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奇瓦闲话鸽子<一>

时间:2012-12-06 09:21:57    来源:    发表者: 海盛鸽业       阅读次数:
奇瓦闲话鸽子&lt;一&gt;

奇瓦闲话鸽子
刘奇

(一)

有时候,很多国内陌生的鸽友们提出来让我帮他们翻译血统书,因为从来就没有想到过有收费的必要,于是我这里要求翻译的血统书就特别多。有些鸽友们传真或特快专递到苏州或不远万里到比国,然后电话又跟踪而来。我总以为这些鸽子必定是在他家养着,等我大功告成等“奖赏”时,才知道很多只是他们买的外籍子一代(国内某位鸽友或某个鸽舍出的)买主提供的原始血统书而已!在我这个已吃了欧洲十三年牛排加薯条为主食的“老外”看来,这个工作完全没有很大必要,因为做出子一代的鸽主已经给买主开了血统书,如果你还不相信他,那么在西方人看来,你又为何去买他的鸽子呢?当然中国人历来好学好考证,但在西方,如果我去克拉克或考夫曼家里,买了子一代鸽,而那鸽子的父母有一个恰恰是詹森或凡龙出的,而我非要老克拉克或考夫曼提供他们买的这个詹森或凡龙种鸽的原始血统书复印件,我想克拉克或考夫曼会先吃惊地象个乡下来的刘姥姥,然后又给我看一个生气的关公脸!因为西方人的判断首先是“你怎么这么不信任我?却还想从我这里引进鸽子”!如果我还继续用大实话告诉他们,我不但要索取原始血统书,日后还要拿到有关专家那里去鉴定,那么这些老前辈一定是胡子都会气歪了,而把我赶出门去,宁愿不成了这笔可能的生意!

这是在中国过去曾经听说的,真实发生过的凡人凡事:某家的大哥从泰国回来,给他的新嫂子买了一个钻石戒指,那嫂子因为在厂里工作,小姊妹们看到她手上带的新戒指,都很羡慕,这就让这嫂子更觉得不安,因此她决定拿到钻石专卖店去鉴定一下,她因此知道了这份礼物的真实价值,晚上回到家她就先把她老公一顿数落,过几天七大姑八大姨们都知道了这个戒指究竟值几个钱……,她完全忘了她得到的是一份礼物,本只有感谢的权利。

而我的那些国内的陌生朋友们,不仅这么自己做着文字“鉴定”,甚至还希望我这个局外人能帮他们判断出这鸽子是否是百分之百原鸽出的,并一再追问与某某世界大名鸽是否有血缘关系!尽管他们的电话三天两头打来,还是为了同一个问题,但我始终只能告诉他们原始血统书文字上是怎么写的,如此而已。即使作为“临时翻译”,我也必须忠于我的职业要求,我无法演绎也不想编故事,因为这白纸黑字后面本没有太多故事。如果他们还不放心,我只能劝他们最好去做亲子鉴定,现在德国的信鸽医师已经开始了这项业务。真的,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别的出路。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一个最安全的工作原则,这就是引进鸽子首先要看准了人(这不管老外或老中),其次才能谈生意。否则等你两三年后发现那钻石王老五的直子恰恰根本不是一颗钻石,那就太晚了,因为你已经为此付出了不仅是金钱还有宝贵的时间。

欧洲信鸽的血统书至今是私人自己开的,哪怕再昂贵的冠军鸽,鸽会也不会参与开血统书这一项来,这与宠物狗大不相同。欧洲好的纯种狗,血统书一定是盖钢印国家狗会签发的,尤其是德国牧羊犬,体制极为严格。德国牧羊犬的血统书是国家牧羊犬协会发的,万一遗失先要狗的主人填写书面申请报告,说明血统书是如何丢失的,然后牧羊犬协会判断申请属实后,再在牧羊犬国家会刊刊登遗失启事,如果三个月内没有人提出异议,狗会才给予补办,另外收费也不菲,大概为此纯种德国牧羊犬的身价尤其昂贵,因为象中国花鸟市场上那些貌似高贵种族的牧羊犬,当买主询问有无原始血统书时,狗店老板可再也没有了开价时的那般豪爽!

欧洲信鸽市场一直没有象宠物狗那样对血统书严格要求,这一方面与信鸽繁殖远远比狗要快的多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信鸽没有宠物狗那么城市化有关。只有中国的上海鸽友是敢把鸽子养在哪怕十八层高楼的楼顶上,但在古老的欧洲这听起来完全是天方夜谭的事。在美国纽约有钱人还是喜欢住在城里,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城区,除了傀儡皇帝还不时从乡下别墅出来小住他的皇宫来表明他的存在外,新贵及有钱人是必定住在城外乡下的,因为城里没有自然风景,而淳朴的西方人更象森林里的狼似的,离不开大自然。比利时和荷兰的鸽友因此至多百分之十是城市公民?(但也一定是小城镇而已,而不可能是所谓的大都市)。





(二)

在这个广告漫天轰炸的数字时代,资讯泛滥和爆炸,这在中国的鸽界也毫不例外。回到国内随手翻翻各大小鸽刊,发现有些广告是过分“夸张”了。比如说广告某个欧洲名将“巴赛罗那5连冠”,光看大标题,人们真认为这主“真牛”,可仔细一想,才发现广告的策划者用心真是良苦,因为他很巧妙的玩文字,把不同比赛级别当成一件事来广而告之了,这就象中国国家赛冠军,你说能把鸽主因为同时又是当地A俱乐部冠军,B俱乐部冠军,地区冠军,全省冠军,因而把他包装为“国家赛5连冠”吗?

