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运动生理与赛鸽

时间:2012-06-20 13:09:36    来源:    发表者: 轩翼鸽舍       阅读次数:
运动生理与赛鸽

赛鸽运动的运动员是赛鸽,在激烈的比赛当中,赛鸽要依靠自己的双翅飞越艰难的赛程回归自己的鸽舍。在比赛实战中,鸽友们都会有自己的体会和心得。在出诊的时候,我也喜欢和鸽友们讨论一下赛鸽在赛前和赛后的管理经验,学习借鉴合理的方法。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除了赛鸽健康医疗方面的问题,其余部分的议题主要是集中在赛鸽的训练、比赛方面。和其他生物一样,作为生物界的一员,赛鸽本身也有自己的生物学规律,其中与比赛有关的是基于生理学基础之上的运动生理学。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运动生理学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运动生理学研究的是机体在训练和比赛影响下结构和机能的变化,研究机体在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的规律,以及形成和发展运动技能的生理学规律,探讨机体运动能力发展和完善的生理学机理,论证并确立各种科学的训练制度和训练方法。
    具体回到赛鸽运动中,应当如何训练、如何做赛前准备、如何做赛后调理?必须首先要了解赛鸽的生理过程是如何进行的,也就可以根据这一过程预料到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并根据赛鸽的生理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使赛鸽在良好的身体状态下参加比赛。由于飞行运动是由赛鸽机体中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的,过程涉及到很多其他方面的理论知识,有的比较复杂。所以,我以一只赛鸽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为线索,解释它在不同的状况之下,体内产生的生理变化。
    一只赛鸽的飞行,简单的解释就是以骨骼和肌肉为机械系统,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利用体内营养物质氧化产生的能量来完成的机械运动。只有这些系统全部正常工作,赛鸽才能飞行。下面我们看看赛鸽在训练、比赛时的生理变化,赛鸽的竞技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通过训练使赛鸽的竞技状态在比赛时处于巅峰状态并保持住。
    训练的生理意义
    健康的赛鸽要通过训练达到的目的是:1、加强体能,延长飞行时间和加快飞行速度。2、减少应激,熟悉运输笼、汽车等陌生的东西。3、熟悉鸽棚周围几十公里内和赛线沿途的环境特征。下面我们谈谈相关的前两点:
    第一,体能训练中的生理知识
    所有赛鸽的主人都希望自己的赛鸽肌肉丰满有耐力。生理知识告诉我们:任何一只赛鸽的肌肉纤维的数量,也就是肌肉细胞的数目都是一样的,肌肉丰满的程度取决于肌纤维粗细,肌纤维越粗,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就越大,只有大运动量的训练和良好的营养条件,才能使肌纤维变粗、肌肉体积变大。赛鸽有状态、肌肉丰满就是肌肉体积的增大,肌肉的增长是由于不断地运动刺激造成的,只有用大量的训练来刺激肌肉,才能使赛鸽拥有丰满的肌肉。接下来再看耐力,耐力是决定一只赛鸽能否赢得比赛的关键因素之一。疲劳的产生是由于运动产生了大量的代谢废物,刺激了控制肌肉的神经,产生了抑制现象,从而产生了疲劳感。生理学试验曾经证明神经产生疲劳的时间比肌肉产生疲劳的时间早很多。换句话说就是感觉到疲劳时,肌肉并没有疲劳,而是神经已经疲劳了。针对这种状况,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根据情况进行适量的训练可以提高神经对代谢废物的耐受值,达到提高耐力和兴奋性的目的,赛鸽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越高,肌群间的协调性越好,肌肉力量越大,飞行速度就越快。除此之外,训练对于心脏肌肉的收缩也有促进作用,经过训练的心脏每收缩一次的射血量远远高于没有经过训练的心脏。
