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赛鸽"路训"的几种方式

时间:2013-10-15 09:32:58    来源:    发表者: 星星鸽舍       阅读次数:
赛鸽"路训"的几种方式

"路训"是赛鸽赛前训练方法中的一种强化训练,是利用赛鸽归巢的特点,强行施加给赛鸽的一种强迫运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赛鸽的竞技状态,增强赛鸽的身体素质,使赛鸽在出赛日能够具备最佳体能高峰,为获取比赛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所做的一项关键的准备工作。

赛鸽在比赛前,"路训"是必然的一个阶段,"路训"在增加赛鸽归巢意思的同时也提高了赛鸽的体能,一羽赛鸽,只有在体能高峰形成后才会获得优异的成绩;所以"路训"可以将赛鸽的体能推向高峰,从而达到比赛胜利的目的。

由于"路训"是一种强化训练,在赛鸽"路训"的过程中,同时也会使一些赛鸽的体能急剧下降,随着"路训"距离不断的增加,体能恢复跟不上,疲劳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被淘汰出局,从而失去了比赛的机会。

"路训"有几种方式,不同的方式给赛鸽体能带来的利弊不同,自然比赛的结果也就不同。

一、稳定式

稳定式就是由近到远逐渐增加"路训"的训练距离,最好别超过200公里;有规律的安排"路训"时间;每次"路训"的间隔时间最好每周一次,使赛鸽潜意思的形成时间上的概念,为日后的每周一次上笼比赛奠定基础;但此法需配合家飞训练,方可使赛鸽正常进入竞技状态。优点是赛鸽状态稳步提高,配合家飞,赛鸽的身体素质也会平稳过渡,由原来的能量型肌肉转变为运动型肌肉的过程会很慢。在每次"路训"都选择好天气的时候,不会有伤及肌肉影响体能高峰形成的障碍。适合经济基础差没有私家车,不能频繁"路训"却有时间执掌家飞的鸽友采用。无需使用大量赛鸽营养补品,来补充因频凡"路训"带来的体能下降,只需要日粮的合理搭配以及简单的营养补给。

运动量大时,赛鸽玉米的含量随之增加,"路训"的前三天,简单的补充氨基酸和葡萄糖即可。由于每周一次的"路训",有时间调整和处理赛鸽潜在的疾病,毛滴虫、肠胃炎、呼吸道,不会因频凡的"路训",为安排使用预防药物的时间犯愁,也不会因频繁"路训",需要补充大量营养补给的同时,为赛鸽带来的潜在疾病所担心。有规律的每周一次的预防疾病,简单方便。

此法的不利因素:赛鸽体能高峰提高的速度慢,不能快速的完成肌肉的转换过程;需要积极配合家飞训练来弥补这个缺陷。

二、群体式

群体式就是选手鸽整体"路训",整体司放的形式。在过100公里距离"路训"的时候,家中安排人,记录赛鸽归巢情况,便于掌握毎羽鸽子的自然情况;是整体归返说明你赛鸽整体的素质都很好;有个别脱离群体最先到达的和最后回来的,要注意它的体能情况;先回来的是心理高峰来的早了,不顾一切着急回家,在体能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很容易伤及到肌肉;这样的个体出现时你别高兴的太早,要注意它归巢后的身体恢复,否则在"路训"距离增加的下一次,它不丢失也会越来越慢。这是因为它在上次的"路训"过程中,体能的分配没有掌握好,你再没有对其"特殊"的照顾,就会使它过早的丧失了比赛的机会。后回来的是因为体力不支没有跟上队伍,也有可能是平时家飞就不喜欢参加的个体。

这样的个体如果是发情引起的上述现象。解决方法:

给它们一个单独的巢箱,停止运动几天或家飞结束后单独关起来,在巢箱内吃喝,它就不会因发情而上串下跳的在棚内消耗体能,也不会因吃喝不正常而体能透资,对其"路训"也可以跳站;细心观察家飞表现,注意它的体能变化;家飞前的肌肉和家飞后的肌肉区别大小,假如家飞前肌肉很好,家飞后有所下降,在第二次家飞前已经恢复,说明肠胃很好,体能恢复很快,可以再次"路训"。这样的个体受到"特殊待遇"后,在比赛的时候很可能会给你一个惊喜。

这种集体"路训"的方式,由于是一起司放,难免会有一些个体是随着群体而归巢,无法分别出哪些个体是靠自己的能力返回的,同时也使赛鸽养成依赖群体的飞行,在日后的正式比赛中,遇到特殊情况或艰难的天气,它会根随群体无法勇敢的脱离出来飞自己认为正确的路线和方向;在公棚的比赛中,我们要是细心的留意,有很多好名次的鸽子甚至冠军本身,都有过迟归的记录,而这个迟归往往就是单独飞行回来的;有过单独飞行的经验,就有了勇敢的体会,有了独立定向思维,就会在比赛时,不依赖群体而会勇敢的冲在群体的前面,一往无前的飞行,关键时刻,也会勇敢的脱离群体,独立飞行,才会有机会获得冠军。

