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赛鸽近亲繁殖应具备的条件

时间:2013-09-28 09:51:23    来源:    发表者: 昆明逍遥鸽舍       阅读次数:
赛鸽近亲繁殖应具备的条件

       经常在鸽报上看到讨论有关近亲繁殖的文章,但是,我对大部分这些文章的观念都不以然。简单的说,假若我们按照孟德尔定律给鸽子进行近亲繁殖,那准会失败的。若以某些遗传素质做基础来应用孟德尔定律,对这些素质来说,繁殖出来的成果的确是很可观的。但是,最后你也只能够育殖出体型很漂亮的奥林匹克标准鸽,却不是冠军赛鸽或王牌鸽。

      赛鸽或赛马的比赛素质首需以量的遗传作基础。佐治.孟德尔的发现关乎到豌豆的颜色和种籽的大小,但是却没有涉及每亩可以生多少豌豆这个问题。若论赛鸽,这第二个涉及量的指标却是必须加以考虑到的。

     近亲繁殖不是一个程式而是一个很宏大的观念。近亲繁殖是一具很大的乐器,不同演奏者将会奏出不同的音调。让我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当我们手上掌握有超级种鸽时,近亲繁殖将能发挥它的最高利效。这个时候,我们获致成功的机会将很高。假若你已确定舍内某羽种鸽的育种价值-被你视超级种鸽者-我建议你让它跟它的最佳亲子配对(这就是父配女或母配子的近亲配对) 。接着,这种近亲作出的子鸽也有很好的翔绩且育种价值也可以被肯定的话,你获致成功的机会将更大。下文将进一步解释其中的原因。

      当我们利用一羽翔能杰出的选手鸽当种鸽时,成功的机会将会很高,但是,假若我们同时还让这种翔能已被肯定的选手鸽跟杰出种鸽作近亲时,成功的机会却是最高的。赛鸽的翔赛素质决定于好些因数作用的组合。这些因数可以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组合。比方说,某羽鸽子的翔态能很稳定,但是也有些鸽子却是极不稳定的。由于不同的素质其遗传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本身赛绩很杰出的鸽子却不一定可以将本身的优质遗传其子鸽。我将会就这个问题再作解释。

利用近亲繁殖进行家系繁殖

       此法有异于一般的育种法。假若某舍已拥有一系算是相当稳定的鸽子时,鸽主们大都希望用现有的鸽子自己育殖选手鸽和种鸽。他们会利用近亲,目的是希望鸽子的优质能在下代显现。不过,这是很不容易的。下代鸽子的飞速可能会下降。而经验丰富的鸽友却会在这个时候好好的计划杂交繁殖以预防这个问题发生。极近亲也可以用较远的近亲来代替,这时鸽系的活力仍然可以保留下来----但终究要利用到杂交。

       可是,很多鸽友始终都不愿意引入新血系。那?他们该怎?办呢?假若某系鸽子历经数世代近亲却没有新血缘被引入的话,子代鸽所拥有来自基础种鸽的遗传因数将会很密集----好的因数和坏的因数都一样。尽管鸽友用较远的近亲(近系)来代替极近亲也好,只要代数一直繁衍下去,最后将会出现相同的状况。近系繁殖做了几回后,它所生的效应就等于一回极近亲。

    我要指出的是:这时鸽系的活力和翔能素质都会被减弱。这也是这些鸽友甚?一般都要大量繁殖仔鸽的原因,他们将其中最好的挑出来,剩下来的(其实是被淘汰的)则被卖走。他们自己将最好的都留下来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就因他们每次于挑选仔鸽时都将活力高的分子留下来,可是,这些仔鸽虽然都是近亲子代,但是近亲效应却没有在它们的身上显现出来。因此,对原系来说,这些鸽子的大部分遗传因数或多或少都属“异型接合体(杂合)"----换句话说,这时已完全失去近亲繁殖的意义了,若只看它们的血统书的话,原系某些名鸽出现的频率会很高,然而,它们却不一定带有很多这些基础鸽的理想遗传因数。假若鸽舍规范不大者,这时鸽主所遇到的问题更棘手,这因理想遗传因数的组合模式的随机率会更低,会育出理想组合模式的仔鸽更不容易----尽管他们不去计较这时是否已失去近亲的意义,甚或他们对这个问题一点也没有观念和认识也好----但事情却一定会发生的。无可避免的,这些鸽舍鸽子的翔能会越来越低落,配对的选择也越来越困难。

利用近亲下一次杂交作准备



       在动物的杂交史中有一个广被接纳的观念,试行杂交前首先该做的事情就是让它们的父母祖代先行近亲,跟着再行杂交,结果会相当理想。我相信,这一个方法在鸽界不可能很流行。我要在这儿做一个诠释:这是一个绝佳的方法,我们可以将结果加以预测,但是,其中还是有一些很重要的原则必须注意,否则还是徒劳无功的。在利用以进行杂交的父母鸽的遗传因数能够生理想的组合时,才能导致好得让你不敢相信的结果。

