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从“线粒体”看雄雌双方的遗传价值

时间:2012-09-08 10:31:08    来源:    发表者: 北京翩翩鸽舍       阅读次数:
从“线粒体”看雄雌双方的遗传价值

雄起主导作用还是雌起主导作用的争论一直存在,这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应该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个人思维逻辑,所以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各挚一词,但数十年来谁也没能辩倒谁,实际上也不可能辩出一个孰是孰非的结论。不过,仅从当今双方信众的多寡来看,认为雄鸽在育种当中起主导作用的崇尚者似乎占据了大半个江山,而从理论方面维护雄鸽定乾坤的呼声也要响亮得多,尤其是《詹森育种原理》问世以后,雄鸽是育种的主选材料之理念就更是影响了更多的养鸽人。信鸽育种,乃至提升鸽群的整体品质,惟有雄鸽才能起到顶梁柱的作用,甚至还有人这样说:只要有了优秀的雄鸽,整体品质就能保持不衰,就能保代代传承的效果。对此,笔者本来就有点心存疑虑,后来看了一则央视新闻之后对雄鸽在育种方面的“神乎其神”作用产生了怀疑。
  据央视新闻报道说:三国历史名人曹操墓在河南被发现。这本来是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发现,可国内一些对三国文化研究颇深的专家学者却对该墓主是否真的就是曹操本人提出了质疑。于是乎,人们很自然的就首先想到了利用医学手段,通过对墓中骨骸进行DNA技术鉴定,然后再与曹操后裔的DNA对比的方式来确定墓主的真实身份,这本来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但问题并不如此简单、遗传学方面的专家说:即便是鉴定了墓主骨骸的DNA也无济于事。为什么呢?专家解释说:因为墓主和他的后裔们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所以两者之间的染色体压根就不一样。“线粒体”绝对是经由母系一方遗传的。可以这样说“线粒体”一词对于普通鸽友而言也许太过陌生,而多少养过几年鸽的人却大多都听到过a诸如“基因”、“细胞”、“染色体”、“DNA”之类的“关键词”。说到“线粒体”,也就与本文的主题接上了轨。
  人们为什么会崇尚雄鸽是育种工程中的主导呢?因为雄鸽是把守品质关口的关键,其理论依据是:雄鸽本身携带有二个相同的染色体,即X染色体和Y染色体,而雌系鸽所携带的却是二个不同的杂色体,即X染色体和Y染色体。从遗传学角度来解释,X染色体呈显性状况,而Y染色体则是不含遗传因子的空染色体,所以一对雄雌种鸽配对后,当雄方的一个X染色体与雌方的惟一一个X染色体相组合,作出的子代即为“公子”,而雄方的X染色体与雌方的Y染色体相组合,作出的子代鸽则成了“阿妹”,如果仅仅只是牵扯到子代鸽的性别到也罢了,问题是还涉及到父母与子女的血脉链问题。从雄方的X染色体与雌鸽的某个染色体组合决定子代鸽性别的遗传规律上面我们又能获得另一个答案,即:当雄方与雌方作出的是“阿妹”时,母亲鸽与女儿之间的血脉到此断层,要想重新续接母女间的血脉链,那就别无选择地必须启用女儿的儿子,即母亲的外孙子。与此同时,以雄方为主导作用的信鸽育种论还重点强调了其具有既传儿又传女的双向遗传性能,而雌方却只能单方面的传儿不传女,这种新的遗传理论完全打乱了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老一辈鸽友过去那种选择下代鸽的思维套路,彻底推翻了以前所遵循的那番“父传女,母传儿”的传统认识。

  然而,“线粒体”理论的出现,使得雄方在育种当中起主导作用的理论开始被一些鸽友质疑。有文章说:作为赛鸽有价值的遗传要素基因,包括耐力、速度、抗病性,羽色,体格和体型,为了遗传上述基因,最重要的其实是母鸽。文章还深入一步说,要素遗传基因中重要的有细胞和线粒体,肌肉细胞,脑细胞是百分之百雌鸽遗传,因为细胞就是卵子。因受精后仅精子进入卵子,所以雄性细胞不遗传,遗传信息雄雌各一半,而细胞仅由雌遗传,也就是说由雌的资质形成实际的身体。对鸽子而言,线粒体水平高且优秀的鸽子无疑可以用少量的呼吸飞行较长的时间。由此,线粒体成为最重要的遗传基因之一。而且,线粒体只通过雌鸽遗传。
  观目前许许多多的信鸽期刊,雄鸽在育种当中起主导作用之理论将有被推番否定的危机。日本学者型鸽友山浦纯一在他的《遗传学巡礼》里面讲到:由雌<ZO> 遗传细胞质<肌肉细胞,脑细胞等>。细胞质中富含产生蛋白质的核糖体及作为能量生产工厂而著名的线粒体等小器官。再有线粒体有37对相互独立的DNA,并由雌遗传给雌,这点非常重要。无独有偶,在实际育鸽方面,比利时贺伯特的鸽学则认为:鸟类的遗传基因,往往是先遗传给雌性后代,再向下传递给雄性后代。所以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冠军的孙代优于子代。基于这种理念,贺伯特总是安排一羽优秀的雄性种鸽与其它冠军鸽的女儿配对。
  实际上,无论是崇尚雄鸽是信鸽育种的主导作用还是相信雌系鸽是信鸽育种的主导作用,似乎都无法令人完全信服。首先,咱们必须承认,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是雄雌双方的共同结晶,而品质优劣则涉及的条件很多,既便是冠军与冠军作出的儿女也未必品质都高。在信鸽育种这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里面,应该说父方和母方对下代的品质共同起着决定作用才更客观一些。因为尽管雄鸽的精子与雌鸽的卵子含有基本相同的细胞核,但所含细胞质的成份却有很大差别。信鸽会从雄性鸽遗传得到速度,体力加智慧,而从本质上提升上述基因则是雌性鸽的资质所在。换句话说:下代鸽的各方面性能如何,取决于父母双方的综合性能,反过来说:下代鸽无论儿子还是女儿,其智商的高低、身体素质的好坏,归巢性能的强弱以及免疫力、抗病性等等各方面状况都是由父母双方共同发挥作用,都是在精子和卵子相遇的那一瞬间就决定了的事情。父母鸽当中不管哪一方身上存在不良因势,作出的下代鸽都有可能是废品。一羽各方面条件都优秀的雄鸽,如果配上一羽没有丝毫育种价值的劣质雌鸽作育的儿女不会有多大的价值,即便是选配一羽有种有系有赛绩,知根知底知状况的雌鸽,如果融血性不好、亲和力不强照样育不出有出息的下代,这就是同级别的一对优胜赛绩鸽组合在一块却育不出成绩鸽的原因所在。

