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中国本土鸽

时间:2013-03-15 10:22:42    来源:    发表者: 黄伟鸽舍        阅读次数:
中国本土鸽

       中国本土鸽俗称“土鸽”。虽然过去的鸽事我们没有参与过,但我们必须重谈中国鸽过去的荣耀,必须清除中国无名鸽名血的误传,不可一味地崇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各有所长,信鸽玩的就是它那点扑朔迷离的快速归巢功能,其余的均非主题。
    如今的中国信鸽运动的时尚是玩洋鸽、迷信洋种。其实进口的洋鸽也绝非个个都是精品,说不定在泊来品中有不少是原中国老品种优良放路鸽的混血后代。
    生物由远古进化至今,都有各自的生存之道。“天生我才必有用”,自然造物竞生存。如今的自然界中,任何一种生物能在竞争激烈的生态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说明它们均有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能力。有人说中国“土鸽”放路不行,那要看是哪一种“土鸽”了。如果是云南昆明很早以前玩的那种“小斑子”鸽确实放路不行,真是一步路都放不了,只能是在放飞地原地盘高飞翔。但是此种观赏鸽飞行高、盘飞时间长。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昆明的鸽友就是用此种观赏鸽比谁飞得高、时间飞得长。真是云南事多怪——信鸽比赛不图快。比赛时几个鸽友在某地点集合后,将鸽同时放飞,还带上鸽哨,点燃香烛记时。鸽子飞高了不见踪影,只听见鸽哨声由远而近,由近而远、悦耳动听甚是怡人。六根香火燃完,优胜鸽才飞回主人笼上,时间可达二小时以上。如今的信鸽家飞训练,要是没人强制的话,盘飞十来分钟就要落房休息。要是能有此种高翔鸽带领家飞训练岂不快哉?
    能放路的中国“土鸽”有吗?我们不妨查阅一下中国信鸽史料:中国“戴笠鸽”,此鸽颈侧有两片白羽和头顶部长有少量厚实的白花羽毛,就像是戴了一顶小笠帽,故名“戴笠鸽”。此鸽短嘴、头平、腿短、体态健美、脖颈粗壮有力,特别是背凸而宽长,是盘飞高手,骨架粗厚、体重轻浮、极其耐飞,腿矮挺胸禀性严肃、神气十足,嘴短头圆,额头大而挺,后脑发达聪明敏捷,反应灵活。“戴笠鸽”是中国古老的、又颇受喜爱的观赏鸽,又是竞翔高手。从下边这段叙述不难看出它的水平之高。此种鸽大约在十八世纪被引进欧美。美国人凡俄尔的赛鸽首次在伦敦参加1200公里远程比赛就一飞冲天,一鸣惊人。那次参赛共有2860多羽,而美国人凡俄尔参赛的“戴笠鸽”技压群雄,荣获冠军,确立了中国名系鸽在国际鸽坛上的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陆战队一次在舰上放出60羽军鸽,在黑夜暴风中飞翔演习,距离280海里。结果损失了48羽洋鸽,只有12羽中国的“戴笠鸽”在茫茫黑夜中找岛礁及灯塔落足,次日天明归回营巢。“戴笠鸽”在500至1000公里级的赛事中成绩优异,是短、中程的常胜将军。因它们有三大显著特点:飞行途中不降落,二不进入他人之棚,三不落贼网。每次开笼它们都能一羽当先,直线加速,决不犹豫、盘旋于放飞地。“戴笠鸽”羽色有瓦灰、浅白灰、灰白条、深雨点白条、纯黑、纯白等。现在国外还有很多的亚种。而中国境内很少见到,濒于灭绝。要是能有此种鸽参加公棚赛也许会有可观的的获奖率。

 

    红血蓝眼鸽:此鸽有一双神奇特殊的眼睛,充满着神秘的虹彩。由于血红色的面砂和纯蓝色的底砂,专家们认为,这种眼睛可能发挥红外线的功能。它之所以能在黑夜中飞行自如,其奥秘就在这里。在竞翔距离上略逊于“戴笠鸽”,但三、四百公里内还是可以胜任的。所以说在公棚打奖也是可以的。如今红血蓝眼鸽在中国大陆已不见了踪影,是否野外还有生存?据说我国台湾省养鸽人家还有饲育的。
    粉灰鸽:粉灰鸽是以它们的银灰色羽毛而得名。各地对它们的称呼不尽相同。广东一带称它“夜游灰”或“东莞白”,江、浙一带叫它们“嘉兴灰”,京、津、塘一带叫它们“塘沽白”。粉灰鸽的特点是,体型精壮轻小,约400克重,嘴尖眼圆,眼环是全黑色的,眼砂绚丽多彩,有紫红、艳红、金砂、黑紫砂、暗紫砂和浅黄砂。玉色的双脚托起一身灰白色的羽毛。羽色有蓝灰色、灰二线、也有少数浅雨点。两条楞线的纹色以暗色居多,并略带茶色。飞翔时安静无声,拍翅轻柔敏捷。它们不仅擅于飞翔而且吃苦耐劳,归途中绝不落地,一气呵成。据悉楚汉相争时,刘邦在枯井中放出的那只军鸽就是粉灰鸽。目前,中国原始的纯种粉灰鸽很难找到,改良型的也不多见。据说,香港和马来西亚还常引进粉灰鸽,但不知是从何处引进的。
    云南鸽:云南鸽实际上是一个大家族。如云南森林黑,云南瘤鼻雨点、应验高原雨点、小麻佐鸽都是军鸽基地的产物。小麻佐鸽是美国空军飞虎队军鸽落野在小麻佐村被网获的后代。云南鸽因是在高原地区培育而成的,由于长期生活在高原恶劣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能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飞行的特殊功能和山林地区防天敌鹰隼袭击的特殊本领。
    在中国西北一带还飞翔着不少野鸽,据考查也有一些上海放西北超远程不归鸽(有足环)“落草”以后与野鸽为伍。野鸽能否有优越的导航功能呢?要通过实验后才知道。
    记得某鸽刊曾报道,青海鸽友要用野鸽做一次放飞实验,他们在五八年大炼钢铁的土高炉壁洞中捉到了一只野鸽(夜间捉的)因他们有几个鸽友要到省城出差,就顺便将野鸽给他们带去放飞,空距不少于200公里。结果是野鸽回到了土炉洞中(因捉鸽时抓掉了一半尾羽、证实缺尾羽的野鸽回来了)。一站能放200多公里,优良信鸽也很难达到这一水平。
    综上所述,中国“土鸽”是中短程竞翔高手,最适合当今公棚赛事,可惜很难遇到了。也许在野外生存也很难,望有关环保部门能拯救这一濒临灭绝的种族。不要像美洲的旅鸽,当年是何等壮观的群势,到了灭绝之后才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遗憾,如今只能看到标本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