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鸽友都想赢得优异的信鸽以维持竞翔成绩的持续性,当然这就必需要有优异的种鸽作为基础。对于种鸽的决定见仁见智,大致都是凭个人经验和观念,有时难免带有绝对的盲目性。种鸽的决定是调养信鸽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选种选得欠好,就可能是事倍功半。 决定种鸽要注意准确性,关键是确定种鸽家族血统的依据,而最可靠的是根据基因来进行决定,但是基因是隐而不易见的。因此可以根据可见的型态来进行决定,在此大略可分为四种: 一、同系体现决定 根据信鸽的旁系、直系亲属的平均体现资料进行决定,这种方法属于众系决定。由于亲属鸽中有全同胞、半同胞、堂表亲属,在这之中皆有优异的体现,或是飞翔特质,根据这些资料对此族群的遗传基因做出可靠的判断。这种方法不局限于一两羽有优异体现的信鸽自身,而是着重于一个群体、一个品质、品种上。同时也是对上代亲本的测验,以众系资料为依据,不像后代体现型决定需要太长的时间,可靠性也对比高,众系内个体时间内的差异主要是环境造成,因此这对于选种没有太大意义。在同系内决定有利于保种,并可能发展成为品种、品种。信鸽实际决定的过程中挑选几个性状特征,如信鸽的眼睛、体型、羽翅、羽色等,为了提升决定效果,可以用两种方法决定。逐次决定――即是对几个性状,逐一进行决定。当第一个性状满足要求,再决定第二、第三个性状,这样逐次决定,要求必需严格。但是当大部分性状得到满足,仅个别性状有缺点时,也必需淘汰。尤其是对两个呈现负面的性状进行决定,往往会顾此失彼,而影响选种的效果。另一种叫做“标准决定”,对所需要的每一个性状都定出最低的决定标准,在选种过程中,凡各种性状都达到标准的个体才气被选为做种,以这种方式决定的种鸽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 二、后代体现的决定 根据种鸽下代的平均体现进行决定,可靠性最高,后代品质的好坏是对亲本遗传性能和种鸽价值的最好评价。但是这种方法时间长、调养数量大,需要保存部分年龄较大的信鸽,直到后代通过竞翔考验之后才气确定留下。可是这也常常发现当证实后代竞翔能力时,祖代鸽可能已鸽龄过老或是不知去向。 三、依上代祖先决定 在已经定型的品种、品种的下代中进行决定,是一种最常见的方法,因为该血系品种其祖代鸽有优异的体现,这种方法也曾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基因分离、漂移和重新组合等种种原由,虽然有些是近交后代,但血统纯度不敷,仅仅因为是出自名门就拿来育种,是否赢得真实的遗传,其依据是不足的。 四、以个体型态决定 是依据信鸽自身个体优异体现选作种鸽,把实际比赛获奖的信鸽引入,利用它把优良性状遗传给下一代,因此有很多鸽友得到的效果皆相同,失败的也不在少数。这是因为许多优良信鸽,自身即是杂交的后代,虽然在比赛中赢得优胜,可是作为种鸽其遗传效力减半,再次分离基因,因此下代就不绝对能赢得最佳的基因组合。当然必需利用近亲繁育,在后代中也有机会出现优异种鸽。有好的种鸽才气延续鸽舍中的素质,也才气延续成绩,选好种可说是育种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