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养鸽必知---赛鸽飞翔机能之特性---骨骼构造

时间:2013-07-17 12:38:04    来源:    发表者: 河北吉祥鸽舍       阅读次数:
养鸽必知---赛鸽飞翔机能之特性---骨骼构造

鸟类的演变进化

根据考古学家与生物学家的研究,地球起现有生命的生物大约在20亿年前。而鸟类的出现大概比哺乳类动物要迟有一亿五千万年。结论认为哺乳类动物的祖先或许由少数不同种类之爬虫类演进变化而来。至于鸟类来源的研究,可以从1861年在德国拜亿路地产所发掘到的二具始祖鸟化石隐约证明了鸟类亦是由爬虫类演变而来。因为从所发掘的始祖鸟化石体型与鸽子大小相似,且持有羽毛,并与蜥蜴同样有尾巴,脚并有指甲;有头盖骨,口腔内有牙齿。从上述这些迹象可以判断鸟类与爬虫类相互间是近缘的动物。所以始祖鸟化石的出土更加使人可以确定始祖鸟是鸟类祖先的关键答案。

综观栖息(居住)在地球陆地之脊椎动物可以归纳为爬虫类、鸟类、哺乳类,而这三种动物的生理结构与现象有很多共同点,可以举出说明如下:

1.循环系统分为血管与淋巴腺二系统。
2.血管全部为闭锁血管,而所有血管都相互 连通,不像昆虫类的体内血液和体液互相混合成为开放性血管系统。

始祖鸟(右)与现代鸟类(左,鸽子)体形构造之比较,始祖鸟还保留着部分爬虫类的特质.

3.心脏结构有三室以上〔禽类(鸽子)有四室 (二心房二心室),爬虫类有三室(二心房一心室),鳄鱼有(一心房一心室),人有四室(二心房二心室),体内维持一定温度。
4.呼吸器官都具备有肺脏。
5.脊椎骨由颈椎骨、胸椎骨、腰椎骨、尾椎 骨四部分组成。
6.所有脊椎动物的表面呈角质化,可以降低 体内水分的蒸发。
7.诞生的过程在母体内或卵内有羊膜的保护 (鸽子约在母鸽孵蛋后36-40个小时就有羊膜形成)
8.雌雄异体。
地球上所有脊椎动物就以上面所叙述的共同条件做为基础,再按照各类动物自身生存的需要,进行演变成为最适合当前生存环境的习性和形状。有趣的是,爬虫类就顺其自然停留在牠栖息的环境中过生活;

而鸟类都朝着天空演变进化,过着翱翔天空的生活;至于哺乳类动物也就依靠自身能力演变进化,过着陆地上的生活。

至于从古至今,几乎所有的学者都一致认为鸟类的祖先是爬虫类的传说,乃是根据下列特征而得到的客观结论,即:
1.脚部有鳞。
2.鸟类的羽毛与爬虫类动物体表鳞片是相同 器官(雏鸟时期的羽毛形态)
3.眼睛的眼脸没有哺乳类动物的发达,称之 为瞬膜。
4.脚趾形状、骨储都与爬虫类相似(即没有 如人、马等动物的高度进化现象)
5.头盖骨与眼窝的比例(即眼睛的大小)与 爬虫类相同。
6.头盖骨形状与爬虫模拟较相近(与哺乳类 动物相较而言)
7.鸟类不同于哺乳动物的胎生繁殖,也不同于爬虫类的卵胎生;鸟类是产蛋繁殖。
8.如同爬虫类的蜥蜴、龟类等同样用卵齿裂 破卵壳而孵化诞生。
9.鸟体不具备汗腺(与爬虫类同)
10.废弃物的排泄如同爬虫类一样和尿酸一起排泄体外,不同于哺乳动物是将体内尿酸分解成为尿素和水再排出。
11.鸟类没有膀脱。
12.与爬虫类一样,一边的卵巢和输卵管退 化。
13.有泄殖腔(总排泄口),粪、尿一起排出。

鸟类为什么要飞翔?

