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眼砂遗传中的秘密

时间:2013-11-11 10:18:35    来源:    发表者: 重庆千里鸽舍       阅读次数:
眼砂遗传中的秘密

养鸽界里的人们普遍很重视赛鸽的眼砂,其色彩丰富、结构多样可以说是鸟类之最,因此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其中不乏有很高研讨价值的观点。
    其实我们研究眼砂,目的是为了破解赛鸽在放飞能力和配种效果中的一些遗传问题,是想通过对赛鸽眼砂的色彩和结构的研究,从眼砂杂交的客观遗传现象中,类推出它们血统遗传的亲子关系、放飞能力和做种价值等方面的因果渊源。就像我们人类亲子关系遗传的鉴定,父母什么样的血型结合,后代必然会产生哪几种血型,不会产生哪几种血型是同一个遗传道理。
    鸽子的眼砂,就像它们的羽毛,遗传下来一生不变,要想通过眼砂研究掌握赛鸽的放飞能力和遗传效果,关键是首先要求我们将眼砂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原始归类。因为信鸽是一种在原始种姓基础上,通过人们长期培育、反复杂交,逐步形成利用其归巢能力为通信服务的新生混血种群体系。因此,需要在种姓上还其原始形态,才能对目前各种不同族系的混血种群进行遗传分析。其实鸽子的眼砂无论色彩多么丰富,和我们人类不同的是,我们人类眼睛虹膜的色彩和我们的肤色有一定的关联,如蓝眼睛源自欧洲白种人。而赛鸽由于是混血种群,因此眼砂分类和羽毛没有关联,无论是瓦灰、雨点、红酱或别的什么毛色,在它们羽毛相同的群体中普遍会有各种不同眼砂的现象。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我们研究眼砂的探讨过程中确定最原始的眼砂类别是至关重要的。
    鸽子的眼砂从色彩上可分砂眼和黄眼两类,从结构中可分球面砂和盆型砂两类。用这样的两分式基本理念,来破解赛鸽在眼砂中的复杂的基因遗传奥秘,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赛鸽既然是自然原始鸽中经过人们长期的驯养,通过杂交优势遗传出来的新系家族,就必然产生杂交遗传的生理调和现象,就像红、黄、蓝基本色一样,所有万紫千红都是由这三种原色调和出来的。无论是表面的眼砂或毛色还是内在的归巢能力和种姓价值,只要进行杂交遗传,后代的遗传都会出现生理调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原理,在认定它的眼砂原始基本色素和结构的情况下,通过色彩用“调色板”原理、结构用“拌沙浆”原理,来破解它们基因遗传的奥秘,达到我们能有效掌握种鸽的配种方法和赛鸽放飞效果的目的。
    下面本文就有关赛鸽的眼砂色素和结构以及它们在遗传中的反映作如下阐述:
    一、眼砂色彩
    我们知道,无论赛鸽是什么色彩的眼砂(包括油眼),都可以在砂眼和黄眼两类中找到它们的渊源。砂眼和黄眼的区别主要是看眼砂里白色、蓝色和黄色这三个必要色素。R砂和底砂含有白色或蓝色,不含黄色的是砂眼;R砂和底砂含有黄色,不含白色或蓝色的是黄眼。
    眼砂色彩在杂交遗传中调和现象有三种情况:
    (1)同类眼砂同色彩的杂交。其实它们只是眼砂色差之间深与淡的杂交,如深鸡黄配淡鸡黄;深桃红配淡桃红,它们的子代就会有深、淡或调和色三种遗传反映。一般如果调和色能试飞好,说明那对种鸽配法得当。如果是偏深或偏淡,说明这对元配种鸽眼砂上的遗传有偏离,这样情况一般是子代眼砂偏哪种色彩能飞出成绩,哪种色彩种鸽的做种价值就要相对高些。
    (2)同类眼砂不同色彩的杂交。眼砂有色彩单调和多彩的区别,我们根据对同类眼砂不同色彩的多少,对种鸽进行配种,分析种鸽眼砂色彩特点反映在它们杂交子代的色彩调和情况。通过以放飞试验效果为依据,对其子代眼砂跟妆或调和反映进行类比,可以分析出配种效果和子代遗传的优劣水平。
    (3)鸡黄和桃花杂交,子代眼砂会有鸡黄、桃花、鸡夹桃和阴阳眼四种遗传反映。只有曾经采用过这种杂交方法遗传下来的眼砂,才会出现鸡夹桃或极少会有的阴阳眼遗传现象。鸡夹桃眼砂的最主要特点是眼底和R砂色彩会出现绿色,它们是蓝底桃花和鸡黄杂交的后代。这种黄眼与蓝底桃花杂交出来的绿底后代,正好说明了杂交遗传中色彩的“调色板”效应。懂画画的人知道绿色是蓝色和黄色调和出来的,一旦这种挂绿的鸡夹桃眼砂子代飞出好成绩,种鸽往往是能出优秀赛绩鸽的最佳配对,同时也是验定种鸽鸡黄和桃花配的最明显遗传佐证。
    色彩配的原则是:如果培育子代以放飞为主,宜异色配取其中性,即取色彩调和效果比较全面,中和情况良好的子代,这样的子代取得的杂交优势机会要多些。如果培育子代想既能飞又能做种,则取同类同色相配和同类异色相配效果较好,经过放飞归巢试验后,取眼砂遗传调和效果较好的做种价值会高得多。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由于赛鸽的眼睛色彩极为细微复杂,所以能正确识别分析眼砂杂交遗传的“调色板”效应,必须要求视觉有极强的辨色力,稍微有点弱色的人就很难做到。
