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送公棚重在参与

时间:2012-09-26 09:59:24    来源:    发表者:        阅读次数:
送公棚重在参与

 送公棚重在参与,能有这种轻松心态,养鸽子就真正成了的享受。但参赛并不是就要去当陪练,虽然公棚赛运气占很大成分,可既然是比赛,就还有一定技巧和理论可以研究,值得探讨。

    准备送公棚,就要有能送公棚的鸽子。面对高密度、粗线条的喂养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先能存活下来。这对种鸽双方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不是血统好、辈分高的鸽子就能合乎条件。只有耐粗养、不生病、抵抗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的种鸽,才会育出顽强的后代。对打公棚赛来讲,地方赛那种精调细养的理念就需要转变。很多公棚高手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必须是能经受住严格抗病体质考验的。这是做育公棚赛鸽的最重要环节。

    选送公棚,从种鸽的性能上看,必须是耐飞的鸽子。从送进公棚到比赛,多则七、八个月,少则四、五个月,鸽子年龄普遍偏小。而且营养又供给不足,自然会影响到生长发育。单纯选用速度鸽子,可能会在头两站飞得不错,但在接下来一趟趟的拉锯训练中,体质得不到充分补给,不能快速恢复体能导致中途丢失,或者一蹶不振失去了速度,总是迟归。从这一点上看,只有顺利通过训放关的鸽子,才有希望在决赛中显露身手。相反,前半程跑的再好,关键时候却尥蹶子,一切都是白搭。 

    对于这些“生活艰苦”的清一色娃娃兵来讲,飞公棚赛的500公里相当于地方赛的700公里。只有顽强耐飞种鸽育出的后代,凭借着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才能通过层层考验,越飞越好,崭露头角。再从这几年的天象看,鸽子比赛归巢更加艰难,决赛当天报不满的公棚“层出不穷”,国血鸽拿奖是时有的事。所以,双方种鸽最好能有一方具备耐翔的能力。一来,稳中有快,才是进奖的保障;二来,以防老天的不测风云。

    解决了鸽质的问题,就应该是如何组合了。研究欧洲人的种鸽选配就会发现,大铭鸽的配偶通常是另一只铭鸽的女儿,完全是强势结合。假如我们引回公棚的鸽子,作出后代在地方飞的很稳定。选出一只来,再配上公棚的奖鸽,是不是也有些“照猫画虎”的途径。但其中有个重要的问题不容忽视,公棚赛鸽讲求活力优势,一般都是杂交品。如果继续杂交,稳定系数必然下降。因此,最好能用自家已经检验过的近血鸽配上公棚的成绩鸽子,相对而言,赢的概率会大些。再按照“雌走形,雄传质”的规律。就要严格筛选雌鸽的个体,雄鸽最好能选择公棚艰难比赛中归返的高位。

     再成功的配对,也不可能每出一只就“吃钢咬铁”。这就要心硬、心狠,不能有一丝怜悯和侥幸的念头。产蛋不合乎要求,不孵;出壳无力,发育不健硕,淘汰;不喂任何营养品,二十五天前必须跳台。所有幼鸽单独关养,半月后仔细观察,羽质柔顺,毛皮发亮,精神头足的首选;饥饿后吃食快,不贪,专拣大粒吃的再选;身架软硬适中,起落自如稳健的上选。至于眼砂、鼻瘤、毛片膀条,各家鸽种特征不同,亦各人观点不一,不可一概而定言。