我们都知道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非常多,同时被消灭的也很多,而现今还延续的动物却都是经过了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以及共存共荣之严峻考验后所遗留下来。然而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仍是无时无刻 都绝续着它的自然定律是铁的事实。动物为了继续生存而演变进化持有一种特有的适宜生存能力,以便适合于动物本身特有的食性、食物环境和必要食物之种类,以期能够延续生存在地球上。现概略归纳如下:

1.生存空间

在地球有限的生活空间,各种动物各尽所能及无所不能地掠夺粮食以争取维持自身生命,结果是强力的哺乳类动物与爬虫类却占尽了地球大部分的生活空间和食粮,剩下的鸟类也就被迫往天空求取生存空间。所以鸟类演变进化成为能够翱翔于天空,乃因为动物之间为了争取在地球上生存空间的结果,因为哺乳动物占领了陆地,爬虫类动物又占领了沼泽地方,鸟类只好另觅寻生存方法而往活动空间较广阔、生命较为安全的天空生存。

2.维持生命的粮食

很多种类的鸟类可以从北极到南极、从海岸到内陆高山或山中森林里去寻找并获取所需的粮食,或可以选择栖息在容易摄取的粮食生产区。目前,据生物学家统计哺乳动物约5000多种,鸟类却有8000多种;
而栖息在中纬度(温带)地区以采食盛产谷物和昆虫的鸟类之麻雀科,就约有5000种左右。

3.适宜的体型

大体上,鸟类的个体大小比哺乳类动物小,所以维持生命所需的粮食也少许多。如树木、花草的果实与种子,以及昆虫等都是鸟类的主要粮食来源。

4.其它特性

与哺乳动物相比,鸟类较有抵抗干渴的生理机能,所以鸟类才能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做长距离、长时间的飞翔。

鸟类为了生存和“种"的延续,需要有“飞翔"的机能,才能翱翔于空中并做长时间、长距离的飞翔。因此,鸟体的骨储构造、羽毛结构,以及呼吸器官结构与功能都有别于哺乳类动物和爬虫类动物。为便于喜爱养鸽者更加了解鸽子的飞翔机能,本篇将陆续揭露鸽子飞翔的特性。

骨髓构造篇

A.含气骨骼

我们都很清楚,任何物体想要在空中飞翔就必要具备“浮”的条件,以这个唯一理由为基础,鸟类(鸽子亦是)为了生存也不例外,要朝着“能飞"的方向演变进化。鸟类因此除了长出羽毛之外,还有不同的 骨骼构造,和为了飞翔所需的热能及代谢方式都有合理化的演变进化。在骨略构造方面就要求有轻盈强韧为理想要件,以现代科学发达的说法就是要求有如轻型滑翔机机体的形状,整个外表就如“竹笼"形状,并且具备有轻盈、弹性好和强固的整体构造,同时我们也了解鸽子体内全部骨路之重量与体重之比例和哺乳动物比较起来是有明显的不同。据统计,一般鸟类全身骨骼重量约占体重的5%-7%(鸽子的约5%-6%这与品种以及喂饲饲料的差别也有影响,这也对竞翔鸽在飞翔速度上有一定程度的关系)。现在要叙述的是鸽子为了飞翔,除了体内骨骼占体重的百分比少之外,体内很多部分的骨骼也演变进化如“竹子"一样,骨骨各内部形成空空如海绵的形状,学术上称之为“含气骨酪"。在此提供“鸽子体内骨骼构造园",供读者们参考与认识。

鸽子主要的骨髓构造图

左图中,除了扁平的胸骨、肋骨、头盖骨以外几乎都是“含气骨路",这些“含气骨骼"与体内气囊连成一体并可以减轻体重。而“含气骨酪"的条件和功能可以归纳为:
1.“含气骨骼"具备有强韧、轻盈、弹力佳者为优,这一点与品种和饲料有关连。
2.“含气骨骼"要配合有健康和顺畅的呼吸功 能,这和饲料营养与保健有关系。
3.“含气骨骼"能使体型不大的鸽子,在牠的肺脏"、“心脏"又小的情况能耐久和耐长距离地完成归巢的飞翔目标,这和饲料营养与保健有关系。
4“含气骨骼"适当分布于鸽子体内,有保持内脏各器官重要平衡的关系,并将全鸽子的体重集中在一点以维持良好的平衡感,才能发挥最有效率的飞翔动作。
5.鸽体内为了飞翔而有“含气骨骼"的存在,所以鸽子肺脏的末端呈为开放性而与各气囊相互连通(哺乳类动物是闭锁性)
B.愈合骨
骨骼与骨骼的接合部位在哺乳类动物称之为关节,而鸽子则称之为“愈合骨"。哺乳类动物的关节适用于行走、弯曲、跑步等动作,而鸽子的“愈合骨"则适用于飞翔运动。

