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鸽 群 主 血 的 选 择 与 延 续 发 展

时间:2012-03-31 11:49:50    来源:    发表者: 昆明逍遥鸽舍       阅读次数:
鸽 群 主 血 的 选 择 与 延 续 发 展

一个鸽棚,如果没有自己的优秀主血鸽系,尤如得了软骨病,永远不会有所作为。如果棚中出现一路赛绩叠出的优秀血脉,不能抓住机遇,巩固延续发展其优势,机遇就会变成过路云烟,与你失之交臂。
  养赛鸽,不但需要有悟性,还必须有点创造精神,要敢于创新,敢为天下先,趟出自己的路子来。不能一味地靠外引种鸽培育自己的赛鸽。引种的终极目的,在于吸取外来鸽精华,借鉴、改良、创新为我所用。不能老是抱着外来鸽的名字不放,在适当时机,要敢于打出自己的旗号。
  世上所有好赛鸽的优秀竞翔特质、体态特征,均来自先天遗传。赛鸽育种的精髓,在于培育自己形成体系的种鸽群和赛鸽群。其真谛是不断用自己培育的种鸽,作出比原来品质更高的赛鸽,做到长胜不衰。
  立棚养鸽,种鸽中出现了优秀种鸽,那只是养鸽成功的开始,只有自己能创造性地不断育出优秀种鸽和高品质赛鸽群,并不断地在参赛中获胜,才是真正的成功。
所有高明的养鸽者,他们总是把不断提高整棚赛鸽品质放在首位,不会躺在一二羽明星鸽上睡大觉。
  纵观国内外所有名家,他们之所以成名,无外乎他们拥有两大法宝:一是他们棚内不断地有品质十分优秀的赛鸽参赛获奖;二是他们有高超的育鸽技巧,善于巩固、延续、提高本棚优异赛绩鸽的优秀竞翔特质。这二者,就如同鸽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凡是参赛获奖者,都是在引种获得优秀种鸽基础上,百分之八十是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天上不会掉馅儿饼。凡能多年保持优胜的鸽友,其育种的重点,均以保持发展自己鸽棚内已连续做出优秀赛绩鸽的基础种鸽特性(即提纯保种)为主,不必刻意地去过度重视赛鸽的外观及羽色。只要保持基础主血种鸽的优秀竞翔特质的遗传,就可源源不断地育出优秀赛鸽。心中要牢牢切记,“育种是金”。只有弄懂育种原理,认识和掌握配对育种规律,才可随心所欲控制遗传。
  保持鸽棚长胜不衰并且持续发展的关键是选主血,选择做基础主血种鸽基本原则是:当自己的鸽棚内,出现有一对种鸽做出的子鸽,不断在参赛中连创佳绩,甚或连续出现最佳前名次鸽,并有优秀个体夺得冠、亚军。要想保持并延续该路赛鸽优秀赛绩的连续性,就要反过来确认该配对雄、雌种鸽的父母鸽上代,是否父系与母系都是出自血统优秀、赛绩杰出的基础种鸽。或者所预选主血种鸽的父母鸽本身,都是出自优秀血系鸽子代中的优异赛绩鸽。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种鸽的竞翔品质越好,下代参赛获胜的机会越多,所以,选择主血种鸽一定要把血统优秀摆在首位。前边已经说过,所有赛鸽的优秀竞翔特质,均来自先天遗传,把话说白了,就是血统对赛鸽的绝大部分竞翔优秀特质均有很多方面影响。任何一羽种鸽,如果没有优秀血统做基础,那是先天不足,任何人都无法弥补。
  如何权衡引种是否成功呢?一般地讲,当发现自己鸽舍某羽赛鸽是优秀赛绩鸽,且同父母兄弟姐妹鸽,参赛成绩都很出色,不但同系鸽归巢入赏率高,而且很少丢失。反过来确认其父母鸽时,其优秀种雄母亲鸽的父鸽和祖母鸽,都是来自优秀血系鸽中的优异赛绩鸽;反过来说,其优秀种雌父鸽的母亲鸽和祖父鸽,也都是来自优秀血系鸽中的优异赛绩鸽,可基本判断引种成功。这样的两羽优异赛绩鸽,或优秀血系鸽相配,不但做出的子代鸽出现优秀赛绩鸽的机率高,且配得巧还会出现黄金配对。因为,这样的优秀种雄与种雌,符合养鸽前辈多年在育种实践总结中反复验证的经验:“来自优秀血系的优异赛绩鸽作种,一般会在父系的第三代和母系的第四代,或母系的第三代和父系的第四代,产生类似最佳种雄或种雌的最优秀赛种鸽”的规律。参赛实践也反复证明,凡是能够连续数代发挥的鸽族,追根溯源,其父系和母系的祖先,都是出自杰出的基础种鸽。凡经逆向确认,本棚出现的参赛优秀群体,确是来自优秀血统(血系)的优秀种雄种雌育出的,就要把它们中的具有优秀赛绩的个体保护、发展,使之成为本棚的主血种鸽,以便使自己鸽棚已出现的优异赛绩延续、发展、不断提高,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延续发展本棚主血,可直接借鉴鸽界前辈常用配对方法中的同父异母、同母异父子代选优近亲回血配、及堂兄(姐)妹(弟)、表兄(姐)妹(弟)旁系选优近亲回血配对法。从很多鸽友谈到的育鸽配对实践体验总结看,用这种近亲回血配对,延传主血方法的优点是:
  一、不但能保证一个主血的特征特质遗传稳定,而且还不会影响下代参赛。
