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谁在把握方向盘

时间:2012-11-23 09:32:11    来源:    发表者: 星远鸽舍       阅读次数:
谁在把握方向盘

鸽子“定向导航”,已成思维定势,大家都入彀其中。与鸽子相关的思索、假设、研究、讨论,都是在这个命题下进行的。结果呢?既没有一个广被接受或者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理论”,专业解剖在鸽子身上也找不到相应的功能器官,更甭说揭开真实的导航工作机理。
    面对一无所是的结果,我们能不能回头看看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
    在讨论鸽子是不是“定向导航”之前,首先要弄清楚鸽子有没有方向感?
    我们平时所说的“方向”,至少有三种引申意义。1、指向,这个目标可以是实在的,也可以是虚无的。目标的性质不同,方向指代的含义也不同。这种方向,多是政治术语、借喻语言,与我们的鸽子无关。2、十字划分,天之下地之上有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3、任意选择一点,借助方位概念对比另一个目标(物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所谓方向,与时间、距离、高度、经纬度……一样,都是超自然抽象存在的,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出现了对位置的感知,进而需要知道与周围的关系,逐步发展出能够借助太阳、月亮、星星……来辨认位置关系,以GPS卫星定位系统为标志的现代科技,已经使测量距离、确定方向等变得十分精确。
    很少有人注意,即使人类对方向的认知,并不是先天从娘的肚子里带来,也要经过后天的学习和生活积累的。一般在学龄前就开始学习辨认前后左右、东南西北,在头脑里植入位置感和方向感,再经过生活实践不断印证,加深感知和辨认。以后接受的再教育程度、生活环境、人生经历,都持续影响着人们对方向的抽象和辨别。对普通人群来说,方向并不重要,知道太阳从东方升起,冷风从北边刮来,大雁南飞,水向东流,看不懂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大有人在。
    人对自然方向的感知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超越的。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群,对地理意义上方向的依赖和重视程度不一样,北方地区的住房必须坐北朝南,南方地区则不需要那么较真。首都北京人会用方向给你指路,“您向东往西”,成都人则告诉你“倒左手倒右手”。对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来说,我觉得成都人的表述更实用一些,除非你连自己的左右手也分不清楚。以前以为“转了向”只是嘲讽人糊涂,没想到真的存在。从来到成都的第一天起,朦朦胧胧的天气、亦正亦斜的道路就彻底打掉了我的方向感。地理意义上的方向与我内心的方向感正好颠倒180度,太阳升起的地方明明是东方,但那是我潜意识里的西边。由于持续动荡的生活,一直到现在也没有纠正,只能以位置辨方向,“火车北站”的方位就是北,“西门车站”的那边一定是西。每每遇到与人说话提及方向的时候,都不由自主地在心里先打个弯,把内心的方向调整一下,生怕脱口而出惹人笑话。外出的时候一旦脱离了熟悉的地标,就没有了方向,好在用心记路也能回家,并没有影响我的正常生活。
    应当承认,动物的许多自然能力是人所不及的。但是,“方向”是人类智慧的产物,这一点笃定无疑。从这个意义上讲,动物的某些能力再强都只是本能的反映,不可能有对方向的感知,也就是说,鸽子没有方向感。从异地回归,如果从鸽子的角度看,也许仅仅是体现本能行为的一次飞行。但在人的眼里,司放地与鸽舍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呈现了方向性。于是,“定向导航”成为了高速公路入口的指路牌,把所有的研究观察、理论探讨都导入了同一车道,车手们又都愿意“按图索骥”,鸽子到底有没有定向能力,究竟是不是运用定向导航实现回归,反倒没人深究。
