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唯有“苍白”不苍白

时间:2013-07-22 11:28:48    来源:    发表者: 商业鸽舍       阅读次数:
唯有“苍白”不苍白

《中华信鸽》官方网站上,曾发表一则消息,题目是《一代铭鸽“兆尊苍白”驾鹤西去》,言:“中国一代名鸽‘兆尊苍白’(nl1991-1122331雄花黄)于二零一零年三月五日上午六时十八分善终于上海兆尊馆,享年十九岁。兆尊馆将为它选购墓地安葬,立碑纪念。”

  在中国鸽界入道有点儿年岁的鸽人,一看这个,心下立即明白怎么回事了。有一点点儿信息需要澄清一下:上文中“雄花黄”的意思是,雄鸽、黄眼、花鸽。花到什么程度,大家看附图,基本就是花到了稍远看就是白鸽的程度。准确演绎,就是浅麒麟花羽色,或曰白麒麟花羽色的黄眼雄鸽。从行文口气看上去是南京鸽友的,在网络撰文(因南京市的简称为“宁”,所以引文以下简称“宁文”),介绍这羽“苍白”的身世:“兆尊苍白”原名“苍白骑士”,这个名称来源于该羽鸽子属于白鸽羽色,但又不完全为纯白,其尾翼后端都有一部分黑色,且在颈部有红色羽毛,背部也有淡淡的几点绛红色羽毛。该羽鸽子1997年元月由台湾著名赛鸽家何松轩先生引入上海,“苍白骑士”的名字应该是由何松轩先生起的。笔者对这段文字有一点儿小小的异议:就赛鸽的羽色属性来说,兆尊苍白不应该归于白鸽羽色里去,实际上,它的羽色与纯白鸽,与即使是身上有几许黑点或绛点的白鸽,也是有天壤之别的。

  宁文介绍:同年,何先生使用“苍白骑士”作育了几羽子代,其中一羽97-091997(私环)获98年上海市500km市俱乐部冠军此鸽。“后由兆尊馆的胡维奇先生将‘苍白骑士’引入兆尊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后根据国际惯例,谁持有谁命名的原则,胡维奇先生将‘苍白骑士’正式命名为‘兆尊苍白’,成为该馆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我们南京鸽友当中知道兆尊馆的人很多,但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广大鸽友当中,可能大多是由‘兆尊苍白’而知道兆尊馆的。”“在全国范围内知道或喜欢苍白的人其实还应该知道‘兆尊苍白’不仅是一代名鸽,其后代又有如此骄人的成绩,这和兆尊馆在为‘兆尊苍白’选择的配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羽为‘女王号’b95-2363131灰雌、花雕眼,血统为艾力克·林伯格,作出过‘梦幻145’(两次亚军),我们南京鸽友叫 ‘双二’。另一羽兆尊苍白的配对鸽名为‘滚桶’,雌b96-6086064雨点、黄眼、血统为万侯,作出过‘兆尊小苍白’等一批优秀的二代苍白。‘兆尊小苍白’获得过两次冠军,我们南京鸽友称为‘双头’,此外还有配对于村松的等。”笔者认为,兆尊苍白若是一羽纯白鸽,决然不会有这样的赛绩和遗传能力的。