  二、用这种在近亲个体中选优回血配对法,回交后选出来的优秀赛绩鸽,再去配另一羽同宗远亲优秀赛绩鸽,即远缘近亲杂交,不但所生子代体质会更好,能达到提纯复壮的效果,其子代中还会产生赛绩及做种更出色的优秀个体。如果能尽快从中发现其赛绩、育种综合素质超越其原始主血基础种鸽的优秀个体,对保持一个鸽棚主血的发展、提高、并对形成新的品系将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
  主血选定后,以主血参赛群中发挥稳定、赛绩突出优异个体做基础种鸽,并以基础种鸽为轴,进行选优近亲回血配。能延续发展主血的优异特质。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选定主血的参赛群中,挑选赛绩最优秀,并经得起复放的个体。特别要注意,在幼鸽时就飞出好成绩(冠军或前名次),进入青年和成年期后,经多次复放,又连续创佳绩(进前名次或获冠、亚军)的个体雄、雌做基础种鸽。然后,采用一雌配多雄或一雄配多雌,各做出2-3对仔鸽,进行放飞汰选。按着从主血选基础种鸽的赛绩条件,挑选出子新一代续代种鸽。然后进行同父异母、同母异父子代选优近亲回血配,堂兄(姐)妹(弟)或表兄(姐)妹(弟)旁系选优近亲回血配。其作出的子代,再进行放飞汰选,还按选主血基础种鸽的赛绩条件,选出子二代续代种鸽进行互配。作出子代参赛汰选,还按上述选基础种鸽赛绩原则,选出子三代续代种鸽后,与原始主血基础种鸽(种雄或种雌)进行隔代回血配。以提高原始主血的浓度,强化主血优秀竞翔基因遗传力后,将其子代经放飞汰选后,再按选原始基础主血种鸽赛绩原则,择选出新一轮原始基础种鸽。依前述近亲优回血配对育鸽过程,进行三代内的续代延续繁衍。只要按此原则往返重复进行选优近亲回血配,并适时引入同宗远亲优异赛绩种鸽,进行浓化主血,提高主血优秀竞翔特质遗传基因的遗传力,可基本保持所选主血的优秀竞翔特质代代延续遗传,使鸽棚参赛长胜不衰。
  值得指出的是,如果近亲回血鸽作出的好,具有从外观特征鉴别、挑选种鸽的经验和能力,也可从近亲回血子代鸽中不经放飞,直接鉴选出优秀个体作续代育种鸽,作出子代参赛,鉴别它的作种价值。因为,所有好种鸽的遗传基因特质,都是通过育出的直子代赛绩来证明的,子代飞出了好成绩,种鸽的育种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好种鸽不一定都是好赛鸽,但好赛鸽必定出自好种鸽”。这种同系内选优近亲回血配的基本目的,在于检验所选主血种鸽,是否耐得住近亲配、其后代是否能持续飞出优异赛绩、验证它后代的优秀竞翔个体是否有留种价值,以求获得原始主血种鸽的高智商以及优秀竞翔特质并纯合遗传基因,稳定后代优秀竞翔基因特质的强势遗传。
  如果通过反复近亲选优回血配后,能够达到主血种鸽的高智商竞翔优秀特质,代代延续遗传,一个鸽棚所预想获得的既能参赛获胜,又能作种育鸽延续其竞翔特质的血系鸽族,就近在眼前。
  综合所有介绍优血延续遗传选种配对资料看,近亲选优回血配对方法,一种是采用同宗同系高低代选优回血配,即人们常说的一代配二代、或二代配三代、一代配三代。二就是本文所推举的主血后代同父异母子代选优近亲回血配,同母异父子代选优近亲回血配,或堂兄(姐)妹(弟)、表兄(姐)妹(弟)选近亲回血配,保持主血的作育方法。
  之所以力主此选优近亲回血配对法保主血,是经过实践,及看到很多鸽友谈及用此回血配的实践体会,都说这种选优近亲回血配对的优点是:
  一、获得主血优秀后代后,往下延续的周期短,操作简单易掌握,又不影响参赛,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回血保优效果。
  二、主血种鸽的利用率高,验证主血延续遗传性能,及作种价值的认定快。
  三、可避免杂交鸽重复杂交形成杂杂交,使赛绩下滑。
  四、这种选优近亲回血配的实践告诉我们,它是一个优秀赛鸽血系所特有高智商竞翔特质,简便快捷获得延续遗传的最佳方法之一。
  五、此种配对法,既适用于养鸽大户保持延续某一优秀种雄或种雌的优秀竞翔特质。更是工薪养鸽族,保持发展本棚难以获得的最佳配对雄、雌种鸽优秀竞翔基因特质、延续遗传的捷径之一。还可避免或延缓不恰当近亲配带来的鸽质退化弊端。
  这个保主血的育种过程,利用的是最有效的提高赛鸽品质的交替遗传方法。在整个育种过程中,往往还会产生一羽呈显性遗传的基础种雄,发挥无限。
  切记!赛鸽育种中选配对不是品评会,且太漂亮的鸽子配在一起,不一定能做出既漂亮、竞翔性能又好的赛鸽。在选种鸽时,一定要切实把握雌鸽的做种条件,血统和赛绩一定要优秀。因为在育种遗传过程中,雌鸽对后代竞翔的耐力、坚韧性特质的影响,比雄鸽更重要。而近亲育出的赛绩优异雌鸽,有比较高的“含金量”。更重要的是,培育鸽棚主血鸽要有眼光,有胆量,有毅力,要在保护主血优秀竞翔特质延续遗传的同时,敢于在科学理念指导下,掺入优秀血统群中的优异赛绩异血鸽,进行改良、培育新的血系鸽。对赛鸽育种,要有鸽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