    二、眼砂结构
    眼砂结构说的是眼睛里瞳孔和虹膜分布状态,可分盆形砂和球面砂两种。所谓结构,就像混凝土构件有钢筋、沙子、碎石、水泥一样,有很多成分组合而成的,鸽子的眼砂结构也是如此。无论盆形砂或球面砂,结构从里到外主要有如下五种成分:
    (1)瞳孔是眼睛中心点的聚光孔,在收缩的状态下可以分出大和小,正圆和椭圆。
    (2)底板是虹膜中几乎在底砂完全覆盖下的那层半透明状黑膜,仅在R砂底部内延,伸出的一层似松紧带状黑环能够让我们看清,一般习惯称它为内线口,伸出的部位有厚薄和宽窄之分。
    (3)R砂也称眼志,环状外延分全环,半环、开口、前荡角四种情况,前荡角是R砂前开口向底砂辐射的那快区域。R砂有薄厚区别,具体可以根据它们的透明度而定。
    (4)底砂是覆盖在底板之上,R砂外延一层织毯状虹膜,从密度可分高密、中密、低密、略空、中空、大空六个结构档次。
    (5)面砂是聚集在底砂上的绒球状覆盖颗粒、是眼砂色彩最艳丽的部分从布局的面积来看,面砂可分全满砂、边满砂和漂砂三种,全满砂就是球面砂,边满砂就是盆型砂。无论球面砂和盆型砂都会出现漂砂,漂砂是面砂很少,底砂几乎全裸在外的一种眼砂结构。
    盆型砂结构部件的基本特点:(1)瞳孔多见正圆,相对较大;(2)底板延伸的内线口较宽,随年龄增长会松弛,出现如荷叶状卷边;(3)R砂较宽一般会有荡角;(4)底砂相对薄而密度底;(5)面砂颗粒相对较粗,覆盖率较低,容易看见底砂。
    球面砂结构部件的基本特点:(1)瞳孔会出现椭圆,相对较小;(2)底板延伸的内线口较窄,随年龄增长出现松弛荷叶状卷边的情况较少,有的话也是瞳孔前角处稍微有一点;(3)R砂较窄,整环的R砂一般没有荡角;(4)底砂相对厚而密度高;(5)面砂颗粒粗、细都有,覆盖率较高,一般不容易看见底砂。
    结构配的原则是:如果培育子代以放飞为主,宜异型配取其中和。即球面对盆型、大瞳孔对小瞳孔,厚底板对薄底板,R砂宽对窄,有荡角对无荡角或小荡角,底砂密对空、厚对薄,面砂粗对细沙、多对少。
    这样配,如果子代眼砂结构中和良好,且放飞效果优秀,归巢率将会非常理想。如果培育子代以做种为主,则以同型配较好,即球面对球面,盆型对盆型,但底砂一定要坚持注意密对空、厚对薄的互补原则,否则可能会导致底板夹死或漏空的遗传后果,造成今后配种使用上,子代出成绩的难度大大增加。
    色素配和结构配,是在种鸽配种中同时兼容的两种方法,其原则要注意杂交配取其中和,任何杂交反映到生物遗传都会出现调和的左、中、右三种情况。如果将杂交调和情况较好的视为中,则偏左是跟父亲鸽、偏右则跟母亲鸽。根据杂交后代遗传的左中右对比原则,以结合通过实践放飞成绩为依据,就能有效辨别赛鸽遗传的优劣情况。
    不同血统的种群,一方面由于基因的不同,代表优秀赛绩鸽的眼砂色素和结构也不同,其中有色素差异也有结构区别;另一方面不同种群代表的眼砂,无论是黄眼还是砂眼、盆型还是球型,都会创造过出优秀的赛绩。因此,脱离具体赛鸽血统的家族种群,单纯研究眼砂确定赛鸽的优劣是不可取的。用鉴定眼砂来识别某血统赛鸽的优劣,离不开该血统家族中优秀赛绩鸽和种鸽的眼砂作眼砂标样。
    所谓的标样,就像化学中的PH纸一样是设定中性的代表,比如以某放飞后确定的优秀赛绩鸽眼砂色素为中性标样,它的平辈就会有偏深和偏淡的两边分离性区别。例如:以眼砂结构密度为中性标样,两边就是偏密和偏空的区别;以砂粒状态视为中性标样,两边就是偏粗和偏细的区别。我们要注意眼砂标样对色素和结构的认定,赛绩鸽以放飞成绩最优秀为入选条件,种鸽以能产出最优秀的赛鸽子代为入选条件的。不同种姓家族的赛鸽或种鸽,由于血统之间的区别,标样眼砂也不会相同。
    因此,根据赛绩鸽眼砂和它们父母的眼砂在整个棚里赛鸽家族血统中作为鉴定的标样,需要我们能准确的掌握好不同血统鸽子之间不同的中性标样要求,这样就能够比较容易从对比中找出差异,准确鉴定出优胜劣汰的效果来。研究赛鸽的眼砂,是不能脱离具体赛鸽家族的眼砂特点一概而论,否则就会犯盲目的错误,让你不该淘汰的淘汰了,不该留种的留种了,给你的养鸽事业招来重大损失。
    有了以上认识,掌握好眼砂色彩和结构的特点,并能根据具体鸽系家族的眼砂特点,以血统家族中创造优秀赛绩的鸽子以及它们的嫡系父母眼砂为标样,对整个家族鸽群体眼砂在色素和结构作分档次的精确划别,有意识的完成种鸽配种试验、赛鸽和种鸽的优劣鉴定,并能通过实践放飞效果的验证,才算你基本掌握了破解赛鸽杂交遗传密码的规律。
 

     结束语中强调一下:结合种系,用色素杂交“调色板”理念和结构杂交“绊沙浆”理念鉴定眼砂的遗传中和现象,是开启赛鸽基因遗传解密的钥匙。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