      无论如何,假若双亲鸽都不具备这些因数的话,先行近亲却一点用处也没有。要是父母鸽双方于各别进行杂交时都会生很好的子鸽者,那? ,我们让它们各自先行近亲却又是相当聪明的方法。依这一方式便可以将两系鸽子的理想因数先保留下来,这是我们育出好鸽的基础依据。要是真的可以这样子的话,事情就更明显了,第一回父母两系各别进行近亲的目的可不是要育出翔能特别高的选手子代,这些子代却是再下一代仔鸽的育种作储备的,利用这两个近亲子代的鸽子作杂交时,将可育出非常杰出的第二代选手鸽!

翔赛和育种价值可能是两回事

       这或许有点奇怪,但事实上却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有些鸽子绝对不是很好的选手鸽;假若我们利用这类鸽子的赛绩作配对选择指标的话,那将是一项很大的错误。利用这类鸽子作近亲是没有好结果的,但当让它们杂交异系鸽时,所出仔鸽的活力和翔能却又会异常的优异。就让我将本身的一些实际经验告诉你。

       舍的基础种鸽是列兹美特----马太依斯系的“老明朗46 (旧Klaren 46 ) ”号。我约于20年前便利用这系鸽子进行近亲,方法是让它的孙代互配。我进行近亲时也相当谨慎,在同一个期间内绝不会让两系鸽子一起进行近亲。因此,我可以确定只有“老明朗号”这一系在进行近亲,沿用这一个原理,我尚利用“明朗”号的直子跟其孙配对。经这样子的配对后,所出仔鸽都含有极浓的超级种鸽“老明朗46 ”号的优质遗传因数。

       在获得好一些优秀的近亲鸽后,跟着我便试行杂交以证明我的理论:利用一羽超级种鸽先行近亲,然后再展开杂交。我设想跟这些近亲鸽杂交的理想物件乃我舍的詹森鸽:结果育出了不少冠军鸽,国家赛王牌和准国家赛冠军。其中最杰出的一羽曾于去年的奥尔良国家赛中获得佳绩。这是一项相当艰困难飞的公开大赛:这回选手鸽都在运输鸽笼中被关了四天才被释放出来,跟着于返航时又遇上强劲的逆风。我区出鸽3000羽,我舍占了113羽;前11名都由它们囊括,同时,我舍总共有36羽鸽子入赏前75名。

       我目前拥有好几羽极优的种鸽。我该利用怎?样的方法以将它们的优质保持下来?
若我们要将杰出的遗传材料保留下来,唯一的途径就是极近亲繁殖。这就是父配女,母配子,且连续重做两世代。但是表亲间的近亲配对却不足以将目标优质遗传因数保留下来。该注意好一些重要的事情:近亲繁殖于另一方面也会将极劣的遗传因数加以浓缩和保留下来的。

      禀性,够不够聪明和方向感这类特质是经数百种遗传因数一起作用下的组合表现。不管是近亲或杂交也好,对它们都不会生负面的影响。一代接一代下来,子代的这些特质都会相当稳定----其标准值约等于基础父母种鸽的平均。因此,假若一羽种鸽它不但拥有这些特质,且同时能够很确定地将它们遗传给其子代,那?它就允称是很优秀的超级种鸽。当子代不但拥有这些优质且本身也有很好的活力时,它将是一羽高级赛鸽。

      鸽子的活力和易否进入作战巅峰状态这两种的特质却有着很突异的遗传。这些特质只被很有限数目的的遗传因数在控制着,这也让我们明白到甚?父母鸽跟其子裔在这方面的表现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个时候,近亲繁殖可能会生很大的负面效应。不过,杂交却可生很明显的可见效果,往往,用两羽活力颇有问题的异系极近亲鸽进行杂交时,结果却可以生超级选手鸽。

      有些超级赛鸽之所以超卓,是因它们活力充沛和易于进入巅峰状态。但是,欲将它们这些优质遗传给子代却会遇到困难。不过,也另外有一些鸽子是因它们很聪明和具备一些杰出的特质而让自己成冠军。这类鸽子的卓越特质和聪明较容易遗传给它的子代。这个结论就是我所抱有的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如今,你该明白,一羽优秀鸽子之所以称得上优秀,是因它们有这两类优质中的一或两种----这两者之间是很不一样的,其一受控于有限的遗传因数,而另一种则受控于数目相当多的遗传因数的组合效应。

      如今,我们该做的事情就是要研究和试图去了解鸽子的各种特质。当你做到马上就可以将其中的差异辨别出来时,就可以灵活地运用我上文所介绍过的那个观念。这将是一条要走很长的路,但最后你终于可以成一个专家,晓得鸽子间繁殖效能的差异,晓得该如何来配对鸽子才能将它们的优质保留下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