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养鸽论

时间:2013-01-22 09:32:15    来源:    发表者: 土匪鸽舍        阅读次数:
养鸽论

《养鸽论》 “ 无论何人鸽舍,能被挑出的真正好鸽,大抵不会超过3羽。”
“我从不相信赛鸽这一行当里有真正懂鸽子的‘行家’存在。过去如些,现在如此,将来亦如此。”
“引鸽时取得任由自己选择的权利,远远要比引什么名家名种的鸽重要的多。”
“我一分钟都无法忍受鸽舍中任何一 有丁点儿缺点的鸽子!”
“我始终坚信形质一致的道理,长相漂亮鸽子中好鸽子的比例绝对多于外表平庸鸽子中的好鸽
子.”“只有不大懂鸽的人才要买鸽,而且热衷买名气之鸽。”“买错鸽杀之以明志!”“无红不成种,有白道行深。”“好鸽永不嫌贵。”“引鸽时寻求目标鸽的子一代远较平辈更有价值。”“嘴、颜色与色相—上代有良鸽之血。”“花头白条而非玉白嘴白爪;玉嘴白爪却非花头白条及绛、白杂羽色者——一定比同血中没有上述长像者相对优异。”“黑目无夹白条浅色鸽优;黑目无白羽非玉嘴白爪者奇;白鸽非黑目做种庸。”
“玉嘴蜡爪条羽无黑斑点缀之黄眼绛雄乃良种首选者也;黑嘴黑爪条羽有黑斑点缀之砂眼绛雄乃杀场骁勇。”
“黑嘴全黑爪是杂花、白花鸽中之上品。”“黑嘴或半黑嘴、全白爪、黑目是纯白雌鸽中之极品。”“有白头、白眉、白羽、白爪作出黑目白羽,不为奇;有黑目却无白头、白眉、白羽、白爪,尤其又是灰鸽则为育种鸽之种!”
“嘴喙无钩必良鸽。”“头门凸突似寿星状之雌鸽多聪颖。”“黑嘴黑爪渐变成蜡嘴蜡爪、无白羽之灰鸽,或天生白嘴、白眉、全黑爪之花头白羽灰鸽种性强,花头之白眉、白羽、白爪之灰鸽快矣。”
“冠军鸽是赛前看不出来的,但却有可能预先看出未来冠军鸽的父母。”
“ 鉴鸽时能抛开血统书,特别强调本身尽善尽美的外部条件只是及格,能领悟预见到看不见的内质潜力才是优秀。”
养鸽初道者,以鸽眼愈浓愈怪为最好:涉海入洋后,方知鸽眼平平常常就可以了。应改变以往从每年作出的幼鸽群中小心剔除少量劣鸽的作法,代之一以一开始就从群中直接挑出自以往事实证明最成功的种鸽,通常也仅得少数一两好鸽而已,其余大部分皆杀之,并使之成为习惯。如此坚持下去,无人能与匹敌,“
“小鼻看长短,大鼻看位置;小鼻忌断、大鼻忌克。”
“鼻瘤左右下卷越大者,雄鸽好;下喙息肉前堆并左右长有小息肉之雌鸽佳。”
“头部毛色浅于身体其他部位,说明体健;头部毛色深于身体其他部位,显示近亲。
“鼻型越趋瘦长、细腻、扁平,白膜至喙尖,适中间大,同时带来鼻与前额呈‘连线’形,此鸽系趋现代赛鸽的速度、亲和、乖巧、灵敏之等点。反之,鼻型短拙、粗糙、高隆、豆小,白膜半节,头型多为夸张或极克,嘴喙粗中带钩类,则多伴随野荡、怕人、身长、胸平、毛粗、性慢的特征,属传统鸽族。”
“砂眼鸽关头门、主 较黄眼鸽为窄,反之则不可取。”“砂眼类 砂与面 色素相差越大的,越为上品”黄眼类则不受此限。”“好的竞翔雄鸽,的确可以其翅条上看出端倪,即一般较想象中稍短、窄、小。体形亦属中小型。”“站立时可 出第七根大条明显长于‘均匀叠层’的确是良鸽 。”“娇小型,脖子粗短有力的雌鸽尤其可贵。”身大体轻,先天吃不胖略瘦的雄鸽,值得重视。“这样的鸽子如果是好东西,起码经得起长时期死棚育种,经得起长途艰苦的训赛。”“学会在自己的鸽舍中‘引进’名鸽。”正像这世间万物生灵一样,最优和最劣的总在少数,绝大多数为泛泛之辈。从宏观上来看,最好的由于在客观数量上绝对少,故更增添了发现和得到它的难度。不少人以为已经得到了最好,其实那只是很有限范围内、很可怜数量中的相对好一点儿而已。”
“一代功成万骨朽!放弃俗庸中的名气不足惜!”