    总之,公棚没有绝对赢的概念。即使谋略、筹备得再到位,也敌不过天灾与横祸。一己之见,居心于交流探讨。

                        公棚送鸽的“门道”?
    1.送什么样的公棚?
     眼下赛鸽公棚各地皆有,五花八门。
    一是国际公棚,即各类手续齐全,中鸽协批准的公棚。这类公棚参赛范围广、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知名度高,在国内国外有很高的威信。
    二是个体公棚,有正规手续和受地方鸽协监督,但属个人行为的公棚。
    三是非法公棚。即手续不健全,设施条件不具备,管理不规范,比赛缺乏公正的公棚。这类公棚常常以赛鸽为幌子,骗钱、骗鸽为目的,是中鸽协明令禁止和取缔的公棚。三类公棚,哪类能送,哪类不能送,想必鸽友们都已明白。参加公棚赛要上正规公棚,上中鸽协批准的公棚。绝不能简简单单听承诺,看表面,图便宜,贪奖金而中了他人的圈套。
    2.什么时候送鸽?
  【1】“送公棚雏鸽不宜太小。”雏鸽太小,在大棚里难以争抢到食物,必将影响生长。雏鸽太小,体质必然要差,抵抗力就弱,就容易感染和患病。“但,送公棚的雏鸽也不宜太大。”雏鸽太大不容易开家,公棚游棚鸽子中大龄雏鸽较多。其原因主要是,雏鸽不肯认这个新“家”,而想方设法找机会回老“家”。结果是老“家”回不了,新“家”又找不着,最终只有游失它乡。
  【2】送公棚的雏鸽到底多少天为好?35天左右。“最小不要小于25天,最大不能超过45天”。那么,雏鸽几月份送公棚最好呢?3月下旬到5月上旬为宜,4月份送鸽最佳。“送得太早的鸽,秋赛时必定2次换毛而影响比赛,送得太晚的鸽因年纪太小,资历和经验以及体质、体力都太嫩,比赛时难以有好的发挥”。

     3.送公棚时要注意
  【1】公棚声誉好,收鸽多而满的公棚送鸽应早,年龄大些适应力排干扰力要强些。收鸽过多的公棚要少送,一是公棚管理难度大,运气成份增加,二是对手太多,获奖机会减少。

  【2】收鸽就收饲料费,清棚就收参赛费的公棚要少送,最好不送,这类公棚把办公棚的风险转嫁给参赛鸽友,首先考虑的是自己,面对当前各地公棚的竞争,现巳进入参赛鸽友的选择市场,什么公棚对自己送鸽参赛有利就送哪个公棚。

  【3】收鸽羽数,每羽参赛费与奖金所设不协调的公棚不能送,这类公棚中骗子多,为了不贴钱,常采用以下手段:1. 改章程,在不影响收益的基础上改录取名次,改奖金分配。2. 自己送鸽参赛,编造出一些查不着的鸽主鸽舍参赛,甚至在赛鸽训练上舡饲喂上采用不同待遇和不公手段,打压他人参赛鸽,自己拿大奖。

  【4】本地鸽友送鸽少的公棚要慎送少送,一个公棚办的好坏,是否公平公正公开,公棚老板是否为人厚道,品德如何很难瞒住当地鸽友,当地鸽友不送,公棚规程出的再好,奖金再诱人,你也要敬而远之。

     4.送什么样的鸽好?
     公棚赛送什么样的鸽子?
    “一,必须是早熟的,4—5个月就能比赛的;二,必须是快速的,特别要求300—500公里距离发挥出色的。”公棚送鸽,早熟是前提。公棚赛10月份就比赛,9月份就开始训放,晚熟的鸽子非但拿不到好成绩,有时归巢都难。“公棚赛”送鸽,速度是关键。如今参加公棚赛的人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公棚赛中取得好成绩,必须有过硬的短距离早熟、快速品种。
    “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要在公棚取得好成绩,参赛鸽的数量不能太少。”许多公棚高手公棚参赛鸽的数量也较多。他们的目的并非是用来以多取胜,而是各种不同特点的鸽子在里面都占有一定的份额。他们的参赛鸽中,适应好天气的与适应坏天气的都有,比赛时不论遇上什么样的天气,跑在前面的都有他们的鸽子。这便是这些公棚高手们年年参赛,年年都有好成绩的重要决窍。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