法不在乎三种:杂交、近交、同系交,采取不同的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首先,杂交繁殖:一般泛指血缘上没有关系的雌雄鸽交配在一起称之为杂交。杂交繁殖的特性是其后代具有多变性和不可预测性。就是说后代的变化比较大。其特性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好的一面在于通过杂交的多变性创造新育种材料,以此建立起新的鸽系,过去曾有很多名家用杂交开始培育新种,不利的一面是在挑选上增加了难度,子代规律性差,有人估算好鸽率在百分之十几,要获得好鸽子就要作育较多子代还要严格筛选。
其次,近交繁殖:我认为将双亲上四代里同一祖先出现过两次以上者称为近亲交配。其目的有两个,其一培养赛鸽,鸽界的许多大名家都是采用适度的近亲交配来保持鸽系的赛绩与特征,因为好的遗传基因隐性居多,往往要靠近亲繁殖来维持血统才不会转弱。通过近亲交配繁殖出的鸽子在外貌上往往不够漂亮,而我们所追求的是优良的遗传效果,通过近交交配逐步凝聚优秀的遗传基因,詹森家族一百年的育种史正是最有力的说明。第二个目的是培养优秀的种鸽,尤其是种雌鸽多出自近亲交配,但留种时需特别注意要选留活力好的为种鸽。
不管是培育赛鸽还是种鸽,其选配的原则都应是“大同小异”,以避免退化的发生。在“大异小同”的选配法中的大异,即差异到底有多大,这取决于血缘接近的程度,血缘关系越近时差异可以越大,当血缘关系较远时差异依然要保持在较小的范围甚至要象杂交选配一样。以上只是一些理论上的原则,具体实践时则要复杂得多,例如近亲交配时“近”的程度就要灵活掌握,一般情况下应避免极端的近亲交配如父配女,子配母,兄妹配等,这些配法的选育难度要大一些。而常用方法有弟配兄之女,妹配姐之子,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妹配,或稍远一点的一代对三代等比较常用。由于近亲的方式不同选留的重点自然也就不同,如同父异母作出时要注意留雄,而当同母异父作出时则要把选留的重点放在雌鸽上,等等。
第三, 同系同源繁殖法:综合杂交和近交育种方法的特点,克服杂交和近交的一些不利,采用有共同起源的鸽互配是比较好的方法,如利用不同来源的詹森鸽互配,不同来源的贺夫肯互配……为同系繁殖,如:詹森交配慕利门,詹森系配贺夫肯,配胡本……为同源繁殖,这种交配的效果既有较强杂交的优势的显现,活力增强,比近交在竞翔上有一定优势。又避免了纯杂交的多变性,使其后代相对一致,好鸽率大于杂交繁殖。在这种配法的实施中同样也应注意“大同小异”即竞翔级别要相同,外部特征要接近。但是采用这种方法需要了解鸽系的来龙去脉,深入研究至少四代以上的血统情况。
我有一羽”777”的詹森老白眼雌,采用了1雌多雄的培育方法,育出的子代通过放飞进行检验,符合要求进行同系内的近交,2代配3代,再放飞检验,留用赛鸽优胜鸽进行再培育,从而形成自己的同系品系.此詹森老白眼目前已到5代,每代都有冠军产生,从00年开始到现在大小冠军已有30多羽,所以说只要育种的方法对头,冠军自然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养鸽应该建立自己的主血
(08-21)
家鸽不会成为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感元凶
(04-13)
眼底栉膜探秘
(02-28)
有关德国信鸽赛制和培育特点
(02-28)
伟大的罗杰·富雷卡的由来
(02-26)
郑州和平鸽舍董一峰先生访谈录
(02-17)
我的引种经历
(02-17)
賽鴿高級能量救命術 第四章
(01-30)
賽鴿高級能量救命術 第三章
(01-30)
賽鴿高級能量救命術 第二章
(01-30)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信鸽365(www.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3
www.XinGe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 联系电话:010-59370119、56802164 传真:010-59370119
建议反馈及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