    第二,应激反应的危害,赛鸽的祖先处于生物链的底层,属于被捕食的鸟类,在野外生活时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变成家鸽后,这种本能依然遗传给了后代。任何的改变都会给赛鸽造成恐惧和压力,导致应激反应的发生。应激反应在生理上的表现就是,血糖上升、紧张激素迅速上升、心跳加快、控制运动系统的神经高度紧张,其他神经高度抑制,这些原本为了快速反应逃避敌害而发展出的生理反应,在长时间发生时反而会对赛鸽机体造成损害,应激反应可使赛鸽的抵抗力下降、各种代谢紊乱。由于训练比赛时装笼、运输不可避免,所以也要通过训练来逐步降低应激反应的强度,尽可能将影响降到最低。许多鸽友在赛鸽幼小的时候就进行装笼训练,时间逐步增加,最后有效地减轻应激反应的发生。顺便说一句,在发生应激反应的时候,赛鸽即便没有运动,其身体消耗的能量物质也是正常情况下的几倍。
    训练效果的评估
    在训练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对赛鸽体况进行评估,确保赛鸽的竞技状态不断上升,并保持在高水平。鸽友们应该经常对自己的赛鸽进行身体检查,对每一只赛鸽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寻找原因,加以纠正。在训练过程中,赛鸽不应该出现明显的异常,即便出现疲劳状态,也应该在短时间恢复。当赛鸽出现长时间疲劳、体重下降、肌肉和舌头发紫等异常情况时,最好停止训练,避免赛鸽丢失。经常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是运动量过大、训练密度过高,造成的肌肉发紫(发绀),这一点在幼鸽训练上尤为明显。肌肉颜色发深直接原因是肌肉组织中缺氧,严重的时候舌头等粘膜组织也会出现类似症状。发绀的原因有许多种,除了由疾病导致的病理原因,还有正常的生理原因。过量的运动可以使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造血系统等一时满足不了赛鸽机体剧烈运动的需要,从而造成肌肉组织暂时的缺氧,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是可以恢复的。随着运动量和训练次数不断地增加,上述各个系统为了保证组织的供氧量,不断增强自己的功能,使训练缺氧症状越来越轻,恢复疲劳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少。总之,应注意训练计划的合理安排,训练应该循序渐进,根据赛鸽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才能收到满意的结果。
    良好状态的生理意义
    一只具有良好竞技状态的赛鸽应具备如下条件:
    精神状态良好,对于外界的刺激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只有健康的赛鸽才能表现出这种精神状态。
    再看羽毛,羽毛首先要看明亮程度,各种毛色的赛鸽都应该有明亮的光泽,手感柔滑,上面覆盖着一层细细的白霜。这预示着赛鸽的尾脂腺分泌正常,进而反映出其体内营养代谢正常、营养供给充足。
    羽毛之间要像瓦片一样排列整齐,没有缺失。羽轴上没有恶斑(羽毛在生长时,由于营养不良、用药过度等原因导致羽毛出现脆弱的横斑,羽轴不光滑有竹节一样的变化)一来羽毛容易在恶斑处折断,二来显示这只赛鸽在羽毛生长时出现过营养不良、疾病或药物中毒等影响羽毛发育的情况。
    肌肉的状态,胸肌颜色应该是粉红色,这预示着肌肉的循环良好,供氧充足;肌肉丰满说明肌肉的体积变大、每一根肌纤维都变粗了,充满力量;透过皮肤可以观察到丰富的小血管,机体为了满足肌肉大运动量的营养需求,增大血液供给量,增加了大量血管为肌肉供血。胸部的皮肤也由于营养充足而产生了大块的皮屑。
    打开赛鸽的口腔,应该见到粉红色的粘膜,湿润但没有过多的粘液(刚吃完食物时除外),气管开口的位置很深,边缘很薄,中间的裂缝很窄(剧烈运动后除外)气管中没有粘液。上颚通往鼻腔的裂缝也没有粘液,整个口腔没有溃疡和黄白色的斑点。这一切体现了这只赛鸽的上呼吸道处于正常状态,血液循环良好,没有贫血症状。
    握着一只状态良好的赛鸽,会感觉到虽然体积很大很饱满,但是重量却很轻,这意味着赛鸽的体积变大了而比重却减少了。鸽子的躯干的骨骼为了适应飞行生活,各个关节已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坚固的框架,体腔的容积不会有大变化,经过训练的赛鸽,体腔内的脂肪已经减少到了很低的程度,取而代之的是众多的气囊,体腔外的肌肉体积变大,所以会有上面提到的手感。
    鸽群在飞行时也能看出赛鸽的状态好坏,一只身体状况不好的赛鸽家飞时总是先于鸽群降落,即使是强制飞行也可能出现厌飞、飞小圈、甚至降落在其他地方偷懒。如果是在训放中,通常会比正常赛鸽归巢晚。强壮的赛鸽经常试图向远处飞,如果鸽群不愿意和它一起远飞,它将会离群单飞。
    疲劳和产生疲劳的生理原因
