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单眼伤风

时间:2012-10-26 10:23:22    来源:    发表者: 湖南星火鸽舍       阅读次数:
单眼伤风

近亲鸽参加公棚比赛的尝试 小青鸽苑.转载.发布

2006年10月2日,太原金海公棚决赛,早晨7点20分,2660羽赛鸽从内蒙古土牧尔台起飞,据公棚通报,放飞地和沿途天气很好。当天太原天气为多云,三级左右的偏南风,空中能见度稍差,气温在18-27度,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比赛天气。十点刚过,公棚通报说,司放裁判长在归途中电话告知,赛鸽飞出几十公里后,遇到大面积的阴霾地区,鸽群已飞散,在场的众多鸽友的心都提了起来。后来赛鸽的归巢结果证明了大家的担心不无道理。下午14:17,经7个小时的奋飞,第一批赛鸽从东北方向进入公棚上方降落,随后鸽子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逐羽零星返回,前300名报满用了3个多小时。应该说,这是一场拉开了归巢间隔距离,具有中等难度的比赛。
这次决赛我有8羽近亲配对新出幼鸽参加决赛,14:44归1羽、获84名。现将我用近亲鸽参加这次公棚比赛的一些情况整理出来,与众多鸽友共同探讨公棚参赛的奥秘。
一、 近亲鸽参加公棚比赛课题的提出。
我从2002年开始参加公棚比赛,经几年的参赛摸索,家中的一路詹森鸽配另一路桑杰士鸽飞得很好,先后在各地公棚取得了预赛 6名、12名、80名、84名,决赛4名、5名、14名、42名、46名、48名、50名、58名、62名等不错的成绩。在这几年中,我每年也不断地引进新的种鸽,但参赛的结果,没有家中原来两路鸽子飞得好。考虑到参加公棚赛,种鸽的年龄大了,幼鸽的冲击力就差一些,因此,把这两路鸽子回血、保种的事情就提到重要日程上来了,并希望通过回血、保种参赛,巩固原来的公棚比赛成绩,为再引进新的血统改良提高自己的赛绩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 公棚的选择
为保证近亲幼鸽在公棚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在众多的公棚中,经反复比较、思索,最后选中了太原金海公棚做为近血鸽参赛试验的公棚。理由有以下几点:
1、 我的鸽子适应金海公棚的管理训练方式。近两年参加太原金海公棚比赛,我的鸽子发挥比较稳定。两年决赛上笼计15羽,归巢10羽,决赛归巢率为66.6%;获奖3羽,获奖率20%。而同期两年金海公棚决赛共上笼4775羽,共归巢2669羽,归巢率为56%;两年入奖鸽为580羽,获奖率为12.1%。在金海公棚参赛,我的鸽子的归巢率和获奖率均高于公棚的平均参赛率和平均获奖率。说明我的鸽子适应金海公棚的饲养管理和训练比赛方式,能够得出稳定的试验结果。
2、 金海公棚的赛线属于中等偏难的赛线。太原西部是黄土高原,北西是内蒙古高原,东部是被太行山脉所环绕。金海公棚的赛线由内蒙古高原的土牧尔台向南飞行,其中预赛和决赛都要飞越鸽友们称之为“鬼门关”的雁门关地区。这条赛线在我国的几百个公棚中应属于较难飞行的赛线,这条赛线上的获奖鸽后代在平原赛线公棚参赛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冲击力。对于近亲鸽的公棚参赛试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 太原金海公棚的饲养、管理具有一定的水平。金海公棚已举行八届公棚比赛,公棚对赛鸽的饲养管理、训练比赛已积极相当的经验。我曾经多次到金海公棚观看训放、比赛和拍卖,在金海公棚硬件条件不是特别突出的情况下,公棚所训放赛鸽的身体素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年决赛后的次日,金海公棚都进行拍卖,前一天刚飞过7个小时以上的获奖鸽在拍卖笼中所展现的精神状态和活力,使我难以忘怀。同时,金海公棚的赛后服务及迟归鸽的发送归还都比较到位,可以更全面地搜集各项参赛数据。
4、 太原地处晋中,自然气候干燥,赛鸽不易生病,可以有效地规避南方地区公棚易发生的鸽痘等疾病,增大了赛鸽健康存棚的系数。
三、 近亲配对的方式
为了保证这次尝试能够得到理想的结果,我在近亲种鸽的配对中注意做到几个不同:
1、 近亲交配的血亲浓度不同;
(1) 近亲平辈配对:有同父异母配,有同母异父配。没有采用同父母配对。
(2) 近亲二代配三代配对:有叔叔配侄女,有外甥配阿姨。没有采用父女、母子配对。
(3) 近亲二代配四代配对:用二代鸽配四代回血鸽。
2、 近亲配对的血统搭配不同。
