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牛至油

时间:2013-02-02 10:29:58    来源:    发表者: 商业鸽舍       阅读次数:
牛至油

牛至系唇形科牛至属植物牛至ORIGZNUM VUL-GAREL.的全草,又名止痢草、野荆芥等地符名,具有清热、化湿、祛暑、解表、理气极强的杀菌、抑菌作用,从牛至中提取的挥发油,对31种常见致肠炎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有效率为96.5%、治愈率为92.8%,是最具有广谱抗菌的纯正中药药物添加剂。

  一、主要成份
  类香芹酚60%左右;欧百里香酚8%左右;对霰花烃5%左右;a-丁香烯、1-龙脑、里哪醇、麝香草酚、辣薄荷醇、贴品烯等30多种有机化合物含量23%左右,牛至油是我国农业部批准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之一,具有安全、高效、绿色、无配伍禁忌的纯天然活性成份比较高的中药添加剂。

  二、产品含量
  诺必达牛至油99.9%(原油)、牛至油预混剂含量10%(类香芹酚、百里香酚2%以上)。

  三、产品性状
  牛至油原油:黄红色或棕红色精油,具有百里香所有的辛辣芳香气味,不溶于甘油溶于水和乙醇,也溶于大多数非发挥油和丙二醇。主要成份结构式:

  沸点:236~237℃;熔点:0.5~1℃;闪点:100℃;旋光度:-2~+3℃;折射率:1.5024~1.5048;相对密度:0.9356~0.9336;重金属实验:阴性;不含乙醇等有机溶剂。
  牛至油10%预混剂:白色流畅粉末,粒度100目以上,具有中草药牛至特有气味。

  四、安全性能
  纯正天然中草药提取物、无毒素、无残留、长期添加抗药性,白鼠实验LD50高达1850mg/kg"三致"。

  五、产品功能
  A、牛至油预混剂于饲料添加剂酶类、有机酸类、氨基酸螯合物,常见抗生素类有协同报应(酵母类不适合);
  B、具有非常强的表面活性,对病原微生物细胞膜能迅速穿透,造成制微生物水份失衡而死亡;
  C、长期饲用有效减少病原体对腔上皮细胞的感染,同时能促进营养物消化吸收,提高饲料报酬;
  D、对急性胃肠道细菌性疾病有特效,对球虫病有一定疗效。本品为肠溶剂,见效快疗程短;
  E、改变肉质香味;
  F、牛至原油对畜禽体多种病毒与真菌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本品可用于香水、医药、香味剂等。