    在赛鸽训练过程中,疲劳问题始终伴随着训练和比赛过程。赛鸽比赛有高强度、长时间的特点,比赛频率也在不断地提高,此外天气情况也有一定的影响。首先让我们看看什么是疲劳,疲劳是赛鸽经过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后,其机体的生理活动受到影响,身体的生理机能不能维持稳定的工作状态。其次,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产生疲劳的原因,下面是运动后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
    1、能量消耗
    赛鸽在剧烈飞行运动后,机体内糖元、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等能源物质大量消耗,在供能上失去平衡,不能及时补偿从而导致疲劳产生。
    2、肌肉在供氧不足时,糖类代谢不完全,会产生大量的代谢废物,如乳酸等,在赛鸽体内大量积累导致疲劳。代谢产物增多后大脑的抑制性保护,著名的生理学家巴浦洛夫认为:人体的疲劳,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保护性抑制作用的结果。赛鸽也同样,在长距离的艰苦比赛中,赛鸽机体需要大量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的相应神经中枢,使之处于长时间的兴奋状态,这样就会使物质代谢的消耗过程大于合成过程,当能源消耗一定程度时,便产生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由于抑制过程的逐渐加深,导致疲劳感的加重。
    3、赛鸽比赛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因素的影响,如有闷热、寒冷、风雨、天敌袭击等外界环境影响,对赛鸽的体力、心理、精神状态等产生负面作用,导致疲劳产生。此外雌鸽带蛋飞行更加重了疲劳的程度。如果疲劳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恢复,在持续一段时间的大强度训练和比赛后,疲劳状态就会延续并转化为慢性疲劳,引起赛鸽机体机能的变化,使训练和比赛无法正常进行,如果继续比赛就可能造成丢失。
    疲劳对赛鸽生理机能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体代谢发生变化:疲劳产生后,直接影响到糖代谢和能源物质ATP生成,引起血糖值降低,在缺氧状态下,使活动肌群和血液中乳酸量增加。
    2、大脑中枢神经发生变化:大脑中枢神经中包括许多神经突触,它们具有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疲劳产生后,其内部具有传递作用的物质乙酰胆碱减少,使神经冲动的传导变迟缓,导致赛鸽肌肉配合运动失去准确性和协调性。
    抗疲劳的途径
    为避免赛鸽在训练和比赛中疲劳的出现,首先必须科学地安排训练计划,在训练过程中合理安排好间歇时间,如每次大运动量训放后的恢复时间就要比小运动量训练的恢复时间要长。使飞行后有一定时间让机体所欠下的氧债得以恢复;其次,要合理安排大、中、小运动量的节奏比例,同时还要合理掌握好不同的训练手段的刺激程度以及间歇时间,一切训练手段及间歇时间要因赛鸽的不同情况而异。训练结束后,要细致地观察赛鸽的恢复情况,从肌肉颜色、精神状态、粪便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评赛鸽的恢复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下一次的训练和比赛计划。
    科学地恢复成为赛鸽归巢后的重要任务,只有科学的恢复,消除疲劳,才能保证赛鸽的身体健康和维持竞技状态。
    提高、恢复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神经系统和机能状态、运动器官、能源物质贮备的恢复途径。
    主要手段有:加强休息、自由家飞促进神经系统和机能状态的恢复。运动器官的恢复主要通过肌肉放松运动、肌肉小强度、小运动量等来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还可通过温水洗澡、按摩等方法达到良好的恢复。补充营养物质是能源物质贮备的有效途径。使机体的能源物质以及肌糖元的贮备得到恢复,从而促进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
    2、合理安排运动和休息的间隔也能有效的恢复疲劳,在高强度的训练后,要有一个小运动量的恢复时段,可以有效防止疲劳的积累。具体做法是让赛鸽自由家飞,不强制驱赶。这样做一来可以舒筋活血,二来可以观察赛鸽的恢复情况。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