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赛鸽比赛中,没有永远的冠军,只有不败的品系,和让人怀念的品系。无论詹森、电脑戈马力、杨阿腾、乔斯托内、福洛英格斯等等都没有永远的冠军。但却有骄人的成绩和无数代的发挥。
在任何一个公棚很难见到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公棚飞冠军的鸽主。而一路品系每年在同一个公棚飞名次的却不在少数。证明了品系的重要性。但为什么不会出现连续的冠军了?
每个赛鸽者都有目标,目标就是冠军。今年失利,就会寻找失利的原因,吸取教训,加倍努力。来年再战。可以说每次的冠军得主都有一批赛鸽者的眼睛在盯着,在较劲。有竞争就会有突破,有竞争水平就会提高。没有竞争的信鸽比赛犹如一滩死水只有萎缩,失去了竞争动力,只会停滞不前。这和养黄鹂鸟道理一样。这也是一路鸽系不可能每年都得第一的原因。
一个朋友告诉我;一般人养黄鹂鸟绝不会单一的把它关在家里,而是会把它带到茶馆,或鸟类聚集的场所,因为那儿有很多的黄鹂鸟。这只黄鹂鸟听到同类此起彼伏的鸟鸣声,便会不甘示弱,也引亢高歌,渐渐的叫声也会优美动人。如果没有竞争黄鹂鸟的叫声不会有提高。赛鸽也一样,只有经历比赛,赛鸽才会露出自己不足的一面,赛鸽者也会对自己的赛鸽是否有价值做出判断。
其实决定赛鸽是否能飞出好成绩的原因有很多,赛鸽状态、赛鸽毅力、放飞时间、放飞天气、赛鸽运气等。冠军鸽一定得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的优势,才有可能超越万鸽,摘取桂冠。
在协会比赛中会出现连续的冠军,因为协会比的是养功、训功等。同样的赛鸽交到公棚,失去这些优势之后,同样的赛鸽等待它的却是不一样的结果。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羽鸽子,只有相似。冠军的获得让赛鸽者自己沉浸在喜悦中,其他竞争者则以打败冠军为目的,而付出更多的汗水与心血。"不进则退"这句老话说出了人类的陋习,容易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