羽长一这批近亲幼鸽中,主要以我棚中的两路主力鸽血统相交,詹森和桑杰士血统的含量各有不同。其中有100%的詹森,100%的桑杰士(这个100%只是指在我棚中鸽子血统的相对含量,以下的百分比也相同);75%的詹森,75%的桑杰士;各占50%的詹森或桑杰士。
3、 有赛绩的和无赛绩的配对不同
所配种鸽中有雌雄双方种鸽都有赛绩的;也有是一方具有赛绩的,一方是血统鸽的;也有雌雄双方种鸽都是血统鸽。
四、 近亲幼鸽参赛尝试的结果
06年我一共选送了13羽近亲幼鸽到金海公棚参赛。清棚时丢失1羽,余12羽;
开训后,20公里丢失1羽;
150公里丢失2羽;
300公里预赛丢失1羽、归8羽,其中有4羽在3472羽参加的预赛中飞进前1000名,分别是30名、260名、729名、927名;从清棚至预赛结束归巢率为66.6%;2005年我参赛金海公棚的鸽子从清棚至预赛结束的归巢率为70%;2006年金海公棚清棚4526羽,预赛结束归2660羽,归巢率为58.7%。
500公里决赛归3羽,名次为84名、838名、1255名,归巢率为37.5%,2005年我参赛金海公棚的鸽子决赛参加7羽,全归,前位名次获14名、122名,归巢率100%;2006年金海公棚决赛2660羽,归1356羽,归巢率为51.9%。
其中获84名的鸽子为外甥配亲姨所生,同时,也是赛绩鸽(05年港亚公棚50名)配血统鸽所出,所含血统为75%詹森,25%桑杰士,该鸽是预赛30名,按预决赛综合排名计算,两关分速达2551米,仅次于本次比赛鸽王06-04-050040的两关分速2581米。84名归巢时,第8根大羽长齐,9、10两根大羽未褪,状态良好。
838名为父女极端近亲相配后又配一沾血的鸽子,父、母双方均无赛绩,归巢时,第9根大羽长一小半,第10根大羽已褪掉,飞行条件不是很好。
1255名为二代配四代所出,含詹森62.5%,桑杰士37.5%,是赛绩鸽(04年马鞍山公棚决赛124名)配血统鸽所出,归巢时,第9根大小半,第10根大羽已褪掉,飞行条件也不好。
五、 比赛后的思索
1、 近亲配对所出的幼鸽可以参加公棚比赛,并有可能获得好的名次。如我这次参赛在预赛时获30名,决赛获84名的鸽子。
2、 近亲配对幼鸽在预赛时的表现不差于杂交鸽。
预赛后近亲幼鸽存棚率为66.6%;
同棚赛的金海公棚预赛后存棚率为58.7%;
2005年本人参加金海公棚赛鸽预赛后存棚率为70%。
三项数据相比较,相差不大。
3、 近亲配对幼鸽在决赛中的归巢率明显低于平均归巢率。
近亲配对决赛放8羽归3羽,归巢率为37.5%;
金海公棚决赛2660羽,归1356羽,归巢率为51.9%;
2005年本人参加金海公棚决赛7羽,归7羽,归巢率为100%。同时,近亲幼鸽获奖的名次和有效名次的入奖率也明显低于杂交鸽。
4、有目的地选择适当的近亲幼鸽参加公棚比赛,有可能会为我们培养出自己的公棚基础种鸽。羽长一这批近亲幼鸽中,主要以我棚中的两路主力鸽血统相交,詹森和桑杰士血统的含量各有不同。其中有100%的詹森,100%的桑杰士(这个100%只是指在我棚中鸽子血统的相对含量,以下的百分比也相同);75%的詹森,75%的桑杰士;各占50%的詹森或桑杰士。
4、 有赛绩的和无赛绩的配对不同
所配种鸽中有雌雄双方种鸽都有赛绩的;也有是一方具有赛绩的,一方是血统鸽的;也有雌雄双方种鸽都是血统鸽。
六、 近亲幼鸽参赛尝试的结果
06年我一共选送了13羽近亲幼鸽到金海公棚参赛。清棚时丢失1羽,余12羽;
开训后,20公里丢失1羽;
150公里丢失2羽;
300公里预赛丢失1羽、归8羽,其中有4羽在3472羽参加的预赛中飞进前1000名,分别是30名、260名、729名、927名;从清棚至预赛结束归巢率为66.6%;2005年我参赛金海公棚的鸽子从清棚至预赛结束的归巢率为70%;2006年金海公棚清棚4526羽,预赛结束归2660羽,归巢率为58.7%。
500公里决赛归3羽,名次为84名、838名、1255名,归巢率为37.5%,2005年我参赛金海公棚的鸽子决赛参加7羽,全归,前位名次获14名、122名,归巢率100%;2006年金海公棚决赛2660羽,归1356羽,归巢率为51.9%。
其中获84名的鸽子为外甥配亲姨所生,同时,也是赛绩鸽(05年港亚公棚50名)配血统鸽所出,所含血统为75%詹森,25%桑杰士,该鸽是预赛30名,按预决赛综合排名计算,两关分速达2551米,仅次于本次比赛鸽王06-04-050040的两关分速2581米。84名归巢时,第8根大羽长齐,9、10两根大羽未褪,状态良好。
838名为父女极端近亲相配后又配一沾血的鸽子,父、母双方均无赛绩,归巢时,第9根大羽长一小半,第10根大羽已褪掉,飞行条件不是很好。
1255名为二代配四代所出,含詹森62.5%,桑杰士37.5%,是赛绩鸽(04年马鞍山公棚决赛124名)配血统鸽所出,归巢时,第9根大小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