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创造赛鸽巅峰的调节手法

时间:2013-05-24 10:01:03    来源:    发表者: 绿云鸽舍        阅读次数:
创造赛鸽巅峰的调节手法

养鸽参赛几乎是所有养鸽人士的共同目标,尤其是在高额奖项制度下的利字当头,更是“轮人不输阵”,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参赛不难,似乎只要有鸽有钱,便上得了阵,可以与之较量一番。但难的却是如何脱颖而出,时间内归返,在在考验着鸽主的管理方法与智慧。而且前提是,唯有健康的鸽子才符合参赛的资格,这是绝对不变的要件。
     选手鸽经过训练,其体能状况会达到一定的水准,除非鸽主乱无章法,只是拿着旗子在舍顶乱挥,又漫无目标的外训,否则选手鸽必然在经过密集又规律的操练下,达到理想的体能状态。话虽如此,但鸽主仍不应以此而自满,体能状况调整至理想,并不代表归巢欲也已调整至理想程度。此时唯有辅以调节手法,促使其归巢欲节节上升,与体能状况一并达到巅峰的状态,再视出赛当日天候因素的需要而调整高、低峰。方是为出赛前的最佳准备,最好状况。
     赛前调节的手法,可说是使鸽友无不绞尽脑汁,推陈出新来因应,不过方法虽各异,但有效者仍不出那几招。若未能针对选手鸽的归巢心理设计,又岂能刺激其归巢欲的提升,是以较为鸽友效法的方式莫如配对调节,针对配对后眷恋配偶鸽的思念心理,促其有效提升归巢欲。除此外,更有鸽友提升至孵蛋法,也即是在产蛋日期的拿捏控制下,促使选手鸽适逢比赛期间下蛋,在眷蛋甚殷之下,送出比赛的选手鸽无不奋力而飞,大大的提升其归巢欲。此关一旦奏捷,所产的蛋经坐孵期至,也即将孵化的破壳而出,此时也是不可多得的一个机会。当然也有鸽友特别安排这个时间点操作比赛,使幼雏在刚出巢的六日内适逢亲鸽出赛期,这一送上“前线”应战,恋巢欲也是可观的提升,对于已拥有相当竞翔条件的选手鸽是一项最佳的助力,若非天候因素太差,想不赢都难。不过上述之法只宜于幼雏出壳六日内使用,一旦逾六日使亲鸽出赛,那将使亲鸽因育雏之耗损,终至不堪负荷而败下阵来。
    鳏夫制的手法有点类似前述的配对调节,也可以说不只是类似,其理其实是大同小异。鳏夫制采行公母鸽分橱管理,既利于管理,不使选手鸽因发情而影响操训意愿,更利于在出赛装笼前,使公母鸽短暂相聚,诱发出强烈的归巢归巢欲。此法国外已行之有年,国内自然也不落人后,效果还是有的。
   既提选手鸽一方会因眷恋配偶鸽而激发归巢欲,当然也就会衍生出利用“情敌”来刺激的变通手法。鸽友相当聪明,懂得适时利用“情敌”的出现,使奉行一夫一妻制的选手鸽醋劲大发,不但与之较量以悍卫自己的“伴侣”,在装笼送出比赛后,依然念念不忘,争着赶回完成“爱情保卫战”。是以此法也可取,只是在两方较量打斗之时,得留意防范选手鸽受伤,见效果即装笼,以免有伤在身,影响归返,反成了弄巧成拙,那可划不来。
     由此可见,心理学在养鸽赛鸽一途上也派上了用场,而且使用淋漓尽致,处处可见用心。所以说赛鸽不但考验着鸽主的经验,也考验着鸽主的智慧,断非不知应变,不懂心理变化的人想分一杯羹的运动。赛鸽运动能吸引各行各业的人士参与,其丰厚的奖项制度只是其一,当然也是主因之一,但总的来说,若无过程中的奥妙、刺激,只怕也引发了那么多成功人士的竞相参与、投入。
     想想看,一季比赛从选种、配对、育雏、训练到参赛,其过程有多么的繁复,而所投入的精神、时间与金钱更是比照顾一个婴儿还要过之而无及。接下来的比赛,更得卯足全付精神,关关难过也得关关过,从上知天候,下知地形,掌握心理,拿捏分寸,一丁点疏忽都不行,最终还得靠几分运气。这么多不确定的因素所形成的竞争,如何能不让人为之着迷,尽管工作再忙,也要抽出空养鸽,而不是陪老婆了。
     言归正传,当选手鸽的各方面状况已调整至需要,在交鸽装笼之前或许不喂食,藉以稍稍减轻体重也许是比较妥当的策略。当然也有鸽友只喂个三分饱,以确保选手鸽不会空腹捱饿,无力竞翔。更有的选择任其自由吃食,不加限制。虽然也都曾经有人因而入赏,但其实不值效法,当然给予少量的饲料是可行的,与不喂食的差别并不大,用不着矫枉过正。
     饲料虽不喂,但饮水却不可免,鸽车上虽也是提供饮水,但交鸽装笼前给予灌服10CC的清水是有益的。至于上鸽车之后饮不饮水,选手鸽自有选择,同样的道理是,只要做好赛前准备功课,便不愁它们不知饮水。灌服饮水是为增加水分,免除口渴之虞,基于此,想当然的,在交鸽装笼之前,舍内应移除盐土槽,不再给选手鸽食用易引起口渴而放缓速度,影响赛绩,甚至停下来想喝水而找水喝。
      当然赛鸽不会因为未食盐土就不再有口渴的现象,尤其一趟飞返少则二、三个小时,多则六、七个小时,端视比赛的当季天候而定,单凭持续几个小时的卖力飞行,岂有不口渴之理。所以不给食盐土,其实也是尽量不使鸽体内的含盐分过高,而促使口渴的机率再追高。
     前文提到的所谓赛前准备功课,说穿了其实就是指鸽车上的适应及饮食问题。我们都知道,鸽车上的集鸽笼必须依规定装入羽数,虽不见得拥挤,但羽数一多,尽皆陌生,笼内环境也陌生之下,势必带给选手鸽相当程度的不安感。甚至连想找个暂时安歇的角落,恐怕都得经过一番啄斗,更甭说在供应饮水、饮水的时间内,可以准确无误的找到方位,顺利饮水。
     这是个必须考量在内在参赛因素,一旦选手鸽在集鸽笼内无法饮食,又心理彷徨不安,必然使调整好的巅峰状况瞬间下降,不利放飞后的赛绩。为免憾事上演,所以便有聪明的厂商及鸽友,研发出与集鸽笼一模一样的“集鸽笼”,提供鸽友在赛前训练选手鸽适应,不但得于其内过夜,也学习饮水。
这无疑是个再好不过的法子,赛前先适应,已免除了届时待于集鸽笼中的不安。既除不安,紧迫感也就不致衍生,则万事具备,只欠“开笼”。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