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入赏率——工薪鸽友的引种标准

时间:2013-11-26 10:48:21    来源:    发表者: 金贵鸽舍       阅读次数:
入赏率——工薪鸽友的引种标准

长期以来,人们对引种的问题争论不休,有人主张引进名家原棚品系鸽;有人主张引进优秀赛绩鸽;有人主张引种看眼睛;有人主张引种看骨架;也有人主张引种看羽质等等,众说纷纭,纠缠不清。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你的金钱是有限的,而好鸽子却是无限的。如何以有限的金钱买到无限升值潜力的鸽子是每个养鸽者的追求。

  当今鸽坛的竞争异常激烈,天上飞的赛鸽没有一只是菜鸟血统。在比赛中能夺冠军固然是好,但真正能有几人做到场场比赛都能高中魁首呢?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这样的人根本没有,就连大名鼎鼎的詹森兄弟也没有做到这种水平。养鸽人士没有一个不想夺冠军的,为了这个目标人们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去不断寻找,引进优秀种源,但现实往往与理想差得很远。能做到有效地收回投资已是不易,更何况要赢钱呢!那些款爷们自然是花巨资网罗名鸽参与“作战”,而工薪鸽友怎么可能以财力反击呢?那么工薪鸽友面对这种状况该何去何从呢?是放弃爱好还是另图良策呢?笔者经过研究认为:以入赏率作为引种标准是工薪鸽友的明智选择,为阐述此观点特作文致上。

  现在鸽界划分名家高手的统一标准都是以其获得冠军次数的多少来确认,这种传统的模式导致了一个竞赛的怪圈:那些资金雄厚的玩家为了多拿冠军和增加获胜羽数每次都会以庞大的“轰炸机编队”来出战。2005年第6期(总第108期)《中华信鸽》中有一篇介绍原世界鸽联主席卡洛斯先生的文章,文章中提到卡洛斯先生曾经为了连续夺取西班牙鸽赛最高荣誉“国王杯”(连夺三年可以永久保存此杯)而采取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出赛办法——一个人以1万多羽赛鸽出赛(最终如愿)。这种作法不要说夺不了冠军,就是夺了冠军甚至是包揽所有的获奖名次也不见得就能够绝对地收回运作成本吧!

无独有偶,曾有报道说:上海市曾有玩家为了确保夺取某项特比环大奖赛的冠军,试图出巨资买断所有发售的该项目特比环。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显然会造成投资的亏损,但是有精明人士还是揭穿了此人的真正用意,那就是在大赛结束后,此人肯定是会一举成名(因其包揽所有的入赏名次)。他可以借此来大作宣传出售鸽子,靠卖鸽子收回的资金远远大于其投入的成本,最终还是可以稳赚一把而名利双收。

但是这种做法所产生出来的入赏鸽是真正的好鸽子吗?很明显不是的,因为它们实际上是无竞争状态下的产物。曾有一位鸽友问我,“如何能够确保我在某公棚的比赛中稳获冠军并赚到钱?”我仔细地看过《竞赛规程》后告诉他,“你第一时间送去2200羽鸽子(该棚最多容纳2200羽赛鸽,其中2000羽交费,剩下的为免费鸽,总收入48万元的2/3用于发奖金),要保证有足够的鸽子在决赛有效报到期内能够归巢(这个很容易做到),无所谓使用什么品种,送鸽子时分批写上不同的参赛名称和鸽主就可以了。”他很疑惑地问我,“那样我不是赔钱了吗?”我笑着给他算账,“奖金收入32.2万元,所有获奖鸽的拍卖提成至少可达8万元(甚至更高),加上成名后出售鸽子的收入(肯定超过10万元),要想赚到钱很容易,到名利双收之时还不好好感谢我啊?”他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原来许多所谓“超级名家”就是这样诞生的啊!

我之所以列举以上事例就是要让大家明白:那些靠参赛羽数多来取胜的鸽主的鸽子是不值得我们去引进的;相反,有些鸽主虽然每次出赛的鸽子羽数很少(鸽主也不一定都很有名气,甚至终身未获得过几次冠军),但是他们每次所参赛的鸽子入赏率却极其高(甚至达到100%),这一类鸽主的赛绩鸽绝对是广大工薪鸽友的首选引种目标。

  理由一:入赏率高的鸽子血统绝对纯正。世界上每种赛鸽血统的确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归巢率和入赏率要高,偏离了这个起点,拿到多少个冠军奖杯也都不能确立起血统,鸽主只能被称为赛鸽高手,而不能被称为养鸽家,更不能以其名去命名血统了。这一原则大家一定要牢记在心。