转载:共享
1 关死棚种鸽切勿营养过盛,要注意营养方面的供给。
2 种鸽要玩“透”,赛鸽要有“根”。
3 开棚与关棚养鸽,和除虫、喂食、训放等都是相对的,唯有“种”是绝对的。
4 要注意赛鸽飞路的极限,在极限内飞过多次,再加里程就“掉”了。
5 初入鸽坛的鸽友,切勿对鸽眼紧追不放,注意陷进鸽眼这个迷阵。若对鸽眼契而不舍你反而不会养鸽了。
6 对自己棚中的鸽子可以了如指掌,看他人的鸽子,千万不要和自己的鸽子一样。
7 不迷信所谓的行家里手到你棚中给你配鸽子。
8 注意鸽界中的“吹将”,那些没有成绩的养鸽者,就没有可侃的鸽理论。
9 种鸽过滥不好养。
10 初学养鸽者,不要对放鸽比赛操之过急,养鸽是一门非常的学问,要有过程。
11 引种,要在当地引种为最佳,既方便又经济,一代鸽就能参赛。
12 如到外地引种,没有实在朋友作媒介,只凭售鸽者大侃、说包你放多少路,注意上当。
13 引种无须引进冠亚军鸽,要引进家族中上下左右全都有过成绩的鸽族成员。
14 雄鸽育种年龄偏小不好用,雄鸽育种最佳年龄在三—五岁。雌鸽八月即可育种。
15 落地鸟不可马上就用,要养一段时间去观察酌情使用。
16 鸽子的适应性很重要,多数外籍鸽和外地鸽的头代不能参赛。
17 见鸽友就大侃鸽经,三句话过后就将鸽眼的妙绝搬出来,这样的养鸽人多数不会养鸽。
18 一手竞翔,一手育种。
19 鸽子训放次数多了有好处,但并不是胜利之本,种气不好的鸽子训放百次也无济于事。
20 鸽书不可死读,不可认为书本的东西全是正确的。
21 鸽子有无“茫区”笔者不敢苟合,笔者认为鸽子放路越近越好归巢,远了不易定向。远程和超远程失鸽,大部是飞偏离了方向。
22 要对鸽书的理论多加分析,要有个人的看法和见解,不可人云亦云。
23 鸽子家飞不可过度强制飞行,顺其自然好,家飞好的鸽子,竞翔不一定表现好。
24 注意不要将一只不知根底的鸽子掺进你的鸽族中。
25 笔者大都选择三、四窝之后的“晚生”鸽留种。
26 我给鸽子配对,雄鸽用快速、雌鸽用慢速。
27 500公里迟到鸽,有的在千公里表现很好。
28 幼鸽要淘汰那些骨架松软、羽毛质粗、腰间薄而无力的鸽子。
29 赛前训放过频,兴奋期早临,一旦比赛开始兴奋期已走向低谷,不一定飞出好成绩。
30 有明显伤残的鸽子,只要有好的血统,也可作种用,要在下代中严格挑选,往往是鸽残而优良基因不变。
31 笔者认为养鸽要自己理出自己的路子来,不要生搬硬套去学他人。
32 养鸽----还重在人之交往。心术不正、常怀异心,口是心非,行为不端者鸽界有之。
33 鸽子有了好的成绩,也不可骄傲,能保持成绩更难。
34 人家赛事失败,不可暗地讥笑。
35 不要笑话人家“掉”鸽子,在训放和比赛中掉鸽子,连“大师”级的养鸽家也不能幸免。
36 一边学养鸽,一边学作人。
37 鸽子耐寒,惧暑,不要怕冻坏了鸽子。
38 养好鸽子,人要勤,鸽棚内外保持常年清洁,鸽子少生病。
39 养功很重要,有了好的种鸽由于养功跟不上,育不出理想的鸽子来。
40 不可轻易用肉眼给鸽子定为哪是种鸽,哪是赛鸽,更不可单凭眼砂去定为哪是种鸽型,哪是赛鸽型。
41 鸽子近亲配的说法颇多,笔者近亲出的鸽子,五百、一千公里归巢。但注意一只鸽子一个情况,有的近亲一代便成傻瓜。
42 杂交配,我不喜欢将两羽羽色差异大的鸽子配在一起,如黑配白等。
43 您注意看,飞的快的鸽子什么眼砂都有。
44 给鸽子配对,我主张用血统,参考年龄、和用感觉去配。
45 头巢往往不是“金不换”。好鸽子大多在三巢、四巢中出现。
46 杂交配,最好用一只近血鸽配一只有成绩的鸽子为好。
47 飞的快的鸽子要慎用它的一代鸽参赛,最好用它的二代、三代鸽出赛为宜。
48 效法他人养鸽,不可生搬硬套,对号入座。
49 养鸽要有“悟”性,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没有“悟”性的鸽人很难成功。
50 有灵犀的鸽人,不会墨守成规,而大胆去探索、去踏破禁区,寻觅养鸽真谛,总结自己的经验。
51 有造诣的养鸽师父,关键是帮你怎样去开发你的养鸽“悟”性。
52 关于鸽眼理论的文章能写四车书,但鸽眼仍然是鸽眼,它绝不会是“千里眼”。
