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种雄与种雌在遗传育种中的作用

时间:2012-04-20 10:46:01    来源:    发表者: 陕西流沙鸽舍       阅读次数:
种雄与种雌在遗传育种中的作用

凡事均应讲究科学性,尤其在信鸽育种中一直存在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纷争局面。各位鸽友应该相信谁、反对谁?不能像墙头草,随风倒。而应该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只有这样,才不致于偏听偏信,误入岐途。
《赛鸽天地》2000年第5期第84页,王伟克先生的“论雄鸽在遗传中的主导作用”一文,相信许多鸽友都看到了,题目确实是好题目,可惜没有遗传学依据,使这篇原本很有探讨价值的文章变成了鸡肋,嚼之无味,弃之可惜。稍有头脑的鸽友肯定觉得总有一点不得劲,但又说不出来所以然来。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即明白为什么了。
大家都知道鸽子体内存在有40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首先我们应该先明确,我们育种追求的是什么?无非想育出定向好,归巢稳而快,既能在晴天夺冠,又能在恶劣气候下归巢的好鸽子来。有些人说,我想育出全天候赛鸽来,晴天飞得好,阴雨天也能夺冠,总之无论什么天气都能夺冠。我想这不现实,俗话说,人无完人,鸽无完鸽。无论哪个品系,它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以500公里为例,能在500公里晴天夺冠的鸽子,阴雨天肯定与冠军无缘,700公里以上就很难归巢,300-400公里也许能进入名次,但争夺冠军就很不容易,反过来说300公里快的鸽子,500公里以上就很容易丢失。有些人听老外们介绍他的鸽子飞过十次,二十次冠军,花大价钱买来,结果作出子代300公里以上就丢光了,100-200公里,确实很快。为什么呢?赛制不同,这种二十次冠军的鸽子是在几十公里至200公里以内的比赛成绩,它并不是300公里至1000公里的多次冠军。所以说买鸽子先要问清楚是在多少公里的赛线上夺得冠军的。我们国家很少有100-200公里比赛的,都是训放。就拿詹森鸽子的“019”来说飞过二十余次冠军,可大部分是在100-300公里以内夺冠的,您让他硬要在500公里夺冠,那么就得在育种上下功夫。他的血统就得溶进500公里以上赛程的血统。而不是詹森原棚种鸽所能作出的。您不妨拿1对詹森原棚的种鸽来育出,它的子代300公里肯定很快,500公里就丢光了。只有用詹森对当地500公里名次鸽作出,晴天在500公里以内将有上佳表现,(这要詹森种鸽是真货)。有人说聋子的眼睛特,瞎子的耳朵很灵。鸽子也是这样。晴天飞得好,阴天就不行;远距离夺冠,近距离很慢。很漂亮的鸽子飞不过同巢的丑小鸭。总之,选鸽子要分析,如果漂亮的鸽子都飞得好,那么丑鸽子早死绝了,之所以有丑鸽子的生存空间,留下来的唯一原因就是能赢吧。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我们说鸽子飞得快慢与它的遗传基因有关,而基因是存在于染色体上的,假设鸽子快速归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其结果呢?有这三种可能:
①假设XA为定向归巢基因,当一羽杂交好种雄出现时,
♂XXA xx xy①
♀XY xxAxAy②
图1
♂XAX xAxA xAx①
♀XAY xAy xy②
图2
♂XX xAx xAx①
♀XAY xy xy ②
图3
其子代一半无归巢基因,经训放自然淘汰,归巢率50%,雌雄各一半,而且每一对子代中只有一只可以归巢,①②是第一窝与第二窝的标志。事实上同窝姐弟同归的事例很多。所以图1不成立。