  理由二:入赏率高的鸽子综合适应能力强。鸽子有适应能力的区分,这一理论早已被鸽坛人士认可。单羽赛鸽的入赏本身就是相当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要做到整队赛鸽的高入赏率更加难上加难,绝非简单智力和体力而及。这种鸽子单兵和联合作战的能力都很高,对各种复杂状况都有较强的判断和处理能力,伯马性较高,适应的赛制,地域也较广泛,是值得信赖的良驹,以其做种自然是受益匪浅了。

  理由三:入赏率高的鸽子基本上能够保证鸽主不输钱。在现代鸽赛中,奖金的夺取是最重要的目标。本人在养鸽之初有幸结识一位上海顶尖养鸽高手,至此结为挚交。这位大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刚开始养鸽子时只想着拿奖状,等拿了奖状后又想着拿奖杯,拿到奖杯之后就只想着拿奖金了!”这一句听似简单的话生动形象地道出了所有养鸽人士必经的心路历程。入赏率高的鸽子自然得奖的概率大,得奖的羽数也多,综合和平均计算下来,每次出赛都是不输钱的,甚至赢钱比输钱还多,这种鸽子满足了现代基础种鸽的要求,天长日久经过鸽主的精心选育,何愁无出头之日呢?等到有朝一日条件成熟了,引进铭鸽也不再是梦想了。

  理由四:入赏率高的非前名次(也有前名次的)赛鸽售价相对较低,易于被工薪鸽友接受。赛绩鸽的定价高低都要考虑到其本身的赛绩是否显赫,通常是入赏名次越高起售价也越高,而名次较低的入赏鸽售价也会较低一些。那些入赏率高的赛绩鸽只要不是前名次的或者名家的(有时也有很多是名家的)鸽子,售价一般不高,属于经济实用的鸽子,从这里边不难选出符合育种要求和个人喜好的鸽子引入做种鸽,既少花钱又有利益保证,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如果你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把名家的,前名次的入赏鸽收入帐下,将来何愁其不升值呢?

本人2001年偶然在某公棚拍卖会上看中一羽灰色雌鸽,本身决赛成绩为75名(无血统书),名次很靠后,但此次比赛整棚鸽的归巢率仅为10%多一点。该鸽鸽主集鸽时共送3羽幼鸽,决赛上笼2羽,个人上笼率极高,决赛入赏1羽(另一羽因失格归巢未拍),在所有参赛鸽主中个人入赏率已经极高了,而且此人还是外地某企业的老总(很少有人知道这一点)。以上数据都表明此鸽绝对非等闲之辈。当时起拍价仅为200元人民币,我经过几轮竞价(全场仅有3人竞拍此鸽)最后以囊中所有钞票600元投了一把,眼看即将得手,孰料想“中途杀出个程咬金”,被一老板(非鸽主本人)以800元的价格将其拿下,之后该老板还很后悔“买到了垃圾”,令我气愤难平。

孰料此鸽来年在其帐下配对作出数羽幼鸽全部入赏地方赛,其中有2羽进入前10名(此鸽之发挥超过同赛的冠军等等),令其惊叹不已。之后,我辗转打探到该鸽的父母均为林波尔先生原棚(共花费鸽主12万元人民币),鸽主得知此鸽的流失时(拍卖会是鸽主正在某地忙于生意无法抽身)痛心疾首,大发雷霆,将当时的拍卖师(与鸽主交好)痛斥一顿。后来此鸽原鸽主在全国各地公棚赛上名声大噪,在国外公棚大奖赛上也辉煌了数把,令买主更加大跌眼镜!试想:如果现在到此鸽原鸽主棚中买任何1羽幼鸽,以区区800元可能成交吗?

后来,本人又在某公棚的决赛上遇到类似的情况,这次与上次所不同的是鸽子的主人是另外一位已经成名的老板,他的入赏率更高,只是名次比上面介绍的那羽又稍微后一些,而且我这次是“有备而来”。此羽一开拍我便迫不及待地举起竞价牌,嘿嘿,竟然无一人和我竞价,此时拍卖师开始详细地介绍起了此鸽鸽主的背景以提升人气。我不容他分说,自己将出价又翻了1.5倍而成功入手。次年,好戏再次上演,此鸽的子代每羽羽色皆不同而且全部入赏,我的引种“投资”收回了4倍,比炒股票还过瘾呢!

  通过以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阐述,我想您对引种一定有了更新的认识吧!当然了,碰到以上机遇的情况并不是很常见,但是如果您遇到了劝您一定要抓住机会。

  以上我阐述的理论只是工薪鸽友引种的标准,它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我相信工薪鸽友引种还有更成功的方法和窍门,如果您愿意透露一二或者您对本人的文章观点有别的看法(甚至是异议)都欢迎您提出,本人将秉着科学的态度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继续整理,研究,改进,以使更多鸽友受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