53 鸽眼中的眼砂,线扣、眼志等均为鸽眼中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都是围绕鸽眼而生成的,从鸽眼中能观察出其它功能都是猜想。
54 从鸽眼中能观察到鸽子的健康情况。
55 鸽眼理论信则有,不信则无。
56 从鸽书中看到的有关养鸽的文章,都应认真去学,去实验,去钻研,但你实地用起来应小心从事。。。。。。
57 鸽书,也应说是鸽知识的泉源,鸽知识的宝库,如不会分析也能使你走向岐途。
58 养鸽忌朝三暮四。
59 不要光看见人家的鸽子好,要学会研究自己的鸽子,有时好鸽子就在你手中。
60 好的种鸽配哪只也有成绩,偶而之间出一只好鸽子,再下几窝都无所作为的种鸽应淘汰之。
61 鸽痘,笔者认为不可怕,也不一定是蚊叮所致,治疗没有什么好办法,等痘老干后用工具将它铲除即可,涂药也可,不涂药会自愈。
62 口黄发现早不怕,将病鸽口扒开,用工具将黄清除即愈。

转载:共享
赛鸽的优良气质是通过反复选种、育种才逐渐臻于完善的。为了达到最高标准,在选种、育种等方面都必须费心血,当然任何努力都不会白费。赛鸽的良好气质表现在双翼、羽毛、骨骼、肌肉、心脏和肺脏、消化系统)大脑及毅力等方面。几乎所有的赛鸽都是勇猛的“飞将军”。经过千年的演化,赛鸽的骨骼结构,按照飞行的标准来衡量,可以说是特别坚固的,能够经受住不同寻常的飞行强度的。良种赛鸽的双翼充分展开时的尺寸同身体长度之比明显大于一般的鸽子。双翼是竞翔中最基本的飞行器官,关系着成功与失败,是判断赛鸽优劣的重点部分。
那么什么样的膀羽才是理想的呢?我认为信鸽的膀羽韧带应厚实有力,当拉开膀羽后收缩时要富有弹性,不能有僵死感,副羽的毛片要大,手感要柔软,并富有光泽。主羽(大羽轴)应长的匀称,过分宽与窄、长与短,都是飞翔中的不利因素,一羽优良的信鸽,它的膀羽结构与体形结构应该是相称的,不然就难以胜任远程飞翔。
主羽中1-7羽排列是以短逐渐到长,羽条的宽窄不显,条羽间漏风的间隙小,主羽中8-10羽是很重要的羽轴,羽根部应该宽,羽条尖部窄尖,这样能使第10羽到第7羽中间漏风的间隙大,使信鸽在空中飞翔时,膀羽能作飞翔运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究竟怎样选择能适应快速的信鸽呢)我们首先应看到它第8-10羽,这三羽的轴长短要基本一致,羽根部要宽,羽尖部要窄尖,这样羽毛轴由于中间间隙大,漏风面也大,使信鸽在飞翔中阻力小。同时主羽应该长得强劲有力,富有弹性,弯折时就不容易断裂与变形。往往有许多优良信鸽它的主羽损伤后甚至变型,但不久就又恢复了原状,这说明它的再生能力强。也有的信鸽膀羽,从它的膀羽韧带到主羽顶端有一个弧度,这种信鸽在空中飞翔时,产生的动力大,而受风的阻力小,具备这样膀羽的信鸽,一般在参赛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大。
当然,光有好的膀羽,体力不支,必然败北。所以说,一羽好的赛鸽需要具有在返航路上选择最佳航线的能力,一往元前的拼搏精神,无与匹敌的飞翔速度,抵制任何引诱的坚强意志,无论遇到什么不利因素,绝不在中途缩翅停飞。同样,把赛鸽训练出辨认方向,判断路程的经验与能力,赛鸽本身自我善于保持体力和斗志,不返“家园”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一切服从“返家”的目标,具备了勇敢。顽强、无畏、耐力等美的素质,才能称得起一切完美的赛鸽。

鸽眼实战
瞳孔收缩与转动
每羽鸽子的眼睛像人的指纹一样,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仅能极为类似而已,即使类似,其命运却大不相同。养鸽不看鸽眼就如瞎子养鸽,将无法进入立体的境界。
有关鸽子瞳孔的大小与收缩程度以及眼球的摆动与转动,是这次所探讨的主题。我们有时会发现有些鸽子无法准确地啄食,这是近视或是远视所造成,若不严重,经过一段时间可慢慢调整成正常状况,我认为这种不正常视力的鸽子应该是属于“斜视”,两眼的焦距不一致,何以如此呢?