总而言之,以上两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白鸽与白鸽不一样,纯白的白与“苍白”的白,要严格区分,从理论上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原委和作用,尤其是在中国鸽界,尤其是在“苍白”大流行并将持续流行一段时间的期间。另外,笔者感觉,赛鸽科学规律与科学理论的掌握,历来是、至今仍然是中国赛鸽界的一个弱项,亟待改变。以下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首先,累积多年养鸽经验和经历,从图片上看,“苍白骑士”也好,改名“兆尊苍白”也好,那羽声名显赫的黄眼雄鸽,羽色归类,就是麒麟花模式,不是什么新版本,早就有之,历史比詹森的石板灰羽色模式都要悠久。但是麒麟花系列的赛鸽,在该羽色模式中,并不统一,具体说是羽色深浅方面,跨度很大,浅的类“苍白”,外行看起来就是“白鸽”,内行远看也是白鸽;深色的麒麟花羽色,稍远距离看上去,简直就是深雨点模式,近看属于花搭的深雨点,不是黑麻麻一片,而是白、灰的细点子分布在深色的羽毛底色之中。但是麒麟花就是麒麟花,终生不会转化成别的羽色,有了几年养鸽生涯的鸽友,不会将这种羽色与任何一种别的羽色混淆。还有一点读者必须注意,也是问题的核心项目所在——所有麒麟花羽色的鸽子,无论羽毛底色深浅,都是正常眼砂——黄眼或者砂眼,没有纯白鸽甚至头部花得很厉害的花鸽(白羽集中于头部)那样,牛眼(血眼)司空见惯。

  “苍白”在中国鸽界大行于世期间,笔者无缘得到一羽真正血统纯正、来历清楚的“苍白”系列鸽子,也没有真正接触过这样的鸽子。不过,我的鸽舍现在家飞的队伍中,有两羽看上去是“白鸽”的白鸽,落下来后内行细看,是浅的麒麟花,身上有几许黑点,无规律分布,尾羽末梢和主翼羽(大条)有黑色区域,拉开大条看,是一种黑白羽相间的模式,有点象牙色的感觉。眼砂均正常,黄眼、砂眼都有,没有牛眼。我的用处是家飞时用以将自己的鸽群与别人的加以区分,短途训放时,鸽群飞出视野又飞回来,也可以借以辨识,这是我多年采用的一种娱乐型小伎俩,无伤大雅的。纯白鸽我认为属于非竞翔适宜羽色,也不拿它们当参赛主力,基本上也不上笼,即使有上笼,也选眼砂正常的,不盼它们给你惊喜——即使惊喜了,也是例外,没有可操作的价值。我家的浅麒麟花“苍白”,是我“自造”的,舍内曾有一羽美国来的纯白雄鸽,留下几只白羽的后代,多雌性(性别交叉遗传?),丢的丢(700公里能回来的,400公里却丢失),送人的送人(说明与“苍白”没有关系的),剩下一羽黄眼雌鸽,友人见了说好,我自己看着也不错,准备用一用,当然是做种,而非竞翔比赛。去年春节被友人借去用用,一年多才回来,配了一羽砂眼中雨点雄,每一窝都出白鸽,双白。中国鸽界的术语,种鸽对中外观遗传强势的一方,称“拉力大”,说明白色雌鸽“拉力”大,但是出不了纯白,都是看上去是白鸽的浅麒麟花——雨点砂眼雄也是有点儿“拉力”的。经验告诉我(们),(1)麒麟花羽色鸽是可以即时制造出来的,用白色的鸽子配有色羽的鸽子即可;(2)麒麟花羽色的鸽子可以固定羽色模式,麒麟花羽色的鸽子互配,还能出麒麟花鸽,就像有色羽的种鸽后代,偶尔会出现纯白鸽,纯白鸽之间再互配,老是出纯白鸽一样。鸽友们本能地认为,不要将浅麒麟花再配浅麒麟花,要找深色的配,原因说不出来,宁文也曾这样叙述的;(3)麒麟花的羽色中,偏深的模式,采用麒麟花深浅互配,或者用麒麟花种鸽与其他羽色的种鸽交配,深色的麒麟花自然出现,这个不用实践,可以推断出来。但是“苍白”流行,一部分思路不开阔、道理理解不透彻的鸽友,由此只认浅麒麟花,甚至认为深麒麟花不是“苍白”,不保险的,于是深色模式的麒麟花不走红、不热门。当初上海滩上的鸽界前辈张锡坤有一系“锡坤白”,据说可以飞远程的。我曾纳闷:白鸽近程都吃力,何以有一系独飞远程?不符合规律,不符合逻辑嘛!后来,张锡坤前辈去世之后,我才偶然得知:“锡坤白”不是白鸽,是麒麟花——浅麒麟花!问题迎刃而解——纯白是不可能擅飞远程的;上海人精明,若是深色麒麟花,远远看上去跟别的羽色区别就不够大,自成一体的特色就不太显著,麒麟花虽少,总有人养,“锡坤麒麟花”难以叫响——像极了李梅龄前辈,浅羽色的引进鸽后代,飞得好也要送给黄钟,自己留下羽色更独特的深雨点鸽——除了飞得不差(更好?)之外,品牌特色的效应彰显,更便于保留品牌并发扬光大——不怕不识货,皆因都认货。

