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解读信鸽的伴性遗传

时间:2013-12-13 10:28:06    来源:    发表者: 濮上园鸽舍       阅读次数:
解读信鸽的伴性遗传

  国内外鸽界都有人对伴性遗传格外感兴趣,这是个有魅力有科研价值的视角。人们之所以对伴性遗传感兴趣,是考虑对血线传递的正确选择。在伴性遗传问题上,我注意到了国外传播进来的一些人的观点,也研读过国内刊物上发表的几篇典型文章,确实经历了一个学习的过程,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但我觉得有的观点不甚明确,甚至值得斟酌。实事求是地讲,解说客观世界的某些自然现象确实不容易,因为许多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和互存条件,科学假说或者说是正确的解说往往是在反复地认识中产生的。信鸽的伴性遗传对广大鸽友来说就是一个需要反复认识的问题,起码来说在现阶段是这样。因此,对信鸽的伴性遗传,我觉得有解读的必要。

  我谈五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信鸽性别决定的类型和伴性遗传的概念。信鸽属于鸟类,鸟类的性别决定在生物学中应为ZW类型,故信鸽的性别决定只能是ZW类型。雄性ZZ类型,是同配性别;雌性为ZW类型,是异配性别。国内外鸽界都有人把信鸽的性别决定写作XY类型,这是不规范的,而且由于与人类或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类型混淆容易导致相反的研究结论。至于信鸽伴性遗传的概念是说:决定信鸽性状的一些基因存在性染色体差别区段上,并随着性染色体的行为传递。

  第二个问题,信鸽在伴性遗传中可以归纳的两条规律。同配性别信鸽,它的基因传递不是完全一样的,与其血统的纯杂状况和基因的显隐性紧密相关。第一条规律:当同配性别传递纯合显性基因时,子代无论雄性或雌性均表现雄性亲鸽的性状。譬如用一羽纯种显性绛雄配雨点雌鸽,子代鸽的羽色均表现雄亲鸽的性状,即绛羽色,鲜有例外。第二条规律:当同配性别传递纯合隐性基因时,子代鸽的性状呈交叉遗传,即父鸽的性状传女儿,不传儿子。譬如用一羽纯种隐性雨点雄配绛雌鸽,子代雄鸽多为绛羽色,子代雌鸽多为雨点羽色。

有人讲:这两条伴性遗传规律未必适合信鸽的遗传实际,因为信鸽最为人们重视的性状是竞翔品质,而不是性别或羽色。言下之意是,信鸽竞翔品质的遗传与性别或羽色无关。其实,人们在育种实践中早就发现了这样的现象:一对种鸽繁育的仔鸽尽管它们的生物性状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但只要出成什么性别或羽色就飞得好,这在育种工作中是常见的现象。我与鸽友们谈育鸽的过程中,有些朋友多次谈到过这种遗传现象,还是可以认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从理论上讲,鸽体性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上不仅只有决定性别的基因存在,还有其他决定生物性状的基因同时存在。当然,性状遗传随着动物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也许是遗传学家碰到的新问题。

一九○八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先生用黑腹果蝇做实验材料,一九○九年又用白眼雄蝇做了几个精心设计的实验,成功地解释了“交叉”遗传这种新的遗传现象。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摩尔根先生假设并且证实了决定白眼性状的基因确实存在于性染色体上。由此可见,信鸽作为比果蝇更高级的生物,其性染色体上存在除了决定性别之外的其他基因无疑了。这样,在信鸽育种工作中,我们就必须对伴性遗传给予应有的重视。

  第三个问题,信鸽的W连锁遗传。什么是W连锁遗传呢?W染色体仅存在于雌性鸽体,存在于W染色体差别区段上的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必随W染色体的行为而传递。这些性状只是由母鸽传给女儿,表现限雌遗传。在信鸽的育种实践中真的有限雌遗传现象吗?我举几个实际例子。