    以什么作为出发点,对下一步的认识方向、认识手段、认识过程、认识能力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老百姓历来相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我们看到迁徙的鸟类南来北往,就认为它们具有方向感,并且把这种认识泛延。而被现代科学揭示的一些真相,即使是你亲眼看到的,也不一定是“实”。最近在几集《动物大解剖》电视节目里,科学家证实了狮子、老虎同属大型猫科动物,有着共同的祖先,虽然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但是在剥去外衣后发现它们生理结构完全相同。区别只是为了适应生存,狮子变成了草原上的群居动物,老虎适应山林里独居的生活习性。同理,鸟类因为食物取向改变生存习性,走上了不同的进化道路,出现了留鸟、候鸟之分。其实候鸟定期在两地之间往复的最终动因,只是简单的随着气候变化追逐食物。在我们那些悲天悯人的先人眼里,寄雁南飞言人应有信,借北马嘶抒壮怀激烈,在“南来”和“北往”上赋予了太多的人文情怀,并且著书立说影响至今。留鸟之所以“留”,同样是生活习性使然,食物随地可取,生存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便于找到食物是它们出行的第一选择,至于是南北也好、东西也罢,与它们没有关联。不管候鸟还是留鸟,都不存在主观上的方向意识,鸽子的进化程度再高,它们身上也不可能出现地图和指南针。
    话题至此不能不涉及到,鸽子竞翔是否顺应候鸟的迁徙方向“春南秋北”。这个说法显然没有把迁徙与回归从本质上区分开。回归和迁徙,是动物两种截然不同的本能行为。迁徙的基本目的是追逐食物,随着天气条件的变化,食物引导它们又到下一个栖息地,甚至还有第三个、第四个。回归则不是。回归的目的仅与动物种群的繁衍生殖紧密相连,而与食物无关。鸽子属于回归性动物,它的回归行为与一般迁徙鸟类的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幅员广袤,全国各地的鸽友都是根据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选择赛线。有的地方占有地利上的优势,但是在选择赛线上主要考虑的是交通便捷、赛点布局、赛距延伸、地貌天气等自然条件,并没有听说哪个地方刻意把比赛方向作为优先选项。“信则有,不信则无”,认同的取得成功,不信的或者不具备选择条件的,也同样能够成功,说明“春南秋北”把鸽子能够感知方向作为了预设前提,就难以跳出“具有定向能力”的窠臼。实践证明,鸽子并没有什么季节概念,一年四季里只要天气允许,鸽子都可以回家,近几年公棚“秋棚冬赛、春棚夏赛”越演越烈,也并没有阻止鸽友们的疯狂涌入。在成都,赛事狂热,不论季节玩“每周一鸽”的大有人在。同时,鸽子归巢也没有方向限制,各地的比赛无论东南西北选择什么方向的赛线,结果都差不多。“四川四川四面是山”,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合围钳制下“自古华山一条路”。受赛制和交通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向北虽有秦岭当关,但被作为唯一可取之路,几十年来形成了固定的比赛方向,川鸽的名头就是在这条赛线上打磨出来的。而在2007年,成都市、乐山市和眉山市的鸽友,联合向东线的重庆黔江(500公里)发起挑战,赛线自盆地东缘至盆地西缘,从东到西横贯盆地,比赛获得圆满成功。由于稍后就有北线赛事,于是有少数鸽友让东线的鸽子调头参加北线的比赛,也同样获得佳绩。尽管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受“传统”的束缚没敢这样做,调头参赛的不是普遍现象,但成功的例子说明,没什么不可以。不论是东南西北,在任意方位放飞,鸽子都是向着家在飞行,没有某个方向上可以,哪个方向上不行。(文章草成后,刚好收到最近一期《中华信鸽》,封面刊登了上海的一只鸽子,在2011年连续参加了西线的郑州、洛阳、西宁,北线的泰安、北京,和南线汕头的比赛,成绩斐然。)
    定向导航说在整个鸽界可谓根深蒂固。前辈们做了无数探索,至今仍不断有“新的”发现。我觉得,所有的研究都有意义,但是把定向导航作为研究背景,使所有的理论都只是看似有道理。无论多么言之凿凿,也无论多么轰动一时,但在实践上总有相反的结果站在对面,令人难堪。
    对太阳导航说,阴天不能比赛吗?即使是夜间飞行,现在也不是什么新闻。
说鸽子沿着高速路、建筑识别回家的方向的想过没有,在这些东西出现之前,鸽子不比赛吗?可以解释以前是沿着山脉、河流寻找回家的,那现在的海上比赛,面对茫茫大海靠什么?现在比赛,动辄几百上千公里,几乎每一次比赛司放地都是前一站成倍的距离,从陌生地段到以前经历过熟悉的路标之前,他们怎么知道哪条路连接着自己的家?
