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读祝匡武先生《赛鸽物语》有感二

时间:2012-12-14 09:59:20    来源:    发表者: 天翔地鸽舍        阅读次数:
读祝匡武先生《赛鸽物语》有感二

首篇我已经提到:读“作者简介”知其人,现在展开叙述这个问题。
   《赛鸽物语》的“作者简介”极其简练!请看:
      ——祝匡武,中国鸽界名流,鸽刊知名撰稿人。1954年生于北京,籍贯浙江,笔名匡文。现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任编辑、中国信鸽协会新闻委员。
      ——祝匡武先生是我国鸽界集育、赛、研、访、撰、编于一体的著名养鸽家之一。20年来,他励精图治养过全世界最优秀的赛鸽品种,并成功培育出一支具有中国人文特点的忍辱负重、坚韧不拔、外拙内慧、后发制人的鸽系。20年来,他观念超前,点到即止,真话直说,将自己的真知灼见,点点滴滴奉献给圈内同好,其见刊于国内外各种赛鸽报纸杂志长短文章不计其数,几乎“影响了整整一代养鸽人”。
      ——祝匡武先生预警式、格言式的鸽技文章就像他培育的鸽子一样,起初也许并不太受重视,但往往历经劫难之后,人们回过头来才体会到字里行间那深如海、尖如锥般的刻骨铭心!
      ——祝匡武先生素有我国“鸽坛第一笔”之称,是圈内最早将养鸽知识和赛鸽技术介绍给鸽友们的专家之一。正因为他有着夺冠捧杯的鸽队,才源源产生出那些荡气回肠、掷地有声的文字。
      ——祝匡武先生率性而为,君子坦荡,是典型的性情中人;祝匡武先生的文章饱含文化品位,笔锋飘逸无羁,文如其人。
      ——祝匡武先生天赋异禀,技艺超群,常常是语出惊人;祝先生搜罗天下名鸽名系,尤其擅长国血西翁,鸽如其人。
    以上6段就是《赛鸽物语》“作者简介”的全文,短短600字左右,精彩,精炼,精到,足以使我们对祝匡武先生有一个大体印象。通过读“作者简介”,我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一,祝匡武先生热爱本职工作,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准,主任编辑,正高职称,教授待遇,“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这是安身立命之本,需要真学实才,长期积累,多年煎熬,不是随便混混、闹着玩的。他本身就是一位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很有建树的人!在本职工作方面,他是尽职尽责的。在社会活动和业余爱好方面,他是很有天赋、卓有成就的!他既是一位称职的新闻工作者,又是一名出色的赛鸽理论家。
    结论二,在赛鸽领域,祝匡武先生多才多艺,堪称“全才”。他育种,比赛,科研,采访,撰稿,编辑无所不能(其实还应加上翻译)。窃以为,对于鸽友、对于中国赛鸽而言,这样的多面手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祝匡武先生20年持之以恒,钻研赛鸽,天才加勤奋,二者皆具备,取得非凡成就,当属意料之中。他的文章已经影响了一代养鸽人,还将继续影响无数养鸽人。他的文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结论三,在赛鸽领域,格言式、语录式体裁属祝匡武先生首创。他把中国传统文化在赛鸽领域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文章既继承传统风格,又独具匠心,勇于创新。
    结论四,祝匡武先生的文章来自于自己的赛鸽实践,来自于他虚心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把外国先进的赛鸽经验同中国赛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引经据典又别出心裁,他的文章既有高度,又有厚度。
    结论五,祝匡武先生的文章充满了人文气息,不是枯燥的学术著作、专业论文。假如赛鸽文章都像歌德巴赫猜想那样深奥,又怎么能吸引很多的信鸽爱好者呢?他把赛鸽技艺和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将赛鸽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通俗化、大众化,是赛鸽专业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者。他的文章既又博大精深,又通俗易懂。
    结论六,祝匡武先生个性鲜明,文风独特。我曾经作过这么一个测试,我拿着祝匡武先生的文章,封闭了作者姓名,然后让熟悉祝匡武先生文风的鸽友阅读,过了一会儿,该鸽友一口断定,这是祝匡武先生的文章!他的文章深深的打上了“祝氏”印记,就像那克头西翁那样,活脱脱一个“老寿星”模样,很难被别人仿冒。他的文章植根大众,又卓尔不群。
    读《赛鸽物语》,你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你可以找到儒家、佛家、道家的印记,领略古代经典的精髓。
    请看“自勉”——“历经沧桑而童心未泯,敢怒敢言而蕴涵良知;尖刻不失人性温良,平易透出超前敏锐;俚俗中藏深意,家常间倾激情;做至情至性之人,发感人肺腑之文;强者面前不示弱,弱者面前不逞能;多做功德事,少介荤腥圈。”(P352)你看,这像不像“治家格言”等中国传统文体?
