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幼鸽脐带很重要

时间:2012-04-29 13:58:57    来源:    发表者: 湖南星火鸽舍       阅读次数:
幼鸽脐带很重要

几乎所有动物在未出生之前都是靠脐带来吸收母体的营养物质的,当然信鸽虽说是蛋类孵化产物,但是幼鸽在鸽蛋内也是依靠脐带来进行营养的补充,当孵化至18天左右,幼鸽破壳而出,脐带断开。
幼鸽破壳后一般都在鸽篓内由父母哺育鸽乳成长,这时候就不需要脐带来供给营养了,需要由嘴里进食,但是脐带还是和鸽篓紧密接触的对象,如果鸽篓卫生不容乐观,那么很容易病从脐带入,要防止脐带传染疾病就应当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保障鸽舍的卫生状况,在育雏季节勤于打扫鸽舍,勤于对一些公共用品及私人用品的消与清洁。
二、育雏季节尽量避免引种,防止一些外来鸽病菌入侵鸽舍,严重的情况下可能把自己的整个鸽棚的鸽子都传染疾病,导致种鸽身体不佳,作育的幼鸽质量也就是随之下降。
三、有的幼鸽就从小干净,鸽篓内没有一点粪便,都撅着屁股排泄到鸽篓外,这样的幼鸽从脐带传染疾病的几率就相对要小,而有的幼鸽不讲究卫生,粪便随意排泄,弄得鸽巢内粪便堆积,粪便给各类细菌提供良好的繁衍生息空间,导致这种情况下,幼鸽的脐带却成了传染的一个途径。
记得有一年,由于幼鸽不讲究卫生,导致脐带处长成了一个直径大约在两厘米的黄块状东西,整个把脐带处包围了,但是记得到了最后时候那个大块状东西还脱落了,我记得用刀子割开一看,里面全是一些黄色类似浓已经凝固的东西,看上去就非常恶心,而且这羽鸽子在家飞没多久就丢失,这样的鸽子即使给他参加比赛的机会,相信也会是两败俱伤,没有可能取得好成绩的。
四、细心的鸽友不难发现,幼鸽在1周左右,有的脐带处可能出现一个类似于小老鼠粪便的东西,其实也就是和人类的脐带处的那个脏东西一样,人类脐带处可能是“泥土”的东西,不信自己看看自己肚脐,幼鸽的脐带处也会发现有存在的可能,如果看见了这种情况,那么别着急,找一个小夹子,把它轻轻夹出来,之后用手轻轻挤压脐带处,如果力量到位,你就会发现能够挤出点类似浓的东西,这个东西可能就是脐带在破壳前断开遗留下的一些东西,但是应该把其给挤压出来,挤压出来后在脐带处抹上一点酒精,防止感染。经过这样一弄,相信幼鸽的脐带就不能成为疾病传染的一个途径了,极大的阻滞了疾病从脐带入的几率。能够作育出更加优秀、健康、快乐的幼鸽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