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信鸽配对

时间:2013-06-05 10:11:55    来源:    发表者: 光辉鸽舍       阅读次数:
信鸽配对

 一、血统配对 :
  1、同血配对:是家族内部的配对。有近亲配、远亲配。它的优点是保持遗传性状的长久传承。缺点是天长日久,鸽质退化。
  2、异血配对:不同族群的配对。有国血x洋血、李鸟x双阳等。弥补同血配对的缺陷,使鸽质改良、提升和防止退化。留种参赛两相宜。培育种鸽,掺入的异血不宜过多,约占总量的四分之一为宜。掺入太多就变杂交配对了。
  二、赛绩配对
  赛绩配对,以赛绩的优劣,进行配对的一种形式。有短程鸽x短程鸽、中程鸽x中程鸽、远程鸽x远程鸽等。它的组合是强与强的联合,是快与快、快与稳的结合,让生育的子代鸽飞得更快、更稳。但是,远程鸽x短程鸽是错误的配对,因为父母固有的优势,在子代鸽身上消失。战短程赛不能赢,斗远程赛不能胜的尴尬局面。 总之,正确使用赛绩鸽x赛绩鸽,大有作为。
  三、鸽眼配对:
  是从鸽的眼志里甄选鸽的优劣而匹配的一种形式。常用的有枯鸡黄x紫桃花、牛眼x黄眼、桃花x桃花、薄眼砂x厚眼砂、有阿尔砂x无阿尔砂等。  
  四、杂交配对
  杂交配对是两个不同品系鸽的配对。它能充分利用杂交优势,改良和提高鸽的体质和智能。杂交鸽有在飞行速度、续航耐力、正确定向、头脑活络、战胜恶劣环境等优点。在各种比赛中,入赏夺冠屡见不鲜。
  众所周知的
  在培育种鸽的过程中,请鸽友注意:品系之间的杂交,应该以一品系为主,另一品系为次。好像我们吃的芹菜炒肉丝,掌握芹菜和肉的比例,不能喧宾夺主。那么,杂交鸽的比例如何检验?用肉眼观察鸽的外部性状,再通过实际比赛的成绩,判断智力(实践是检验的最好办法)。若杂交的主力品系鸽的比例多,则可用回血解决,若少便再杂交。
  五、一夫多妻的配对
  用一羽公鸽,与多羽母鸽进行配对。类似代数解题中的尝试开平方,一步一步运算下去,总有一对会是最佳组合(即黄金配对)。
  具体做法:一年内用一羽公鸽与二羽母鸽配对,十二对准种鸽交叉,形成二十四个配对,每一个配对作出二对小鸽,每年就有上百羽小鸽在试飞。将哪些成绩优秀赛鸽的血统一一查对,发现重复出现种鸽号码的鸽子,就可成为你棚中的主力血统,余下的全部淘汰。坚持3-4年,种鸽群就可以建立起来。人们常说的黄金搭档、黄金组合、黄金配对(不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而是认识过程中的最好组合),被找到了。以此类推,一年内用一羽公鸽与多羽母鸽配对,几率会更高,其效果会更好。
  六、体型配对
  人的体型有高矮胖瘦,鸽的体型有纺锤型、三角型、长方型、锅盆型(从正侧面)。还有大小轻重的不同。再有,品系与品系的不同,即使是同一品系的鸽,也有个体与个体的差异。有人喜欢养大鸽,有人喜欢养小鸽。于是就有大配大、小配小、大配小、纺锤型配纺锤型、流线型配流线型等形式。
  信鸽体型配对,有几点需要指出: l、比赛距离有近有远,对鸽体型的要求则有不同。
2、不宜把远程赛鸽和短程赛鸽配对。因为儿女的体型是父母的结晶,父母构架的优势,将会在儿女身上消失。不同赛距要求不同的体型。 3、体型小的配体型大的。其婚生子女由小变大,小体型的优点会消失,而培育好品种的小体型鸽不容易。
   七、年龄配对
  有老夫少妻配,少夫老妻配,青年对青年配,都是很好的配对形式。从鸽龄看,进入1-8岁的雄鸽,也可生育健康的后代。但雌鸽与同龄雄鸽相比,雌鸽步入更年期早,所以趁雌鸽年轻力壮时期,让它多产蛋,孵蛋用保姆鸽代劳,成就它“光荣妈妈”的称号。
  八、羽色配对
  信鸽的羽色有黑、白、灰、绛、花、雨点、红楞等,近二十种羽色。羽色与某品系特征有关系,与赛绩无关。有的鸽友很重视羽色,认为信鸽在户外活动,执行比赛任务,醒目的羽色,容易遭受猛禽或人为的伤害,淡浅有斑点的能起到隐蔽、保护、撤退的作用。如军人穿迷彩服一样。还有鸽友认为,信鸽除了参加比赛,还有娱乐作用。鸽的羽色多样化,尤其家飞,清一色的鸽群中,点缀几羽不同羽色的信鸽,使一幅有生命的流动的风景画更美丽。
   九、地区差异配对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地理环境差异很大。鸽友对引进的信鸽,必须选择适合本地区好用的参赛信鸽,切忌盲目引进。一般采用本地鸽与外地或国外的信鸽配对,减轻子代鸽的水土不服,还能迅速提高本地区的赛鸽水平。
  除上述九种配对形式外,还有赛距配对、感觉配对(鸽主凭灵感)等形式。配对的形式:有守旧的、创新的、推陈出新的、更有标新立异的??如百花齐放。凡是对培育种鸽和赛鸽有利的,什么形式都可以用,发展才是硬道理。总之试了才知道。
  上述“形式”仅是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使用的。事实上,我们每一个鸽友的信鸽配对,没有一个人用单一形式进行的,而是综合各种因素,权衡利弊,深思熟虑以后进行的(鸟痴建议该用脑时就用脑,实践出真知吗)。
   养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盘考虑,逐一分析,扬长避短,强强结合。总之,“健康是前提,种鸽是基础,配对是关键,养功尤重要,训放知鸽力,要想赛绩好用脑+用力。”培育更好、更多的赛鸽和种鸽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