  分析一下麒麟花羽色的赛鸽:

  宁文当中,有相当精彩的一段,关于麒麟花羽色鸽的育种使用经验谈:“目前全国各地持有‘兆尊苍白’后代的鸽友相当多,有一大批的苍白爱好者认为苍白这个品种所繁育的后代是一羽鸽子的后代,它有别于如詹森、胡本等血统的鸽子。原因在于以上所列的两个品系为一批鸽子,而‘兆尊苍白’为一羽鸽子,因此,在其后代进行近血繁殖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白化现象。经过多重近血繁殖以后,会产生的白化现象。第一来源为‘兆尊苍白’的原始羽色,会出现麻头、黑翅尖、黑尾边,其他部位基本上为白色,这是典型的双重以上回血的结果。用这种羽色的鸽子做为赛鸽的话,应当注意选择适当的天气和赛程。一般来讲,应选择天气晴朗,气温适中的天气进行比赛,赛程控制在 500km以内为宜,如果做为种鸽使用,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一般来讲,眼砂色素的颜色深一点,砂粒粗一点(以黄眼为例),对天气状况的耐受性可能会好一点,反之,眼砂色素浅且砂粒细的鸽子对天气的抗御能力相对较差,这类鸽子应选择在4月底5月初,晴好天气参加放飞比赛,在500km左右可能取得比较好的赛绩。

  羽色。‘兆尊苍白’后代的鸽子当中,我们一般讲麒麟花毛色的鸽子相对于产生白化现象好玩一点。所谓好玩一点,就是对气候的耐受程度相对于前面提到的那种羽色的鸽子耐受程度要高一点,对气候的适应能力也要强一点,该羽色的鸽子随着眼砂色素的加深,耐受程度将增加,而这种羽色的鸽子做为赛鸽使用效果会更好一些。麒麟花毛色的鸽子由于在后来的配对过程中选择的配偶不同,其羽色有深有浅,深羽色的麒麟花,一般来讲较浅色的麒麟花对于气候的耐受能力有所增强。根据我在之前曾写过关于苍白鸽系大回血的文章中曾提到过的‘大回血’中强调过,在苍白鸽系的基础上进行远系回血,该回血的基础是以‘兆尊苍白’为基准的。在玩苍白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一味的追求羽色,实际上在‘兆尊苍白’的后代中灰色和雨点出现的机率为数不少,因为‘女王号’本身就是灰色、‘滚桶’则为雨点。另外,在后代中有配对于深雨点的,如陈嘉汇先生的‘旺仔号’,则是典型的深雨点;汪国平先生的苍白,则以灰色的苍白出过许多好的成绩。因此在全国广大鸽友当中,引进苍白鸽系的时候,如果是纯比赛的话,不必要过于强调羽色,对于眼砂色素则要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气候酌情选择。”

  “苍白“本身羽色就浅,浅对浅,后代更浅的可能性很大,直接出到纯白牛眼,不宜竞翔了。还可以做种么!用正常羽色和眼砂的种鸽做种,不更好吗?宁文行文实在,但是运行于浅表,仅涉经验之谈,不过述说的内容是正确的,牛眼不行,浅的眼砂、细的眼砂似乎也不行。看似三个“不行”,实则只有两个不行——鸽眼色素与眼砂的粗细是连带关系,相辅相成的。说白了,眼色稀淡,眼砂不会粗粝的,终生不会,你养得再久也没有“干老”的那一天。超远程赛流行时,这样眼砂的赛鸽(当时叫信鸽),不用参赛,不用上笼,幼年时就会被淘汰,无数经验证实,这样稀淡眼砂的鸽子竞翔归巢性不好。