鸽子是无胆之徒
养鸽者一定都以为鸽子很胆小,其实错了,鸽子本来就是“无胆”之徒,同时,也无“膀胱”,只要稍为一紧张就会拉屎,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因此,当拍摄到状况较不正常的鸽子,可能要在摄箱内擦好几次鸽屎,导致生理状况不平衡的鸽子处于长时间的紧迫,容易产生脱水现象。所以,容易过于紧张或是得到下痢的赛鸽在酷热多关赛的考验下较难过关,从摄影箱内可明显观察得知,但这跟鸽子瞳孔收缩及转动有何关系?
鸽子对周围的感应和鸽眼的感光性都很强,因此,拍摄鸽眼时很难对焦的鸽子,其鸽身通常也很难拍,主要原因有几个,但前提是鸽子情绪不受太大的刺激(干扰),并且拍摄鸽眼的光源强弱是固定的情况下才能客观判别。
瞳孔收缩灵敏的鸽子,眼神经与脑神经较发达且健全,在相同的光源下,深(暗)色粗砂与浅(亮)细砂眼瞳?都能缩得很小,但特别小的类型很少,而缩得特别小的鸽眼,是对强光过于敏感还是怕强光?
敏感与怕光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观察其答案是对光较敏感而非怕强光。鸽眼与人眼长时间处于强光下,眼睛都很容易疲劳,甚至受到伤害。夏季比赛等鸽时,烈日下很多人需戴上太阳眼镜(墨镜),否则眼睛很难受。因此,鸽眼处于强光或逆光时,瞳孔缩得越小就看得又清楚又远,但每羽鸽子的收缩极限不同。至于怕强光的鸽眼若非天生,即是眼睛受伤或生病,下眼皮会往上合,眼睛四周有小水泡,瞬膜无法完全缩在眼睑里面。反之,生理状况良好的鸽子,眼睛机能强健,在强光下鸽眼依然张得又圆又大又亮。
鸽眼瞳孔缩得较小的鸽子,晴天时表现好(速度快),依照原理与实际情况对照是成立的,但在中国台湾多关综合赛里,输赢关键在于气流稳定度和天候的好坏。天气好归返率高,速度(分速)快慢差不多,况且海关都是好天气的机会很少,然而,比赛鸽的归返不单只靠鸽眼,还有甚多因素相互影响。
当拍入赏鸽与一般的鸽子时,最大的差别是入赏鸽很少有大瞳孔,反而有少部分怕强光,而瞳孔缩的极小的也是少数,大体都呈现正常的大小。有些时候鸽友可能把“内眼志”或“外眼志”很强的鸽眼,或者因弱光下拍摄的鸽眼(国外鸽眼照片居多)误认为是大瞳孔。
另外,雏鸽(幼鸽)眼晴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时,感光性较弱,即使在强光下拍照,瞳孔都显得稍大是正常的,鸽龄只要超过3~4个月,瞳孔收缩就能与成鸽相同。
另一种情况则是在极度近亲作出的鸽子,偶尔会出现瞳孔收缩不良,对光线感应度较不灵敏的大瞳孔,此类绝无法成为一羽优秀的赛鸽。其次是作育配对时,应避免双亲(父母鸽)皆属较大型的瞳孔,因为,视神经及脑神经直接遗传自上代,后天极难改变。因此,幼鸽舍训即容易迷失或造成飞行严重撞击者,都是视神经及脑神经有缺陷。若因体能低落或体重过重,或先天结构平衡感不良的鸽子则另当别论。
转动与摆动
眼球的转动(抖动)与摆动,此两种机能(功能)差异极大。以人的眼睛而言仅能上下左右摆动(俗称转动),而鸽眼除了能摆动之外,眼球内的虹彩可瞬间轻微或强烈转动(抖动),有些则可像水波纹状上下浮动,而转动具何种功能实难判断,有人认为是焦距的调整、磁场感应,或是单纯眼球生理的反应,姑且不论其转动或浮动的作用为何,但从多例鸽眼中观察,可获得一些较可靠的数据,到底鸽眼转动的强弱与俗称“脑波”有何关连?鸽眼转动(抖动)强弱在比赛表现上有何差别?瞳孔大小、收缩灵活度在配对上有何关键?从眼神中如何辨别是敏感度高还是属于神经质?眼球较凸与较沉(稍凹)的视觉反应有何差异?如何从鸽眼(眼神)看出鸽子的个性、气质甚至活力与健康度?斜视的鸽子视物角度有何不同反应?我们将在下次再继续探讨。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