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千公里国际赛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竞赛激烈、含金量高,已经享誉全球一百多年,是世界鸽坛最负盛名、欧洲最顶尖的传统远程信鸽大赛。此项品牌赛每年都吸引比利时、荷兰、德国、英国、法国等多个欧洲赛鸽强国参与角逐。中国的江苏上海等地每年也举行这样的赛事。为什么却没有这样大的影响力了?
在规模上参加此次赛事的鸽子数量并不算多,对比中国而言,早在2005年江苏千公里赛事的赛鸽数量就达到三万多羽。一直到现在江苏上海等地依然坚持每年放飞千公里赛事,而且规模也很大,能与巴塞罗那千公里国际赛相媲美。不同的是缺了“国际”两个字。
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的特殊,各地都可以举办超远程赛事,而江苏上海在赛线上更占优势。但是由于各地为政,没有统一放飞的理念。超远程的国家赛事举办次数还不多,还没有成为具有影响力的赛事。可以这么说普通鸽友很难具体了解到过程和与之相关的信息,这一点需要加强。中国的超远程赛事在本国就可以举办,根本不需要出国。而欧洲的赛事却不同,由于地缘关系,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很近。所以才会出现多个欧洲赛鸽强国参与角逐的巴塞罗那千公里国际赛。
由于无缘目睹欧洲巴塞罗那赛事,不能了解更多的信息。但看到这样的评价:其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大、竞赛之激烈、含金量之高,使之成为世界赛鸽史上最富盛名的国际信鸽大赛。这是好几个国家的赛事,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彰显了欧洲人的团结,从中也可以看出欧洲的软实力。
国家级的超远程赛事要每年举办,而且要通过电视和信鸽网等形式,向全国养鸽者报道,从开始集鸽,到开笼在到归巢,都要进一步的追踪报道,特别是过程和细节。
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信息的流通程度,只有信息更快更准确的报道,及更多的关注普通鸽友,和沿途天气信息,才能吸引更多的普通鸽友关注,慢慢的才能提升影响力。
注意到一个词汇"含金量之高",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启示,要想发展壮大,首先就得把赛事搞成含金量高的赛事。
只有得到大多数普通鸽友关注的赛事,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举办。巴塞罗那国际赛不仅仅是欧洲的赛事,也是全世界鸽友的赛事。关注赛事不仅仅是养鸽者,同时还吸引了很多普通民众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