“愈合骨”与关节的不同处有:
1.“愈合骨”比较轻。
2.“愈合骨”强度比较强。
以上二点,我们可以引用飞机做比喻,机身(鸽身)的机体(鸽子的胸部),从外表明显看到的全部是以“愈合骨"打造,倘若机体用关节或结合打造,当飞机在飞行时,就不容易完全成为一体的固定着。当要飞行时,会造成机翼(如鸽子的翅膀)之升降调整器(鸽子的主、副翼等)的操作(鸽子羽毛的振拍),为了稳定全架飞机之平衡重心而不能安全地飞行。因此鸽子的“愈合骨"是为了飞翔,能够把肌肉扎实固定着,又能充分发挥肌肉在飞

翔时的作用和产生有效利用飞翔力量的表现。鸽子体内最显著的“愈合骨"部位有:
1.头盖骨:鸽子头盖骨的“愈合骨"轻、硬又强,是全部脑的容器。
2.脊椎骨:胸椎与肠骨的愈合,是飞翔运动 的主轴。巧妙的是,胸椎、肋骨、胸骨等一体愈合成形,安全如“笼子"的形状,保护并容纳全部的内脏。同时,也形成鸽子在飞翔时进行呼吸动作的风柜(容纳足够供应飞翔运动时的氧气),能使鸽子在飞翔时所需要发挥最大的飞翔力道,和成为鸽子飞翔运动的中心主柱。
3.肠骨与(竹土)骨愈合成为腰的部分,后方与胸(龙)骨结合成体腔,在腰部所有骨酪愈合产生的功能有:
(1)鸽子在飞翔时鸽体很扎赏。
(2)降落(着陆)时可以减轻(忍受)鸽子体重的冲击。
(3)鸽子在步行时可以保持体重平衡,但 不利于急走。
(4)其它的骨悟:鸽子的颈椎比较长,共有14节,并可以呈S状的弯曲。前肢就如同人类的手,鸽子的翅膀及较长的颈部和喙(嘴巴)可说与人的手功能相同。叉,鸽子的颈部支撑着头部,并可以摄食食物、造巢(衔造巢所需之物),修饰自身羽毛,并在起飞及降落时做鸽身维持平衡等多种功能,这方面和“愈合骨"、“合气骨路"的构造和功能有所不同。
物理学上鸽子的颈椎骨可以形成S字状的弯曲有如下作用:
1.支撑头部重量时,把整个头部的重量分散于一节一节的颈上(鸽子有14节颈椎)
2.降落时所产生的冲击,有如弹簧状的S字部分,可以把冲击力道吸收掉而减少对脑的冲击。
3.在啄取饲料或其它物品时,刚好与上一项 (2)的动作呈现相反方向,增加力道,以便 啄取饲料或物品。
4.在行走或运动时保持鸽体平衡,并可以使鸽体重心在移动时比较敏捷。
鸟类的颈椎数目比哺乳类动物多很多,大约在的13节---25节。而鸽子有14节,人有7节。鸽子颈椎在摄取饲料和防御、攻击都有相当大的帮忙。还有的是配合长途飞行时所需的特殊呼吸器官的长形气管, 就包裹在颈椎的部位。

结论

前面从鸟类为了自身生存和“种"的延续进行演变进化,使之能翱翔于天空的习性是有别于哺乳类动物和爬虫类动物。接着鸽子又为了有利于长时间、长距离的飞翔,在其体内的骨路进行演变成与其它动物不同的结构。除了上面所叙述之外,还有下列的常识可以提供给喜爱养鸽的朋友们:
1.鸽子头盖骨的眼窝非常大(指所占比例),可以减轻头部重量。
2.没有牙齿,在短时间内吃完需要量,以便飞翔时进行。
3.喙(口)可以张开很大,有“方形骨"的存 在,便于饲喂幼鸽。
4.肩目甲骨偕很细小。
5.前肢的手根骨(翅膀的尖端)小,又成为愈 合骨。
6.有鸟口骨,哺乳类动物没有。
7.锁骨愈合成为愈合锁骨。
8.后肢的骨路与爬虫类动物相类似。
9.前肢演变进化成为发达的翅膀和羽毛;后 肢形成便于步行的骨路,且后肢有比较发达的脚趾,形状大又呈放射状的展开状态。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