②假设雌雄都携带有优良基因A,又很合配。其结果四只子代中有一只纯种雄XAXA出现,一只雌鸽xy是废品,另两只一雌一雄同父母相同。照此逻辑是杂交也能出纯系鸽。而且一代就有一只纯种雄出现,两窝中必有一只纯系种雄出现。无论出赛与作种均非常满意。如果是这样,那么何必育种呢?何必回血呢?杂交也能出纯品。事实上这可能吗?如果这么简单。信鸽也就早失去了其魅力。鸽友们根本无需花大 价钱引进铭鸽子,只要买两只归巢鸽,随便一杂交,一年之内出个一两只好种雄不是难事。这简直是开玩笑,滑天下之大稽。请见图2。
③一只种雌带有XA优良基因,其结果儿子皆是好赛鸽与好种鸽。女儿一只也不能归巢,更不能作种,那将是雄鸽之天下,雌鸽早已从竞翔中绝迹。这更不可能。见图3。
所以说归巢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是不能成立的。有人说性连锁总可以了吧。我说结果是一样的。所谓的连锁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连锁起来,一起遗传给下代。假设X性连锁遗传,其结果与上面的三种情况是一样的。
我们再来看看y染色体情况,假设y染色体是决定归巢的基因,那么结果只有一种,就是母仪天下,雌鸽统治天下,因雄鸽不会有y染色体,只有雌鸽能归巢和作种,雄鸽全是菜鸟。
由以上看,归巢性状不存在于性染色体上,也就是说与xy无关。那么有人要问,您说了半天,到底是什么起决定因素呢。我说归巢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的多基因遗传。试想40对常染色体分裂成80条性细胞,每一个性细胞(精子或卵子)含40条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常染色体和40条来自母方(或父方)的常染色体,加上来自双亲的x(y)或y(x)组成一个新的生命。40对40的任意组合将有多少种形式出现,可想而知。多基因遗传的关键是数量性状。(以后再谈)这就组成了信鸽界众多的不解之谜。所以说要纯合一羽鸽子不是几代所能完成的。这就是育种的难点,组合众多,人为不好控制,所以品系鸽的魅力也就在此。
介于遗传学这个早已被科学家证实了的事实。王先生的种雄起主导作用的论点就不能成立。当然我也听很多鸽友说杂志上很多育种大师,铭家都是以雄定棚,难道错了吗?错是不错,关键我们要分析。老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名人为什么要这么说,其理由很简单,为什么要告诉你们呢?我们评价任何事物首先要作个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假如您有一只好雄鸽,飞的很好,可作出下代就是不理想。或许偶而出一两只入赏的子代来,可成绩远远赶不上其父亲。这种事情在鸽界多的是。反过来说您有一只好雌鸽,成绩飞得很好,作出子代来也不会太差。随便配一只入赏公鸽就能作出好子代来。而它的女儿虽然没有飞过,但作出子代仍然飞得很好。为什么?这就是金母的好处,一只金母的女儿仍是金母。一只好公鸽的儿子未必是金公,女儿未必是金母。鸽友们不妨好好想一想。遗传学把xx叫杂合子或纯合子,把xy叫半合子。杂合子不容易纯合,半合子只有一半,比较好纯合。