.1抗菌、杀菌作用 牛至油极强的抗菌、杀菌作用是通过酚类物质来实现。①牛至油具有较强的脂溶性和表面活性,与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膜有很强的亲和力;酚类化合物使细菌细胞膜结构蛋白变性凝固,通过改变H+和K+的渗透性,使细胞胞质膜上的酚相互作用,离子成分的分散导致细胞内关键过程受阻,内容物流失,从而直接杀灭病原微生物。②进入细胞体内的酚类可以阻止线粒体吸收氧而发挥杀菌作用。③百里香酚和香芹香酚在肠黏液的成熟腔上皮细胞的上皮层具有活性效应,这些肠黏液受细胞内病原体影响引起死亡,然后在肠内腔脱落,带走坏死组织。④牛至油在肠绒毛表面加速成熟腔上皮细胞的更新,这会减少病原体对腔上皮细胞的感染和提高营养吸收能力。 Burr等研究多种植物提取物对葡萄球菌、埃希氏大肠杆菌、耶尔森氏菌、假单胞菌、乳酸菌、黑曲霉、红酵母等不同菌株生长的抑制能力,表明牛至油的杀菌能力具有广谱性,且杀菌能力最强(抑菌范围:70~80 lllm)。Koutsouma.nis等报道,牛至油能对埃希氏大肠杆菌、鼠沙门氏菌、白色念珠菌、大肠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属、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高度杀菌活性(见表1),即便在稀释至4 000倍~5 000倍时仍可显著抑制菌株生长。牛至油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的有效体积分数小于等于2.0%,若大于2.0%,病原微生物则不能受到抑制,并在2.0%范围内抑制程度呈现剂量效应关系,表明牛至油在低剂量范围内能有效发挥抗菌能力;若过量添加则无效。林清华报道,牛至油对力株肠炎常见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菌和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及侵袭性大肠杆菌。对绿浓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弱。牛至油虽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但对这些菌株的杀灭作用却最弱,对大肠杆菌的个别菌株亦有此现象;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似乎比阴性菌更强,且抑菌浓度和杀菌浓度之问无一定的线性关系(见表2)。 由此可见,牛至油为广谱抗菌药物添加剂,对防治畜禽胃肠道细菌疾病有特效,尤其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有强大而快速的杀菌作用。牛至油抑制有害菌的同时也抑制有益菌(如乳酸菌)的生长。 2.2其它作用 牛至油的抗氧化作用与α-生育酚密切相关。公鸡日粮中添加牛至油能使胸肌、腿肌、心脏和肝脏组织中的α-生育酚含量升高,并有剂量依赖效应。在兔日粮中添加200 mg/kg的牛至油比100 mg/kg的更能有效延缓脂肪氧化,抗氧化能力与200 mg/kg的α-生育酚醋酸盐相当。但在长期冻存的火鸡肉中同时添加100 mg/kg的牛至油和100 mg/kg的α-生育酚醋酸盐,脂肪抗氧化能力最强。 据报道,低剂量(10 mg/ml×7 d)牛至油能显著促进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显著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高剂量(50 mg/ml×7 d)的牛至油能显著抑制小鼠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并能使胸腺和脾脏明显萎缩。试验组日粮添加100 mg/kg的牛至油预混剂(牛至油占预混剂的10%),连续饲喂30 d,血清新城疫(ND)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蛋白、总钙含量升高。 周艳艳报道,牛至浸膏对小鼠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能松弛肠道平滑肌,缓解大黄的泻F.作用,抑制兔肠平滑肌的活动,对抗乙酸胆碱、组胺对肠的收缩作用,对酵母所致大鼠体温升高有缓解作用,能抑制二甲苯等引起的鼠耳肿胀,抗炎作用显著。 3 牛至油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3.1减少幼龄动物腹泻 牛至油能够防止和限制动物消化道系统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仔猪在人工接种大肠杆菌后,使用高、中剂量牛至油进行12~24 h治疗,腹泻基本停止。自然感染的仔猪在饲喂12 h后有86.9%停止腹泻。肖希龙等报道,饲喂5%的牛至油预混剂的仔猪在经人工接种大肠杆菌后第5 d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死亡率降低至10%,而对照组发病率为70%,死亡率为60%。由此可见,适量的牛至油对仔猪火肠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有较好的作用。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和“杆菌肽锌+硫酸黏杆菌素”的试验,发现添加“杆菌肽锌+硫酸黏杆菌素”组仔猪腹泻17次,死亡率为5.0%;添加牛至油仔猪腹泻6次,死亡率为1.7%,每头纯收入提高7.1元。表明牛至油比饲用抗生素有更好的抗菌作用并能提高经济效益。曹建国等发现,每1 kg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牛至油30~50 g,减少肠道细菌引起的腹泻发生率52.51%。分别用蒽诺沙星0.1 g/只、硫酸新霉素0.15 g/只、牛至油0.03g/只,对鸡的大肠杆菌病进行治疗,连用3 d后发现牛至油治疗本病见效快、疗程短。用1 000 mg/kg的10%牛至油预混剂,连续饲喂30 d。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空肠中乳酸杆菌数量增加(Jp<0.05),双歧和人肠杆菌数量变化不显著(P>O.05),盲肠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增加(P0.05)。牛至油组和喹烯酮组饲料转化率分别优于喹乙醇组4.6%和6.0%(P<0.05);而牛至油组和喹烯酮组差异不显著(P>0.05)。采食量以牛至油组最高,与另外两组相比均提高厂2.9%,fH差异不显著(P>0.05)。牛至油对肉鸭增重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试验组平均R增重比对照组提高9.70%(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6.56%(P<0.05),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分别提高2.45%、1.49%、2.88%和4.05%(P>0.05),腹脂率降低7.96%(P<0.05)。 3.3其他 远立国等将牛至油与黄霉素联合应用于奶牛生产中,发现两者协同作用使乳汁率提高14.62%,乳蛋白率提高12.50%,乳糖率降低2.58%,干物质提高5.74%,牛奶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可有效控制乳房炎。 4 小结 近年提出,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的益生菌由于加工储存易失活,且难以受消化道酸、胆盐的作用,难以有足够数量的活菌及活菌产物到达肠道或定居于肠道而发挥作用,其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添加牛至油是维持肠道健康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它能抑制肠道病原芮的生长,有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从根本上缓解动物应激,是一种绿色、无残留、不产生耐药性,广普抗菌的纯天然饲料添加剂。但要认识到牛至油在抑制有害菌生长的同时也抑制了有益菌的生长。因此,为取得良好的抗应激效果,应尽可能弄清应激源,使用牛至油添加剂的同时采取综合性措施,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