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赖铭居的故事》(1)

时间:2012-09-14 11:55:54    来源:    发表者: 绿云鸽舍        阅读次数:
《赖铭居的故事》(1)

他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为什么他经常赢?致胜的条件在哪里?他养什么样的种鸽?相信鸽友对他充满好奇,他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台湾鸽赛的激烈程度,堪称冠于全球,参赛费用和奖金之高,也是够吓人的,竞争条件的严苛,稍次一级的鸽舍根本毫无取胜的机会可言。

在这个高度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赖铭居先生,这位鸽友于二十年来,都一直备受称许,在台湾,他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根据赖铭居的说法,其实他是输的最多的人,因为一整年他要参加二十个以上支会的比赛,光1997年他就输了十季,但是,他的对手们仍认为,和赖铭居同一会比赛,必须战战兢兢,压力很大。

赖铭居私下虽风趣,公开场合却不多言,采访他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他的本事何来,简直就是一项秘密,直到今天,AFDRPI资讯社有幸为阁下提供这份专文全部是第一手资料,赖先生杰出的翔绩,他的翔技法则,他的鸽子和鸽舍,都在这儿一一暴光。

★初生牛犊

赖铭居于1957年生于台湾台中,他父亲开木匠店,家中有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四,大哥和二哥都参加鸽赛,不过成绩并不杰出,在他13岁那年,他两位兄长对参赛多年输多赢少感到不耐,决定不再养鸽。

赖铭居和孪生哥哥赖铭沧很自然的接手饲养两位哥哥放弃的种鸽,约二十来只全属台湾本土的菜鸟,没有显赫的血统,也没有什么记录可言。由于他们孪生兄弟俩还年幼,够不到比赛的条件,所以只是单纯照顾着这些种鸽,直到17岁那年,他俩才正式参加台中鸽会的比赛,当时该支会约有40~60位会员参赛,每回赛事他们的对手鸽则高达1,000羽之谱,开始的时候,赖氏小兄弟的成绩也没有比他们的兄长好到那儿去,只是不服输屡败屡战而已。

赖铭居悟性极佳,他很快的发挥木匠的专业为鸽友设计建造鸽舍,他的顾客中不乏各路强豪,这让赖铭居有不少机会看到相接触他们最高级的鸽子,他终于了解到一项事实,那就是自己的鸽子实在不够好。

接着,他就开始存钱,还从父母那儿借钱来当鸽本,再自几个成功的鸽舍那儿引进一些好鸽。

1976年,他已19岁,努力终于获得回报,他飞出好成绩,且让他赢得一笔为数不小的奖金(在当时不算少,现在看来则是小儿科),这些钱等于他年薪的数十倍,虽然他表现得如此卓越,令竞争对手刮目相看,但大家实在不相信一名年轻小伙子会有如此本事,因此在鸽赛进行中成为大家谈论的话题。

为了感谢父母亲给他的支持,赖铭居将赢来的奖金(14万新台币)悉数交给他双亲,他父亲匠心独具,对事情却有独到的见解,他了解这个儿子尚希望能再引进一些更高级的鸽子,以改良种鸽和为未来铺路,他收取这些钱,代他保管,不久后证明,他不但将这笔奖金全数吐出,支持赖铭居引进超级种鸽,更将他的积蓄也贴补进去,全力支持赖铭居扎下种鸽雄厚的基础。

  赖铭居着手购入可以买得到的最好的鸽子,身边的友人也给他好些建议,告诉他在那儿可以找到他心目中要求的高素质种鸽(不过,最后的抉择还是操在他手上的)。当他真的看中某一羽鸽子时,从未考虑要花多少钱才能买到,只担心鸽主不卖,结果所有赢来的奖金用到分毫不剩,全部投资在他未来的希望的那些新种鸽身上。

这项投资可谓正是时候,1977年,特比环制度开始被推广,从前,一枚公环的费用是5元新台币,成绩的计算和国外一样,以单关放飞的成绩定输赢,同时老鸽可与幼鸽一起此赛,入赏鸽获得的通常只是名誉,奖金有限,落实到物质上的奖励多半是象征性的,这样的比赛,对新手来就是很头疼的,因为如果同一会出现几个强豪,或出现几只天才鸽子,每回赛事几乎都被这些人或鸽子包办,没有人愿意单挑这些强手,或和那几只天才鸽一起插组,特比环制度实行后,选手鸽只限此赛一次(换句话说,每一次参赛都是新面孔,谁也不晓得对方的真正实力,因为没有过去的成绩作依据),结果新赛制大受欢迎,参加的会员越来越多,投注的奖金也愈来愈高,现今,台湾每枚特比赛的参赛费用,最高的已达到近壹仟美元。

从一开始养鸽,赖铭居一直跟孪生哥哥赖铭沧一起参赛,他们始终合作无间,直到1979年,这对兄弟档终于拆伙,因为兄弟俩都到了入伍的年龄,他们必须从军去当阿兵哥,赖铭居抽到三年海军役,但因为一次意外跌跤便足踝骨折,影响他蹲立起跳,改服国民兵义务役,赖铭居免去了三年兵役,继续回到赛场,而他的孪生哥哥却得待在陆军特种兵三年,两个人因此各奔前程。

★转折点的1980年

1980年,是赖铭居一生中值得回忆的一年,哥哥当兵去,鸽舍大小事情都必须一个人策划执行,包括参加比赛,在这个节骨眼上,赖铭居作出重大的决定,他放弃所有其他工作,把全部时间和精力投注于鸽赛,成为一个职业赛鸽家。

回报他专业的结果,是令他雀跃三尺的翔赛,在这一年,他参赛五个支会,全垒打获胜,台中参赛两个支会,一会夺得冠军和亚军
(每天一关的比赛),另一会20等入赏八羽(亦包括冠军和亚军),而且两会连续在同一个月内比完,另外送10只鸽子到台北芦洲参加两个鸽会的比赛,每一会5只,其中一会获第四位,另一会入赏第六位,总计起来,1980年的丰收,为他专业的起步带来丰沛的资源,他又可以这笔巨额奖金作进一步的投资了。

也是在1980年,员林龙门鸽舍黄振源,这位启蒙恩师,领着两位日本赫赫有名的鸽友访问他的鸽舍,那位日本人对鸽子严谨认真的态度,到现在还深深影响着赖铭居。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他共有30只比赛鸽参加台中两个支会的比赛,一会10只,另一会20只,礼貌性的请访客给予指导,其中一位日本人,从两个支会中各挑出一雄一雌,再请其查看其他选手鸽,却回说这样就够了,他认为这已是他鸽舍内最有将来性的两只鸽子,且雌更胜于雄,雌鸽无论出赛或育种,是属于完美的鸽子,雄鸽也是很好的鸽子,但是有小缺点,不像雌鸽那样全面,比赛结果,挑出的那羽雌鸽获得综合冠军,而雄鸽则入赏第七位。

这样的结果当然令赖铭居震惊,日本人第一次到他鸽舍,不了解他养的是什么品系的鸽子,居然可以在三十只鸽子中,挑出所谓的好鸽子,莫非好鸽子真有脉络可寻?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