至于王先生所举的青岛市民孟庆兰所生男婴均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根本属无稽之谈。医学上把遗传性疾病分为四大类:①x性连锁显性与隐性遗传。②y性染色体性连锁显性与隐性遗传。(孟庆兰所生男婴可能属于这一类的显性遗传)③常染色体显性与隐性遗传。④多基因遗传。疾病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因为摸到象大腿就说大象像根柱了。更不能因为自己的一只鸽子出了成绩就变成了真理。事物都是复杂的。再说也不能拿人和鸽子比。其实以雄定棚并没有错,关键是这只雄必须是靠得住,好雄难寻,好雄鸽必须是夺冠的能手,有多次入赏记录。才能以此为台柱,与多只金母相配,作出子代再返回来,目的是育出一棚以基础雄为主血的群势来。如果不是一只飞过多次入赏的公鸽,以雄定棚就失去了意义。其实这么多理论不外乎,形成群体优势,即品系的雏形。在没有几只好金母的前提下,即使有了种雄,因无好雌可配,子代自然不理想,你还会在下代中反复回血吗?既便作了,因为不良基因太多,效果也不理想。所以说,在养鸽子的开始引种阶段,先不忙找种雄,好种雄大都是多次入赏鸽。价格较高。当您有了一两只金母,所谓金母,就是配多只入赏鸽皆能作出不次于入赏鸽的子代来。而且其女儿、外孙女作种的价值不次于她。这时高价引进一只好种雄。好种雄一定要飞翔过多次的入赏鸽,而且有得冠军的经历。起码要有2-3年飞翔记录。一定要多方面考查,货真价实。否则您将一事无成。
我们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的看事情,一对黄金配对,雌雄缺一不可,如果偏废了某一方,也就不成为黄金配对、致于王先生的雄鸽独霸天下理论本人不敢苟同。说什么雄鸽在遗传方面,也较雌鸽更能将好的遗传基因传播于后代。这毫无科学可言,迄今为止,尚未见有任何科学论断可以证实这一点。至于“郎才女貌”更是不能认同,鸽友们请想一想,凡是有性繁殖都是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双方各提供50%的染色体基因。雌鸽并不是只有子宫而无卵子,对王先生的雌鸽体现“土地、载体、营养液”“雄鸽是才,雌鸽是貌”之说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现实也不是这样,毛色是决定于雄鸽的,雄鸽主要是羽色,智慧、像貌,而雌鸽是活力,眼睛和骨架的决定者。其实雌鸽不但要提供遗传基因卵子。更要担负生蛋的功能。俗话说母肥儿壮,如果雌鸽结构不够紧凑,不够健康,也无能力育出好子代来。如果雌鸽有问题,再好的种雄也是白废。如果雌鸽好,即便种雄老一点,精子质量差一点,仍然能育出好鸽子来,这种例子在鸽界太多了。我们看问题要辩证的看问题。我之所以谈王先生的观点不正确,并不是对王先生有偏见,说实在的,我们也未见过面,根本互不相识,天南海北,天各一方。目的只有一个互相探讨,我说的也不是绝对真理,只不过学过一点遗传学,供广大鸽友参考。
至于动物界一雄配多雌,那仅能说明雄性强大,体质好的才享有交配权,而鸽子不是鹿,也不是海象,它要归巢,凭的是智力和定向力。如果哪只鸽子强壮就好,那么育种也太容易了。说到90号与05号相比,更无道理所言。雄鸽只要与雌鸽踩个蛋就算完事大吉,而雌要怀胎,生成蛋,就不是雄鸽那么简单,现实中一雄一天可以与两三只母鸽交配,那么母鸽能不能一天下几个蛋,这可能吗?所以说拿05号雄与90号雌相提并论,看谁繁殖的后代多,就好,这比喻显然不很恰当。90号是长距离赛鸽,而05号是短距离霸主,不能相提并论。再说90号的后代不一定在短距离不能夺冠,05号的后代却不可能去飞巴塞罗那,除非它与长距离种鸽杂交。
《詹森育种原理》上讲的很清楚,起棚应由一羽好雄鸽开始,指的是基础雄很重要,没有基础雄就没有一棚的主血,对于杂交育种来说并不很重要,但要培育一个品系,就要近亲育种,那么没有一只好雄,很难近交,如果是多只雄的后代就很难纯化,血统太杂,不易成功。但对于大多数初养者来说,还是杂交育种,还未到形成品系之前,种雄就没有种雌重要。初养者如果有1-2只好种雌,就算你不识鸽,只要配上一只记录入赏雄鸽,马上就可以有成绩。反过来说如果你是初养者,还不怎么懂怎样饲养、训放、调教、认鸽、配对等技巧,您即使有钱,买来了一只好公鸽,但无金母与之相配,拿成绩雌鸽当种鸽(但它不是金母),仍然属于杂交范畴,你就很难出成绩,即使偶而入赏,下一轮幼鸽又飞失了。你还是莫名其妙。当一个养鸽者达到了一定的水准,棚里有了金母,而且逐步学会了赛鸽的许多技巧,也会辨别好坏真假。这是要形成一路自己的血系。那时起棚(这才叫真正的起棚,而非初养之起棚)雄鸽就非常之重要。要以这羽雄鸽为主血,反复进行近亲育种,不能有太多雄鸽的血统。但可以有几只金母与之相配,下代进行远亲或近亲繁殖,这时就形成一路以某雄为主血特点的一路鸽子。