 

  安德列·鲁道夫先生有言:“漂亮的雌鸽总会育出酷似的雄鸽。当然也有例外,但雏鸽要从母亲处获取的传承远多于父亲的遗传基因,我相信雌鸽担负着如此重要的使命,当然离不开机遇和优异配对”。没错,机遇和优异配对才是繁育优秀下代鸽的重要条件。安德列·鲁道夫先生以客观态度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解释。还有广州祝匡武先生的回答更是掷地有声一针见血。祝先生说:“所谓雄鸽重要还是雌鸽重要让人两者取一是荒诞的,关键是育种人事先或者当时具体怎样看那只雄鸽或者雌鸽并付诸于行动,而不是事后回过头来总结发言。什么材料都可能育出新的成功的系统,西佛·托依的鸽史使我想到,如果将雄鸽比作是“框架”或者说是一种“制度”,那么雌则是一种“选择”和“机遇””。
  说到这里,笔者突然想到了自己棚中的一羽砂眼灰雄和一羽黄眼灰雌对安德列·鲁道夫和祝匡武二位那番话的 验证。二羽鸽都是朋友的,都是在朋友棚中用过多年,并多次换配却始终没有优势发挥的“劣根货”,却不料到笔者手中后,砂眼灰雄先是给我作出了一羽公棚125名,紧接首另一羽子代于第二年又在另一家公棚搏得第25名。而那羽黄眼灰雌则更绝,分别选配了二羽雄,各育得女儿一羽,2010年获当地赛同场冠、亚军,尤其是冠军竟是当地惟一一羽当天归巢鸽。充分说明了不是这二羽老鸽不好,而是它们当初在原鸽主手上没有遇到合配的“搭当”罢了。何为机遇?合配就是机遇,而机遇当然也就是合配喽!
  其实,像笔者这类用别人玩不出成绩而玩出成绩的种鸽的例子在现实养鸽当中虽不敢用,“不胜枚举”这个词加以夸张形容,但也确实不在少数,这也就是为什么几乎可以说是每一位鸽友都在采用一雄配多雌或者是一雌配多雄的“试配”法来寻找所谓的“黄金组合”、“超级配对”,说穿了还是在寻找“机遇”。面对信鸽育种这个步骤颇具机动性,程序充满可变性,过程具有迷茫性的“边缘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谁也不敢断定说只要配上一羽什么样的冠军雄或者融入一羽什么样的冠军雌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在养鸽界,有人却偏偏搬出赛马的培育大法来诠释赛鸽的培育套路。“赛马的速度据说主要由雄遗传,因为要由雄马遗传骨骼,体貌,肌肉等等表现型基因”。尽管如此肯定了雄马的遗传作用,但这仅仅只是前因,而后果又怎样的呢?且看:“若再配上有充沛体力和耐力的母马便更容易育出所向披靡的好马。也就是说,在赛马界选择远程型母马是古典赛马产生夺标马的绝对条件,加之与中程万能型马及速度性优的赛马配合就能作育出距离和速度兼备的万能型赛马。从遗传法则予以理解,吸取雄马的速度并提升升华使之五代相传便成为母马的使命”。由此可见,赛马界并没有在培育赛马流程中产生薄雌厚雄的理念。还是古话说得有道理:孤掌难鸣!如果我们在信鸽育种上把雄鸽比作种籽的话,那么雌鸽就是土壤,即便种籽再怎么优良,如果土壤过于劣质,一定不会长出好苗,没有好苗当然也就绝对结不出良果。同样的道理,即便土壤再怎么肥沃,但种籽不良的话,其结果也是如出一辙。
  泱泱鸽界,济济名家,凭借一羽“极品”种鸽实力红遍天下者有之,但这羽“极品”是雄是雌者都有。故而,笔者愚见,在信鸽育种方面单纯认为雄雌鸽谁主谁辅都是一种认识上的错误。准确地说:雄雌种鸽对下代鸽的影响是同等的,基因遗传方面也是相互的。正所谓:天地合一方成仙,阴阳合一则成神。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