    在这篇短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祝匡武先生的追求、寄托和为人,他是那么率直,那么可敬!一般而言,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就会变得内敛、圆滑、世故、明哲保身,这是生存的需要!但“历经沧桑童心未泯”,还那么率直那么天真,这太难了!因为,生活中不全是鲜花掌声,人世间不全是善良之辈。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活得并不轻松!许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戴上面具、为生存伪装自己!“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在商场、在官场、在情场、稍有不慎,就会声败名裂,倾巢之下,岂有完卵?我们间或为自己的坦率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再也不愿冒此风险。实话说,我们学乖了!面对世间种种不平之事,你敢怒敢言吗?恕我直言,我不敢!我们谨小慎微,瞻前顾后,唯恐话说过头得罪他人!人们都喜欢“沾衣欲湿杏花雨,扑面不寒杨柳风。”都爱听恭维话、顺耳言,连三岁的小孩也不例外。这是人性的特点。人们面对尖刻的批评,或多或少都会产生逆反心理,因而说实话的人越来越少!祝匡武先生的文章犹如投枪、匕首,句句直插心脏,击中要害,得罪一些人在所难免!即使如此,祝匡武先生不为所动,不改初衷,我行我素,依然如故,因为他的话蕴涵良知,表面尖刻但内心温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是最最难能可贵的!
    读《赛鸽物语》,你会发现,祝匡武先生善于运用俚语俗话揭示深刻的道理,也善于吸收新鲜语汇来表述生僻的赛鸽知识。如果你在《赛鸽物语》看到“哇塞!”一词,请不要惊讶,那是祝匡武先生童心未泯的写照,也是他不断学习的结果。他像兄长般叮嘱的寻常话语却倾注了万丈激情,他遇强不弱和不恃强凌弱的态度充分反映出一个饱学之士、正直文人的凛然风骨和博大襟怀;他劝导人们不要参与那些不文明不健康的活动,多做一些与社会有益的事情。他写出如此“感人肺腑之文”,才真正称得上“至情至性之人”!