武高平在金母一章里反复强调,遗传上母系的影响力超过父系。国外凡赛马或赛狗的育种家,均认为遗传上母系的影响力远超过父系。起码蛋是由雌鸽所生。如果雌鸽不好,再好的雄鸽也育不出超级鸟来。詹森兄弟育种的真缔在于如何慎选金母,才能下金蛋,才是育种的关键。再谈双雄、双雌;我们知道双雄中偏雄(也就是像雌的那只雄鸽)无论竞翔或作种均优于正雄。这是因为偏雄不仅遗传了父系的一半染色体,同时主要遗传了母系的基因,它的体形和像貌比较像雌。从遗传学上讲(包括遗传胚胎学)本来这只偏雄在常染色体、性染色体方面应该是雌,但是它却在xy之间遗传了x染色体。这就造成了外貌像雌、性情、脾气气质像雌,但却是公鸽。同理双雌中正雌,像雄的那只优于偏雌,它不但遗传母系,而且还遗传了父系的优良基因。这都是因为汇集了双亲的优点所致。另外,说y染色体是空的理论,不能成立,无论x还是y均有其特定的作用,只是科学家还未挖掘出来罢了。阴阳是缺一不可的东西,没有雌哪有雄,没有黑就没有白,谁也不能说雌雄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
关于育种,许多名人大师,包括欧洲的一些专家都口口声声说雄如何如何重要,但是事实上是否真如他们说的那样,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我们来看看短程霸主詹森一家是怎样做的。詹森兄弟根据父亲老亨利留下来的模式进行育种,根据眼志专家比沙波(S.W Bishop)的观点,他认为外祖母的眼志最重要,詹森兄弟及一些先驱者的作法,是将舍中最杰出的比赛鸽,配上它证实有育种能力的“金母”作出女儿留种,儿子则送去比赛,若表现杰出即升格为种鸽。否则将其淘汰。然后再去交配另一只“金母”,也就是说作出一羽詹森鸽,它的母系或外祖母,与父系的祖母必包含有二只“金母”。此法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再说比沙波不寻常的理论,他最着重母鸽的母亲即外祖母,并非毫无道理。也就是说金母会生金母,金母的女儿又可能生出超级种母,再加上遗传的法则,比沙波研究的价值,正是突破了育种的瓶颈。蛋是由母鸽所生,子鸽不可能不受母系的影响,另外一些鸽系生理上的属性,遗传给下一代,像活力、抗病力、体能状况、消化与生殖系统等。主要是母亲的影响。好的育种雌鸽是鸽舍的财宝,随便配一羽记录雄鸽,很容易作出入赏鸽,就象一个人进入一座挖不完的金矿。另外,詹森兄弟伟大冠军或铭种鸽,都是由“金母”或其年轻的女儿所生。詹森兄弟成名后,仅导入半只华普利雄鸽,早年向艾森引进幼鸽,后来则向加博克(sjaboke)、彼伯曼(Louis pepermans)等人导入雌鸽。他们对外一致宣称一直保持自己的血统。其实这才是育种的不传之秘。本人把这几年的研究心得全部贡献出来,目的是不想让一些鸽友走过多的弯路,被所谓的名家大腕牵着鼻子走。只有金母才能提高鸽子的品质,好的冠军鸽都是借由母系的交叉遗传和隐性遗传来提高品质。大多好的育种鸽和冠军鸽都是呈隐性遗传的结晶。詹森兄弟深知直系遗传是不能太远的。二、三代以后鸽质就会衰减到废物的地步。只有不断借由“金母”的交叉遗传才能保持鸽质不致退化。詹森兄弟育种的过人之处就在于重用“金母”,“金母”的女儿可以不经参赛而直接留种,而儿子则必须经过二、三年的飞翔,比赛杰出的才有资格充当种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雌鸽的遗传要比雄鸽稳定可靠。再看看欧洲以养詹森出名的大铭家是怎样一举成名的。克拉克,哈透奇、夏拉肯、詹吉等无不起源于詹森的“金母”。克拉克得益于1940年生的坏眼灰母鸽。