    持视觉说的,忘记了地球是圆的,任何生物自然视力都会受到限制,无一例外。
    对气味说的,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认为,动物中大象的鼻子长的最奇特,嗅觉最为发达,也仅仅能够嗅到120公里以内的水源和食物。而鸽子的比赛距离,则远远超出最发达动物嗅觉器官的物理功能。
    引入红外、次声理论,对静止状态下鸽子生物器官具备的物理功能探究一番。可一旦把比赛距离作为背景,同样难以自圆其说。
    ……
    颠覆性的悖论,虽然不能说明自己正确,但足以反证之前的思考不严密、论据不充分、答案不真实。上百年来,人们为什么对鸽子怎样回家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为什么没有一个答案能跳出“麦田怪圈”?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人们预先设定了鸽子能够识别方向。
    可以肯定,在一个错误的命题下,永远也没有正确的答案。

 

    现在,不管是科普读物还是赛鸽专业杂志,不管是铁杆鸽痴还是与赛鸽活动无关的人,都有意还是无意地接受了鸽子利用定向导航这种假说。为了证明这种假说的理论研究、科学实验,也一直没有停止。曾经热闹非凡引起轰动的话题有,在鸽子大脑中发现磁性物质、鼻子疑似发射探测、眼睛近似罗盘,腿部有震荡感知体……,却无法从源头上解释鸽子的定向机理。实验中采取遮挡视力,封闭嗅觉,切断神经,佩带干扰设施等几乎能用的所有手段,结果依然无法确切断定鸽子到底靠什么归巢。生物技术的突破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进步之一,连绘制最复杂的人类基因图谱都已经接近完成,而时至现在却仍旧无法找到鸽子主导定向的功能器官。面对徒劳无获,我们是不是还需要借口科技水平不够发达来自慰?能不能鼓起勇气说点真话?与其死气白赖地找不到,为什么不来检讨一下我们的研究方向上是否错误,或许鸽子根本就没有这种器官,也根本没有这种功能。
    科学研究揭示,所有回归性动物都是运用定位导航。鸽子会例外吗?当触及这个命题以后,一切就需要重新解释。
    不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回归性动物,出生地是它们唯一的回归目标。有的动物离开出生地几年时间,又从几千公里之外跋涉回归,能力之卓越,意志之强韧,令人赞叹。鸽子也属于回归性动物,与其它相比,在回归的能力上可能有差别,但“技术”上应该与所有的回归性动物一样,同样是定位导航把握着它们回归的方向盘。
    定向与定位,虽然一字之差,所揭示的鸽子应该具备怎样的生理功能,以及如何实现导航的机理完全不同,将改变我们以往对鸽子的认识。
    定向,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人们约定俗成的习惯表达,并不表示每个这样说的人都正确理解定向导航的基本原理。概括定向导航的基本要义,具备探测和识别方向的能力,并以方向作为引导实现寻找目标的导航方式。以我们现在能够达到的认识,生成这种能力的要素异常复杂,自然界除了少数几种动物能够主动利用声波、热感等探测障碍、捕捉食物之外,还没有任何一种动物生成有探测方向和利用方向的能力。当然,鸽子也不可能有。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在此之前,我们却把研究的着眼点建立在鸽子具有这种能力的基础上。显然,认为鸽子依靠定向导航,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先天的缺陷。
    如果按照我们先前的认识,鸽子有方向感。先利用太阳、地磁……等测出鸽舍的方位,然后在方向的指引下寻路回家。如果真是这样,在司放地与鸽舍之间虚拟的归巢路径,应该是一条直线或者近似直线。可现实它完全不是,GPS跟踪记录的事实表明,即使在欧洲广袤无垠的平原地区,鸽子回归路径也不是直线。正确的回归,导航技术无疑是第一位的。以方向导航,那么意味着即便是中途遇到山脉或者建筑等障碍,为了在方向上不发生偏差,也只能迎面硬过。为了证明此说经不起推敲,不妨又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四川为例,赛线正向面对的秦岭山脉,东西长1500公里,南北宽100-150公里,平均海拔1500-2500米,主峰海拔3767米。而且身后还有毗邻平行的大巴山脉,这座川陕界山的长度超过1000公里,山峰也都在2000米以上。如此庞然大物就象两堵墙一样横亘在回归路线上,坚持说鸽子是利用寻向功能归巢,从工作机理上难以解释鸽子是迎面翻越崇山峻岭,还是蜿蜒曲折、“见缝插针”穿越其中?