  什么羽色的鸽子,都有可能出现眼色与眼砂稀淡的个体。但是,羽色正常、羽色偏深的赛鸽,出现眼砂既浅且细的概率要少。比方说深雨点的赛鸽,眼砂无论黄还是砂(桃花),干老立体粗壮的概率大,稀淡的个体少或者基本没有;纯白鸽则牛眼的占压倒多数,极少数有黄眼和砂眼的个体(通常身上伴有黑点或绛点小羽分布)。前者飞远程超远程显示最“可靠”,归巢可能性大;后者即使短程赛也闹悬。那么,根据羽毛的深浅就可以准确判断赛鸽行不行,能不能克服艰苦的频密赛事或者超远的赛程?这句话不成立。问题阐述的当前焦点不在赛鸽羽色的深浅,而在于羽毛有没有“色”。纯白鸽的羽毛不是浅或者“最浅”,而是“无色”。纯白鸽与“苍白”们最极致的差别,也就在羽毛的有色也无色。远看差不多,在凡事都习惯“差不多”的中国鸽友眼里,纯白跟白麒麟花的羽毛简直一样。其实仔细看,白麒麟花的白,是一种原白色、苍白色(果然苍白啊!),就是白得不够彻底、不够通透的那样一种白,脏兮兮的一种白;而纯白鸽的羽毛,轻薄、通透、纯粹、晶莹,白得令人赞叹!就白色来说,浅麒麟花像玉,纯白鸽像雪。白麒麟花是一种白色,纯白鸽其实是一种无色状况——下雨一淋,看出成色来了,有色羽的鸽子,包括白麒麟花,羽毛很抗水;而纯白的,很快就完了,翅膀甚至尾羽都湿透耷拉了,直接飞不起来。原因在于麒麟花鸽子,羽色再浅,也是含有色素的,色素的作用在于填充在羽毛、肌肉结构中增加强度和力量,坚实耐磨发力持久。无色的当然不行,纯白鸽的不适宜竞翔,羽质不给力是主要原因之一。

  其实问题核心的核心,不在羽毛方面。羽毛是从鸽子身体上生长出来的,什么样的鸽子,生长生么样的羽毛。色素正常的鸽子,会长出色素正常的羽毛,反之则反,这是竞翔鸽适宜竞翔的能力前提。从羽毛的模式看,容易混淆,不易辨别一羽鸽子是不是适宜参赛,尤其是遇到纯白(村松白)、浅麒麟花、绛鸽、石板灰、火凤凰(幕利门)等比较怪异的羽毛模式,基础知识积累比较差的鸽友,会拿不准,会盲目跟风,会被诱惑走许多年的弯路。所以我们要扫盲般地普及赛鸽的色素知识、色素规律,从理论上结论式地厘清赛鸽羽毛模式与竞翔需要之间的固定关系,从此使得中国鸽界同仁不再在羽色争论的泥潭中挣扎。