它的子代很少用来出赛,都是直接留种。至今荷兰许多大铭鸽身上都流淌着这只坏眼灰母的血液。又比如伟大赛鸽金手史秘丹发迹于“老石板母”,它是举世闻名的“05”与“007”的上代鸽。门斯特烈联盟的帝王(Emperor of the mynstreek union)哈透奇有“荷兰皇帝”的美誉,基础种鸽就是借克拉克的一羽雌鸽,由烈斯美特转借的坏眼灰母40的儿子交配詹森的一羽灰“金母”在冬季育出了一羽传世雄鸽即“06”号的母亲,这羽晚生雌鸽交配源自里伯恩和吐普斯两位詹森先驱者的灰雄,作出了“06”号雌鸽。“06”号的育出使哈透奇成为奥尔良幼鸽赛第一人。从1967年到1971年连续5年内,其平均成绩有4年获得冠军,只有一年屈居亚军。1982年、1989年两次获得奥尔良5万羽以上的全国冠军,在欧洲赛鸽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还不算其它数不清的冠军。“06”号不但比赛杰出,而且是只生金蛋的“金母”,它得到过许多次首奖,几乎没有失误过。连续三年飞查特路均获冠军。再看奥尔良之雄夏拉肯是荷兰著名的《和平鸽》De Vredesduif杂志主编。因为从一枚小小的詹森鸽蛋,造就出连续数代奥尔良入赏鸽。所以夏拉肯决定写一本关于比利时阿连栋克、詹森兄弟的书,这本畅销书以荷文、法文、英文、德文、西班牙文发行,鸽友们争相抢购。《詹森兄弟传奇》使夏拉肯成为欧洲鸽坛的闪亮巨星。1976年夏拉肯购得“金蛋”NL76-609960雨点雌,开始步上了成功之路,它是由一对詹森兄弟作出鸽所生的蛋。从这枚蛋开始改变了夏拉肯的命运,成为奥尔良的霸主,该鸽赢得奥尔良全国6位,并作出一系列黄金鸽族。圣凡•普利曼的发迹起原于詹森兄弟的先驱者Jan Var Erp提供的纯詹森鸽H71-813108 B ♀,08号作出了著名的无敌铭鸽312,412等一系列杰出冠军鸽。此外还作出了一系列会生金蛋的种母。“309”孙子“646”“150”下代源源不断育出冠军鸽,另一羽詹森系基础种母美丽灰NL81-113572,灰雌,作出了“涡轮Ⅰ号”NL83-306887♂,1983年全国幼鸽鸽王3名。“涡轮Ⅱ号”NL84-441615♂长 距离联盟鸽王冠军。入春后第一次交配“151”就作出了“涡轮7号”NL87-1725217 B ♀,入赏雷米斯3302只冠军,史东贝克1818只2位,圣吉斯兰2728只3位,培罗纳1637只5位及全国幼鸽鸽王5位。欧洲鸽坛最高机密——詹吉系的创立,也是1935年詹吉的父亲杨从金普处导入一只暗灰詹森雌鸽而创立了詹吉的伟大鸽系……还有数不清的赛鸽大师,追踪寻源都是发迹于某只金母而扬名天下的。无论从遗传学角度,还是现实养鸽实践中,只要是扬名立身的赛鸽大师无不是起源于“金母”而成功的。鸽友们可以仔细回想一下自己的养鸽史,是否是这样的。任何一位鸽友有一只好雄鸽,而无一只好“金母”相配,他也出不了名。反过来说,如有一只“金母”;只要找一只记录雄鸽,很容易作出入赏鸽。这也正是欧美育种大师的不传之秘。试向有哪一名家愿意将自己的秘密公布于世。我自己也是根据育种的遗传学基本理论,加上研究铭家的配种系谱,起源结合自己的作育体会而得结论。希望广大鸽友在阅读各类文章时,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多分析多思考,不要盲目听信于人,人云亦云。
总之,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雌重要?雄重要?不能绝对化,花好还得绿叶衬,缺一不可。另外还要说明一点鸽子不是人,遗传上雌雄与男人和女人正好相反,雌鸽是xy,雄鸽是xx,而人是男人才是xy,女人是xx。这也正是人类以父系为社会的群体主导地位,而鸽子却不然,首先有一只金母乃是成功的首要条件,而且更容易成功,因为金母生金母,鸽友不妨一试。让实践来检验吧!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