    读《赛鸽物语》,你随便都可以发现儒家思想的特征,字里行间,俯拾皆是,通篇渗透着儒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贬恶扬善的人性论,社会本位的道德观和知行合一的认识论。为了让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我就不越俎代庖、具体陈列,敬请读者自己品味。
    读《赛鸽物语》,我们还可以发现祝匡武先生深厚的佛学功底。他时时教化鸽友要积德行善,千万别轻看因果报应!祝匡武先生说:“赛鸽是‘城中之寺’的‘和尚们’释放自我、宣泄爱意最富诗意的放飞!”(前言P2);“一位失去联络十几年的朋友问我:这些年都躲到哪儿去了?我说,‘出家了’。鸽棚就是我的‘城中之寺’”(P173);“得到好鸽,结识好人,全在于你自己的修行。------待到你一切作为都有方法、有次序、有耐力、有毅力,能够心有主宰,专精一事,不为外界所动,甚至对所有事物无不透彻、明了的时候,您就获得了如同佛家所说的‘善根’、‘福德’和‘因缘’。届时,得到好鸽,如探囊取物;结识好人,似水到渠成。”(P185);贪人家一羽迷失鸽,不要高兴——很快你就赔上一只;失自己一羽心上鸟,毋需烦恼——迟早另有迟归爱羽就要返巢。”(P229);“对待误入己棚的外来鸽-广东话称飞来猛,轻薄人自是喜不自胜,认为是飞来之财;老成者则谈猛色变,唯恐其来。”(P143);“经验告诫我们,别人的鸽子不可贪。------一时贪心,不但遭人唾弃,日后大多为此付出代价。”(P144);“凡是棚里飞来一只别人的鸽子,就意味着在这之后总会丢失或伤亡自己的一只鸽!多么神奇,可又那样灵验!”于是,“越来越相信因果轮回,周而复始;得失两存,祸福相伴,万事皆有定数,一切皆由缘分。”(P376)
    读《赛鸽物语》,观察现实世界,我们往往发现,在一般人心里,总有一种虚妄的执见,认为世间是常住不变的;因此贪求无厌,一切要占为己有。如果你认真研读了《赛鸽物语》,进而有缘参读佛教典籍,知晓佛家有关无常的道理,你便可领悟到,人生的一切,好像空中的浮云,水上的泡影,镜里的鲜花,水中的明月!世界上一切形形色色事事物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的;因,是生起事物的主要条件,缘,是生起事物的辅助条件;因缘凑合,事物就生起存在;因缘离散,事物便宜告消灭,消灭即是空。所以要多做好事,广结善缘,不要贪得无厌。佛教虽有高深的哲理,但也不是只讲理论的宗教,而是特别注重实行的;要真正践行佛教向善的原理,就要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把所领悟到的理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理论结合实际,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奉行佛法。依我看来,在《赛鸽物语》中,祝匡武先生把佛法原理运用于赛鸽实践,运用的灵活自如,结合的天衣无缝,读他的文章犹如进了庄严的寺院,聆听法师的讲经,如春风化雨,似灵丹妙药,除去了心魔,净化了心灵,能不奉为经典吗?
    读《赛鸽物语》,犹如在和佛对话。你看,“生命的富足来自独处。养鸽能否保持长久的乐趣,也取决于最终做不做到独善其身。佛陀讲,独处意味着生活在‘当下’,并深入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假如我们能够安住在‘当下’,即便身居喧嚣的闹市,我们仍可以做到心静如水。”(P173) 
    读《赛鸽物语》,不仅学到了精深的赛鸽知识,能通过渗透其中的佛法原理,催化对于人生的彻悟!人生在世,烦恼诸多!总因为不得其解而苦闷!但要真正领悟,又非易事?试看古今中外之人,或为名所惑,或为利所动,或为官奔波,或为情苦恼,摆脱不了对名、利、禄、情的追求,日复一日,永无停歇,何其痛苦?其实,人生的幸福在于超脱,解脱就是放得下。人生在世,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肚量。大凡生活阅历丰富、悟性较高的人,对于鲜花、鼓掌,都能等闲视之,对于坎坷与泥泞,亦能以平常心视之。面对大的挫折和灾难,不为所动,坦然承受,宠辱不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侧而目不瞬,羽扇纶巾,神闲气定,“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这就是肚量!佛家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为乐事,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既来之,则安之,便是一种超脱,这种超脱需多年磨练才能养成,滴水穿石,绳锯木断,非一日之功!拿得起,难能可贵;放得下,才是真谛。请看《赛鸽物语》中寄情于赛鸽的鸽迷,他们“天生就有背负苦难的能力。他们嘲笑股票套牢者的狂躁,不屑官场失意者的沉沦。他们天天面对的是承载多年心血的生命之羽失去的噩耗,第二天醒来再义无返顾地重新再来。”多么像他钟爱的西翁,来无踪,去无影,翩翩飞翔,桀骜不驯,不可征服,何等潇洒!