又比如说比利时是不存在沙特鲁国家赛这个比赛级别的,沙特鲁只是地区赛,只有省赛,两省联合赛和多省联赛,但在国内一本杂志上,“封面人物”居然是一只鸽子说是获得了“沙特鲁全国冠军”!

又比如说国内前一阵炒的很红的一个霍夫肯系的“传人”,报道者说此人养鸽50年获得了不下1000次的冠军!“怪怪!不得了”(暂时借用一下南京人的方言)。这老头听起来比詹森还厉害!但我这个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欧洲的职业信鸽经纪人,怎么在欧洲竟然没有发现欧洲媒体有报道这个荷兰鸽友,象中国鸽刊上宣传得那么赫赫有名呢?再仔细看一下作者的行文,只发现永远是更多的数字堆积,而不见表明真实实力的赛绩年代!我倒是在作者作为历史资料插图的照片中唯一找到了几个年代,那7个赛鸽照片上最年轻的的获奖鸽是87年生的,最老的就是83年的。这么说这照片已经有至少13岁了,该有点发黄了。读者看完这种报道后,会觉得这个人十几年前是飞的不错的,但现在呢?如果光凭灿烂的过去,看不到今天的辉煌,你去这样的没落贵族家引种不觉得会后怕吗?因为87年的鸽子不死也是进养老院的辈分了,怎么还有资格拿出来作为“相亲”繁殖的资本呢?

很奇怪的一点是,在国内这些“宣传”出来的所谓欧洲大名家,恰恰是目前最抢手的“名家名血”。在世界上,真正有名气的鸽友是不必靠商家苦口婆心宣传的,因为他们就是本人不做广告,谁也知道他们在鸽界的真实地位,当今谁还能怀疑路易-詹森或胡本是否是名人?成为一个名人不是靠广告吹出来的。如果一个新人要成为名家,那么就只有靠不断去参赛,用他每年的赛绩让人们记住他的名字,所以在欧洲鸽界人们是很关注当年的赛事发展状况的,要证明一个鸽友的实力,人们最希望查看的是他们近三年的大小比赛记录,而不是已发黄的挂在墙上的那些老照片。

做一个成功的鸽友是一件相当难的事,所以翻开赛鸽历史书,世界上真的又有过多少著名的鸽友(如果不重复计算)哪怕“巴塞罗那3连冠”,或一生曾获得过500次冠军?(我们先不要谈巴赛5连冠,1000次冠军这种天文数字好了)。而如果事实上真的存在这么几位,我相信他们在欧洲和中国是应该一样有名,或说是在中国因为传媒需要九千多公里的空距,所以可能会比在欧洲暂时少一些知名度,但绝不会一个欧洲的大名家在欧洲鲜为人知,而在中国却能排入世界名人前10强的!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怪事,那么一定是我们的传媒界还没有完全与世界真正的接轨,还只是“中国独家报道”。


(三)

这是一个怀旧的时代,仿古建筑在国内又开始走红,女子穿的旗袍又开始时尚。因为过去已经不存在,所以在回忆中,过去的一切往往都会被认为是美好的。在鸽界也不例外,总是有很多国内鸽友希望能在欧洲找到那些过去的信鸽老品系,所以我们做信鸽经纪人的,就有义务帮他们去找。如果父亲曾是三四十年代的欧洲养鸽高手,那么现在父亲死了,我们就想法去找还活着的儿子,如果儿子是不养鸽子的,那就设法去找找是否有养鸽子的女婿,实在找不到就开始找孙子,外孙,侄子或外甥,反正不找到还有吃遗产可能的那一位,那么我们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但结果又如何呢?往往国内的鸽友一看到第一手的最新资讯照片,会脱口而出:“这怎么与我过去看到的老血统不一样,变形了呢?”----究竟谁变了呢?什么是真实的现实呢?

