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幼鸽上房判优劣

时间:2013-11-23 09:04:52    来源:    发表者: 精悍鸽舍       阅读次数:
幼鸽上房判优劣

我认为,除了“路上看”以外,没有什么比从幼鸽上房的表现更能准确地判断出一羽鸽子的优劣来了。
古语云“从小看大,三岁看老”,这是就判断一个人将来的作为和造化而言的。鸽子也一样,实践中不少专家、大师们主张在“蛋中选”、“巢中选”、“乳期选”,总之是主张早选早定优劣,进行淘汰。我同意一部分,但不完全认同,因为太早了,具体的标准难于把握,隔巢断凶吉,隔壳定祸福,实在有点言过其实,唯心主义。再说从喂乳期选择,说哪一羽会啄人手,哪一羽会对人作出反应,哪一羽就是天才好鸽,这也不能说明问题,到了一定的时间,几乎所有的生命都有一种自卫能力保护意识,这是一切生命共存的。
有意思的是一对鸽子,两枚蛋卵,本来生就相差一天,生育成长也相差一定的时间,那当然要有不同的表现与反映,这姑且不论。鸽子要飞,只有飞才能最后说明好的与不好的,比赛快飞回来的好,晚飞回来或不回来的是不能说好。但乳期的小鸽子无论如何是飞不起来的,各个器官也是十分稚嫩的,不可能将其素质的优劣彻底表现出来,给人的东西假相太多,还是典型的“娘边崽”,“吃喝拉撒睡”都是老鸽“包办代替”的,这也判定好坏,弄不好会误将马粪当珍珠,错斩英雄于谎缪之中。
为什么要注重上房阶段,“上房”这是一个度的问题,也就是在幼鸽30天左右,它满月了,跃跃欲试,拍动双翼,终于突破性的飞上房,飞上天空,也可以自由翱翔了,这时,不论是眼砂、羽条、骨架、羽色等各种条件都基本形成完整的一个概念,细心的鸽主可以凭自己的经验和法则找出一些感觉。
十分有说服力的一点,这时幼鸽要自行觅食,吃食好不好,决定着有没有一个好的体质,决定着抗病的能力,而好鸽子是要有强壮的体质的,这就是选择判断的标准。离开了老鸽子,会不会乱飞游棚迷失方向,定向性、恋巢性都是一羽好鸽子所必须具备的。如果一对种鸽育出10羽8羽小鸽,每次上房都会出现飞不回来,或者肌瘦,或者病态,莫名其妙的就丢失了(当然明白的知道被鹰鹞捉去除外),这就要早点作出换种的决定,有幸留下来的断然也不会有多大出息。因为这与送去参赛飞不回来是两码事。上房这个阶段小鸽子没有什么经验的东西,不会像成鸽有时是潜意识的顺大流被别的鸽子带回来,能飞不能飞,自身能力强不强,聪不聪明,都要靠自身最真实的反应出来,人们也最容易把握。
又比如说这个阶段,也是生命中最危险的年龄段,鹰鹞天敌都最容易袭击它,能经得起这种外来袭击的折腾也是一羽好鸽子。如上房阶段天然的跟着成鸽家飞,飞不累飞不跨当然是好鸽的表现。反过来说待时间长了,成熟了再作选择判断,就意义不大了,好坏都要送上路去,与其吃了很多粮食,花费了许多精力,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光再送上去丢,给鹰鹞提供口福,倒不好早点省钱省事省时。
从许多有经验的鸽友那里,我看到他们都非常注重幼鸽上房阶段的选择和判定,任永锋先生十年养鸽,外血为主,在贵州山区曾获300公里、400公里、500公里、700公里上好名次,1000公里多次捧杯夺奖。但是在种鸽产蛋时,他对每一枚蛋都是不会轻易放过的,他认为只要有头(受精)就要耐心的等待“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激动人心时刻到来,再精心的喂养好种鸽,无论如何要到小鸽上房后再作选择,成功一次一次告诉人们他是正确的。当一旦发现上房表现差的便立即淘汰。
刘荫平先生多次获300公里、500公里特比环重奖,首届10万大奖赛二名,更是注重上房阶段的选择,25天强迫小鸽离开老鸽,审查独立生存的能力,适应二日后,全部开笼上房,然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观察“房上情况”当日回笼的定为上品,次日回笼的就为中品,三日回来的下品,以后回来的废品,除“上品”外,其大多数都是被淘汰的对象,严肃处理决不手软。
1993年,我搬家重新养鸽,几个知己好友支援了10几羽高档种鸽(幼鸽),因为住在二楼,鸽子养在阳台上,四面是8、9层的高楼,还有天井中的老槐树绿荫华盖,在楼顶是看不到我的鸽棚的,小鸽一开笼上房就下不来,唯独一羽杨绛小雄回来了,而且不论高楼上的人如何恐吓它都能准确的回来,后来它飞了3次500公里,3次600公里,都入赏好名次,后代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为什么要在上房的阶段选择断定鸽子,这是把鸽子放到动态中去考察,比静态的认识一羽鸽的一字尾,尖削条,美丽的眼睛要科学得多,无数事实证明,好看的飞不回来,丑小鸭回来了夺大奖,就是启示人们要在动态中看鸽子选鸽子,一动起来就要飞,能飞的再丑也美,不能飞的其美更丑,一钱不值,这些事例举不胜举,只不过是别人没我这分雅兴和闲情去记录罢了,对与不对,请高人批评。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