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鸽十几年,从来没有伤过鸽子;别说是吃鸽子肉;就是看到他人杀鸽子心里就感到别扭得慌。前几日好友的大伯荣归故里想吃鸽子,好友让我在棚中选几只差一点的犒劳他大伯,我都婉言拒绝了;为此,在好友那里还落了个小气。也许正因为自己不会淘汰赛鸽;故本鸽舍赛绩一直是平平庸庸、名落孙山。近日,在中信网拜读一篇《养鸽十杀》,心里为之震撼,怪不的人家成绩那么好!原来人家是去伪存真、双手沾满劣质鸽鲜血的侩子手;有了这《十杀》标准,我就开始琢磨围剿自家棚里的赛鸽。
我天天围着鸽棚转,寻找那些符合《十杀》条件的对象,经过4、5天的比对;我终于挑出了5只该杀赛鸽。用什么办法处死它们?我犯了难,摔死它们,怕一下摔不死,落个半死怎么办?用刀杀它们,咱又下不了手。正当我为处理赛鸽犯难时,妻子知道了此事。她说:“这事还不简单,把它们交给咱村的李电工不就全解决了。”我一听顿时大喜。我们村的李电工特好吃肉;邻居杨大叔家的狗死了埋了都两天了,他还抛出来抱完煮着吃了。我忙把电工找来,把鸽子装入了一个编织袋给了他。电工很高兴,乐呵呵的背着袋子出了门,我忽然想起赛鸽腿上的足环,忙冲着电工的背影喊:“别把鸽子腿上的环吃了,我还有用!”。
尽管我认真、仔细的执行《十杀》条令;但还是有一只符合《十杀》条件“不按时入棚”的白头灰鸽成了漏网之鱼。原因很简单,它不在鸽棚里,我没捉住它。
金秋9月,俱乐部50公里路训,我有7只赛鸽参加,恰巧那只白头灰在棚里,我就让它也参加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当天回来5羽其中就有白头灰。接下来的事更让我惊叹:90公里路训,白头灰第一个回来;150公里,白头灰首当其冲;200公里热身赛,他还是自身而归。我很为白头灰庆幸,正是它不按时入棚,才避免了我的鸽事“冤假错案”。
圣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在养鸽之初,可能谁都不会想去伤害她;只不过是名义的趋势;利益的诱惑;才是我们产生了杀戮。退一步讲,淘汰赛鸽除了杀之就没有别的办法?我觉得路训就不失为淘汰的好办法,既不杀生;又能让赛鸽回归大自然;何乐而不为呢?人们常说:“赛鸽无定论”;你的赛鸽理念在你那好使;拿到他出可能就行不通。我认为:“检验赛鸽好坏的唯一主人——是蓝天;好赛鸽只有飞才能展示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