    实现回归一定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清晰地知道目标(目的地)位置,二是本身具有“自动寻的”的能力。科学上认定,所有的自然能量都是以“波”的形式存在和传播的。关于“自动寻的”的理论模型来自著名的“多普勒效应”。这种理论揭示了自然“波”(可以是声波、光波、电磁波、振动波……等所有类型的波)的运动规律,“波源固定,接收者不动,波源发出的波的节奏与接收者接受到的相同,波源的波长因为接收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变化”。这种理论的成果已经被人类广泛应用,成为定位、导航领域的一门基础应用技术。我们虽然不能直接用来证明鸽子也能采用这种方式和技术,但是用来理解鸽子有可能怎样实现定位导航,描述和解释回归机理,有非常大的帮助。大量的实践证明,鸽子能够感知位置。不仅能感知到自己家的位置,在异地也能够敏锐地感知当前的位置,这种能力已经得到了证实。我们可以借助理论模型和实际表现来虚拟描述鸽子回归的模式——感知的当前位置信息,与大脑里固有的位置信息比较,用之间的重合部分或者相向部分作为指引,并且在以后的过程中接连持续地把比对信息反馈给中枢系统,再不断修正回归路径,直至完成重合。
    生物学家认为,任何一种生物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繁衍生息,要么具有特殊的捕食能力,要么具有独特的生存技巧,无不遵循“适者生存”的进化准则。回归是鸽子的基因本能,借助自身具备的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等生物功能,生成对位置的感知,并通过相应的行为表现出来,而不是什么超自然功能。具体感知器官,可以是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皮肤、肌肉、骨骼甚至羽毛等,可以是所有器官中的任何一种,也可以是多种器官综合作用。感知可以是图象、声音、触觉信息,也可以仅仅是人们莫名的感受。以定位实现导航,使我们更接近鸽子生理功能的现实,实现回归的机理相对简单,解释回归现象的过程也更为合理。
用定位导航重新解读鸽子实现回归的工作机理,帮助我们从过去的一些盲目中重归理性,突破此前“定向导航”的种种局限,摆脱各种猜测、假设、推导之间的相互矛盾和尴尬,为有关鸽子归巢的各种学说找到新的归依。
    定位导航有助于我们的思维聚焦重归生物本能,在理解和认识鸽子身上各种器官功能上,既不再重蹈“盲人摸象”的覆辙,也不在玄说把鸽子描绘成是一架高科技机器,集发射、探测、接收、测量、精密计算十八般武艺于一身的神灵,还鸽子与本身对称的一个身份。
    此前,对导航方式的不当理解,直接影响了我们的认识方向。虽然我们对鸽子器官功能的探索和分析已经够多,但以目前的认识水平,仍不能准确地判定鸽子哪些器官参与和支撑定位导航功能。现实中,鸽子能够在多种复杂条件下实现回归,说明定位导航也不会是某个单一器官功能的结果。究竟谁在参与?谁又在扮演主角?是需另行探讨的话题。
    鸽界没有真理,只有不断探索的真相。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