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让种鸽自由择偶

时间:2012-08-25 10:38:27    来源:    发表者: 世纪阳光鸽舍       阅读次数:
让种鸽自由择偶

春节过后,北京的白天最高气温保持在零度上下,人们还穿着厚厚的冬衣,但天赋灵性的信鸽似乎已经听到了春姑娘轻盈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分居日久的雄鸽和雌鸽,神情变得兴奋,叫声欢快而响亮,它们的春心萌动了!
    每一位鸽友都在谋划,今春如何给种鸽组对呢?我的心中也在暗中思忖:能不能搞一次试验,把择偶权交给种鸽自己,而不搞人为的自以为是的所谓指定配对!
    多少年来,信鸽的择偶问题多是由其主人“包办”。因为信鸽界有流传多年的“配对经验”,诸如:黄眼配砂眼、体型大配小、赛绩鸽互配、眼志宽配窄、不同血统鸽杂交配等等,不一而足。
    我近年因无暇顾及鸽会比赛,以打公棚为唯一的参赛模式,每年送出40-50羽幼鸽至公棚,就像“刀耕火种”时代的原始老农民,春天播种下去,听天由命,靠天吃饭,秋天的收获如何,全凭老天爷的心情了。而种鸽的婚配问题,自然是沿袭鸽界习俗——由我包办。几年比赛下来,总是有胜有败,自己认为很理想的种鸽配对,并没有作出公棚获奖鸽。而自己并不倚重、不寄厚望的种鸽配对却能作出不错的公棚赛绩鸽。多次出现这种情况,促使我不得不反思鸽主在种鸽择偶问题上的“经验”,到底有几多指导意义?那些流传于鸽友口头上的或是见诸于各种信鸽媒体上的“理论”或“经验”,毕竟是来自于一棚一舍的一两个种群,或许也是“偶然”的产物,而鸽友却错把这偶然的成功当成了必然的“规律性”。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成功的个案也应当归属于“歪打正着”。因为鸽子身上有太多的、未被揭示出来的“谜”。
    既然包办的“指定配对”与“并不倚重、不寄厚望”的试验性配对在作出效果上不相上下,而且均与鸽主的“期望值”有较大的差距,那么我们又何必绞尽脑汁、主观片面地去琢磨所谓的“指定配对”呢?我们不妨换一种思维,让我们的思维从“人为环境”跳到“野生环境”。猴群中有“猴王”,狼群中有“头狼”,那这“猴王”和“头狼”的父母的婚配是由谁指定的?再进一步说,“猴王”和“头狼”的同胞兄弟是否也是“猴王”和“头狼”?“猴王”和“头狼”的儿子,是否还能当种群中的首领?把这个问题移到信鸽育种上:一对种鸽繁育出了冠军鸽,那么,这对组合再次作出冠军鸽的几率有几何?冠军鸽的子女又有几羽能“世袭”冠军?有人认为:自然界中,一切动物的遗传都充满了变数、充满了“随机性”,少有或根本就没有规律可言。我赞同这个观点。多年以来,我始终记着赵忠祥先生在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电视片中的一句解说词:“种是强者的延续”。我认为,猴王、头狼、 冠军鸽都诞生于它们父母的一次偶然的交合,使它们获得了强健的体魄、凶猛残忍的性格或聪慧的头脑。这偶然的交合,造就了它们成为“王者”的必然,因为它们比同类强健、凶残、聪慧。鸽友们常说:冠军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句话其实也从侧面揭示了信鸽遗传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鸽友们不断地引进更为优秀的种鸽,选择更为完美的种鸽组对作育,充其量只能是极为有限地提高作出优秀赛鸽的机率,想彻底改变信鸽育种中的偶然性和随机性是根本不可能的。
    与其如此,我们不如尝试一下,把种鸽的“择偶权”交还给种鸽自己。让它们根据自己的择偶标准,以及情感上的要求去自由恋爱和婚配吧。我相信,信鸽是有情感的,也有它们自己的交流方式,正如古人所言——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在主张信鸽自由择偶的同时,鸽主也可以做一些辅助的工作,比如,鸽主要保证进入种鸽舍的雄鸽和雌鸽均是具有优秀竞翔素质的种鸽,还有就是在育种前的健康整理以及优质种鸽饲料的提供等等。
    说是任由种鸽自由择偶,但这自由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这种自由是有限的,我们要培育的是赛鸽,人的意志、通过比赛而进行的存优汰劣,都要由人来完成。
春节过后,当我把雌鸽们陆续捉入雄鸽棚时,雄鸽棚沸腾了!它们响亮地鸣叫着、追逐着,这也许就是一曲欢快的“鸽语大合唱”——《今天是个好日子》!
细观棚内的婚配情况大致如下:
    一、曾是夫妻,并且恪守曾经的“海誓山盟”的,自然是久别胜新婚,百般温存与缠绵。
    二、也有“陈世美”式的“悔婚男儿”,置原配雌鸽于不顾,将“新欢”金屋藏娇。
    三、精神虽然亢奋,但并不急于婚配,在棚内游弋巡视、鸣叫,似乎对棚内现有的雌鸽不满意,也许在期待着主人把更多的雌鸽放进来,以便它们在更大的范围内“海选”。
    四、确实有忠贞不二的雄鸽,因为它们去年的配对雌鸽已经不在了,虽然新放进种鸽棚的年青雌鸽足够多,但它们不为其所动,只是伏在巢箱门口“呜呜”地长鸣不止,无疑是在呼唤昔日的情侣,它们分明在演唱另一首歌曲——《我的心在等待》。
任它们去吧,把自由最大限度地交给你们,看你们秋后给我交出一张怎样的答卷。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