这里举个典型的例子。修斯肯-冯莱尔是过去一个著名的老品系。修斯肯和冯莱尔其实是个联合鸽舍,这两个历史名人是早安眠在坟墓里,但他们的子代还活着。修斯肯和冯莱尔有两个儿子都还在养鸽子,但修斯肯的儿子已很少参与比赛了,只是为了德国人和美国人的“怀旧”,他每年仍出少量的鸽子来满足那些鸽友的要求。冯莱尔的儿子六十多岁了还在参赛,且在中短距离也飞的不错,但说来你也许不信,在他家目前发挥好的鸽子中最多只有25%的冯莱尔老血统而已(有的甚至与老血统完全无关),恰恰是当代名家的名血在他鸽舍里占主导统治地位:如赫伯特,格马利等等。冯莱尔的这个儿子叫乔治,是个典型的实实在在的鸽友,因为他没有孩子,夫妻双双退休了又有丰厚的退休金,他养鸽子更是为了爱好而不是经济收入,因此说话也就直率地让人一开始会很难接受。也许是他更愿意表明他自己是谁而不愿意只背负着父亲的声望,所以如果一个陌生人打电话去问他有无纯种的修斯肯-冯莱尔老血统可卖,他一定一口回绝说没有,并反问你说世界上又有几个人真有百分之百纯种的鸽子?他甚至还会告诉你说就他知道他父亲的血统也不是百分之百纯的。为此如果我把乔治的话,忠实的转告我国内和台湾的客户,生意也就几乎很难成功,我为此告诉了乔治,他反而笑笑说“没关系,我养的就是我自己的鸽子”。这种不为金钱所诱惑而不愿造假的鸽友(尤其是历史名裔的后代),在国内国外都是不多见的。我和乔治仍是很好的朋友,虽然我们很少有生意往来。

我的那些爱继续做怀旧梦的客户们,仍然相信乔治爸爸的鸽子一定比乔治的更有做种价值(他们暂时忘了考虑那些鸽子现在要是还活着,要与他们本人都快是平辈了),所以后来又听说他们开始想法去美国或德国或台湾继续寻找修斯肯-冯莱尔老血统。

人们仍希望找到“原汁原味”的老血统,于是在大陆上就有了美国詹森,日本凡布利安娜,台湾斯翠克鲍特,德国凡王路易……,但当你把它们引回家了,你真的能确定它们忠实于原作,丝毫没有掺入任何美国人的实际,日本人的发挥,台湾人的聪明,德国人的改造吗?-----我想只有还活着的路易老詹森,也许能对他家的鸽子做出最权威的判断,因为真正的原汁原味詹森,毕竟还是只有他才有资格标上“真正来自原产地”,其余都不过是外国的加工厂而已。别的不说,在美国或日本出生的詹森鸽,一定更适应那里的气候地理而不是比利时的气候地理,你相信吗?如果美国人要适应他们的口味加进了番茄酱,日本人加了点芥末,德国人又不忘加进一根热狗,那么外表看来仍是一个汉堡,但毕竟有了当地的特色。

有时候陌生的鸽友打电话来先是打听某某世界大名鸽的价格,后来聊开了,干脆告诉我大实话说其实他家的鸽子飞的也不差,得过很多次冠军,只是血统说不出个大名来,因为他是自己用天落鸟或其他不知名的鸽子培育出来的“自己家的鸽子”,所以他现在就想买几个老外的大名鸽来做做招牌,这样对他日后卖鸽子有帮助。现在各地有公棚赛,有了拍卖会这一新兴可能生财之道,所以在拍卖会上,拍卖师如介绍这个冠军鸽是彼得米卫血统,那么 一定会比介绍如是说“血统是安徽阜阳的赵阿福自己培育出的”更具商品价值。因为全国又 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安徽小鸽友的大名呢?象这样的动机不完全是为了引种的潜在客户,我现在遇到的越来越多,而我总是用西方人也许过于自信的思维来对他们说“为何你就不创立自己品系的名声呢?”而这些过于“谦虚”的国内鸽友总回答我说“咱再飞的好,哪有人家老外的鸽子能卖出钱来呢?”这一下子确实让我语塞。所以另一方面我真的又很欣赏那些真正在默默努力创建自己血统的中国鸽友,他们会对我说“刘小姐你五年以后看我的好了”。他们是少数的那些很有耐心的鸽友。

我知道中国人如果从没有出过国门的,最喜欢听的就是那些从国外回来的人,用摄像机用彩色照片再加一锅中国产的油盐酱醋如是说:“人家外国人是……”,或“人家老外可是……”,把国外说的比圣经里描述的天堂还“天堂”。往往讲的人见他的听众越来越用崇拜的眼光看着他,他就更上一层楼地发辉他的想象力,完全忘了他出去一趟如果不会说外语,只走马观花那么十几天,又会了解国外真正的民情多少?!----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国内那些大腕鸽友们,如果有机会到了比国,都会想去詹森家看一看,但真的到了那里,一看老路易的家和鸽舍也许还没有你家的富丽堂皇和舒适,当时就会忍不住有种失落感,因为在国内录相带看的翻译成中文的詹森传奇,也许还远远比今天有机会与老路易面对面短短几句(且还要靠翻译)的交谈有意思---94岁的老路易因为早就不参加比赛了,所以至多说几句他家过去的辉煌,他已无法指导你如何更好的面对这个分速越来越快的赛鸽世界的竞争---与路易照个像,完成“此地一游”,晚上回到饭店会觉得近乎破了一个浪漫的梦!-----那么等你“朝圣“回国后,有没有勇气对周围的朋友说“不过如此”呢?---很少可能性,因为更多国内的人没有出过国的,还是想出国去看看,所以你进了城门,如果对围城里的人说外面不过如此,你就会少了很多光环吸引力,因为那些没有见过詹森的人还在做梦要与詹森有朝一日合个影。这就是围城效应。









(完)

2001年8月16日于苏州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