  赛鸽个体色素含量是否正常,看皮肤颜色,偏黑偏深色的为正常。深雨点、墨雨点鸽大行于世的年月,许多幼鸽出窝一段时间了,脚杆还是黑色的,之后才会转红。各种雨点、灰鸽、麒麟花鸽的色素含量,是正常的。花的很厉害的个体,白色羽毛占身体相当大面积的鸽子,是身体色素含量不足的表现,尤其是头部花得很彻底,眼睛呈现牛眼模式,大家感觉这样的鸽子,飞不出什么好成绩来,原因就在于这样的鸽子色素含量少,韧性差,体力不足,潜在的,可能会影响中短程以上的定向功能。灰鸽、雨点鸽有白条,有白趾,对色素含量的影响不大,竞翔成绩没见明显下降,喙部变白,则显示是一种色素缺失比较严重的指标,竞翔慎用。中国鸽友中有一种经验之谈:引进做种用的外环鸽子,喙色浅的,通常不会创立过显赫的赛绩,因此也不会因赛绩昭彰而被花大价钱引进。喙色,是监控赛鸽个体色素含量是否正常的“试金石”和“体温计”,尤其是雏鸽阶段,表现非常明显,是鸽友们早期评估赛鸽个体能力出路的极好标准。雏鸽出壳,绒毛鹅黄,喙色浅粉。3、5天后,绝大多数喙色转深,除了喙尖,都变为黑色了(细看深褐色的也属正常)。绛鸽这种羽色模式,色素含量较灰鸽、雨点鸽要少,绛鸽的雏鸽,喙色要浅于灰鸽和雨点鸽,是一种带蓝色的较浅的黑色,很多有经验的鸽友,借此辨别雏鸽是否是绛鸽,因此辨别雏鸽的性别,决定是否戴某种大赛环或者送公棚。色素含量异常的雏鸽,喙色始终不会转深,而是保持原来的浅粉红色,很明显,有时一窝两羽雏鸽,喙色一深一浅,深的色素含量正常,浅的色素含量缺失,通常情况下,按照生物遗传规律,浅的飞不过深的——色素的缺失,导致赛鸽个体力量及耐受能力欠缺。早年中国鸽友打超远程比赛时,几乎无例外的选择深雨点、墨雨点羽毛的鸽子上阵,这是科学原理在暗中起作用的一种规律性表面行为。纯白鸽、石板灰、部分火凤凰和花的厉害尤其是头部花得厉害的的雨点、灰鸽,幼时喙部也是浅的。这些幼鸽将来长出什么羽毛模式,就事物的性质来说,已经无所谓了,色素缺失的事实,已经固定了。但是中国许多鸽友看问题看表面,只看羽色,未见肤色;更有甚者,看问题按照自己的感觉和好恶,喜欢什么羽色就是好,不喜欢的就是差。还有的自己不明白事情的原理和原委,反倒秉持一种顽固的“哲学”论调:什么羽色都有飞得好的!固执得可爱,也顽固得可恨!村松白、石板灰、火凤凰羽色模式赛鸽,在中国鸽界一曝十寒、大热大冷、大起大落、昙花一现的现象,接续出现,殊途同归,就是色素学原理在中国鸽界未被认识的一种直接表现。

  肉食鸡、肉食鸭的皮肤一定是浅的,屠宰后胴体美观悦目,烤制后具有深肤色肉禽不可能具备的金红颜色,引发顾客的食欲与购买欲,家禽培育专家会在育种中刻意培育筛选的;黑白花毛色的牛,是奶牛品种的代表毛色,耕牛和肉牛品种中绝无仅有——大面积白色表示牛体色素含量少,没有力量,肉质也不佳;赛马中百年不见白毛和大花毛色的马,色素含量不足跑不出应有的速度——“盛装舞步”比赛可以有白马——不需要强烈的爆发力,比赛出场赏心悦目;德国牧羊犬的标准毛色版本,越来越深,狼青(草黄)转为黑背——偶尔出现的白化牧羊犬,通身白色毛,鼻镜为粉红色,煞是好看可爱。严谨的德国人是不允许这样不合格的牧羊犬存在的,怕乱交配搞坏整个德牧的纯正血统体系。在中国则不要紧,出现白色的藏獒,原本是色素缺失各项指标都不合格,但是身价反倒上去了——“物以稀为贵”,命名为“雪獒”,千载难逢的毛色,炒作的黄金范例。最后这一段文字,从正面和反面论证演绎色素因素在世界畜禽培育中的作用,现状以及业界对色素因素的认识差异,作为本文的结尾。

2012年10-11月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