    读《赛鸽物语》,还可以玩味道家的深奥。“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P123);“长期以来,我们都在不自觉地夸大人的力量,过分地强调后天给予鸽身上的影响和作用。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谬误!其实,一只信鸽得自父母遗传、先天生就和携带的基因密码,对它一生有着难以抵挡的生理*纵能力,进而派生出难以解释的对心理的影响能力-即个性,这才是决定它命运的根本。”(P174);“无节制攫取是一种贪婪;懂得适度放弃是一种智慧;理性看待缺陷是一种恩惠。”(P246)”“跟外国鸽一同引进的所谓‘用药理念’,让培养中国特色的鸽系之路整整倒退十年!我们都上当了,连我这个倡导同好‘回归自然,回归本能’的人也未能幸免。”(P186)祝匡武先生把道家崇尚自然,清静无为,鄙弃狭隘功利主义的思想运用得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特别是我在首篇《此曲只应天上有》中提到的他为中荣所题写的“八若”,将道家原理运用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程度,大家风范,一览无余。我反复阅读道家典籍,寻找祝匡武先生撰写“八若”的轨迹,越读越觉得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更加激发了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为了更好的理解《赛鸽物语》,我反复阅读道家经典,越来越体会到祝匡武先生国学功底之深厚!阅读《赛鸽物语》的过程,也是我不断思考道家哲理的过程。在这个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过程中,我懂得了“道法自然”的奥妙:道的法则就是自然而然。道本身自然而然;道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地发展,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万物而不自恃有功,长育万物而不作其主宰。从天道自然无为推衍为人道自然无为,则是“绝圣弃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一个国家如果能顺应自然,效法自然,奉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政策,最终实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则人民庆幸,国家庆幸,民族庆幸!
    平心而论,祝匡武先生由于他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于构建中国赛鸽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是中国赛鸽界出类拔萃、不可多得的人才,甚至于称呼他为奇才鬼才怪才也不为过!中国赛鸽界应当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爱惜人才,保护人才。因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智力资源的载体。人才是经济发展的财富之源,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资本。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核心是尊重劳动,本质是尊重人才。只有让人才有用武之地,不断提升赛鸽产业化程度,培育出中国自己的优秀赛鸽品系,由赛鸽进口大国变为赛鸽出口大国,中国才有望成为世界赛鸽强国!
    中国赛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摒弃一切陈腐过时、因循守旧的人才观!唾弃将聪敏才智用于赛鸽就是不务正业的可笑想法!因为振兴中华需要百废俱兴,需要各种各类的人才!人才具有多样性、广义性、层次性、相对性、发展性、群体性等特征,是个很广阔的概念。赛鸽人才也应受到重视!在赛鸽领域,育种、训练、引进、中介、保健、医疗、饲料、用具等门类很多,构建中国特色赛鸽体系,更需要大批专门人才!这些人才来自何处?现在何方?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即使是从事赛鸽运动,也一样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有用之才。
    中国要成为世界赛鸽强国,就要唯才是举,以品德、知识、才能、业绩、社会承认、业内认可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对于那些为中国赛鸽运动做出贡献的人都要大加褒奖!建设世界赛鸽强国,需要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不能求全责备,这样才能会聚八方英才,如江河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川流不息;似万马驰骋疆场,揽金夺银,探囊取物,直捣黄龙!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要使中国成为世界赛鸽强国,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人才问题。中国赛鸽界需要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大军和领军人物。中国赛鸽界需要营造互相理解,增强团结,彼此信任,真诚合作,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需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倡导自由,发扬民主,反对垄断,敢于冒尖,勇攀高峰,生动活泼的学术环境;需要遵循人才发展规律,把各类各级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共同为实现世界赛鸽强国的目标而奋斗!
    龚自珍曾经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今感悟:“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娱乐休闲和运动健身的选择越来越宽泛,我们有理由相信,投入赛鸽运动的人必将与日俱增!我们热切期待更多更好胜似《赛鸽物语》的好书面世,我们衷心祝愿更高更强胜似祝匡武的赛鸽栋梁“天生我材必有用!”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