例一:鸽友有过一羽雨点紫桃花眼种雌鸽,本身遗传效果好,其后裔雌鸽种用几代,雌性鸽飞千公里表现不俗。例二:雨点黄眼种雌鸽。这羽雌鸽第一次出赛跳两站飞千公里获10名。它的后裔雌鸽种用了七代,可以说代代有比较好的种用鸽。例三:鸽友曾经从常州高兆盘先生棚引进一羽黑麒麟雌鸽。这羽雌鸽配高绛雄鸽,子一代只要出成黑麒麟羽色鸽均是雌鸽,且参赛归巢率极高。鸽友使翔过黑麒麟后裔,他们体会颇深。这羽黑麒麟雌鸽在棚中种用四五年了,迄今为止尚未育出过一羽黑麒麟雄性鸽。鸽友用黑麒麟女儿配自棚绛雄出过一窝幼鸽,竟是黑麒麟双雌。

我之所以在信鸽的伴性遗传中特别指出存在限雌遗传现象,目的只是为了提请热衷育种的鸽友对雌鸽在伴性遗传中的作用给予应有的重视。经验告诉我,如果谁侥幸拥有一羽优秀的限雌遗传的雌种鸽,谁就会在育鸽参赛活动中事半功倍。

  第四个问题,伴性遗传在信鸽育种工作中的局限性。信鸽竞翔品质的遗传是相当复杂的现象,不是仅用一个伴性遗传所能全部解说清楚的。从理论上讲,鸽体细胞在第一次分裂中的四分体时期,亲鸽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单体发生部分互换,传递给子鸽的基因所决定的性状肯定与亲鸽的性状有所区别。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亲鸽通过任何遗传方式遗传给子鸽的生物性状都不可能与亲鸽本身的生物性状一模一样,只是类似而已。伴性遗传与其他遗传方式一样,并无例外。就是说,伴性遗传同样是一种概率,也有其局限性。另外,如前所述,信鸽的伴性遗传需要一定的条件。譬如同配性别的基因传递,决定亲鸽生物性状的基因纯合状况及其显隐关系将直接影响性状的遗传。基因的显隐关系决定遗传方式,基因的纯合状态影响遗传效果。一般来说,鸽友们手里的种鸽多是杂合体,纯合体很少。所谓的纯合体,其基因型的纯合程度只有天知道。无疑地,这会给利用伴性遗传规律育鸽带来更多困难,从实践上更加大了伴性遗传的局限性。

  第五个问题,伴性遗传在信鸽育种工作中的几个实际应用方法。利用伴性遗传规律育鸽,原则上是按着规律走。对育种材料的选择必须严格一些,应以培育历史久远的品系鸽为主,血统越纯越好。没有这个条件,可以选用那些飞得好的相对纯系鸽,羽色差异大一些,利用续代种鸽的选择。

利用伴性遗传规律育鸽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不一样的,因为鸽友们各自的种鸽队伍不同,可以利用的种鸽性状有差异,应该利用已有条件选择应用方法。有人喜欢用显性遗传的雄鸽做主种鸽,这种方法的优越性是纯合基因在遗传上的覆盖面积大,利用大群参赛,获胜的概论高。就像买彩票一样,多买一张就多一分中奖的希望。有人愿意用隐性遗传的雄鸽做主种鸽,目的是选留续代种雌鸽。有人爱用隐性遗传的雌鸽做主种鸽,目的是育幼选雄参赛。我个人倒是习惯用这样的子代鸽自交再经重复自交后选雄种用。当然,各人有各人的习惯和道理,全凭经验而行。更有人刻意用隐性遗传的种雄配限雌遗传的种雌,我欣赏这种方法。我想,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把亲鸽双方决定优良性状的基因集小雌于一身,培育出更优秀的种雌来。

总的来说,利用伴性遗传育鸽,主要是为了某一个血缘系统能够世代连续;如果是单纯为了参赛,亲鸽双方的竞翔品质又在伯仲之间,就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这种遗传方式了。

  由于文化和育鸽水平的限制,我对信鸽的伴性遗传这种特殊的方式理解不深,写这篇短文说是“解读”,实在是大言不惭,倘有谬误请有识者批评。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