此法的不利因素:群体司放,一些优秀的个体会受群体影响,无形增加飞行时间,消耗体能,不注意恢复对日后比赛的发挥有影响。

三、个体式

个体式就是将选手鸽在一定距离上单个司放,毎羽有一定的间隔时间,目的是训练个体独立定向的能力和独自飞行勇敢精神。受过多次单独"路训"过的赛鸽,到正式比赛时会毫不犹豫的脱离主群,有着极其肯定的定向意思,完全会冲在群体的第一或第二梯队,有机会获得最佳成绩。

这个训练方式,最好是两个人配合实施;一个人在司放地记录毎羽放鸽的顺序和时间,家里的一个人记录毎羽鸽子的归巢顺序和时间,了解毎羽鸽子的飞翔时间,掌握毎羽鸽子的体能消耗情况,可以做到对毎羽鸽子的体能情况按着消耗--补充--提高--储蓄的过程进行。对于体能来说,只有"消耗"没有"补充"就谈不上"提高",没有"提高"更谈不上"储蓄",没有"储蓄"比赛无望。反之,要想"储蓄"必须"提高",要想"提高"必须"补充",要想"补充"必须"消耗"。这也是把赛鸽的肌肉由能量型(只能维持生存的肌肉)转换成运动型的必然过程。

此法的不利因素:容易损失赛鸽,这也是把那些"垃圾"鸽淘汰的好方法,但也难免有一些"好鸽子"由于暂时的原因,增加了飞行时间而伤及体能。

四、饥饿式

饥饿式就是在早上家飞结束后,不给赛鸽吃喝,抓鸽上笼直接拉到司放地放飞。采用这个方法"路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赛鸽的归巢欲望和进棚的速度;但采用此法"路训"的距离不能过大,初始实施此法距离在20公里司放为好,逐渐可以增加至50公里,进棚后的赛鸽马上会吃到食物,训练几次后就会养成归巢后快速进棚的习惯;采用此法距离不易过长的原因是,太长时间的飞行后不易给赛鸽马上进食,同时,长距离司放运输的时间相对也长,这样,饥饿的赛鸽会在没有飞行前就开始"吃自己"了(消耗自身的体能),同时还会影响肠胃功能。

此法的不利因素:身体在这个时期期内处于饥饿状态,难免体能收到殃及,没有饥饿感实施此法无意义,掌握好尺度,别使赛鸽体能透资;需要在训练成功后及时补充能量,恢复体能,迎合更长距离的"路训",迎接正式比赛。

五、疲劳式

疲劳式就是采取100公里左右每天"路训"一到两次的方式。每天分早晚将赛鸽"路训",早上100公里,晚上80公里,连续"路训"半个月;在正式比赛的前两周增加"路训"距离到200公里,每天一次连续一周;最后一周进行调整,预防疾病,储蓄能量迎接比赛。此法可以将赛鸽训练的很紧张,随时都处于紧迫状态的鸽子很容易损失,频繁的"路训",也会造成赛鸽肠胃功能的紊乱,体能恢复上也会受到阻碍,一些赛鸽会坚持不住而被淘汰;大量的营养补给也会给赛鸽带来毛滴虫等一些疾病的复发;配合治疗和预防的手段若是根不上,一般的鸽子接受不了。适合一些饲养数量比较多的鸽友实施,他们也有能力实施此法,因为运输的问题就是一般鸽友不能解决的。但经过此法"路训"后的赛鸽,到比赛时,假如正好遇到适合的天气,这些鸽子绝对是勇往直前不可阻挡。

此法的不利因素:严重消耗赛鸽体能。在没有很好的恢复手段和营养补给的时候,建议不采取此法。

以上这些"路训"方法也不是万能的,能够在赛鸽比赛中获得胜利的方法很多,赛鸽比赛获得成功需要全面对待,全面掌握比赛的方法。总之你动脑了,付出了就会在比赛中获得回报。

一羽冠军鸽的诞生,除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外,训练显的尤其重要,把握住"路训"的关键,比赛获得成功就会有希望;但一羽能够快速归返的赛鸽,除了有坚实的体魄外,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这就是我们训练赛鸽的目的,把体能训到高峰外,还要注重赛鸽的心理高峰。只有这两个高峰同时出现在比赛日,赛鸽才会有非凡的表现。

体能高峰的表现:

肌肉丰满又红润,羽毛光滑紧贴身,上手感觉身体轻,家飞归来仍精神。

心理高峰的表现:

耳聪目明很机警,不喜吃喝喜异性,雄鸽占巢爱打斗,雌鸽突然就发情。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